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穴贴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张红石1
孟晴1
宋柏林1
李铁1
董玉杰(通讯作者)2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1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33.5基金项目摘
要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215200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对比、分析,筛选出2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按中医疾病分类法,归纳了7大类,22
个疾病。探究穴贴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穴贴疗法以其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应用灵活的特点,在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关键词
穴贴疗法;临床应用;特点
Summaryofacupointstickingtherapyanditsclinicalapplication
ZhangHongshi1,MengQing1,Songbolin1,LiTie1,DongYujie(Correspondingauthor)2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1301171JilinProvincePeople'sHospital1300212
FoundationitemAbstract
JilinProvinceNaturalScienceFoundationProject,theProjectNumber201215200
Throughtheliteraturesearchandcontrastiveanalysis,25representativearticlesareselected.AccordingtotheTCM
diseaseclassification,itsummarizesthesevencategoriesand22diseases.Theapplicationandeffectofacupointstickingtherapyintheclinicalareexplored.Theacupointstickingtherapyhasbeenwidelyusedi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whichischaracterizedbyitsconvenientuse,lessadversereactionsandflexibleapplication.Keywords
Acupointstickingtherapy;Clinicalapplication;Characteristic
的作用,可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对疾病具有预防、控制的作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对机体抵抗力具有增强效果,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
穴贴治疗原理和特点
穴贴疗法是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穴贴疗法不仅对穴位具有刺激作用,而且药物能够通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双重治疗的效果。按此种疗法,经皮肤吸收的药物较少通过肝脏,且不通过消化道,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除一些有毒药物外,无不良反应和危险性,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2]。穴贴治疗在临床对各种疾病的应用
肺部病证:毕氏等人研究得出“冬病夏治”穴贴治疗法能够显著提高哮喘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改善患者的FEV1/FVC肺功能指标及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将“冬病夏治”穴贴疗法应用于哮喘缓解期,能够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程度[3]。温氏等人研究得出:穴贴疗法具有重要
用,减少发作或缓解乃至消除症状。穴贴疗法是一种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4]。
脾胃肠病证:黄氏等人的研究得出:神阙或中脘是根据穴位治疗作用与药物的药理性能,共同发挥综合叠加作用,加大了调胃理脾、降逆止呕、扶正培本及强壮保健之功效,对防治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有明显的疗效[5]。郭氏等人研究得出穴贴疗法可改善术后恶心呕吐,对穴位的刺激具有调节作用[6]。俞氏等人研究得出穴贴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不仅能避免因药物对胃肠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还能避免胃肠道中的消化酶以及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和肝脏的首过效应,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刘氏等人研究得出和肠止泻穴贴组方合理,配伍精当,理论及临床研究显示,和肠止泻穴贴治疗功能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改
[7]
穴贴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穴位各异,通过人体的穴位、经络、关节、腠理等,渗入病灶,达到临床治疗效的果。是一种无痛苦、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的传统疗法[1]。
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有极显著的疗效,而且临床观察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肠止泻穴贴在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证明了和肠止泻穴贴是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外用贴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8]。张氏等人对耳穴压贴与常规通便治疗肾脏疾病便秘效果及成本比较的研究得出耳穴贴压是一项中医操作,是耳穴疗法的一种。具有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等功效,用物简单,护理成本低[9]。
心脑病证:张中兰研究得出“耳为诸宗脉客所附”,是人体经络经过、终止、会合的场所,所以耳穴按压刺激所产生的传入冲动,阻滞或抑制原有的病理冲动,代之以正常的生理调节,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病变减轻或消失。耳穴贴压治疗失眠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其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无不良反应,花费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10]。潘氏等人研究得出中药足底穴贴治疗血压正常高值不良反应小,方法简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明显得到了控制[11]。无药物依赖及肝肾功能损害,穴贴压可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12]。王氏
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31卷第33期
11
综述
等人研究得出耳穴贴压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及临床症状,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13]。
儿科病证:翟昌纯得出运用中药敷贴神阙穴,由于脐下血供丰富,药物更易弥散、穿透,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疗效。小儿厌食症治疗的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具有调理脾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效果;中药内服配合穴位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对饮食结构具有调理的作用,改变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促进营养的吸收与消化,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14]
CHINESECOMMUNITYDOCTORS
惠玲研究得出穴贴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讨
论
中药穴贴疗法是指将膏药或用各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贴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及“内病外治,殊途同归”、“外治能补内治之不及者”的治疗原则。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得知穴贴疗法适用于临床很多疾病的治疗,并且效果都比较好,因此,在临床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医治疗手段。参考文献
[1][2][3]
扬成.防颈肩腰腿痛[N].扬子晚报,2012,5(5):11-12.
岳亚军.穴位贴敷简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8):21.
毕文卿,庄礼兴,贺君,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9):44-48.[4]
温木生,刘莉,周定伟.冬病夏治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2):3-4.[5]
黄群英,陈建雄,陈美珠,等.穴位贴敷疗法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
郭晓燕,梁凤根,梁群英.穴位贴敷治疗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6):793-794.[7]
俞婷婷,赵若华,俞晓莲,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6):3109-3112.[8]
刘晓娜,郭晓乐,王富春.和肠止泻穴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1-4.[9]
张雅丽,陈芳蕾,蔡俊萍,等.耳穴压贴与常规通便治疗肾脏疾病便秘效果及成本比
[25]
[24]
较[J].护理学杂志,2010,25(1):47.
[10]张中兰.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
察[J].临床研究,2014,2(5):46-47.
[11]潘晓涛,高君.足底敷贴治疗血压正常高值
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4,32(2):32-34.
[12]刘娇.耳穴疗法在骨科不寐患者中的疗效
观察[J].蛇志,2014,26(1):116.
[13]王玲,刘兴奎,吴华慧,等.耳穴贴压治疗心
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38-39.
[14]翟昌纯.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小儿厌食症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22-123.
[15]丁丹丹,郑军,李萍.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文献研究评述[J].陕西中医,2010,31(5):627-629.
[16]董卫军,姜军,范磊,等.中西药联合贴穴疗
法治疗乳腺增生8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86-187.
[17]彭平,全先翠,王静.中药内服配合艾灸及穴
位贴敷治疗60例寒湿凝滞型痛经疗效观察[J].疗法与方法,2014,(1):75.
[18]蔡雪映,刘建桥,刘瑛.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
痛经104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4(2):16-17.
[19]邝焕喜,曹丽贞,王卫精.贴敷疗法对促进剖
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63-64.
[20]李秀红.耳穴贴压催乳作用探讨[J].内蒙古
中医药,2013,(4):64.
[21]陈雪莲,郑红霞,戴杏娟.中药贴敷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628-629.[22]胡妮娜,陈会君,左冬冬,等.运动疗法配合
穴位敷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10-11.[23]冯坤.关于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临床研究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5):23-25.
[24]李惠玲.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麻痹69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4):22.
[25]周炜,王丽平,张树源.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
应用[J].中国针灸,2006,26(12):899-903.
。
丁氏等人研究得出穴贴疗法应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更具有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15]。
妇产科病证:董氏等人研究得出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法,再运用中医贴穴法,将中药、针灸、西药、外敷内用相结合,中西药联合贴穴疗法应用于乳腺增生的治疗,疗效显著。彭氏等人研究得出中药内服配合艾条灸加穴位贴敷的中医特色疗法,发挥了穴位、艾灸、药物的多重作用,能有效防治寒湿凝滞型痛经症状,标本同治,疗效显著,无痛苦,不良反应少,且远期疗效肯定[17]。蔡氏等人研究得出穴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18]。邝焕喜等人研究得出为帮助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排气,恢复饮食,促进早日康复,中药穴位贴敷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优于术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19]。李秀红研究得出耳穴贴压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明显促进乳汁分泌,使血清PRL含量明显升高,产妇无明显不良反应。利用耳穴贴压进行催乳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20]。
关节病证:陈氏等人研究得出用穴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疗效满意。胡氏等人研究得出运动疗法配合穴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22]。
其他病证:冯坤研究得出中医耳穴贴压法是较为优于传统的针灸穴位的疗法。目前,眼疾治疗的方式较多,并没有较为特异的方式,但耳穴贴压以其独特的方式,功效将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23]。李12
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31卷第33期
[21]
[16]
肿瘤细胞遗传多样性远大于预期(1)
肿瘤为何难以治愈?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芝加哥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的遗传变异数量远远高于传统预期,这很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演化并不完全遵循达尔文进化理论。这种海量的遗传变异让肿瘤细胞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并迅速转移。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已表明,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
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样性一样,是一个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的过程。癌症的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少数肿瘤细胞可能发生某些突变,使其具有生长优势。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细胞会成为肿瘤的“主体”。然而这种观点可能低估了肿瘤内的遗传多样性,进而低估了肿瘤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概率,也无法全面解释为何肿瘤具有很强转移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