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来源:尚车旅游网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彝族音乐、舞蹈、乐器、文化等方面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会音乐中速度、音色、力度等的变化,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及对音乐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聆听民族管弦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彝族音乐的旋律及节拍特点,并学习“跳月舞”的基本舞步。

学情分析

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课是以彝族的民间音乐为主)低年级分别有初步的了解,使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学生对于彝族这个少数民族并不是很陌生,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过彝族民间音乐《快乐的罗嗦》,因此对彝族的文化、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 1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独具特色的旋律、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感受音乐

一、律动进教室

1.师: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奏进教室。播放《阿细跳月》的音乐,学生随老师体验5拍子的韵律特点,师做3个动作。‘注意啦’提示学生换动作。你们的模仿力真好。(1遍听全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活动2【讲授】聆听音乐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乐曲,你想知道乐曲哪些内容?静听音乐。学生回答:民族、名字、场景,乐器、作曲者、几拍子等。(2遍听全曲)

3.我们分享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森林发生一场大火,被烧过的土地很烫脚,阿细人只好

- 2 -

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不停地换脚跳着劳动,跳三下他们用力蹬2下脚上的炭灰,便就形成了今天的跳月舞蹈。你有哪些收获?‘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能歌善舞,跳月是他们最喜爱的舞蹈。

学生分小组通过电教手段自学舞蹈,感受5拍子的韵律特点。老师让小老师教授学生,注意看脚上几下?手上是几下?跟我一起来,师喊拍,学会后,请学生练习随音乐跳起来(3,4遍听片段)我们刚学过的舞蹈动作是几拍?

设计意图:通过媒体展示,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阿细跳月”的场景,通过观看、模仿、了解阿细人“跳月”的基本动作,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且在“跳月”中,进一步感受五拍子的独特韵律。

4.我们一起来欣赏5拍子的乐曲《阿细跳月》出示课题

活动3【活动】体验音乐

5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乐曲里出现哪些民族乐器?静听乐曲(5遍听全曲)

6.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乐器?欣赏民乐合奏视频 (6遍听全曲)学生说出乐器,谁能听出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竹笛,二胡,弹拨乐,这三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简单分辨乐器的音色。出示课件。

- 3 -

7.你们的耳朵真灵呀!引导学生自己唱主题音乐。

A 出示歌谱,全体随琴唱主题旋律,视谱。慢,中,快。

B练习用竖笛吹奏一会,慢,中,快。

8.让我们随音乐一起玩个游戏,游戏规则:请你跟我一起随音乐做,每当主题音乐出现一次,我就会找一个小朋友玩拍手游戏,一个小朋友代表主题音乐出现一次,我们数一数主题音乐共出现多少次?(7遍听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趣味性、游戏性较强的活动,使枯燥的聆听变得生动,使技能和听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培养,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音乐中音乐形象、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也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活动4【练习】表现音乐

9.主题音乐出现这么多遍,我们为什么不觉得乏味?

音高 F P 乐器种类 音色 速度 情绪 等变化

10.现在我们去彝族感受真正的火把节,一排为一组,学生选择跳月舞蹈最喜欢的一个动作分组练习,音乐停请回到座位上。教师巡视(8遍听全曲)

11今天我们也来过一次火把节,看老师手势,学生分组跳5拍跳月舞蹈,

- 4 -

我们一起去阿细族跳月吧! (9遍听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的相关知识,使前后知识更连贯,更有系统性。使学生对彝族的基本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这种形式趣味性强,学生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

活动5【作业】小结

总结:“《阿细跳月》独特的五拍子的节奏、旋律、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独有音乐文化,体会到了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热爱生活的民族。”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