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的博弈:药价虚高的成因与对策 李晓斌 (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药价虚高的原因来自于医疗机构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医疗机构和医生通过处方权垄断着药品分销的 终端市场,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同政府、患者进行三方博弈。医疗机构同政府的博弈使代理人有开高价药的偏好和可能, 而医患之间的博弈使高档药的交易得以实现。前者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恰当的激励约束手段,后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备的 制度来保障医生良好的职业行为。 【关键词】 药品价格;医疗机构;医生;博弈 【中图分类号】F726;F224.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章编号】1004—2768(2008)04—0091—02 ,段时期以来,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药品价格问题为各方 表示努力的成本,由代理人承受;X。,X:分别表示花在不同努力 所关注。1980年,卫生总费用只占国民收入的3%左右,而2001 水平上的数量,xl= l(W1)+£1;x2 2(W2)+£2;,£l,£2为随即 年则达到5.4%,其中药品费用占到卫生总费用的45%以上。在 向量。 我国医疗机构的收人中,药品收入的比重一般都超过50%,越 假设委托人为风险中性的,代理人为风险规避的,代理人 到基层比重越大,药品成为医疗费用上涨当中影响最大的因 的工资函数取线性形式:s(x)= +p。XI+p 2X:, 为固定工资部 素。 分,相当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pT=(p ,p:),∑为两种努力 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近四千家之多,批发企业1.6万多 水平的协方差矩阵。 家,药品零售企业11.6万多家,医药行业已实现了充分的市场 代理人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列入国 CE= +p (W1,W2)一_^1 p p ∑p-C(Wl,W2) (1) 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 +B (W。,W:)为期望工资;p ∑p为收入方差; 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目前尽管政府定价的药品 品种只占全部药品的12%,销售额却占到全部药品的约50%。 p为风险规避度; 1 p p ∑日.为风险成本。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且是政府定价的情况下,低价药却越 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B 最大化总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同 来越少,高价药越来越多,其原因就在于医疗机构的“内部人控 时满足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 制”。我国90%以上的医院是公立医院,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 TCE=B(Wl,W2)一・ p p ∑p-C(Wl,W2) (2) 部门负责监管,产权属于国家。但卫生部门只是名义上的管理 者,医院大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已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 (Wl,W2)∈argmaxp (Wl,w2)-C(wl,W2) (3) 济主体。医疗机构通过处方权垄断着药品分销的终端市场,医 为了简化推倒过程,设 (W。,W:):(w。,W ),即: 院销售的药品占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面对着利润的 XI---WI+£1:X2 ̄W2+£2 ‘ 诱惑,医院和医生很容易结为一体,形成一个内部利益集团。药 则激励约束(3)简化为: 价虚高就来自于医疗机构和医生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同政 B_= (4) 府、患者三方博弈的结果。 。 dw. 一、政府同医疗机构的委托代理模型 政府作为各级公立医院名义上的所有者,代表全民的利益 希望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 求,最大可能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医疗机构作为代理人,其收 益将决定于自身的努力水平。 假设医疗机构的努力向量为:W--(W。,W:) W。:花在诊疗水平即疗效上的努力,医疗机构如何用最科 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使患者获得最优健康; W :花在价格控制上的努力,即医疗机构如何用最节约资 源的诊疗方法达到治疗效果。 B(w。,W2)表示努力的期望受益,所有权归委托人;C(W。,W2) 对(4)是求导,得 :[cIj] (5) _I l裂’釜I I;[Cij 【awl ’aw2 J [c 。】为两种努力水平的交叉偏导数。 由(4)和(5),委托人最大化(2)式的一阶条件为: p:(I+p【clJ]∑)-IB 为单位阵 对于医疗机构花在两种努力水平上的活动,其中在疗效上 【收稿日期】2006—09—25 【作者简介】李晓斌(1971一),男,湖北潜江人,经济学硕士,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活动是可以观测的,而后一种花在价格控制上既节约资源上 的活动是不可测度的,唯一的信息集为:x-x.=w。+s. 则激励因子p 满足:p。=¨1l—旦 型 (6) l十p盯1 乙11一乙12 1 ̄2.2 价药的倾向,药价越高,自身的收益越多,有效地解决措施是改 变这一政策,使医疗机构的收入与药 的销售额脱钩。同时扩 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转移支付,在卫生总费用中,提高政府投 入所占比重,降低居民个人支出比重。 (2)资产所有权的安排。深化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 国有医院资产现代出资人制度,实现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 离,增加代理人分享剩余的份额,提高代理人在两种努力活动 上的积极性。具体在实施途径上,一是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 责医院内部事务决策。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权责相当于国有企业 的董事会,其权力的行使可有效约束内部人行为的发生,成员 构成包括政府委派、医生和员工代表以及社会专家等。二是公 立医疗机构应该推行院长聘任制,将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放在 领导岗位上,同时设计和建立经营者报酬机制和职业风险机 制。医院行为符合社会和公众的目标和利益要求,同时兼顾医 院的长期发展,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促进技术进步,通过 良好的经营来提高自身收入。加强经营者的职业风险约束,使 医院经营者的寻租或败德行为会承担巨大的成本和风险,其收 入、声望和特权都有赖于职业安全才得以实现。 2.医患之间的博弈使药品消费市场接近失败,而市场完全 成功的完美贝叶斯均衡是:(1)医生在患者患严重疾病时会开 出高档药,对于普通疾病开出低档药品;(2)只要医生开出药 品,患者就选择接受;(3)患者的判断同样依据高档药对应于严 重疾病,低档药对应于普通疾病。如要实现市场的完全成功,对 策如下: (1)对普通疾病的患者开出高档药的医生加大其行为成本。 建立医生的声誉市场,病人可以根据每个医生的声誉选择相应 的医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生在拥有 良好声誉时才能获得丰厚报酬,而声誉被破坏时,医生报酬会 相应大幅度削减或遭受重大损失。医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声 誉,一方面会约束自己的败德行为,另一方面会提高自身的业 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促使其医疗服务水平的上升。 (2)当医生收治严重疾患病人时降低其行医风险。具体措 施是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院和农村乡镇卫 生院,在初级医疗服务和二级医疗服务间形成制度化的分工。 规定在医药市场上,患者必须首先到社区医院寻求治疗,当社 区医院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到专科医院或高价医院时,然后患者 才能到高价医院治疗,一方面能节约医疗资源的使用,另一方 面降低医生的职业风险。 医疗机构和医生学习新的诊疗技术,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 需要投资并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而通过报纸和广告很方便了解 到某种药品的疗效并很容易得到,两种努力活动具有很强的替 代性,c :<o。由(6)式可知,c。:值越小p。值越大,较高的p 将 诱使医疗机构和医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药品的疗效上而忽视 了对医疗资源的节约和药价的控制上,导致医疗单位有开大处 方、利用高精尖设备过度检查、对患者过度治疗的倾向。 二、医患之间的博弈模型 医疗机构偏好使用高价药品,而患者是否购买该药品满足 自身需求,决定了市场交易的成败。医生与患者双方博弈进程 如下:在第一阶段,患者所患疾病分为严重疾病和普通疾病两 种;第二阶段,医生有高档药和低档药的选择,高档药对严重疾 病有效,如用于普通疾病,会加重患者负担,低档药对普通疾病 有效,如用于严重疾病会扩大医生承受风险;在第三阶段,对两 种药品,病人有接受或拒绝两种选择。医生和患者都知道双方 的得益情况,但患者一般并不清楚自身的疾病状况,也不了解 药价的高低,该博弈为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方框左边为医生 得益,右边为患者得益(见图1)。 荤量担蕉 接受拒蕉 接受拒茧接量拒茧 / f/ / J\ i \ 固囱园由向固由囱 图1 如果两博弈方均采用理性策略,因为P >Pl—C,P >Pl,医生 无论患者所患疾病严重程度都会开出高档药;患者的选择依据 这样的判断,高档药对应于严重疾病,低档药对应于普通疾病, P(Vth)=1,P(Wth)=0,P(Wt1)=1,P(VI/)=0。 医方开出高档药,患方选买的期望得益为: p(Vlh)(V-Ph) p(wIh)(w—Ph)=V—Ph>0 四、结论和启示 医疗机构同政府的博弈使代理人有开高价药的偏好和可 能,而医患之间的博弈使高档药的交易得以实现。前者问题的 后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备的 患者将根据自身的收入等因素决定是否购买。双方博弈的 解决依赖于恰当的激励约束手段, 结果形成一个市场部分失败的完美贝叶斯均衡,即医生开出高 制度来保障医生良好的职业行为。档药,患者根据一定的概率选择购买。 【参考文献】 医方开出低档药,患方选买的期望得益为: p(VI/)(V—Ph)+p(Wl1)(W—Ph)=w—Ph>0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 务调查分析报告I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代理人在每一项工作上都花费一定的精力,则实行激励工资制 4]程晓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并非好的对策,由于两种活动的不可分性,可行的解决方案一 [[5]胡善联.卫生领域中政府管制作用的探讨叫_中国卫生经济,2006,(2). 是固定工资制度,二是资产所有权的恰当安排。 [6]罗后清.我国公立医院的定位和产权改革问题探讨『J】_卫生软科学, 三、最优策略解与政策建议 1.医疗机构作为政府的代理人,其两种努力活动中后一种 活动的不可观测性导致了偏好高档药的倾向。如果委托人希望 (1)固定工资制度。代理人两种努力活动有很强的替代性, 2005,(3). 激励工资只会诱使代理人将第二种工作的努力转移到第一种 [7]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Jl_经 工作上来,而在固定工资制下,代理人总努力如何分配并不影 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18-29. 响其效用水平,代理人将会根据委托人的意志选择两种努力水 (责任编辑:L校对:R) 平的分配。当前的药品成本加成政策使医院和医生有偏好于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