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与死教育的十大区别
——陈鹤琴《活教育与死教育》
项 目 活教育特征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式 教学组织 教育思想 学生管理 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分组学习,共同研讨 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 儿童自订法则来管理自己。 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课程建设 死教育特征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教师是中心教师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灌输许多无意义的能。 一切教学,集中在听,教师口里讲,儿童用耳听。 个人学习,班级教授。 以威以畏来约束儿童。 教师以个人主见来约束儿童。 固定的课程,呆板的教材,不问儿教育环境 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是主体。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教育目的 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零星知识,养成许多无关紧要的零星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童能否了解,不管时令是否合适,只是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一节一节的上,一课一课的教。 性,教材是有活动性而可随时更改的。 儿童呆呆板板,暮气沉沉,不好动,不好问,俨然像个小老头。 师生界限分明,隔膜横生。 校墙高筑,学校与社会毫无联系。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工作时很静很忙,游戏时很起劲很高兴。 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 学校是社会的中心,师生集中力量,改造环境,服务社会。 学生表现 师生关系 社区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