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新认识
作者:姚晶 刘明博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认为,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在学习上要刻苦勤奋,知难而进;在工作上要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在生活上要克勤克俭,厉行节约;在作风上要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在新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关键词】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科学内涵;意义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当提到“艰苦奋斗”一词时,很多人就会发问“艰苦奋斗是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还需要艰苦奋斗吗”,“拥有高科技的今天,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对社会发展有作用吗”等等。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过去的“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还是现在的“新铁人王启民、孟泰、焦裕禄、2008北京奥运”都时时刻刻体现着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与人民群众同甘苦,还要善于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艰苦奋斗合力。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切实保护、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重视竞争与合作精神,培养服务意识。因此,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革命实干精神,还要有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不仅要发扬长征精神,还要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既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讲求科学、力求实效。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天我国经济实力蒸蒸日上的背景下,提倡艰苦奋斗,首先要科学理解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一是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要正视自己的差距,也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屈服于艰难困苦,也不懈怠于富足安逸,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奋发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二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在创业中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得起困难考验,耐得住寂寞;在生活上量入为出,科学合理消费,珍惜劳动果实,爱护人类文明成果和自然资源,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不搞铺张浪费。三是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还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绝不能懈怠,绝不能停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总书记曾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1、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2、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学习、工作与作风上
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学习上要刻苦勤奋,知难而进;在工作上要不怕辛苦,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在生活上要克勤克俭,不铺张浪费;在作风上要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党员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上更应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姿态和形象,影响和带领部属,通过艰苦干事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工作姿态来展现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 3、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厉行节约、爱惜公物上
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注意厉行节约,爱惜公物,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尽量节省开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多从小处着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等等。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有的同志认为,艰苦奋斗是困难时期的提法,现在再提有点不切实际。事实上,提倡艰苦奋斗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之路很长,是一条不平坦的坎坷之路、一条不断求索的曲折之路、一条励精图治的奋斗之路,需要我们有不断求索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斗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很艰巨,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我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而把长远目标一步步地变成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会更多,我们必须具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阔的视野,敢于舍弃个人利益,坚持长远利益,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发挥政治优势,集中群众智慧,才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1、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庄严地载入新党章,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指导自己的一切言行,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人口与自然、生活与生产等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奋斗拼搏、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省社会资源,用于发展再生产,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协调、持续进行,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 进入新新世纪,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党员队伍成份和思想状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党的思想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研究和掌握党建的客观规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的理论,并以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艰苦奋斗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新时期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我党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把党建设成驾驭各种复杂环境,经得起各种严峻形势考验的坚强战斗集体。 3、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力保障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最耀眼的亮点是追求民富。要实现民富,就需要我们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特别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还有,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让政府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把钱花在刀刃上”,充分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另外,要让大家自觉拿起艰苦奋斗精神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和腐朽思想作坚决斗争,以维护党的性质,从而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真正意义上实现民富。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内容,它不仅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更是我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这样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柳礼泉.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发展与升华[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