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来源:尚车旅游网
CHINESE GENERAI NURSING December,2O1O Vo1.8 No.12B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王丽 摘要:对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牵引护理、康复护理及准备工作的完善,术后给予病情观 察、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等。结果21例病人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优4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 21 例病人均无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肺部并发症、压疮、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出现,全部康复出院。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性训练;牵引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doi:10.3969/j.issn.1674 4748.2010.35.00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12B一3210—03 人的髋关节是一个重要的关节,一旦病变,关节的软骨便被 和预防肺部感染。 破坏,由原来光滑如镜的表面变成粗糙甚至缺损的表面,进一步 2.1.3牵引护理对一些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及内收肌紧张重 会使股骨头变形,这样就会感觉疼痛,行走不便,活动受限,跛 的病人,为便于手术操作,术前常需牵引2周~3周。牵引期间 行,有时即使简单的动作也难以做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关 病人需卧床一段时间,故在牵引期间要做好牵引的护理,防止并 节被破坏,就需要进行手术,由人工髋关节替代原有的关节来恢 发症的发生。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牵引的重量根据病情需要 复行走等功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解除髋部疼痛、 调节,采用的是体重的1/]o~1/7;保持有效的牵引,抬高床尾, 保持关节稳定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的目的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 防止牵引时足部抵住床尾栏杆,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 活质量。现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介绍如 引绳和病人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以免影 下。 响牵引效果。严密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肢体的活动情况。保 1 临床资料 持牵引针孑L处清洁、干燥,针孔不需要盖敷料,每El用0.5 络 1.1 一般资料 2l例行人T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男1 5 合碘擦拭2次。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用络合碘消毒 例,女6例;年龄44岁~78岁,平均58.6岁;股骨头坏死5例, 后调至对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 股骨颈骨折16例。 感染。多吃粗纤维食物,指导病人每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预 1.2治疗方法2l例病人全部行人T髋荚节置换术,双髋关 防便秘。使用气垫床,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 节置换术2例,单髋置换术1 9例;其中陈旧件骨折3例,返修2 2.1,4康复护理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时即应开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材料:进口人T全髋关节7例,国产 始康复护理,旨任早期强调,即病人一人院即应开始 ]。对预行 人工全髋关节14例。 人T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指导其进行踝关节的伸屈运动、股 1.3手术方式 21例病人中16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人路,5 四头肌的舒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 例采用髋关节外侧人路。7例因陈旧骨折或内收肌紧张较重, 再绷紧一放松,如此循环,每组2O次~30次,每天2组或3组。 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3周。全身麻醉15例,连续硬膜 骨性关节病的病人行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 外麻醉6例。 足跟离床20 cm,空中停顿lO S后放松10 S,每组2O次,每天2 1.4疗效判断按吴海山等 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 组或3组。 体系中的Harris评分法为疗效评分标准。优(≥85分)4例,良 2.1.5术前准备术前备皮,了解过敏史、药物史、以往手术史 (70分~84分)13例,中(60分~69分)3例,差(<59分)1例。 及对麻醉的不良反应,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前1 d配血,抗生素 21例病人均无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肺部并发症、压疮、脂肪 及麻醉用药皮试。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术日晨留置尿管, 栓塞等并发症出现,全部康复出院。 再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病人情况。病人进手术室 2护理 后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准备床铺及术后用物。 2.1术前护理 2.2术后护理 2.1.1 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手术接受能力及知识层次的不 2.2.1一般护理病人人手术室即可做病房的相关准备,更换 同,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向病人和 消毒被褥,清洁病房。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做好回病房交接工 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根据病人的年 作,听取医师及麻醉师交接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准确执行术后 龄、职业、文化程度讲解有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有关知识及 医嘱,严密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详细记录。注意观察病人 必要性,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 伤口有无出血或渗血。伤口引流必须保持通畅有效,防止外部 手术的意义及术后可能存在的某些行动的不便,如并不能完全 受压、扭曲、折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从而判断有 恢复所有的蹦跳动作。同时可介绍一些做过手术的病人讲述其 尤出血。若引流血量过多、色泽鲜红,则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应 亲身感受,以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及后期顾虑,增加病人对手 及时通知医师处置。保持尿管通畅,并嘱病人多喝水,做好尿管 术的认识和信心,从而取得病人的配合。 的护理。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运动,协助病人叩背,以利于肺 2.1.2适应性训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都要训练 部分泌物的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 床上大小便,以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和便秘。指 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 导病人有效深呼吸和咳嗽运动,以增强肺通气量、促进痰液排出 2.2.2体位护理病人回病室搬动病人至床上时应保持肢体 全科护理2010年l2月第8卷第12期中旬版(总第200期) 外展位,部分病人做下肢皮肤牵引,防止髋关节脱臼。侧方切口 时,患肢稍抬高,保持外展3O。中立位,防止外旋,预防关节脱位。 后外侧切口时,患肢平放床上,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 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让病人穿“丁”字鞋。指导病人使用 便盆时要特别注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防止脱 位。 2.2.3警惕意外情况发生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多为老 年病人,容易出现多种器官的意外情况,如脑出血、脑梗死、脂肪 栓塞等,除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 如有无头晕、肢体麻木等,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2.2.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2.4.1切口感染 由于病人年龄较大,自身抵抗能力相对较 低,虽说全髋关节置换是无菌手术,但因有假体作为异物要长期 置人体内,成为危险地带,所以预防切口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体 温是观察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温呈 “双峰”现象 一,即术后第1天~第3天为第l高峰,体温为38.0 ℃±0.5℃;术后8 d~10 d为第2高峰,体温为37.5℃±0.4 C,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吸收热与异物热。预防切口感染主要 从术前、术中及术后3方面着手。术前全面体格检查,消除体内 炎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根治潜在的感染灶。术中严格无菌操 作,缩短手术时间,彻底止血。术后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预防 炎性疾病复发及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 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一旦发生,要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并 要严密观察患侧髋关节的情况。同时保持引流通畅。 2.2.4.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 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吕厚山等 报道,人T关节置 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47.1 ,早期下肢肿 痛严重,可波及整个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除影响下肢功能恢 复外,其致命的危害在于突然用力,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栓子脱落 而致肺栓塞,危及生命。主要护理措施 j:术前评估,做好高危 人群的宣教工作;对吸烟者劝其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持 大便通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活 动方法。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在患侧肢体外下方垫适 当厚度的软枕,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并保持每天3次将肢体放 平。早期积极活动,促进静脉回流,术后待疼痛缓解后,早期进 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等张收缩锻炼,有利于静脉回流。术后 给予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维持7 d。亦可用丹参 注射液250 mI 静脉输注,每日1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指 导病人健侧肢体和上肢的主动活动,也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2.2.4.3 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主要形成 原因是术中扩髓腔时髓腔内压力增高,使脂肪滴进入血循环所 致。病人的主要表现为肺脑疾病者突然出现呼吸、意识障碍。 而这类病人多为高龄病人,既往常有肺脑疾病史,为诊断增加了 难度,故要严密观察病情,寻找原因,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脂 肪栓塞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能取得较好的后果,否则常造 成病人的死亡。 2.2.4.4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除与关节类型、手术方法、术后 的搬动、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当有关外,还与术后体位有很大关 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后应保持患肢的外展中 立位。我科术后将病人安排至床上有拉手的病床,让病人穿 “丁”字鞋使足尖向上,患肢下垫一软枕以防止髋内收和外旋。 注意翻身的方法,手术当日可以向患侧翻身15。~2O。,身下垫软 枕。术后第1天可将床头抬高3O。,取半卧位。此后,指导病人 正确的翻身方法,术侧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以保持中立位,胸 前和身后可垫软枕。术后2周~3周可以向健侧翻身,健侧腿 在下略弯曲,伸直患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垫软枕,防止患肢 过度内收引起假体脱位。 2.2.5功能锻炼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很大程 度取决于术后的功能锻炼l_9 。病人麻醉消退即可行肌肉的收 缩训练及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的主动活动。引流管拔除后即 可行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不超过9O。,循序渐 进,逐渐增加活动量。 2.3出院指导本组病人于术后12 d~15 d伤口愈合拆线后 出院。出院时应向病人讲清注意事项,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功 能锻炼。卧位仍是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尽量避免侧卧。坐位 时尽量坐有扶手的椅子,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逐渐增加屈 髋度,但应避免大于9O。,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 收及内旋动作。嘱病人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训练时 间及强度,术后3周可扶双拐下地活动_ j,患肢部分负重,逐步 改单拐、手杖、弃杖(3个月时间)。上厕所、洗澡等应避免髋关 节的过度屈曲,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 活动,注意做到“三不”,即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及屈髋不 大于9O。。术后因肺炎、龋齿、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症,从而导致 髋关节晚期感染的发生。因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如 需拔牙或做其他手术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症的情况,均应给预 防抗生素治疗,并要严密观察髋关节任何有关感染症状。告诉 病人要定期随访。第1次复诊在术后6周,摄X片,观察假体有 无松动或位置有无改变。如果病人情况良好,应鼓励病人增加 活动量,特别加强髋关节外展肌、屈髋、屈膝肌的练习,但必须避 免髋关节遭受应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以后3个月、6 个月、1年后各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异常情况及时复 诊。 3 小结 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术前要消 除病人对手术的心理障碍。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的情绪 有很大的影响,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交流,以改变病人的不 良心理行为。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丰富 的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人工全髋 关节置换术不同于胸、腹部手术,尤其是股骨颈骨折者,大多是 高龄病人,原发有一些心、肺、脑疾病,再加上外伤致局部疼痛, 患肢活动受限,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而术后关节功能的恢 复很大程度与功能锻炼的效果有关。这就要求护理此类病人接 受手术治疗即开始科学系统的术前针对性适应训练,以减轻病 人术后的痛苦,而功能锻炼则可使病人术后尽快掌握锻炼的要 领,同时可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此类病人的护理除完善 的基础护理外,尤其要重视术后的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的目的 就是要有一个灵活好用的无痛关节,而关节功能的恢复除了手 术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靠功能锻炼来完善,以弥补手术造成的软 组织损伤。没有良好的功能锻炼,关节被大量瘢痕组织粘连、僵 硬,则不能灵活应用,使手术事倍功半。所以,护理人员应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病人、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 CHINESE GENERAI NURSING December,2010 Vo1.8 No.12B 导,并加强与医生、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以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的 成功。 [7]蒋群花.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NEJ].护理研究, 2008,22(suppl 2):84—85. 参考文献: [1]陆裕补,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1993:282. [8] 李风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进展_J].护理研究,2006,20(1OC):2731—2732. [9]赵荣萍,姬润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护理[J].护理研 究,2008,22(1lC):3060—3061. [2]吴海山,冯明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体系[J].中华骨科杂 志,2004,24(8):509—510. [10] 张宝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研究进展[J].护理研 究,2006,20(3A):573—575. [3] 梁雅丽,胡斗文.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口].护理研 究,2002,16(1):31—32. [11] 苏晓光,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健康指导及护理[J].护 理研究,2008,22(suppl 2):102—103. [4]刘兵,陈红,李美霞.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体温的观察与分析 [1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 [J].中华护理杂志,2OOl,36(2):88—89. [5] 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 版社,1999:1859. 志,1999,19(3):155. 作者简介 王丽工作单位:041000,山西省临汾市骨科医院。 [6]张国华,魏国华.髋关节、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 (收稿FI期:2010—10—19) 理[J].护理研究,2009,23(1lc):3073. (本文编辑卫竹翠) 2 2 8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 刘曙 摘要:对228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后做好体位、疼痛、伤口、引流管及麻醉复苏后初期的护 理,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给予膝关节功能康复iJ,i练等。结果228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早期活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 4748.2010.35.010 文章编号:1674~4748(2O1o)1 2B一32l2—02 类风湿性及骨性关节炎病变晚期均可造成膝关节面的破 2.1.2 健康宣教 手术前行健康宣教,包括疾病发生原因、症 坏、关节僵直、活动时疼痛、功能障碍及骨质疏松,影响病人的正 状及手术必要性。指导病人进行术后疼痛评分,练习踝关节活 常生活。膝关节病变导致下肢功能障碍,病人膝关节疼痛,不能 动、深呼吸、主动咳嗽及引体向上,为防止并发症和康复做好准 行走,甚至长期卧床。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为这一类病人带 备。每日由护士协助病人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术前1 d为病人 来了福音。随着假体设计的不断完善及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 介绍术前配合的方法、术后恢复过程、饮食、活动及大概恢复过 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解除膝关节病变造成的关节疼痛、 程。根据医嘱行药敏试验、备血、备皮,检查病人皮肤完整性,是 屈曲畸形、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_1]。而手 否处于痔疮、脚气或溃疡等发作期。通知病人禁食、禁饮时间及 术成功与否与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科 肠道准备。保证病人术前1 d晚上有良好的睡眠。教会病人术 2003年1月一2007年4月共有228例病人行人工膝关节表面 后床上活动、翻身及下床、卫生间坐便的方法。指导病人术后3 置换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d清淡饮食,以后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为主。 1 临床资料 2.2术后护理 228例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病人中,男101例,女 2.2.1麻醉复苏后初期的护理 病人术后回恢复室,专人护 127例;年龄31岁~78岁。经手术和手术前后精心的护理,228 理。给予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动态观察体温、心率、心 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律、血压、血氧饱和度。保持有效静脉通路,观察病人颜面、口唇 的发生。 颜色、尿量、引流量及切口渗血情况。听诊病人肠呜音,若存在 2护理 即可少量饮水,根据肠呜音恢复程度及有无恶心、呕吐,饮水可 2.1术前护理 从5 mL增加至正常量。手术Et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鼓励进食稀 2.1.1 心理护理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长期膝关节功能障碍 粥等清淡饮食。病人无特殊体位限制,麻醉恢复后取半卧位,以 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大多数病人希望手术能够解除关节的 利于呼吸。注意保持镇痛泵、引流管和尿管的通畅。 畸形、疼痛,却非常担心手术的效果。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 2.2.2体位护理 手术后3 d为切口肿胀高峰期,所以要抬高 都经过长久的思想准备,他们要求手术能解决活动及行走疼痛, 患肢。我科自制了抬高下肢的海绵三角垫,可将患肢抬高约4O 恢复关节的活动。故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要求等详细 cnl,患肢间断抬高,以不引起病人不适为宜,定期放松。鼓励并 解释手术目的、效果,安排其与相同手术病人进行交流,加深其 督促病人患肢抬高,除进餐、睡眠、康复锻炼外均抬高,这样可促 对手术的了解,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利于恢复。患肢抬高过程中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