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1-1
1-3
解:
1-5
解:
第二章习题解答: 2-3
解:
2-4
由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B过窄,在L、C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能使B增宽? 答:减小Q值或减小并联电阻 2-5
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减弱这种影响?
答:
1、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通常把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值叫做无载Q(空载Q值)
L如式
QoQo R0LQL通常把接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的Q值叫做有载QL,如式
RRSRL可见QLQ Q为有载时的品质因数LQ 为空载时的品质因数结论:
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很小 (恒压源)和负载电阻RL也不大的情况。
2、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pC1
QpQL与RS、RL同相变化。pLGpGp
Qp
故QLRR 并联谐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很大,负载电阻RL1ppRsRL 也较大的情况,以使QL较高而获得较好的选择性。 2-8
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该如何减小这一损耗?
答: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Rp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负载RL,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gp所消耗了。回路本身引起的损耗称为插入损耗,用Kl表示 回路无损耗时的输出功率P1Kl2 回路有损耗时的输出功率PI12sP1V0gL无损耗时的功率,若Rp = ¥, gp = 0则为无损耗。 gLggLs2 Is2gLPVg1L有损耗时的功率 1gggLps 2 1P1插入损耗 KlP1QL1Q0 通常在电路中我们希望Q0大即损耗小,其中由于回路本身的Q01gp0L,而
QL2-11
1 。
(gsgpgL)0L
2-12
解:
2-13
5.5Mhz时,电路的失调为:2-14
Q0 2f2*0.533.36.66fp5
解:
又解:接入系数p=c1/(c1+c2)=0.5,折合后c0’=p2*c0=0.5pf,R0’=R0/ p2=20kΩ,总电容C=Ci+C0’+C1C2/(C1+C2)=15.5pf,回路谐振频率fp=45.2Mhz,谐振阻抗Rp=1/(1/Ri+1/Rp0+1/R0’),其中Rp0为空载时回路谐振阻抗,Rp0=Q0*2π*fp*L=22.72KΩ,因此,回路的总的谐振阻抗为:Rp=1/(1/Ri+1/Rp0+1/R0’)=5.15 KΩ,有载QL=Rp/(2π*fp*L)=22.67,通频带B=fp/QL=1.994Mhz 2-17;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3-3
晶体管的跨导gm是什么含义,它与什么参量有关? 答:
3-4
为什么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中,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答:
3-7
放大器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通常有几种方法克服? 答:不稳定原因:
克服方法:
3-9
解:
3-10
解: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1
答:
4-3
答:
4-5
解:
4-6
4-14 一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已知VCC=24V,临界线的斜率为0.6A/V,管子导通角为90,输出功率Po=2W,试计算P=、Pc、c、Rp的大小。
解:c90,查表得 1(90)0.5,0(90)0.319,g1(90)1.57
icmaxgcrVCEmingcr(VccVcm)
Icm1icmax1(c)gcr(VccVcm)1(c)
11P0VcmIcm1Vcmgcr(VccVcm)1(c) 2220.5Vcm0.6(24Vcm)0.5解得Vcm23.43V
V23.43cm0.98
Vcc241cg1(c)0.5*1.57*0.9876.93%
2P2P02.6W
c0.769PcPP02.620.6W
2RpVcm/(2P0)(23.43)2/(2*2)137.24
4-15 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功率管用3DA4,其参数为fT=100MHz,=20,
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为20W,饱和临界线跨导gcr=1A/V,转移特性如题图4-1所示。已知VCC=24V,VBB=1.45V,VBZ=0.6V,Q0=100,QL=10,=0.9。求集电极输出功率Po和天线功率PA。
ic1AOVBZ2.6Veb
题图4-1
解
转移特性曲线斜率 gcic10.5A/V BE2.6-0.6VcmVcc0.9*2421.6V
icmaxgcrVCEmingcr(VccVcm)1*(2421.6)2.4A
icmaxgcVbm(1cosc)gcVbm(1VbmVBBVBZVBZVBBVbm)
icmax1.450.64.86.85Vgc1.450.60.3
Vbm6.85查表得c73,1(73)0.448,2(73)0.262 Icm1icmax1(c)2.4*0.4481.08A
1P0Icm1Vcm0.5*1.08*21.611.7W
2Qk1L0.9
Q0PAkPo0.9*11.710.5W cosc
4-16 某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中介回路与天线回路均已调好,功率管的转移特性如题图4-1所示。已知VBB=1.5V,VBZ=0.6V,c=70,VCC=24V,=0.9。中介回路的Q0=100,QL=10。试计算集电极输出功率Po与天线功率PA。 解
VBBVBZc=70o,查表得1(70)0.436,cos(70)0.326,
VbmVBBVBZ1.50.66.14V
cosc0.342转移特性曲线斜率 gcic10.5A/V BE2.6-0.6icmaxgcVbm(1cosc)0.56.14(10.342)2.02A Icm1icmax1(c)2.020.4360.88A VcmVCC240.921.6(V)
1P0Icm1Vcm0.50.8821.69.5(W)
2PAkP0(1QL)P00.99.58.55W Q0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5-4
答:
5-7
答:
5-9
答:
5-12
+Vcc
Rc2Rb1Rc1LRb2Re1Ce1CbCRe3Re2Re4Ce2(e)答:
(e)图,在L、C发生谐振时,L、C并联阻抗为无穷大,虽然满足正反馈条件,但增益不满足≥1,故不能振荡? 5-13
[书上(6)L1C1〈L3C3〈L2C2=〉f1〉f3〉f2,不能起振 ] 解:
5-15
如图(a)所示振荡电路,(1)画出高频交流等效电路,说明振荡器类型;(2)计算振荡器频率
57uH
57uH
解:(1)图(b)是其高频交流等效电路,该振荡器为:电容三端式振荡器 (2)振荡频率:
L=57uH,振荡频率为:,f0=9.5Mhz
5-17 题图5-6(a)(b)分别为10MHz和25MHz的晶体振荡器。试画出交流等效电路,说明晶
体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计算反馈系数。
8/30p20p43p150p300p10k5.6k0.11mH3.9k0.1输出1500p10k10k0.13.9k270p+15V–15V
题图5-6(a) 题图5-6(b)
解答:交流等效电路分别如下图 (a)(b)所示,图(a)中晶体等效为电感,反馈系数
F431500.5,图(b)中晶体等效为短路元件,反馈系数F0.16 300270 150p JT 43p L 20p 300p 8/30p 270p
(a) (b)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6-1
6-3
6-4 某发射机只发射载波时,功率为9kW;当发射单音频调制的已调波时,信号功率为10.125kW,求调制系数ma。若此时再用另一音频信号作40%的调制后再发射,求此时的发射功率。
分析 发射单音频调制波时,PAM=PoT(1+(1+
12ma1),发射两个音频信号时PAM=PoT21212ma1+ma2)。 22解 已知载波功率PoT=9kW 已调制信号功率PAM=10.125kW,因为
PAM=PoT(1+
12ma1) 2所以 ma1=0.5 若ma2=0.4,则
PAM=PoT(1+
6-5
121222
ma1+ma2)=9(1+0.50.5+0.50.4)kW=10.845kW 22
解:
6-6 某调幅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为5W,ma=50%,被调放大器的平均集电极效率=50%,试求:
(1) 边带信号功率;
10V2V2V999 1000 1001 f(kHz)
题图6-1
(2) 若采用集电极调幅时,集电极平均输入功率、平均输出功率、直流电源提供的输入功率各为多少?
分析 通过公式PDSB=(1+ma/2)可以求得。
解(1)双边带信号功率为
212maPoT2;PT=P0T/;Pav=PT(1+ma2/2);Poav=P0T2PDSB=
12maPoT2=0.5×(0.5)2×5W=0.625W 2(2)直流电源提供的输入频率为
PT=P0T/=5/0.5W=10W
集电极平均输入功率为
Pav=PT(1+ma2/2)=10×(1+0.25/2)W=11.25W
集电极平均输出功率为
Poav=P0T(1+ma2/2)=5.625W
6-7
解:
6-9 已知载波频率f0=110Hz。试说明下列电压表示式为何种已调波,并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1) vo1(t)5cos2103tsin2106tV (2) vo2(t)(205cos2103t)sin2106tV (3) vo3(t)2cos21001103tV
分析 通过观察是否有直流分量或上下变频可以判断是何种调幅波。
解 (1) 此电压表示式表示载波被抑制的双边带调幅信号,频谱如图a所示,波形图如图b所示。
2.5V 2.5V 6
f/kHz999
1001 (a)
v(t) t (b)
(2) 此电压表示式表示包含载波及上下边频的普通调幅波信号,频谱如图(c)所示,波形图如图(d)所示。 (c) (d)
999 1000 1001 2.5V 20V 2.5V f/kHzv(t) t
(3) 此电压表示式表示仅有上边频的单边带调幅信号,频谱如图(e)所示,波形图如图(f)所示。 (e)
1001 2V f/kHzv(t) t (f) 6-13
解:
6-14
答:
6-15 题图6-3中,若C1=C2=0.01极管的Rd
100
F,R1=510
,R2=4.7k
,C0=10
F,Rg=1k
;二
;fi=465kHz;调制系数m=30%;输入信号振幅Vim=0.5V;如果R2的触点放
在最高端,计算低放管输入端所获得的低频电压与功率,以及相对于输入载波功率的检波功率增益。
DR1CcC1C2R2Rg 题图6-3
分析 此题关键是判断交流电阻和直流电阻的问题;剩下的完全按照公式可以求解。R2放在最高端时,交流负载R=R1+R2ri2/(R2+ri2)。
解R2放在最高端时负载电阻为
交流负载R=R1+R2ri2/(R2+ri2)=1335 直流负载RL=R1+R2=510+4700=5210
=(3Rd/RL)1/3=0.57rad=32o
低频电压振幅
V=maVimcos=0.3×0.5×0.85V=0.127V
低放管输入端低频电压振幅
Vi2=V(R2ri2/(R2+ri2))/(R1+(R2ri2/(R2+ri2)))=0.078V
低频功率P=Vi2/2ri2=3×10W
-6
2输入电阻Ri=RL/2=2605
输入载波功率Pi=Vi2/(2Ri)=4.8×10W
-5
功率增益ApP/Pi=0.063
6-17 电视接收机第二频道图像载频为56.75MHz,伴音载频为66.25MHz,如果要得到的图象中频为38MHz,试问这时电视机的本振频率为多少?伴音中频为多少?
分析 本振频率f0fsfi,中频fi2fofs2。 解 本振频率f0fsfi(56.7538)MHz94.75MHz 伴音中频fi2fofs2(94.7566.25)MHz28.5MHz
6-18 已知高输输入信号的频谱如题图6-4所示。分别画出本机振荡频率为1500kHz的上混频和下混频输出信号的频谱图。
1001 1005 f(kHz)题图6-4
解 上混频输出信号的频谱图如左下图所示,下混频输出信号的频谱图如右下图所示
f/kHz2501
2505
495
499
f/kHz
6-24 某广播接收机的中频频率fi=f0– fs=465kHz。试说明下列两种现象各属于什么干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1) 当收听fs=931kHz的电台节目时,同时听到约1kHz的哨叫声。 (2) 当收听fs=550kHz的电台节目时,还能听到fn=1480kHz的电台节目。 解(1) 这是组合频率干扰。
本振频率f0=(931+465) kHz=1396 kHz载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相混频,生成组合频率2fs-f0=(2×931-1396) kHz=466 kHz此频率信号通过中放,检波后形成1 kHz哨叫声。 (2) 这是镜像干扰。
本振频率f0=(550+465) kHz=1015 kHz由于前端选择性不好,使载波为1480 kHz电台的信号进入混频器,与本振混频,载波频率变为fn-f0=(1480-1015) kHz=465 kHz与中频信号相同,检波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成为本台的干扰。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7-3
7-5
解:
7-9
什么是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
7-10
变容二极管调频器获得线性调制的条件是什么?
7.1
答:
7-12
如图是话筒直接调频的电路,振荡频率约为:20Mhz。试求: (1) 画出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 (2) 简述调频工作原理
L+12V1.2kL5pF
L1k1000pF20k1000pF电容话筒C5pFLCb’cC电容话筒解:(1)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2)电容话筒在声波作用下,内部的金属薄膜产生振动,会引起薄膜与另一电极之间电容量的变化。如果
把电容式话筒直接接到振荡器的谐振回路中,作为回路电抗就可构成调频电路。 电容话筒示意图如下 电容式话筒振荡器是电容三点式电路,它利用了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电容话筒直接并联在振荡回路两端,用声波直接进行调频。金属膜片与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容,声音使膜片振动,两片间距随声音强弱而变化,因而电容量也随声音强弱而变化。在正常声压下,电容量变化较小,为获得足够的频偏应选择较高的载频(因为:,若L不变,有,而(∆C/C)max是确定的,因此增大载频会增加频偏)。
这种调频发射机载频约在几十兆赫兹到几百兆赫兹之间。耳语时,频偏约有2kHz;大声说话时,频偏约40kHz左右;高声呼喊时,频偏可达75kHz。这种电路没有音频放大器所造成的非线性失真,易于获得较好的音质。这种调频发射机只有一级振荡器,输出功率小,频率稳定度差,但体积小,重量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