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展数学主题教学的策略

开展数学主题教学的策略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展数学主题教学的策略

作者:沙璐艳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15-01

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知识关联性强、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主题性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开展这样的主题教学活动。 一、科学选材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教材中提供的实践活动。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己开发的实践活动。开发这样的教学内容关键在于内容的选择既要有探究性,又要有实践性、趣味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力所能及,又要具有广阔的发挥空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题数学活动: (一)探索等周长的图形面积间的奥妙

(1)围一围:用12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把它画下来)。 (2)算一算:算出他们的面积。

(3)排一排:按照面积大小的顺序排一排。 (4)比一比:比较图形与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等面积图形周长间的奥妙

(1)拼一拼:用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把它画下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算一算:算出他们的周长。

(3)排一排:按照周长大小的顺序排一排。 (4)比一比:比较图形与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主题学习的开展会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有的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有的学生能从中探索出周长、面积间的联系,掌握规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欲望。 二、多样开展

主题数学学习相对于一般性学习,探究性、实践性更强一些,学习时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多样操作,引领与反思相结合、独立与合作交互使用,通过简单而有实效的活动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开展“圆的半径变化与周长和面积变化的关系”主题学习时,笔者开展了这样一系列活动: (一)初步感知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和面积变化的关系 (1)画圆(半径分别为1,2,3,4,8厘米)。 (2)观察思考:圆的半径增加,周长和面积怎样变? (二)探求半径与周长面积变化的具体关系

(1)半径的增加可以分为几种?(等差和等倍数地增加)

(2)两种增加方式,周长和面积的变化会不会和半径的变化有关系? (3)怎样开展研究?

(4)挑选你感兴趣的内容自己研究后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小结。

在这个主题学习中,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初步感知时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去画,去观察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和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在具体研究阶段,就使用了个人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探求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根据半径增加方式的不同去猜想可能带给周长和面积变化的影响,再自己确定研究内容、方法,自己设计表格,开展计算、比较、总结规律的研究,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通过这一主题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半径与周长、面积变化的联系,并通过公式的推导给出了一般性证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有了成功欲、归属感、成就感,学习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三、适时调整

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要适时调整课堂预设,促进主题研究意义的拓展。还是在上述主题研究中,学生在探索中有不少全新的发现,教者就进行了适时引导,以下是其中一例:

生:我对半径是1,2,3,4厘米的圆的周长进行了研究,发现半径增加了1厘米,周长增加的都是6.28厘米,但是面积的增加不相等,一次比一次大。 师:可以把你的研究展示给大家吗? (生展示,意外发现这样的图) 师:这两个图什么意思?

生:我发现圆的半径一个比一个增加1厘米,增加的周长都一样,就是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所以我想起了上次练习中出现的这个图,两个小圆的周长的和等于大圆的周长。 师:你联想得真好,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用简洁的方法来算出周长的变化,比如圆的半径从3厘米变成7厘米,周长增加了多少,可以怎样算? 生:7-3=4(厘米),用2×3.14×4就可以了。 师:如果圆的半径从r1变为r2呢? 生:用2×3.14×(r2-r1)。 ……

数学因发现而美丽,当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发现的时候,教者也要有一双慧眼,这样可以及时将生动的素材、深刻的精彩呈现出来,由此适时调整原定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的所获也许会更多。

(责编 林 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