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攧英qp论小学语丈阅滾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中心学校林秋月小学语文是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母语文化和知 识的第一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在教 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任 务,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其中,阅读教学和写作 教学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高低和语文教学成果的 两项指标。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和写作教学的总体任务难度不算太大,与初中语文相 较而言,更体现基础性的开发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 有小学语文教师不可忽略的几点注意事项,其中一项 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要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如 何进一步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融合的 途径和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任务。当 然,两者的有效融合要从各自的有效性上下功夫。_、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 习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小学 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报告来看,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 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母语环境中, 系统性的汉语整合和理解,是小学生后续语文发展的 第一步,而这种整合与理解大部分是通过阅读完成 的。在课堂上,教师对词汇、句子、相关语法现象进 行详细讲解和示范,传授学生规范的语言知识,提高 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判断能力。有了基础的阅读理解模 式和方法后,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增加学生的课后阅读 量,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阅读。比如以发现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 读欲望,以人物关系为主导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判断 人物关系和重要性的能力。这些具有导向要求的阅读 任务,一方面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一方面 通过前期降低理解难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和阅读动力,让学生不会因为阅读难度过大、难以理 清阅读方向而厌倦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 阅读能力后,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让 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书籍,扩大阅读面,形成更具灵 活性和延伸性的阅读机制,并培养他们主动拓展书籍 种类,寻找阅读资源的主体态度和学习习惯。二、创设多样的写作教学情境,逐步提高学生的 写作欲望和表达能力在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 写作教学应该讲究策略。阅读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最高目的,是要心中有感,这种感可以是理性的知识获 得,也可以是感性的心理活动,更为理想的是硬性知 识和感性感悟的结合。不管是知识还是感悟,在学生 的心理对话机制产生后,都需要将它表达出来,表达 是否成功有时候也是阅读是否成功的后续表现。有过 写作教学经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教学 问题: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或者说容易对写作产生排 斥心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结 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设置多样而有效的教 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在小学阶段,一般的教学目标只是要求学 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有感性或者理性的认识与表达, 教师可以以特殊的日子、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等为出发 点,设置有关的主题写作,像“我的周末” “我最喜 欢的人” “我最近读过的书”等,让学生写作。教师 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放开要求,让学生自由写作。在相 关的写作主题引导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和表 达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体会写作 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自主写作和表达的习惯。三、通过阅读激发写作欲望,以写作反推阅读的 兴趣小学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关键 时期,很多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学生都在小学阶段获 得充分的引导和培训,从而在高层次和深入的语文学 习中取得优秀成果。在这个时期,大量地阅读没有种 类限制的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学生话语结构的稳固和规模,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建 立有效的内部自我对话机制。而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在阅读量的铺垫下,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将获得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后,就会 更加主动地寻找可阅读的书籍,从而推动阅读量和阅 读面的进一步增加和扩展。阅读和写作正是通过彼此 的互助,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 的提高。结语: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 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 系。”阅读一方面为写作积累基本的素材,另一方面 又作为写作的灵感源头。而写作作为阅读心理感受的 承接与倾吐,是阅读深层次的继续。阅读与写作相辅 相成,不可偏废。2020.2(3)
作竟嵐璐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