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
(时间:100分钟)
班别 姓名 分数
温馨提示:同学们,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下面来检测一下自己到底在这学期里掌握了多少知识.请认真答题,书写漂亮,看看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相信你能行!
第一部分:书写(4+1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
第二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35分)
一、我会拼写(5分)
xīng wàng yōu yǎ biān pào chōu tì mǒ guǐ
( )( ) ( ) ( ) ( ) 二、我会用“√”给下面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他个(gè gě )字矮,摘不到这么高的石榴,还是我自个(gè gě)儿去摘。 2、客家人处处(chù chǔ)呈现出和睦相处(chù chǔ)的欢乐气氛。 三、我会选,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 A、语重心长 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B、赞叹不已 鱼惯而入 满不在乎 受益非浅 C、惊心动魄 风调雨顺 精兵简正 美不胜收 四、我会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4+2分)
同心( )力 无( )无故 万象更( ) 落( )而逃 勃勃生( ) ( )然起敬 ( )灯结彩 ( )得其所 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要 ,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2、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不由得 。
五、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4分)
眺望 凝视 情不自禁 不管„„总是„„ 尽管„„还是„„ 广阔无边 兴致勃勃 阔别已久 老泪纵横 热泪盈眶 劈波斩浪
( )的大海上,一艘客轮正( )驶向天津。( )风急浪高,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学者( )一动不动地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前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 ),( )地吟诵道:“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六、我会把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4分)
安徒生 《匆匆》 童话 毛泽东 《卖火柴的小女孩》 张思德 李星华 《为人民服务》 李大钊 朱自清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散文 七、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2、我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
修改病句: 3、凡卡静静地给爷爷写信,眼泪不停地留着。
改为比喻句: 八、我会背一背,填一填。(7分)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就像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于 。《为人民服务》
2、不只有树,人也是一样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 , 会 的心。《桃花心木》 3、人为了 才活着的。《静静地顿河》 是一项财富,不应该随意活着。《百年孤独》 (谁)的故事。
4、最近,我也读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里面主要讲了
第三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背诵《文言文两则》,回答问题。(6分)
1、我发现下列所填的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4分)
(1)及其日中如探( )。 古义: 热水 今义: (2)我以日始出时( )人近。 古义: 今义: (3)孰为汝多( )乎? 古义: 今义: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2分)
二、细心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回答问题。(10分)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féng
fèng)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 钻)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一大把火柴里抽出一小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 笼)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特 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堵”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堵”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阻塞,挡②墙③量词。“堵住”的“堵”应选 。(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适当的词语或读音。(2分)
3、联系上下文,我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 (2分) 4、发挥你的想象,当小女孩看着手中烧过的火柴梗,她会想: (2分) 5、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小女孩的面前,你会说些什么,会什么做?
(2分)
三、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早晨,我到洗手间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子里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呢?“嘀嗒,嘀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能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汇成了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响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学习很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去看书。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大吃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的好词佳句。同学们看了都不约而同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有小水滴的精神,我们的知识一定会更加丰富。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把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明白了”换成一个成语。(1分) 3、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工工整整——( ) 希望——( )
4、这文中“今天的这件事”指的是 ;“小水滴 的精神”指的是 。(2分) 5、这篇短文主要写: (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3分)
7、同学们,相信你们也积累了不少有关学习上的名言,请你写一句。(2分)
第四部分:习作天地(30分)
一、 小练笔(5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是电脑时代了,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你对此人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 习作(25分)
题目:我得到了
提示与要求:1、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许多,如表扬、快乐、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等,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2、注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结束语:你们看,整个过程就这样简单。注意了,请你们再耐心地复查一遍,可不要带着后悔离开呀。看,一切都是由你们来完成的,希望你们像贝多芬一样,将你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