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措施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已逐渐成为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的基本理论,具体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关措施,为使企业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小由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更容易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风险始终存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明快的处理此类状况,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一个绕不开的课题。笔者依据长期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尝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探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1 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1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的概念
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是指利用人力资源的设计与规划、员工招聘、职工培训、人事劳动关系、薪酬与福利、绩效考核评价等六大模块,建立的可以科学控制风险的人力资源体系。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2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其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体系的目的是企业利用人力资源政策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符合企业内部整体控制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的规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水平,防范人力资源存在的风险。
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 2.1人力资源规划风险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企业其他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复杂的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的变化、项目资源的状况、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劳动力匮乏、技术水平与专业水平不高,影响企业整体规划的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中人员和企业或人员和项目的契合程度同样面临着风险。以建设项目为主业的企业,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风险,员工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难以团结起来。
2.2人员招聘风险
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人的综合素质。要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看出一个人的才能、素质、个性等是很难的。企业招聘的人才与企业或项目的契合程度也是在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慢慢体现出来的,这就导致企业人员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德与才不匹配,人员素质与岗位要求契合度不高,招聘难度较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落实面临较大风险。
2.3考核与评价风险
许多现代企业都建立了绩效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企业、部门、员工之间的业绩挂钩,考核结果也与员工的薪酬、晋升挂钩。但是考核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考核过程看似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却常常失真。另外,考核结果往往只运用在绩效工资兑现方面,在员工选拔晋升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考核与评价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企业难以形成积极的团队文化。
2.4劳动关系风险
企业用工的成本在不断增长。企业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民族、地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的价值观使企业劳动关系面临风险,而用工的方式、制度、合同签订、解聘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点,企业用工不当也很容易使企业面临信用风险。
2.5薪酬与福利风险
现代化企业往往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也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但是同工同酬容易使优秀人才心理不平衡,从而减少个人的劳动付出,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在企业内部形成不良风气,不能体现薪酬福利的激励杠杆作用。
3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措施
3.1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将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班子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传统的主要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中走出来,将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改变传统把任用人才作为最高领导层的个人行为,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制度,保证人才脱颖而出。
3.2发掘员工的潜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潜能,使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造福企业,获得员工企业的双丰收。合理使用人才,把正确的人用到正确的地方,采用工资差等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
3.3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业务水平。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更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3.4建立完善的员工离职制度。对离职的员工,企业为其办好离职的各项手续,避免劳动纠葛。对于保密工作岗位的员工,离职时要签订保密协议,避免企业商业机密外泄。
3.5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
防范规划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估和管理体系,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当前员工数量与质量的实际情况,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和整体用工情况开展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目前现状进行对照,形成差距分析,进而提出立体、具化的人员招聘或解聘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总体均衡。同时每年要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对存在误差和外因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保证规划的合理性。
3.6形成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机制
文明的齿轮在不停的向前,同样,风险不可避免。旧的风险消除而新的又会出现,因此风险成因分析、风险类别识别、风险控制、持续改进这几个环节要定期、不断地循环进行下去,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通过对风险的定期再分析,对执行中的问题再评估,来确保风险控制方案取得实效;同时做好记录留存,并对记录进行科学分析,为将来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首先,企业要建立事前防范保障机制。增强人力资源风险控制能力,防范风险于未然。其次,企业要建立事中预防监控机制。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企业要对在职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公开的考核或测试: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最后,企业要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和其它部门一起成立危机处理部门,对风险造成的损害进行管控,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如有必要,应对离职人员的职业去向进行追踪调查。
4 结语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迅速加剧,而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确立竞争的优势,因此,企业要改变以往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汤向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校学报,2012(12).
[2] 孙丽昕. TD公司内部控制影响下的绩效考核控制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