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主题活动丰富的信息中,幼儿一起了解了古代人用绳子记信息的方法,在收集各种绳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带来的绳子争先恐后地告知我:\"老师,你看我的彩色绳很美丽!'\"我的是塑料绳!'\"我的绳子很牢固,是麻绳!'\"我带来的绳子最长,可以拔河!'还有的小伴侣觉察弯弯曲曲的线绳可以变:\"看,一条蛇游来了!'\"不是蛇,是蚯蚓!'一下子,大家都来摆布自己带来的线绳。以后几天,绳子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我觉察孩子们的眼光、话题总围围着线条转,区角活动时线条也成了他们的宝。 活动目标:
1、在玩线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材质绳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种线条产生爱好。
2、能大胆与同伴沟通、表述自己在玩线过程中的觉察。 3、乐观参加线的造型活动,充分体验制造想象的乐趣。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 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1、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线绳:塑料绳、毛线绳、彩线、彩带、皮筋、能弯曲变形电线,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搓的纸绳等。
2、教具:一个悠悠球、数码照相机和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究各种各样的线、绳,沟通、共享阅历。
老师:\"这几天,大家觉察在我们四周有很多很多的线。你们找来了一些什么样的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幼儿自由沟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线、绳,对它们的外观、材质这些特点产生初步的印象,老师观看指导。 2、幼儿从外观、材质、用途方面进一步了解绳子。
①老师玩悠悠球,幼儿比较悠悠球的绳子和自己玩过的绳子,它们在外观、材质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②幼儿和同伴沟通自己的玩法。 ③幼儿争论绳子的其他用途。 二、引导幼儿感知线会变形的特点。
1、老师使用幻灯机,让幼儿通过观看感知绳子会变形的特点。 2、启发幼儿对变形后的绳子进行联想,引起幼儿再次玩绳的爱好。
三、幼儿自由用绳子造型,体验绳子会变形的特点:
1、老师鼓舞幼儿乐观动手动脑,让线变出更好玩、更美丽的图案来,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用线、绳造型的作品。
2、启发幼儿与同伴沟通,表达自己作品的内容及操作的方法。 四、结束局部:
引导幼儿在电视里相互欣赏刚刚同伴的作品,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延长:
幼儿到区域活动中连续探究、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绳子造型,并依据这些图案创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告知我们:科学教育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在这个根底上,老师要激发幼儿的熟悉爱好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尽量制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阅历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沟通的乐趣。本活动的设计旨在抓住孩子们对线条的爱好,探究不同外观、材质线绳的特点,并进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力量,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制造想象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