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在线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
检测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KCl、K2SO4、Na2CO3、NaCl KCl、BaCl2、Na2SO4、K2CO3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3并将其除去; 第二步:加入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__;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二
(2)HNO3 Ba(NO3)2 检验SO4 AgNO3 检验Cl
2−
2 (2)检验并除去CO3应选择HNO3溶液,这样不会影响其他两种离子的检验;检验SO4,需用Ba(NO3)2溶液,检验Cl需用AgNO3溶液;由于Ag2SO4微溶于水,会干扰SO4的检验,因而应先检验SO4,然后检验Cl。
−
−
2222解题必备
一、SO4和Cl的检验
−
2-1.SO4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然后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
2.Cl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稀和几滴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待测液体中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待测液中不含Cl。
−
−
−
22
二、其他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H OH −+操作、现象及结论 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酸性,有H 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碱性,有OH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CO 23沉淀,证明有CO3或HCO3 2易混易错
1.在检验SO4时,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 能否加入稀硫酸?
解释: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排除CO3的干扰。因为CO3和SO4与Ba都可生成白色沉淀,但BaSO4不会溶解在盐酸中。不能加入稀硫酸,否则会引入SO4。
2.检验Cl时,要加入几滴稀,目的是什么?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
解释: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除Cl外,还可能是CO3等其他离子,加稀的目的是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原因是稀盐酸本身含有Cl,对结果产生干扰。
−
−
−
22222+
22学霸推荐
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B.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
C.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3
D.加浓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有NH4 2.现有氢氧化钠、稀硫酸、氯化钠溶液,若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碳酸钠溶液 3.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
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Cu(NO3)2 ⑤KNO3
22−
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⑤
B.④③①②⑤ D.②③①④⑤
4.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4 B.一定有CO3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4是否存在
5.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
22
参
1.【答案】D
【解析】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为AgCl、碳酸银、硫酸银等,不能证明含有Cl,A错误;B.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也可能为硫BaCO3、AgCl等,不能证明有SO4,B错误;C.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
2-
碳,也可能为二氧化硫,不能证明有CO3,C错误;D.只有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加浓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有NH4,D正确;答案选D。 2.【答案】B
23.【答案】C
【解析】各取五种溶液少量,观察颜色,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然后分别将其他四种无色溶液与之混合,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再用NaOH溶液检出MgSO4溶液,用MgSO4溶液检出Ba(NO3)2溶液和KNO3溶液。 4.【答案】D
【解析】向①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和CO3。在②中的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
5.【答案】试剂:过量HNO3溶液 结论:Na2CO3 试剂:过量Ba(NO3)2溶液 结论:Na2SO4
试剂:少量AgNO3溶液 结论:NaCl
【解析】检验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实质是检验CO3、SO4、Cl等三种离子的存在,但上一种离子的检验不能干扰下一种离子的检验,而SO4的存在干扰Cl的检验,因此可以按照CO3、SO4、Cl顺序检验:因此先加入过量HNO3溶液检验并除去CO3,然后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去过量的SO4,最后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
2−
−
2222−
2−
22−2学霸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