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中学 王军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2.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中,准确填注四大区域的名称。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2.在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准确填注四大区域的名称。 3.运用景观图,直观感受重要地理界线两侧和我国四大区域的差异。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目标。 先欣赏橘子和枳的图片,引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的启示,谈话导入:为什么同一个树长在淮南为橘,长在淮北则为枳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1.在48页图A中用彩笔描出秦岭--淮河线。 (1)复习巩固:上册学习的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2)多媒体展示秦岭的“贡献”和淮河的概况。 2.通过出示和课本49页E、F两组图片,分组讨论: (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降水的差异?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气温的差异? 3..展示图表“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指导学生填写 4..通过知识链接引导学生总结: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原因。 5.读课本50---51页内容: (1)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在下图中指出来。(找几名学生上台在图中指出) (2)讲解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确定依据,并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四大分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50页图H、I、J、K,52页M、N、O、P8副图片,并说出图片上的自然景观表达的内容。然后指名上台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中,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并把8副图对号入座。 三.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展示5副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地区。 2.“试一试” 学生填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比较表 四.板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0℃等温线大致经过 秦岭-淮河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秦岭-淮河线 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二.四 北方地区 大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 农业生产
理 西北地区 居民生活 区 青藏地区 域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地图出版社 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叶县燕山中学 王军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