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清明作为节日大约始于周代,有2500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祭祀日,唐诗人杜牧的那首著名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表现出了清明节特有的气氛。
莱阳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常把\"清明节\"叫作“\"寒食节”。“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的。
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藏于山中。文公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老母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吃冷食,于是有了\"寒食节\"。
其实古俗讲究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应该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现在大多地方已把它和清明节合为一天了。莱阳的一些老人至到现在还坚持寒食这天不生火做饭吃冷食。有一首题为《寒食》的诗是这样描述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莱阳过清明节,除了和大多地方一样的“祭祖扫墓”“荡秋千”外,还有“蒸面燕”和“吃煮鸡蛋”的习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