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示标:
我们刚刚学习了相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相关黄河的诗歌。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王之涣资料。
2.初读课文,正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三、引导自学: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理解诗意。 2、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释疑:
1、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五、巩固拓展:
1.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练习背诵。 六、布置作业:
1、 指名背诵课文(必做题)。 2、 选做题:默写古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