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来源:尚车旅游网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摘要:当下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主体结构还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是实际施工中由于管理存在漏洞、没有按照规范施工或者施工技术落后等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无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影响工程质量等,因此探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字: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措施。

1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

现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投资资金的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使用率较多的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后续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来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化应用相关技术,最终发挥出技术优势。实际上,所谓建筑工程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利用多种材料和设备,结合施工技术来进行的一项富有总结性经验和综合性能的建筑工程,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能。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复合型材料,是通过辅料和多种材

料进行科学配比得来的一种施工材料,这种复合型材料可以拥有完全与之前不同的性能,进而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一个更好的发挥。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 2.1配比问题

混凝土由沙、水、水泥、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不同的比例会呈现出不同的材料特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针对建筑结构的性能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不合理的配比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不合理的配比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若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会影响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施工人员按照设计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并规范操作过程,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当混凝土水分蒸发量过多时,混凝土易因为收缩产生结构变形;若减水剂等添加剂加入量过多,混凝土收缩量过大,建筑的结构稳定会降低,为建筑带来安全隐患。

2.2温度控制不精准

温度上限和温度下限是温度控制的两个主要部分,此外,还要做好建设温度的控制。技术人员只有精确地把控好各个温度参数才能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温度裂缝。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都没有精准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导致混凝土内部集聚大量的水化热,内外温差较高,难以有效发挥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势,降低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

2.3混凝土养护问题

养护是维护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建筑工程的养护技术使用不够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比较多的细节工作,最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优化混凝土结构的配置、搅拌技术

混凝土结构极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在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必须做好配置和搅拌工作。第一,配置技术。混凝土的配置是一项基础、专业、重要的工作,在配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需要选择原材料,例如,细骨料的含泥量应≤3.0%、细度模数应在3.7~1.6。配制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调整配和比。同时,要精准配置所有原材料的用量。第二,搅拌技术。搅拌前,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搅拌时,先加入适量水,再按照配比依次加入骨料、水泥、添加剂等。搅拌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按照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搅拌量、搅拌顺序、搅拌时间等。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避免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放顺序不合理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在搅拌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和坍落度。搅拌完成后应立即卸料,避免混凝土凝结。

3.2温度的把控

在现今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要掌握土木结构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才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从上面提到的几个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把控,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混凝土在进行配比的时候,会发生水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原因,无法让内部热量一次性释放出去,而是慢慢释放,这就让混凝土内外产生了温差。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水泥的配比比重,尽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可以通过矿粉等材料减少对热量的释放现象,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计一个循环水管道来进行温度的把控。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逐层依次浇筑,浇筑完第一层后,要在其初凝之前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保障浇筑过程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施工裂缝问

题。此外,还有一种分段施工技术,就是对浇筑面积进行分段处理,先对某段的底层进行浇筑,逐层往上浇筑,直到浇筑到顶层,然后对下一段底层开始浇筑。在进行斜面分层浇筑时,要对斜面坡度进行合理控制,从下端依次往上浇筑。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振捣作业,选择合适的振动器,对浇筑部位进行均衡性振捣,可以对泵管的出料口、中间位置、坡脚等分别设置振捣器,在振捣作业时,要保障振捣棒插入到一定的深度,并确保对浇筑部分进行全面振捣,保障振捣次数、力度的规范性,避免出现漏振、过振问题。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应具备符合外观要求纹理、内部均匀性与体积稳定性等特征。在对混凝土浇筑后不得有泌水与离析操作,避免对混凝土构件外观产生影响。发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自身具备的特征优势,在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基础地梁与混凝土实际施工步骤,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进行。在养护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养护的连续性,始终保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湿润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建筑业高效运行提供根本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选择、使用,对于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能更好促进建筑发展,提升工程的质量,需要相关人员严格选择和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下混凝土配比、拌合、浇筑、温度控制、养护等诸多环节,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兴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250.

[2]蒋云辉.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6(119):260-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