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诗歌与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同时他还是一位深受群众喜欢的大众诗人。他学贯中西,才华横溢,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赤忱的爱,对教育在抗日救国,振兴中华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理解,满怀激情,一生写了500多万字的教育论著,此外,还写了7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内容几乎涉及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所有方面。他极善于用工农大众易懂的诗歌形式来抒发人民的呼声,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郭沫若先生曾对陶行知的诗作了这样的评价:“校读了陶先生的诗,委实使我心悦诚服。他不仅是开创时代的哲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一些看不起民歌体的自命诗人或许藐视这里大量的歌谣成分吧,但这正是陶先生之所以伟大之处……他的人民意识觉醒得比任何人快而且彻底。这一部‘人民经’,它教我们怎样做诗,怎样做人。”
我在前几天,阅读了《陶行知诗歌与教育》,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陶先生的这一教学理念早已为我们大家所熟悉。可是我们每位教师是否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恐怕陶先生担心的事情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某些课堂仍然存在。就是说他们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之门外。这不由得使我想到英语教学。有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真正实际应用时却不知所措。而福山的外语教学一直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课堂
教学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的平台。小品戏剧,诗歌背诵,故事演讲,夏令营,冬令营,出国游学……处处留下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足迹。你看,牵动福山人的一年一度的福山外语节正在紧锣密鼓中徐徐拉开序幕,它将带给孩子们一生美好的回忆与财富。
作为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理论家,尤其是我国教育史上罕见的伟大的教育实践家,陶先生的教育诗歌几乎都是他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加则言简意赅、通俗流畅、琅琅上口,有的类似儿歌童谣,所以深受当时和今天的少年儿童的喜爱。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陶行知的诗歌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既符合儿童心理又具有中国特色,确实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大有帮助。
陶行知的诗歌的主旋律非常鲜明,那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其中的感情基调是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例如,1936年底,正当日寇即将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陶先生写下了一首激励中国人民对抗战前途充满必胜信心的诗——《中国人》。诗中写道: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 将来一定了不得!
这首诗可谓字字千钧、句句铿锵,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假如唱起来会更使人热血沸腾、充满以爱国为荣的豪气!
当然,今天这首诗又有了新的涵义,今天我们的中国仍然是不得了,这当然是指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确实的将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所以更加了不得!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当时为数不多的留洋博士,曾先后在美国伊里诺大学和哥伦比亚大
学学习,并成为了当时声望极高的美国现代教育理论权威杜威博士的高足。回国后他拒绝了大学校长、教育部官员等种种高官厚禄,全身心地投入了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事业,于是有人就说他是“傻瓜”。先生未作正面回答,而是用一首似乎是自嘲的小诗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题目就叫《傻瓜》:傻瓜种瓜, 种出傻瓜。 惟有傻瓜, 救得中华!
不难看出,先生推崇的这种傻瓜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振兴中华所需要大力弘扬的敬业奉献精神乃至自我牺牲精神吗?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精神从雷峰、焦裕禄到孔繁森、牛玉儒身上,一直到今天的像徐本禹那样到西部(贵州)来支教的许多大学生志愿者身上,以及现在许多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身上,得到了发扬广大。因而他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让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去自作聪明吧,我认为,中国要走向繁荣富强,仍然需要发扬这种傻瓜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受恋爱的教育。照此类推,照加上去,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
与“生活即教育”有联带关系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现在我也把它翻了半个觔头,变成“社会即学校”。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不要说“学校社会化”。譬如说现在某人革命化,就是某人本来不革命的。假使某人本来是革命的,还要“化”什么呢?讲“学校社会化”,也是犯同样的毛病。“社会即学校”,我们的社会就是学校,还要什么社会化呢?现在我有一个比方,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
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要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这些话语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是退缩。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很简单的五个字,它的意义却很深长:它告诉我们不要蛮干,不要空想。如果仅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课,你的教育教学方法没有丝毫的创新和变化,那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倘若心里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的,这也不值得提倡。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且要试着去做,这样他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要用心去做、动脑去做、好好去做。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