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设计设计时间为2周,2个学分。二、设计的配套教材或指导书
设计的配套教材:1《道路勘测设计》,杨春风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2007年第一版
2《道路勘测设计》,张雨化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一版
3《道路勘测设计》,孙家驷 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
年第一版
教导书或参考书:1《道路设计规范》、2《道路设计资料集》路线测
设,孙家驷主编、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006版等
三、设计任务、性质与目的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同学们学完《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及其他相关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同学们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同学的独立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和尽快胜任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任务:完成本课程设计后必须提交下列设计成果
1 总说明书及各篇说明书;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 路线平面图一张;
4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全线);5 公路纵断面图(全线);6 公路标准横断面图一张;7 公路横断面图(部分);8 公路路设计表(全线);
9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表(部分)。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基本理论,依据《公路线形设计规范》对公路线形和结构进行平、纵、横线形设计,其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车速、设计车辆和设计交通量。五、设计方式与基本要求
设计方式:在给定设计任务(地形图或电子地形图)上进行线形设
计。
基本要求:
一)、路线方案的比选及平面设计
1 根据“公路勘测设计”所述方法在A、B两点间进行纸上定线,要求定出两种方案。
2 对所选择的两种路线方案进行平面线形设计
1)在平面图上读出各交点的转角及交点的直线距离;
2) 确定各图曲线的半径R和缓和曲线L;3)算出所有平面曲线要素及里程桩号。
3 对所选择的两种方案进行平面线形的比较,最终确定一条路线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比较内容:路线总长、非直线系数、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曲线总长的百分比、平面最小半径等。2) 纵断面设计
1根据“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格式绘制纵面图;
2在平面图上读出各种中桩的地面高程并标注地纵断面图上;3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和一些控制点要求确定各变坡点的位置及高程;
4在确认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竖曲线的计算并最终定出设计。
3) 制定路基设计表
表的格式及各栏目的填充方法参阅“道路勘测设计”教材,有超高或加宽的路段,一定要进行超高、加宽的计算。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
1 在坐标纸上绘出各中桩的地面线(地面线资料在平面图上读出);
2根据“路基设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及标准横断面图绘出各中桩的设计线;
3计算各中桩的填挖方面积。五)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
具体做法参阅相关计算材料和表格。六)路线平面图
绘制一张平面图,路中线两侧范围100m,图中须标出本图的各路线起、终、中桩号、百米桩号、曲线主点桩号及高程,变化较大的用地宽度及平面曲线要素表。七)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设计经过、两种方案的平面线形比较、选用最终方案的理由及最终方案的平纵线形指标等。
六、设计的项目与内容摘要
路线起点A的坐标为X= ,Y= ,终点B的坐标为X=
,
Y= ,两点选定一条公路路线并进行平、纵、横设计和基土石方的计算,公路等级采用三级公路。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考核方式:小组答辩和图文批阅;
评分办法:图纸、说明文字等卷面成绩占60%;
答辩成绩占30%;
设计过程的成绩(含设计态度)占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