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芬
本次月考考试内容为九年级上册书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开始时间90分钟,闭卷考试。以下就49班—52班的答题情况做质量分析。
一、能力要求
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二、试题难度:
试题易、中、难得比例约为8.2:1.8:0,试题难度值为0。 三、考试题型结构比例:
试题分为两大类型,包括选择题图表题和材料解析题。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图表题1题,共6分,材料解析题4图,共44分。总分100分
四、得分情况: 题型 选择题 图表题 材料分析题 分值 50分 6分 44分 得分 41.4分 4.2分 28.9分 83% 70% 66% 得分率 五、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2.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失误。
3.学生的学科能力尤其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辨析说理的有待进一步提高
4.错别字较多,书写不规范,答题错位。 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
掌握基础知识要力争做到:先死后活,打牢基础,死中求活:不能生吞活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掌握知识。死活结合:自始至终金咪咪练习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消化知道;死去活来:通过对知识由记忆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中达到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的程度。
2.重视习题的精选,适时进行答题技巧指导,提高复习效益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精选一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典型题目重点点评、讲透彻。通过讲评,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答题技巧。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细心审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做题时:
(1)首先,寻找题目的关键词、关键句。
(2)其次,要把握题目涉及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弄明白试题的方向和命题意图。
(3)在审完题后,根据题目组织答案,答案必须是问什么,答什么,切中要害,语言简洁明了,文字通顺,条理清楚,切忌长篇大论。
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做完选择,节省考试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好材料题。
3.重视阅读,尤其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训练,加强解题指导。 材料解析式中考历史必备题型,它能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组合型材料解析题三类,解答历史材料题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
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
(1)尽量用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2)阅读材料时,要重视材料出处。一些同学在读材料时,只读材料的正文内容,不读材料出处或时间,觉得用处不大。其实,材料出处,往往能帮助我们确定答题的时空范围,起到定位作用。
(3)善于利用考题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有部分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直接来自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
(4)读懂材料大意即可。有些同学在读材料时,读得过透,字斟句酌。其实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提取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只要能读懂材料大意即可,对材料中的个别字词读不懂也没有太大关系。毫无目的的精读死抠,只能 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4.重视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5.加强业务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群策群力,认真分析研究复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现状,多角度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找准突破口,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正确引导教学和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