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开始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a-40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作为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的药物
B.为了提高铜粉与硝酸的反应速率,可向烧瓶中加入少量石墨或硝酸银浓溶液
C.向柠檬醛分子中含有醛基
中加入高锰酸钾性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柠檬醛
D. 名称为:1,3─二甲基─2─丁烯
8.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Mn+ S2O8+ H2O → MnO4+ SO4+ H(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 B.若有0.1 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0.5mol电子 C.氧化性比较:S2O8>MnO4 D.可以使用盐酸作为该反应的酸性介质
9.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方式,但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根据lmolO2和Mg完全反应获得4mol电子;可推出lmo1 O2和其他金属完全反应都获得4mol电子 B.相同pH值的H3PO4和H2SO4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再分别测其pH值,若H3PO4溶液的pH小于H2SO4溶液,可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S>P
C.根据Cl2+2KI=2KCl+I2反应中,氧化性:Cl2>I2;可推出SiO2+2C 氧化性:C>Si
D.向3%H2O2溶液中加0.1gMnO2粉末比加2滴1mol·LFeCl3溶液反应剧烈;根据此实验可推出MnO2的催化效果一定比FeCl3好
10.对于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A(g)
的是( )
A.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混合物中C%可能增大 C.在恒压容器中升高温度,气体混合物中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在恒容容器中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密度增大 11.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2B(?)+C(g)△H >0,假设A、C状态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
-1
2--2+
2+
2-
-
2-
+
Si+2CO↑反应中,
A.甲表示H2与 O2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
N2O4(g) 中各物质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
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C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C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12.甲、乙、丙、丁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F是由丙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反应A+B=D+F,A+C=E+F;且0.1mol/L D溶液的PH为13(25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乙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含氧酸 C.另一个化合物G与B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G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 D.1.0L 0.1 mol/L E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13.化合物M(fumimycin)是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它显示出广谱抗菌活性。下列关于化合物M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化合物M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OOHOHOO
o
o
o
B.化合物M在强酸中水解可生成HOOCC.化合物M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HOHOONHOMD.1 mol M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5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高温下用CO还原CuO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浓硫酸
已知:①H2C2O4 ――→△ CO↑+CO2↑+H2O
②Cu2O+4NH3·H2O =2 [Cu (NH3)2] +3H2O+ 2OH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
(2)实验开始时,先往A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待 ,再点燃D处的酒精喷灯。 (3)装置B的作用是 (4)为探究其还原产物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还原产物为Cu2O; 假设2:还原产物为 ; 假设3:还原产物为 。 (5)F装置中的PdCl2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CO,反应后溶液变黑(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为验证还原产物的成分,甲、乙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①反应前测CuO固体样品的质量为12.0g,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D装置的酒精喷灯,并立即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待D装置中固体冷却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10.4g。甲同学取少量称量后的固体放入200mL 3.0 mol·L的氨水中,充分混合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没有改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甲同学通过信息推测固体的成分为 ,该反应中CuO的转化率是
-1
+
-
②乙同学称量E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CuO的转化率比甲同学计算结果偏小,其主要原是
2+
27.(14分)某种利用生产钛白废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含TiO离子)生产氧化铁黑(Fe3O4)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Ti(OH)4的Ksp=7.94×10。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池产生的滤渣除了Ti(OH)4外,主要成分是 。产生Ti(OH)4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废副硫酸亚铁溶液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没有的是 (填标号)。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氧化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本工艺的关键之一在于测定氧化桶流出的滤液中Fe和Fe的比例应略小于2:1,约为1.9:1。其主要的原因是 。
(5)沉淀池、氧化桶中通入的水蒸气除了加热升温加快反应外,还应该具有的作用是 。 (6)流程中“滤液”的最佳处理方式是 。
28.(14分)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主反应为:4NH3 (g)+4NO (g)+O2 (g)
副反应及773K时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反应 4NH3 (g) + 5O2 (g) 4NH3 (g) + 4O2 (g) 4NH3 (g) + 3O2 (g) 4NO (g) + 6H2O (g) 2N2O (g) + 6H2O (g) 2N2 (g) + 6H2O (g) △H(kJ·mol) -905.5 -1104.9 -1269.0 -13+
2+
-54
4N2(g) + 6H2O (g) △H
平衡常数(K) 1.1×10 4.4×10 7.1×10 342826
-1
(1)主反应△H= kJ·mol,773K时主反应平衡常数K= 。 ①图中a、b、c三点,主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②试解释N2浓度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 。 ③550K时,欲提高单位时间内N2O的百分含量,应采取 的措施是 。
(3)为探究碳基催化剂中Fe、Mn、Ni等元素的回收,将该化剂溶解后得到含有Fe、Mn、Ni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10mol·L。欲完全沉淀Fe、Mn(离子浓度低于1.0×10mol·L),应控制CO3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 。
沉淀物 FeCO3 MnCO3 NiCO3 2--1
2-
-3
-1
2+
2+
-6
2+
2+
2+
(2)图1表示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在相同时间内各组分的浓度。
催为
Ksp 3.0×10 2.0×10 1.0×10 意
-7-11-11(4)电化学催化净化NO是一种最新脱硝方法。原理示图如下,固体电解质起到传导O的作用。a为外接电源
的 极(填“正”、“负”)。通入NO的电极反应式为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我国的能源主要来源于燃煤,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石灰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85%-90%的SO2,且最终会生产出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其装置如图所示。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有 (填字母)
A.光化学烟雾 B.酸雨 C.粉尘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
(2)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脱硫时控制浆液的pH,
此时浆液中含有的亚硫酸氢钙被足量氧气快速氧化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字母)。 A.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4)将上述回收的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H4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恰好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常见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的优点是 .
-2 3
(5)已知某烟气中SO2的浓度为3.2×10g/L。若将处理1m该烟气得到的CaSO4加入燃料反应器中与甲烷充分
反应,消耗甲烷7g,则该烟气中SO2的去除率为 (假设脱硫得到的含硫化合物为CaSO4)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A与B位于不同周期且B元素的原子含有3个能级,B元素原子的每个能级所含有电子数相同;D的原子核外有8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E元素与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相邻的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3,且E元素的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化合物BD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 。 (3)ED的熔点比E2D3的熔点 (填“高”或“低” ),原因是 . (4)F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人工模拟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①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向FSO4溶液通入过量CA3,可生成 [F(CA3)4]SO4, F的的配位数为 .
②某化合物与F(Ⅰ) (Ⅰ表示化合价为+1)结合形成图1所示的离子,该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3
(5)B单质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若晶体的密度为ρg/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
胞的边长为 cm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一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如下:
(R、R’为烃基或其他基团)
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合成化合物K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B最多与2molH2反应.
②C4H9OH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③F核磁共振图谱显示4种不同的氢原子,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一定条件下,溴原子取代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烃基上的氢。
请回答:
(1)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G______;K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系统命名为
a.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 b.与A互为同系物 C、具有顺反异构体
(6)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也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化学适应性测试参考答案
7B 8D 9B 10C 11D 12C 13D 26. (15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分) (2)F装置中开始出现黑色固体 (2分)
(3)除去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防止干扰后面的测定 ( 2分) (4)Cu (1分) Cu 和Cu2O的混合物 (1分) (5)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 HCl (2分)
(6)① Cu (1分) 66.7% (2分) ②部分生成的CO2气体残留在装置D,导致结果偏小 (2分) 27.(14分)
(1)石膏 或 硫酸钙 或CaSO4·2H2O (1分)
TiO+3H2O=Ti(OH)4↓+2H (2分)(或Fe+TiO+3H2O=Ti(OH)4↓+Fe+H2↑ ) (2)C (1分)
(3)FeCl2+ 2NaOH= Fe(OH) 2↓+2NaCl (2分) 4Fe(OH)2+O2+2H2O = 4Fe(OH)3 (2分) (4)Fe容易被氧化,应使其比例略高(2分) (5)搅拌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反应(2分) (6)循环至沉淀池继续使用(2分) 28.(14分)
(1)-1632.5;(2分) 4.58×10 (2分) (2)①c (1分)
②先上升: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N2浓度越大; 后下降:达到平衡状态后,随着温度升高,因反应正向放热,平衡逆向移动,且随温度升高有副产
物的生成,N2浓度降低 (2分)
③采用合适的催化剂(2分)
(3)(3.0×10,1.0×10)(2分) (4)负;(1分) 2NO + 4e36. (15分)
⑴BC (2分)⑵增大溶液中Ca的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2分);Ca(HSO3)2+O2= CaSO4+H2SO4(2分) ⑶BC(2分) ⑷CO2+CH4CH3COOH(2分);原子利用率高,无副产物产生(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2+
—5
—4
-
43
2+
2+
+
2+
2+
== N2+2O
2-
(2分)
⑸87.5%(3分) 37. (15分)
⑴C 38. (15分) ⑴ 碳碳双键 醛基 2分) ⑵ 氧化反应(2分) ⑶ (3 分) 10 1 2+ 3+ ⑷ ⑸ 2-丁烯 (2分) ⑹ 9 (2分) (2分) (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