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SeD.201 4 第38期 NO.38 高效课堂上的画龙点睛之笔 ——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 潘娟 淮安211700)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江苏摘要:语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 达。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栽体,可以说,语文课堂练习是课 堂上的画龙点睛之笔。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练习首先要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还要立足于文本中的重点 和难点来练习,练习设计的量不宜太多,难度亦要适中,而且练习的设计还要避免单一枯燥,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课堂效率;课堂练习;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0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一o090—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 应该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语文实 生活用品、物品颜色、家庭成员等等。学习这些内容前,教师 可以布置学生准备课堂上所要用的实物或亲手绘制一些富 有童趣的图片,也可以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提出一些疑问或 践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的语 言文字训练才能促使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 展。新课程标准呼吁我们在关注语文这门功课的人文性的 同时,也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告别课堂上那些支离破碎的 烦地听读模仿,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语音 语调越来越“洋气”。 四、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反思 和总结能力 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熟悉即将要学习的内 容,学生为了要把所需物品准备到位,必然对教学材料仔细 研究;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学生准备的教具,更能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 试想一下当老师借用了学生准备的教具 时,他们会是多么自豪。 二、布置学生合作完成实践性作业,在学中用。在用中 学 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 人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个体的自我监视 和调节,同时也十分需要小组的合作。我校是一所市双语学 校,校园环境氛围的创设和班级双语环境的布置需要各个 班级或班级成员小组之间紧密合作。针对这点,教师可以根 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合作布置班级和校园。如低年级的学 生可以把学过的单词或常用词制作成漂亮的标签贴在教室 里的物品上,让孩子们耳濡目染。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双 语角图文结合,装饰“动物乐园”、“美食店”和“服装店”等。 高年级学生学习了“Public signs”以后,可用学过的标志布 置校园。、在学习了“Holidays”单元后,可以鼓励学生在查阅 资料后合作制作节日小报、圣诞贺卡等,甚至还可以下载一 些有关西方节日活动的影像资料做到P 中,带到学校在 英语活动课上与所有同学共享。当看到学生一张张精美的 贺卡、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小报、直观且富有视觉冲击的P PrI' 时,你会由衷地感受到让学生合作完成这些实践性作业比 由老师填鸭式输入更深入人心,学生更能感受中西方节日 文化的异同。 三、鼓励学生做录音作业,增强语感。为形成良好的语 音语调奠基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标准的语 一““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 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 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集思广益,激活学生头 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在学完 个单元后或阶段复习乃至总复习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反 思和总结学习的收获。以往通常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 和总结,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感悟知识,加快知识的内化过 程。因此在这类复习课之前笔者经常布置学生个体先用“头 脑风暴法”总结归纳,并用mind map把所有想到的内容画 下来,然后带到课堂上把自己想法与同学充分交流、沟通。 如笔者在上完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fend后的单元复习 前,先布置学生思考如何向笔友介绍自己,可以谈到哪些方 面?涉及到小学里学过的哪些话题?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积 极反思回顾,画出了各自的mind map。由于每位学生在课 前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课堂上思维异常活跃,不时在思维碰 撞后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在学生想到某个相关词汇时,要求 他们尽量把词汇放到句子情境中表达出来。一节课的集思 广益,学生们总结出了很多话题(见下图),并且能围绕其中 两到三个话题有重点地、流利地介绍自己。整个过程,学生 们互相启迪,畅所欲言,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 穑8籀 一一望。 hOmeto_lm 音语调,老师经常布置学生课后听读录音,但是如果老师只 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听读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厌倦 心理,较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变换方式,让学 生先模仿课文朗读,读到自认为和录音很接近时再录制自 己的朗读磁带。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学生朗读录音在课上播 放并定期进行评比,不断提高学生做录音作业的积极性和 自觉性。这样,有的学生为了达到最佳的录音效果,不厌其 实践与研究证 明,教师打破常规,创 造性地设计形式多样 的课外作业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 fa ̄ourit ̄colourlfruitlfood/ seeson/subjectl,.... 趣,也为学生提供宽 广的实践空间,让全 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魏利娜.小学英语作业的转变Ⅱ】.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5). 【21赵卫华.“头脑风暴法”与小学英语教学卟中小学英语教学与 研究,2006,(12). 一90— 2014年9月 第38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Sep.201 4 NO.38 课文分析,构建关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高效课堂。在语文 课堂中,有效的语言训练还需要一个载体,依托文本,以文 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 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 有效语言训练的最佳载体。 练习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最终目标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 堂练习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 的,这就为课堂练习指明了最终方向。语文学科自然以语言 为教学内容,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 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离开言语形式这一 中心,语文教学内容越“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就越难轻装前 进,质量就越成问题。只有紧扣语言形式,提高实效,才能在 一、习的设计要贴合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这样才能有 的放矢,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在每堂课的黄金四十 分钟当中,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由此可见, 这十多分钟是多么的宝贵,多么的重要啊!那么在这十分钟 左右的当堂练习中,练习的设计一定要精炼,不能粗制滥造, 不但量度要适中,难易度也要适中,这样才是关注到每位学 生的课堂练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夹竹桃》中两个 双重否定的句型——“无不”、“无日不”就是文本中的难点, 所以在课堂练习中就要对此句型加以训练强化,由易至难, 层层拔高。教者先指明“无日不”就是“每天都……”,你有过 每天都做的事情吗?你能用“无日不”说一句话吗?当学生完 成这个句式练习后,再横向推展开——那么,“无事不”、“无 时不”呢?并要求学生所说的内容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跳 日积月累的训练后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达成“理 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练习,学生今后 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最终的目标。“听”是一个重 对双重否定句型的运用一定会得心应手的。 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 三、练习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 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 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 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 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 有约一半的时问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 因此可以说,不会倾听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关于“听” 习形式,使课堂练习的形式不拘于一种,而是听、说、读、写 的课堂训练似乎很少见,其实“听”的训练是无处不在、无时 有机融合,将演、评、画、游戏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 不在的。在第二课时的上课伊始,先听写第一课时所学的生 合,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练习。让课堂练习 字新词,每组三到四个词语,词语只报一遍,完成之后,小组 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 内互批,展示听写好的同学的作业本,并就学生的书写情况 情感体验。趣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的兴趣,而且做的过程 进行点评,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又对学 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尤其是低年级 生的书写习惯提出了要求。每天进行这样的课堂练习,可以 学生,年龄小,练习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庐山的云 很好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可谓一 雾》中,课堂练习就可以贯穿“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 举多得,益处多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 云雾的样子,边画边说,极有趣味性,又在无形之中加深了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我们 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在《,J、稻秧脱险》中,可以边练习说话边 要充分利用教材,并仔细钻研教材,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 演,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等 中找准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的理解。《海底世界》中,可以一边模仿海底各种动物的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 动作,一边练习背诵课文内容,不提一个“背”字,就达到了 养和提高说话能力。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文中“荷 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穿 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是比喻句,教 插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者应该抓住这个切入点,用“……像……”进行说话训练,使 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教师可以不提“比喻”这个概念,却在润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精心的语文课堂练习的设 物细无声中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深深地印人学生们的脑海 计,它是完美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语 中,这都是练习的神奇功效。“写”的练习是说话训练的提 言文字上的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学生只有通过 升,很多教者将“写”的课堂练习放到课后去完成,这样的效 “练”才能学会“用”,通过“练”才能使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 果肯定不佳。当堂完成,当堂评讲,这样会更加鼓励学生创 以进一步提高,这对于我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 作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 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们也不能把课堂练习仅仅看作是巩固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活动的最后,可以设计这样 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应作为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和发 一个小练笔:“像本文作者那样,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 展过程来认识,其内容不能局限于文本,也不要局限于某一 动作几个方面来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这个练笔如果当堂 种形式,在解决实际问题基础上有能力的拓展和情感的迁 完成的话,教者便可以重点从描写人物语言这个方面去指 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 导学生完成练笔,因为,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最有特色 要把这课堂上练习的十多分钟把握好运用好,使我们的语 的,也是最值得学生们模仿和借鉴的,当堂完成练笔才能充 文教学走向一条卓有成效更为成功的道路! 分达到教学的意图。 参考文献: 二、练习的设计是紧贴文本重点难点的“精心训练” …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是依托于文本的,所以每节课练 『2吴忠豪.2l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i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上接125页) 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出对祖国建设有益的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顾邵伟(1982一),男,江苏淮安人,本科,中 [1】李生滨.高中物理公式定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一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