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简介导读:《左传》简介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了鲁国的纪年,却记录了各国的事,实际上是⼀部通史。《春秋》的作者是鲁国历代的史官,后来经过孔⼦编辑、修订。它的记事年代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四年(前481)为⽌,
⼀共⼆百四⼗⼆年。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旧闻。后来,儒家学者把《春秋》尊为“经”,列⼊“五经”当中,称为《春秋经》。流传到现在的《春秋》有三种,即《左传》、《公⽺传》和⾕梁传》,汉代学者认为它们都是讲解《春秋》的著作。这三传的内容⼤体相同,最主要的差异是《左传》⽤秦以前的古⽂写成;公⽺传》和《⾕梁传》则⽤汉代的今⽂写成,《公⽺》和《⾕规两传记事只到鲁哀公⼗四年,《左传》则到鲁哀公⼗六年;《公⽺传》和〈⾕梁传》在鲁襄公⼆⼗⼀年(前552)记了“孔⼦⽣”,⽽《左传》中却没有。
在讲解《春秋》的三传中,《左传》被认为较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的.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传》,简称《左传》。《左传》全书约⼗⼋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共⼗⼆个国君的顺序,记
载了春秋时代⼆百五⼗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化等⽅⾯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活的各个⽅⾯。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的观点。理想和情感态度,记事写⼈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运⽤了不少巧妙的⽂学⼿法,⼉其是写战争和外交辞令,成为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传》不仅是⼀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著作。
有关《左传》的作者,⾄今仍然没有⼀致的看法。唐代以前,⼈们⼤多相信作者是与孔⼦同时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但是这⼀税法存在很多⽭盾,唐以后不断有⼈提出怀疑,有⼈认为作者是⼀位不知名的史学家,也有⼈认为作者不⽌⼀⼈。不过,⼤多数⼈认为,《左传》的编定成书是在战国初年。西晋的杜预将本来分开的《春秋》和《左传》编在⼀起,加上前⼈的注释,称为〈春秋经传集解》。唐代的孔颖达为杜预注作⼚疏并附上陆德明的《左传⾳义》,称为《春秋左传正义》。今⼤我们在清⼈阮元的《⼗三经注疏》中看到的,就是这个本⼦。《左传》在唐代被‘官⽅列⼈‘⼗⼆经”,在宋代列⼈“⼗三经”,⼀直流传到现在。
【第⼀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简介】1.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简介2.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简介3.左传原⽂及翻译4.左传名⾔30则
5.左传名⾔
6.冰⼼第⼀部诗集《繁星》简介7.《左传》原⽂及翻译8.左传经典段落
上⽂是关于第⼀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简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