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在探讨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技校化学教学中应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技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教学 一、绪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校教学工作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依赖的技术平台和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信息技术在技校化学课程中应用的弊端,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技校化学教学模式。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1、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观念有待提高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关键。有些学校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相应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却由于教师自身的观念和信息技术能力问题。比如,由于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都要大大的增加,所以很多教师利用课件教学积极性不高,持安于现状的态度。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缺乏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整合的最大问题。
2、教师错误角色定位从而忽视师生间情感交流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但是在不少技校化学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屏幕界面只是电子教案,缺乏交互性和反馈功能,整堂课基本上是由计算机操纵,教师只负责把事先设置好的程序一一展现出来,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变成“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师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而忽略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技校化学教学中,经常有某些教师不顾实际教学需要,不管课堂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更不顾多媒体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只是一味的追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是否要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根据课堂的需要看是否能对化学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三、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1、提高技校化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教师的观念、技术应用技能,以及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关系到整合的成败。要把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整合落到实处,首先要求教师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要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必然趋势,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采取集中学习的方法对化学教师进行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网络技能方面的培训,例如讲解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解释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原子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并利用其特有的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要鼓励技校内部教师之间的互教互学及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明确主体地位,强化对学生的引导
技校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入门教育,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多而散,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需要大量板书教学内容,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浪费了教学时间,学生又感觉枯燥乏味,感知效果欠佳。利用多媒体课件调节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包含的空间和时间要素,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拓
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技校老师可以在讲解了“常见的酸、常见的碱”的性质以后,可以制作关于青海“盐湖之王”的多媒体课件,介绍青海境内的察尔汗盐池大部分覆盖着的坚硬的盐壳,以及西部一些盐湖中除了含有食盐外还含有纯碱、氯化钾、氯化镁等物质,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视野,做到理论和现实的有效结合。总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创设直观化学情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
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的整合,但不能在教学中随意、盲目地滥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首先,应明确技校化学教学中教学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整理,展示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成果,实现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实现有效的教学。例如:水在通直流电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还原氧化铜,酸碱盐的电离等,这些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凭技校学生的感知能力是不可能很快理解的,但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观粒子的分离与结合的过程,就能使学生较好地认识到化学反应的过程的本质就是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但是,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课及实验或演示内容较多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元素知识介绍课等,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
情,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效率。因此,只有把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技校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与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的整合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明确整合的目的和意义,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就一定会实现信息技术与技校化学教学的完美有机整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桃珠.化学教用多媒体的必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2]吴艳.浅谈在技师院校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方法[j].企业导报,2011(19).
[3]李叶.多媒体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7).
[4]李豪森.化学教学创新的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