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物业标准是如何炼成的
问题:你们知道龙湖物业的服务标准有多少条吗?
据了解,最早在整个行业标准仅仅停留在“看家护院”的时候,龙湖就已经怀揣理想和热情,开始关注服务细节,并将社区文化作为一项事业去经营;随后,龙湖物业开始人性化针对性的设计服务流程,提出“满意+惊喜+幽默+乐趣”的服务模式,以及“创造性服务”的理念;再到创建“八大指标、六大会议”、龙湖职业培训学校、物业培训体系、前期介入专业团队、物业专家“飞行团”、“4+1”团队、管理之星、未来之星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到今天,龙湖物业标准已从原来的关注反应速度,到现在的关注物业服务效果;从以前的关注流程,发展到现在的关注专业;从以前的关注的感观,发展到现在的关注专业;从以前的关注细节,到现在的关注人的居家感受……
今天的龙湖物业标准已经有2578条“军规”,这个标准是龙湖自身不断刷新和提升的结果,也是员工创造性执行的结果。其中,不少物业标准都是来自于一线员工的小点子。
故事:快一步的关怀
在此次发布的龙湖物业《服务标准白皮书》中,龙湖物业要求为业主打造舒适环境,例如:雨停后30分钟内要求将座椅、康体设施擦拭干净,标准要求精确到具体的时间范围。
事实上,这一标准的出台,并非龙湖物业管理层“拍脑袋”决定,而是源于一位保洁员的细致观察。
邢书玉是龙湖南苑的一名保洁员,2006年,在一次雨后保洁时,一个孩子一从电梯出来,就要去坐滑梯。婆婆连忙阻止,说刚下了雨,滑梯上有水,不能坐。坐不到滑梯,小孩子的表情马上沮丧起来。
邢书玉将这记在了心里,以后每次下雨,她就格外留意业主们出行的时间规律。一段时间之后,她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雨停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是业主们出来活动的高峰时段。
邢书玉将这一发现报告给公司,讨论验证之后,公司决定领先一步,将关怀做在前头,雨停后30分钟内将座椅、康体设施擦拭干净,方便业主享受雨后的清新和欢乐。
故事:花50万,买一个点子
每年,龙湖物业会出资50万余元,组织“管理之星”和“未来之星”出国考察,这些人当中有项目经理,也有普通的客服人员,有技术骨干,也有普通的绿化、保洁和保安,目的是让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和服务标准。
2011年,龙湖物业管理之星和龙湖物业未来之星团队赴新加坡进行考察,发现新加坡的商场布局更为合理,以商业通道为例,经常会布置一些临时展场,在国内,往往需要用桥架走线、布线。新加坡商场则不同,他们在建设初期已预留电源、接线口,这使临时展场既美观又安全,还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回国后,考察团队立即将相关建议反馈给商业公司和地产公司,以便优化后期商业的布局。
对此,龙湖物业的管理层笑称:“只要是能提高业主的满意度,花50万买一个点子,值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