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2-252x(2007)01-0023-01 探讨雷电监谢定位数据 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 王钰 .徐文龙 (1.五大连池市气象局,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00; 2.北安市气象局,黑龙江北安164000) 中图分类号:P48 文献标识码:B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些台站收不到雷达 随着风暴的生消演变.正负闪电频数呈现不同的 资料.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对天气系统的 变化特征。一般说来.负地闪与对流天气的发展活 判断存在一定盲目性。与天气雷达比较,雷电定位 跃期密切相关。其空间分布对应强上升气流区和 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维持费用低及可连续长时 风辐合区:而正地闪多出现于强对流天气的初始 问运行的优点。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雷电监测数据 和消散阶段。个例分析表明.雷电定位提前于雷达 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行指导。将提高人工影响 回波出现30~60 min.因而可以用雷电定位资料进 天气的作业效果。 行天气系统位置、强度判断。指挥人工增雨、防雹 对流天气系统在产生雷电现象同时还会产生 作业。 降水、冰雹、大风、龙卷等。即雷电和降水、冰雹、大 根据天气系统中雷电的数据特征判断天气系 风、龙卷等均可产生于对流天气系统中。大多数情 统的发生、发展、衰退.为选择适时的人工影响天 况下。雷电和降水、冰雹、大风、龙卷同时产生,有 气的作业时机提供依据。如果利用雷电监测定位 雷电一般有降水现象相伴出现.参照雷电的位置 数据及时而准确地了解作业点四周大气中的水汽 ‘ . 一 :。 可判断出强对流天气系统的位置。 分布及其输送,是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效率的一个 降水强度与雷电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存 重要环节。利用水汽分布与雷电的相关性可以对 在相关性的。利用雷电与天气系统的相关性。可判 天气系统中的水汽分布及其输送进行判断。对流 断出天气系统的强度.对人工影响天气具有极其 性天气过程的人工影响天气大多采用播撒碘化银 重要的意义。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对对流天气系统 或干冰等催化剂的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进 监测预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结果。观测和分析表 行人工增雨作业不仅能增大作业的效果而且能节・ 明。雷达回波强度和地闪频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约作业成本。 收稿日期:2006—08—22 第一作者简介:王钰(1968一),女,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人,南京气象学院,大专生,助理工程师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