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统筹城乡为总揽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0年2月 日)
下面,我就**县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举措及重点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民居建设两大任务,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保障,努力实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跨越。2010年,全县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160元,同比增长6%以上。
2010年,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继续狠抓生猪、板栗、蔬菜“三条主线”建设,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培育红酒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一是扎实推进“三条主线”产业化。将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生猪、板栗、蔬菜等产业化的牵动龙
-1-
头,重点加快正大生猪养殖、六和绿康饲料二期等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龙凤板栗公司和国壮食品有限公司板栗加工项目,力争在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加工增值方面实现大的突破。二是科学调整产业布局。打破镇与镇、村与村的界限,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经营,形成“一镇一品”、“几镇一品” 的聚集发展局面。蔬菜产业继续整合财政资金推动高效棚室蔬菜规模扩张,以茶棚乡为重点创建“国家级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万亩设施西红柿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园,全县力争新增高效棚室3000亩。板栗产业在巩固现有基地规模的同时,因地制宜在北部乡镇建设示范基地,逐步提高优质板栗种植规模;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完成冬春造林2.49万亩。生猪产业重点推进规模猪场产地认证工作,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全力打造全国生猪产业强县。同时,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多样化的优势,扶持红香椿、中华圣桃、金富宁苹果、绒山羊和栗蘑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挖掘北部山区红梨潜力,逐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做好浅海养殖结构调整工作,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实现洋河口航道以北关闭筏式扇贝养殖目标。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普及标准化生产理念和相关知识,加强西红柿、板栗、生姜等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建设“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争取暑期前完成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项目,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加强对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四是大力推进产品品牌化。重点培育“茶棚”牌西红柿、“骥骊”牌中华圣桃、“宏都”牌分割肉等名牌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五是全力推进经营组织化。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探索在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千奥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力争5月底前建成初步交易平台,同步引导组建产销集团,培育市场带动型经济。六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以全市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建设为契机,高起点编制园区规划,开展土地调编、储备及相关产业项目的招商工作,大力引导项目向聚集区集中摆放,逐步建设以红酒产业为主导的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带。
二、加大新民居建设力度,迅速打开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2-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带动、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围绕农村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县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坚持新建与旧改相结合,积极引导现有村庄适当合并集中,促进产业聚集发展,人口有序流动,土地节约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全县新民居建设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将沿重点城镇、沿重要通道、沿旅游景区、沿工业园区的“四沿”地区作为重点先行启动,突出村庄特色,对暂时没有列入启动范围的重点村,按照规划实行严格控制,不再进行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对确定重点区域内的具有产业支撑的重点村,充分引导群众意愿,分期分批启动新民居建设,重点打造“四种”类型新民居,即:结合南部沿海旅游产业带建设,在南戴河周边地区打造“滨海宜居”型新民居;结合杜庄工业园建设,在杜庄地区打造“工业新区”型新民居;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在县城及周边打造“现代社区”型新民居;结合北部沿长城旅游产业带建设,打造“民俗文化和庄园经济”型新民居,逐渐形成“跨村联建型、整体搬迁型、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产业带动型”五种建设模式和“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四种建设途径。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新民居建设的支持力度,2010年,在预算中安排县本级支农支出1000万元,城乡统筹发展经费(含新农村建设经费)1000万元。此外,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在宅基地换住房、土地承包权换社保、户籍管理、建设用地置换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力争试出经验,试出成效。2010年,全县争取完成新民居建设村27个。目前,我们已在台营镇、大新寨镇、杜庄镇重点谋划了跨村联建重点片区8个,涉及28个村,集中精力逐步将其打造成为高标准中心社区。
三、加强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高起点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成立了县推进统筹城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办公室,制发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委托专家编制全县统筹城乡总体规划,抓紧制定统筹城乡试点县建设方案,力争尽快形成成果。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在县乡两级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提升土地流转的规模和规范化程
-3-
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确权发证工作,规范林地和林木流转。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探索建立承包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农业农村发展融资渠道。三是积极推进支农工作。认真落实好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扩大能繁母猪、牛、玉米的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以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为契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稳定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机制,推动城乡供水、人饮解困工程、集雨水窖、沼气池、农村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四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以“一制三化”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结合新民居建设,创建村居合一的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积极在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关键环节建设党组织;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和百万农民中专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