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革命精神“五四”青年及其革命精神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来了。 六十二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它作为中国 __革命的开端,就一定意义来说,也是一次青年运动。站在这个运动先头的是几十万青年学生,而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和领导作用的也多是当时先进的革命青年。
“五四 ”的膏年代 表人物及 其分化
五四时期,群众爱国运动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和活跃分子都很年轻。今举其代表人物列表(见下页)。
从下面这个很不完备的简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表中所列人物都是青年。即便是 __、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当时已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人物,年龄也不过三十左右。
第二,表中所列人物,在当时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后来所走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五四运动中都或多或少起过积极作用。
第三,表中人物从 __到谭平山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 __。他们是五四运动的中坚,是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的卓越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五四”青年的革命精神。
第四,表中从许德珩到匡互生是五四时期小资产阶级的革命青年 __。他们都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起过很大的作用。在这些人中,不少人一直坚持革命立场,不断追求真理
与进步。但也有人如 __,五四时期虽曾宣传过马列主义,并参加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当时也可说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__,却由于世界观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后来半路落荒,走入歧途,最后背叛了革命。
第五,表中从胡适到段锡朋是资产阶级右翼的青年 __。他们参加了五四时期反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斗争。在运动的高潮中,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作过很激进的表演,如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示威队伍的临时指挥,罗家仑曾代表示威群众到东交民巷美国使馆面交《说帖》等。但是,运动的高潮一过,他们很快就暴露出资产阶级 __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倒向 __一边,反对群众革命运动,成为人民的敌人。
上述三部分青年的不同道路,是一面 __镜子,它提供了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总结和记取的重要历史经验。
“五四”青年革命精神的主要表现
以共产主义青年 __为代表的“五四”青年,都有解放思想、寻求真理、反对旧传统旧教条的精神。他们当中以 __、毛泽东最为突出。 __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晨钟之使命》《青春》《今》等文,都是富有进取精神的战斗篇章。他说:“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进于真理”。“苟其言之确合于真理,虽一时之社会不听吾说,且至不容吾身,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逡巡嗫嚅以迎附此社会;苟其言之确背乎真理,虽一时之社会欢迎吾说,而并重视吾身,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这是说的何等好呵!真正表现了他那江流不转、屹然独立的气魄。
针对孔学旧教条束缚人们思想的危害, __尖锐抨击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为了使人们从孔教的迷信束缚下解放出来,他表示“虽冒毁圣
非法之名,亦所不恤”。
毛泽东同样具有这种为救国救民立志寻求真理的精神。还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他就曾表示决心说:“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五四运动高潮中,他再次明确指出:“我们的见解,在学术方面,主张 __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正因为他解放思想,不为旧的教条和迷信所束缚,所以当中国的大多数人还沉睡于宗法封建思想之下,不少 __仍迷恋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不仅东方的封建文化思想需要改造,就是“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这样有真知灼┌──────┬───┬────────────┐│ 姓 名 │年龄 │ 身 份 │├──────┼───┼────────────┤│ 李大创 │ 30│北大教授 │├──────┼───┼────────────┤│ 毛泽东 │ 26│湖南新民学会负责人之— │├──────┼───┼────────────┤│ __ │ 21│天津觉悟社负责人之— │├──────┼───┼────────────┤│ 邓中夏 │ 24│北大学生 │├──────┼───┼────────────┤│ 高君宇 │ 24│北大学生 │├──────┼───┼────────────┤│ 黄日葵 │ 22│北大学生 │├──────┼───┼────────────┤│ 何孟雄 │ 21│ 北大学生 │├──────┼───┼────────────┤│ 缪伯英(女)│ 20│女师大学生 │├──────┼───┼────────────┤│ 郭隆真(女)│ 25│天津觉悟社负责人之— │├──────┼───┼────────────┤│ 邓颖超(女)│ 16│天津觉悟社负责人之— │├──────┼───┼────────────┤│ 陈望道 │ 29│浙江第一师范教员 │├──────┼───┼────────────┤│ 谭平山 │ 33│ 北大学生 │├──────┼───┼────────────┤│ 许德珩 │ 26│ 北大学生 │├──────┼───┼────────────┤│ 朱自清 │ 23│ 北大学生 │├──────┼───┼────────────┤│ 钱玄同 │ 33│ 北大教授 │├──────┼───┼────────────┤│ 刘半农 │ 29│ 北大教授 │├──────┼───┼────────────┤│ __ │ 22│ 北大学生 │├──────┼───┼────────────┤│ 刘仁静 │ 18│ 北大学生 │├──────┼───┼────────────┤│ 罗章龙. │ 24│
北大学生 │├──────┼───┼────────────┤│ 匡互生 │ 28│ 师大学生 │├──────┼───┼────────────┤│ 胡 适 │ 29│ 北大教授 │├──────┼───┼────────────┤│ 傅斯年 │ 24│ 北大学生 │├──────┼───┼────────────┤│ 罗家仑 │ 23│ 北大学生 │├──────┼───┼────────────┤│ 段锡朋 │ 26│ 北大学生 │└──────┴───┴────────────┘见的主张。有根据的怀疑是通向真理的阶梯。毛泽东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很快找到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决不是偶然的。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