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高教研究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inScience&Technology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介评
陈世艳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特点的介绍和分析,展示了其发展态势,并对改革中摘要: 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发展中图分类号: G9.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06X(2009)06-0061-03
一、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分析
应的教学管理,其目标的实现也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加以保障,因为制度问题是大学教学管理的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教学管理制度是开展教学活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但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是,我国运行了几十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观念在很大程文化繁荣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1]
度上仍然制约着高校的教学管理。统一化、模式化,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通过并以刚性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限倾斜或资金支持进行重点大学建设,90年代以后,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而学习自由又是学生个性、创又先后实施了/211工程0和/985工程0,全力推进研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究型大学的建设。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偏差以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学管理制度在展,但是,与国外研究型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建设和实施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以管理者为本距,其中最明显的差距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管理者与学生地位不平等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开始积教学支持服务不足等特点。这些不仅有碍于研究型极探索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大学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我国全面实性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依据自身不同的教育资源,整施素质教育。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观念环境的合优势力量,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对各研究型变化,以及在教育全球化和教学改革深入化的大背景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究中发现,各研究型大学都探下,如何进一步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也是高等教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但在本科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挑战。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又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在此背景下,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开始在办学和实行大类培养,强调基础,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教学管理方面进行探索。比如,北京大学成立元培学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院,进行通识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自由选课制度,
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注重创新型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实行导师制、住宿人才的培养。制度等。还有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离不开相院、竺可桢学院等,以此来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作者:陈世艳系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62
陈世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介评
二、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分析
学生资格和毕业资格进行规范与,明确双学位教
育的计划外性质,要求学生按学分交费修读。南京大
现有的改革从学分制、选课制的实行到弹性学学逐步缩短了现行学期制度,延长假期,开设了暑期
制、导师制和住宿制度的推广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课程,其中不仅有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的讲座等,还了以学生为本的导向。同时,改革中更加注重教学管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全校公共基础课,这种暑假制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教学管理手段也进一步得到改度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为学生攻读辅修和双学进。通过比较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位专业提供了条件。
1.教学制度变革中的观念变革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思想、理论观念的具体化,
[3]
3.学籍管理制度的变化
(1)实施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
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本质是审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年限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允许优秀学生修满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管理思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学习困难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想这几个方面。从知识观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研究休学的学生滞后一定时间毕业。弹性学制能有效型大学都开始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通识性,注重学科地、因人而异地分配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效益,并领域中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更强调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自我安排学习的自主性。宽的覆盖面、广的适用面。从人才观的角度看,各研目前学分制、弹性学制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究型大学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其自主性和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在某种程度上提倡学习(2)学生自主学习权增大。学者郭冬生认为,自自由。在教学管理思想方面,开始反思过去那种以管主的学习制度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条理者为本位的客体管理观、传统师生观,分权、民主、件,自主选择主攻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服务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慢慢推广开来。
2.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甚至自主选择喜欢的教师,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负责的精神,有利于塑造具有
[4]
(1)丰富选课制,进行平台课建设,加大学生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从各研究型大学实施改革的课的自主性。目前各研究型大学都在进一步改革专现状看出,学生转专业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了,并且业课程设置、优化结构体系,依照/厚基础、宽口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尤其是学强能力、高素质0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如北京大学分制的实施,学籍管理制度由刚性向柔性转变,其目开设了平台课和通识选修课,打破专业、年级界限,鼓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并将部分公共选修课改为自由选课。同时,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课源供
4.导师制的推行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学分制的
学生选择,学校要求院系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尽可重要保证,是选课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北京大学能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还要求各院系一些好的通对2003级学生开始试行导师制,对2004级学生开始选课要滚动开课。浙江大学将本科阶段的课程整全面实行导师制。并将这种导师制定位于全方位的合优化后按模块设置,必修课引入选修课,设置不同指导,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档次和不同专业方向,加大选修课比例和增加选修课业方向等。浙江大学也从2003级学生开始全面施行种类。还有些研究型大学实行课堂开放和分层次教导师制,在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开展/学园制0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供学试点,即集学业指导、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于一体,为生选择,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辅修第二专业,
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一揽子0服务。据了
[5]
[2]
(2)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和转院系制度。鼓励学解,目前全国有几百所高校在试行导师制,而且各个学校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条件赋予了导师制更多是研究型大学实施大类基础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另一个重5.教学管理手段的改善要举措。目前各研究型大学修订了新的管理办法,对
目前各研究型大学采用了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
辅修和双学位教育的学习量、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提统,该系统涉及学籍管理、选课、排课、收费注册、考试出了科学要求,并改进了现有教务管理系统,统一了管理、成绩管理和学生评教等方面。实行这种网络教辅修/双学位管理模式。如北京大学以GPA对选修学管理,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强度不仅显著减轻,而且陈世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介评
63
处理问题更加科学、准确。同时,能够利用管理系统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合理可行的教学评价的网络特性和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为校内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大大加信息化与高效化。
同时,导师制作为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师制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有些导师很
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还有部分导师因为对工作职责和指导内容不了解,无法回答学生专业方面和
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也促进了学校教务管理的个重要配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但目前导
三、相关思考
以上改革的出发点都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最课程选择方面的问题,更无法有效地进行指导。另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然而在实际外,由于现在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太多,导师根运行过程中,因为理念、条件和资源的,始终存在本忙不过来,更别说指导的效果了。为了避免导师制着课程资源不足、学生选课自由度不高及选修课质量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进一步健全制度,保证良莠不齐等现象。其顺利实施。
课程资源不足是几年来我国大学面临的困境。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思目前由于我国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科研能力有考,比如,制度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制度创新的机制,限,缺乏不断开出新课程的能力。同时,由于现行评以及制度创新与原有制度之间的关系,等等。另外价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学校对教师开选修课、开新课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及实践,应以丰富的的权益缺乏支持,使得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思想为背景,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精英型人才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发动校内培养的理念和定位。唯有此,才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外力量,积极挖掘教师资源,鼓励教师开课,并把教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先进的制度基础。开课的数量列入教师的评优考核中。同时,还要求教师接受选择,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自主选课、自主选教师制度的实施。另外,学校应该允许学生跨校选课,建立学分互认制度,这不仅需要学校对自身资源统筹安排,还需要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
[2]
[6]
参考文献
[1] 郭广生.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6(6):7-9.
[2] 李克安,宋鑫.推进学分制与北大本科教学改革[J].中
国高等教育,2003(5):30-32.
[3] 李茜.学术自由理念下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28.
[4] 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5.
[5] 郭冬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223.
[6] 张波.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研究十年回顾[J].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2009(3):127-131.
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更强调个性发展,提倡
自主选择,注重结果管理。这些改革凸显了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种种优越性,但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控,难免会影响教学质量。尤其在选修课方面,由于学生报名上选修课的目的不一样,对待课的态度也不像专业必修课那样重视。另外,由于选修课在教学目标上的模糊性和在教学评价上的简单化倾向,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优化选修课教学环境,激
On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theTeachingManagementSystemon
UndergraduateLevelinResearch-orientedUniversities
CHENShi-yan
(LanzhouUniversity,Gansu,Lanzhou730000)
Abstract: Thethesisanalysestheproblemsthathavecroppedupduringtheprocessofthereformoftheteachingmanage-mentsystemonundergraduatelevelinresearch-orienteduniversitiesandpredictsthefuturetrendofthereformthroughpres-entingandanalyzingthebackgroundandnatureofthereform.Keywords: velopment
research-orienteduniversities;
teachingmanagementsystem;
talentcultivationmode;
reformandd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