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下颌智齿 冠周炎 解剖学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是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在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第三磨牙(俗称智齿),智齿冠周炎多发生于18~30岁的青年,且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较为常见。下颌智齿冠周炎是局部炎症病变,但是当炎症扩散,可引起牙周围组织和器官的继发性感染,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回顾36例智齿冠周炎治疗的资料并进行临床解剖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在18~40岁。其炎症的程度和病情不同,其中轻度5例;中度21例;重度10例。口腔检查:可见下颌第三磨牙牙龈红肿,有的智齿部分萌出,或冠周龈片红肿、龈缘糜烂,冠周龈组织有明显红肿及触痛,在龈片下方可探到下颌第三磨牙。
1.2治疗方法
急性期以消炎、镇痛为主,有盲囊者,如病情较轻,给予药物治疗。局部可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龈带盲囊,然后用碘甘油、碘酚上于龈带盲囊内,以达到消炎、镇痛解毒作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有:①切开引流; ②龈片切除;③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 2结果
36例病例中,有10例行切除覆盖牙冠的龈片,暴露牙冠,促其正常萌出,其于26例均在急性炎症控制后,施行拨牙术,术后2~3 d局部及全身症状完全消退,无一例发生炎症扩散。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咀嚼力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而逐渐出现颌骨的退化,尤其是下颌骨的退化和缩短。这使第二磨牙后区的位置不足,而致第三磨牙萌出时位置不够,牙冠只能部分萌出或牙冠位置偏斜。大部分上述病例中大部分牙冠远中部分被龈组织覆盖。在龈片下龈带盲囊,其中常有食物残屑积存,而且口腔中的温度和湿度很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对于急性冠周炎期,一般不主张拨牙,所以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应及时拔除,以消除病因和病灶,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