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目录 1 数据收集整理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的运动(一) 4 表内除法(二) 5 混合运算 6 有余数的除法 小小设计师 7 万以内数的认识 8 克和千克
9 数学广角──推理 10 总复习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单元教材中设计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猜数游戏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 (1)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内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2)体会万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进行估计。 (4)会用万以内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4.突出教学的重点,切实解决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单元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人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除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重视锻炼学生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出现错误,这往往与对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的认识时,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第5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85页例题7和第86页例题8。
内容简析
例7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借助计数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 例8 利用计数器,教学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采用引导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在讨论交流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概括等方法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计数器操作法:教师在计数器上直接拨出3745,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同时拨出
3745,让大家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师用编码的读法读数:三七四五这样读这个数对吗?学生一致反对,纷纷提出自己的读法,在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中,教师在刚才的读法中加入“千”“百”“十”,变成——三千七百四十五
是不是这样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人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游戏体验法:选四名学生拿四张数字卡片3、7、4、5,到讲台上排列组合四位数字,每组成
一个四位数,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持的数字卡在什么数位上,表示多少。变换数字卡片为2、0、8、0,
再进行组数游戏,教师随机把学生组成的数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怎样读这些数,从而顺利进入教学中。
【品析: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表示不同的意义,并在组数过程中体会数的组成,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教学做好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7,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
(1)独立探究没有0的数的读法。 ①对照计数器读数:3745。
②交流读法:3在千位,就读三千;7在百位,就读七百;4在十位,就读四十;5在个位,就读五;合起来是三千七百四十五。
③举例试读: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835,读一读,然后写出3699,让学生读一读。
④小结方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2)合作探究有0的数的读法。
①对照计数器分组合作读数: 2080、6009。
②讨论读法:课件呈现错误读法:二千八十,六千九,六千零零九。
A讨论数中间的0怎么读。针对错误读法讨论,让学生明确:中间的0如果不读可能造成歧义,例如六千九,不确定九在什么数位上;中间连续的两个0只需要读一个零。
B讨论数末尾的0怎么读。用500、1000、1500等数讨论得出:数末尾的0都不读。 ③汇报交流: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尝试运用:教材第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读出生活情境中的数,巩固读数的方法,题目要求逐步提高。与例题相比,第1题没有计数器的直观支撑,第2题不先说数的组成了。
【品析:从一般数到特殊数的探究过程中,注重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例如在“举例试读”环节有意设计两个数,一个通过计数器拨出,一个则直接呈现,让学生明白读数的本质是根据数位顺序读出计数单位的个数,从而让学生能抽象概括出万以内数的读法。】
2.课件出示例题8,探究万以内数的写法。 (1)在拨数中探究没有0的数的写法。
①在计数器上拨数:一千三百四十二,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人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②对照计数器写数:千位上有1个珠,就在千位上写1;百位上有3个珠,就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有4个珠,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有2个珠,就在个位上写2。
③拨数试写:同桌之间互相拨数,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④小结方法: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 (2)在比较中探究有0的数的写法。
①课件出示:三千零六十九、七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②尝试写数:让学生用刚才探究的方法写数,明确写数的本质是写计数单位的个数,一个单位也没有用0占位。
③比较错误:教师选出几种典型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比较,讨论错误的原因。例如七千零一写成:701,让学生观察此时的7在什么数位上,7应该在什么数位上。
④交流写法:请写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写法。
⑤小结方法: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尝试运用: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写出生活情境中的数,巩固写数的方法。 【品析:学生已有1000以内数的写法基础,本环节充分让学生在操作、比较和讨论中探究方法、明确道理,加深对写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一: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所得: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质疑二: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所得: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品析:注重学生体会和应用总结的结果,不要强调背诵识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比较:和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比较,你认为读、写万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什么?
【品析:通过总结,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往所学知识加以对比,逐步形成清晰的脉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大数的读、写法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实际的读数和写数中总是出现错误。
在授课中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教学的:先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读数和写数,再丢开数位顺序读和写,由学生比较两种方法,讨论交流并理解读、写数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效果评测中,我发现学生在
人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读万以内数时,一部分学生没有对齐数位表读,写中间有两个0的数时往往会漏掉一个,对此,我进行了相应的强化。
板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读作: 3745 → 三千七百四十五
2080 → 二千零八十6009 → 六千零九
}中间有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3069 → 三千零六十九
7001 → 七千零一
2700 → 二千七百10000 → 一万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从高位读、写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