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疗效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疗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疗效

江志勇;陈伟洪;陈勃;庄鹏;许锦锋;许桂源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伤科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疼痛性疾病患者94例,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被施以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被施以中医外治疗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85%,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行中医外治疗法,可以获得十分确切的临床效果,良性纠正患者症状,为患者的预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还能优化医患关系,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9(009)001 【总页数】3页(P56-58)

【关键词】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医外治法;满意度 【作 者】江志勇;陈伟洪;陈勃;庄鹏;许锦锋;许桂源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74.9

骨伤科患者一般情况下的临床表现均存在顽固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负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精神压力。单纯的给予患者止痛药对疼痛感进行抑制,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生理负担,但长期用药,极易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中医外治法,即通过联合应用器械、手法以及药物等,对患者孔穴、肌肤进行施治,从而达到调整患者机体内阴阳血气以及贯通经络的作用,促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根本性缓解[3-5]。本次为了对比研究传统疗法与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骨伤科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疼痛性疾病患者9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伤科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疼痛性疾病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保与骨伤性疼痛临床鉴别标准相符,且不存在心肾功能不全、骨折、严重外伤以及精神疾病等情况。就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对患者进行宣讲,最终取得了94份知情同意书,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0±3.2)岁,8例为颈椎综合征,14例为椎肌劳损,10例为腰扭伤,15例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男3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3±3.6)岁;9例为颈椎综合征,16例为椎肌劳损,9例为腰扭伤,13例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主要包括康复治疗,若患者存在疼痛不耐受的情况,可以酌情给予患者适量的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持续14d。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外治疗法,该疗法主要有两项内容,即局部推拿按摩、中药外敷。其中中药外敷的组方如下:25g乳香、25g生川乌、25g没药、25g威灵仙、25g生草乌、25g独活、25g生南星、40g木瓜以及15g细辛。研磨成份,平均分为6分,加入适量的醋,促使其呈现为稠膏状,加热处理,然后取纱布,将稠膏平铺于其上,覆盖患者患处,每天一次。局部推拿按摩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按、摩、打、拿等手法按摩患者相应穴位,帮助患者疏经通络,通气血,以此缓解挛缩的症状。治疗同样持续14d[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酸软、疼痛等)无改善,甚至进一步发展,活动受限,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日常活动不受,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日常活动正常,为显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6]。

治疗满意度判定标准如下: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治疗效果满意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参考治疗流程设计,经检测问卷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具有科学性,该问卷共计三个选项,即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两组骨伤疼痛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采集所用工具均为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以 [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观察组 47 2(4.25) 17(36.17) 28(59.58) 45(95.75)对照组 47 11(23.40) 26(55.32) 10(21.28) 36(76.60)χ2 7.230 P 0.007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n(%)]观察组 47 1(2.13) 13(27.65) 33(70.22) 46(97.87)对照组 47 9(19.15) 18(38.29) 20(42.56) 38(80.85)χ2 7.161 P 0.007 3 讨论

参考既有研究资料发现,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主要以中年人为多发群体,因中老年机体功能相对较为薄弱,出现风寒侵犯的可能性较大,导致气血无法顺畅运行,肾气短缺,加之血管逐渐老化,脉络更易淤堵[7-9]。一般情况下,诱发因素包括椎管综合征、腰肌劳损、腰扭伤以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当患者罹患上述病症时,普遍会伴有慢性以及顽固性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生理痛苦,同时也带给患者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此外,该病症还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限,弱化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10-11]。

在中医理论中,骨伤科疼痛性疾病被归为“痹症”范畴,认为患者疼痛的主要因素为寒湿入侵,痛则不通,痛则不通,因此临床治疗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畅患者气血[12]。中医外治法,即以中药对患者进行外敷,促使药物成分进入患者机体之内,对病症进行加以有效抑制[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为95.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8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胡红军等[14]的研究结果,数据较为接近,可见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中医外敷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所用中药外治疗法的组方中所包含的乳香、没药以及生南星具有散结、消淤化肿的效果,独活以及川乌可以散寒温络,同时还可以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细辛具有止痛驱寒的效果;木瓜可以对血行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达到活血止痛的效果,威灵仙可以散寒止痛,因此联合使用诸药,可以实现通畅气血、祛寒止痛的效果。此外,联合使用穴位按摩法,可以对患者血管造成有效刺激,增强血管扩张效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快速吸收水肿、病变产物,接触患者的临床症状[15]。 中医外治疗法融合穴位按摩等物理原理,临床应用相对简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性需求相对较低,易于操作人员掌握,同时缓解疼痛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治疗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除此之外,中医外治疗法的经济费用相对西药治疗而言,较为低廉,不会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更易于患者接受。由此可见,骨伤疼痛性患者接受中医外治疗法,不仅可以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早期解除日常活动,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建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与依从性,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对骨伤疼痛性疾病患者施以中医外治疗法,相对比传统西医药物治疗而言,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较好,经济费用较低,易于患者接受,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同时,还能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唐国辉.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10(s1):79-80.

[2]陆新泉,邹海鹏,张桂琴.按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2):239-241.

[3]谢攀,白玉,张濛,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 [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2):17-20.

[4]清华,周海云,谢汰钟,等.中医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00例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0):97-98.

[5]彭锦芳,黄为阳.温阳止痛散贴敷和利多卡因凝胶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3):8-9.

[6]陈凯楠.皮下浅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6):11-12. [7]黄万里,何雪平,林进意.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中西药结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2):27-28.

[8]焦娟,唐晓颇,员晶,等.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29-34.

[9]崔英.按摩加针刺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体会 [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3):33-34.

[10]成鲁杰,李健.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5-6.

[11]刘振春,贾文义.银质针温针灸治疗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膝关节疼痛116例报告[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41-42.

[12]李波,张涛,王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3):49-50.

[13]Vranceanu Ana-Maria,Safren Steven A,Cowan James,et al.Health Concerns and Somatic Symptoms Explain Perceived Disability and Idiopathic Hand and Arm Pain in an Orthopedics Surgical Practice:A Path-Analysis Model[J].Psychosomatics,2010,51(4):330-337.

[14]胡红军,张琴,张艳,等.中医外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4):33-34.

[15]杨东亮,甄景志,陈强.针刺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7,40(2):5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