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驻军少地区学生军训教官培养模式
[摘 要]学生军训工作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军训工作都是以部队官兵承训为主角,但在驻军少地区的学校,为了完成军训工作任务,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断创新训练方式,使军训工作保持旺盛的活力。
[关键词]军训教官 培养模式 学生军训
军事课(含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教育)不仅是高中以上阶段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还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驻军少地区的学校,如何有效地解决日益紧张的学生多教官少的矛盾,如何改进和完善学生军训工作,是摆在学校军训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军训的地位和作用
军事课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所开设的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军事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良好的校风,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在军训中培养的这种增强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学习上可以转化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军事训练不仅体现了人才素质教育方面的学科知识,又极大地丰富了人才素质教育的内容,对于培养“四有”人才,军事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学生军训模式的类型
我国学生军训试点工作从1985年开始以来,经军、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生军训路子。由于各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军训的方式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设立学生军训基地,由部队承训。将学生送到部队的训练基地进行训练,让学生真正能体验到部队生活,军训基地的“军味”虽浓,但一般的学校无法进入军训基地,再加上学校的人数太多,军训基地根本无法解决参训学生的吃住等基本问题。
2.部队派官兵到地方学校进行军训。这种方式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所采取的形式,利用学校资源,在部队教官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军训。但随着每年招生数量的增加,部队需要派出大量官兵,这不仅给部队增加了巨大压力,而且还使部队的正常训练受到影响。
3.学校自训。就是利用高年级学生或国防生组成学生教官对新生进行军训。高年级学生或国防生在完成“初级军事指挥”的选修课后,利用早操和周六时间,由部队转业军人按部队班长的标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并根据训练情况,在暑假期间在校内进行强化训练,经考核合格后,作为新生军训教官使用。这种训练模式,对驻军少地区的学校军训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学生教官在军事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1.巩固成果,深化教育。新生的军事技能训练时间短(只有14天),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经过培养后承担军训的施教任务,不仅为军训工作培养了“师资队伍”,也为巩固军训成果在组织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为学生教官培训时间长,长期有一支穿着“军装”的队伍在校园内活动,为在大学深化拓展素质教育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军训育人功能真正落到实处。
2.言传身教,学有榜样。因为高年级学生与新生同处一个时代,他们更加了解学生自身的心理和需求,能与新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另外,高年级学生是参训新生的“师哥、师姐”,对参训学生的感受及训练中的心理活动非常清楚,能够更加顺利地对参训新生进行言传身教,使新生更加认真、刻苦地参加训练。通过学生教官的现身说法,以及在学习方法和经验上进行交流,对做好新生的思想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3.勇于实践,全面提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学生时代能担任军训教官工作不仅可以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接受国防教育的过程中,使高年级学生在思想作风和身心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不仅如此,由于学生教官在参加学校学生会以及“国旗部”、“治保部”等社团中还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促进校园内形成积极、健康和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学生教官培养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环节
学生军训时间短并且只有一次,无论对国家、学校还是学生本人而言,其意义都非常重大。驻军少地区,为了保障学校军训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必须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官队伍,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高效的指挥管理。作为管理部门,在军训教官培养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以分管武装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武委会成员和团委书记为成员的军训领导小组,对军训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以社团部的形式成立“学生军训教官训练部”,隶属学校武装部管理,学校团委协助管理,将参加“学生军训教官训练部”的学生纳入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教官培训之前要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教官明确进入“学生军训教官训练部”,不仅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家国防教育事业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具体表现。只有做到认识到位、工作互补,才能使军训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讲究方法,科学施训。军训只有注重科学性,练习得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单位时间的训练效率。高年级学生虽然经过了一次军训,但与部队的官兵相比,在口令、动作以及指挥经验等方面都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在培训过程中,掌握学生教官的心理特点,做到不感情用事,不靠强迫命令和外力刺激,努力使学生教官熟练掌握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以及运用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去指导新生训练的能力。科学利用学生教官之间的竞争,加强对学生教官的考核与评比,促使学生教官相互之间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良性竞争,做到苦练加巧练,使培训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3.明确目标,提高能力。学生教官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军训成效的好坏。尽管学生教官都是一些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思想作风和军事技术都比较过硬的品德兼优的学生,但他们毕竟只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方面,他们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积累。为此,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四会”教练员标准对学生教官进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训练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教官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协调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在驻军少地区,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是完成军训工作任务的一个创举。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经过严格培训的学生教官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优良、综合素质扎实的学生骨干力量,是学校学生干部的主要来源,它有利于推动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结合军训大纲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军训模式,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厅[2004]1号文件.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Z].教体艺[2007]1号文件.
[3]胡杰,于旭民.大学生军训教官对学校素质教育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3):17-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