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圆明园的毁灭(教师资源网)

圆明园的毁灭(教师资源网)

来源:尚车旅游网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玲珑剔透”、“蓬莱瑶台”等词语,理解“众星拱月”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之美。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3、感受圆明园的巨大文化艺术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使学生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 三、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玲珑剔透”、“蓬莱瑶台”等词语,理解“众星拱月”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之美。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3.感受圆明园的巨大文化艺术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使学生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学时重点

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

一、《长相思》导入,统领全文

师:这个学期我们学了一首《长相思》,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齐背。

师: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诉说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陈老师也写了一首,请你读一读并猜一猜:陈老师在思念什么?

《长相思·圆明园》

百年成,美景生,举世闻名齐欢腾,千古文物陈。 英国狠,法国横,强盗行径中华憎,销罪放火焚。

生猜——圆明园

师:圆,载圆履方,天的代称。明,日月同辉。园,万园之园。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家园林。(板书“圆明园”)一起读“圆明园”。 师:读了这首词,让你油然而生自豪之情的是哪个词语?

生:举世闻名

师:读到哪个词语又让你悲愤异常?

生:强盗行径

师:圆明园以什么举世闻名?英国法国这两个强盗又犯下了什么弥天大罪?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板书“毁灭”)去寻求答案,一起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评论(0)活动2【讲授】对比显现,重现昔日辉煌

二、预习反馈,检验成果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检验学习成果。 1.字词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艺术瑰宝

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化为灰烬

指名读一行,再齐读。

师:读得非常正确,为我们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品读体验,再现辉煌

(一)结构巧——多少对比

师: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

生:2、3、4自然段

师:是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 生:第5自然段

师: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方面介绍了圆明园,划出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组成/建筑/文物

师:那第5自然段写的就是? 生:毁灭。

师:再请你看看这三个自然段,它们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些重点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生:写了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重点介绍了它的组成、建筑和文物,但最后圆明园却被毁灭了。(请两名学生概括)

师:概括得真好!摘录文章的重点语句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我们以后可以常用。

师:现在,请你看看板书,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写圆明园的自然段多,写毁灭的自然段少。

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明明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毁灭部分却是寥寥几笔,这样的对比是为了什么呢?(板书:多 少 ?)

师:这个问题,相信你在学完课文之后会得到答案。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感受圆明园的举世闻名。

(二)组成妙——主次对比

师:首先表现在它的组成上,请你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找找哪个词语概括出了圆明园的组成?

生读,找到“众星拱月”。

师: (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众星拱月”,谁知道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生:许多星星围绕着月亮。

师:在这里,星指的是什么?月指的又是什么? 生:星指的是旁边的小园,月指的是圆明三园。

师:是的,这些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更好地衬托出了圆明三园的主体地位,显得主次分明,(板书:主次)这样的组成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很美/精巧 „„

师:带着这些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三)建筑美——双重对比 1.风格对比

师:圆明园的美不仅体现在它众星拱月的布局上,还体现在它的建筑艺术上。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找出这段话中用得最多的字,圈出来,并想想为什么。2.划出这段话中圆明园的各种建筑,并简单批注带给你的感受。

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字用得特别多? 生:有 (板书:有) 师:一共用了几个“有”? 生:一共有7个“有”。

师:谁愿意以最快的速度读一读这7个“有”?

生读。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累。

师:光读这7个有就让你上气不接下气,但据你了解,圆明园只有这7个有吗?

生:不止。

师: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还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很多个有。

生:很多/许多/漫游/饱览/天南地北„„

师:是的,这些词语都告诉我们圆明园里无尽的“有”。这段话中写了圆明园的哪些建筑?

生说。

师:这么多的建筑肯定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咱们从头开始说吧。谁愿意来读第一句?

生读。

师:殿堂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殿堂很宏伟,很大,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师:是的,你能用一个最关键的字来概括出它的特点吗? 生:大

师:那亭台楼阁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很精致/很美/小巧玲珑„„

师:你能用一个最关键的字来概括出它的特点吗? 生:小。 师:买卖街呢?

生:买卖街很热闹/很长/很繁华„„

师:你能用一个最关键的字来概括买卖街的特点吗? 生:闹

师:山乡村野呢?

生:乡村很美/很静/很空旷„„ 师:一个最关键的字? 生:静。

师:这刚好是两对反义词。刚好形成了—— 生:对比。

师:你们能把这种对比感读出来吗? 生读。

师:在句子中,不同的词语读成重音往往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我们合作读一读。

生读。

师:圆明园中的建筑可不止这几种,请根据你的批注,再找找还有哪些对比? 生:仿照的/诗情画意的/民族的和外国的

师:找得真准!圆明园的建筑就是这样又风格迥异又和谐统一,(板书:风格)既有宏伟的霸气又有精致的灵气,既有热闹的人气又有恬静的朝气,既有现实的大气又有想象的仙气,既有中国的底气又有外国的洋气。凡应所有,无所不有。所以,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可以具体点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蓬莱瑶台„„ 2.详略对比

师:这么多的美景如果要用文字来介绍的话用上千言万语也不为过,可作者只是概括地提了名称,一处都没有详细地介绍,(板书:详略)这样的对比是为什么?

生:因为圆明园的景物太多了,太美了,根本介绍不过来。

师:是的,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笔墨根本不足以展现它的美。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轮美奂的圆明园。

师:在你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圆明园?用个成语来形容它。 生答。

师:是的,那么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找到吗?

生: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圆明园太美了!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读出你的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生读。

(四)文物“最”——无可对比

师:了解了圆明园的宏伟建筑,我们再去看看它的文物收藏,谁自告奋勇来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作者给圆明园最高评价的词语。

生:最大/最珍贵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大”“最珍贵”?请你划出相关的词句。 生动笔划。

师:你找到了哪个词语或句子?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师:上自和下至分别是什么意思?历代又是什么意思?

生解释:上自:上面从。下至:下面到。历代:经历每一个朝代。 师:请大家看历史长河图。从清朝往上一直到先秦时代,有多少年的历史? 生:两千多年。

师:我们来看看圆明园的一部分藏品。课件出示一份介绍圆明园藏品的文字材料和一部分圆明园收藏品图片。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答。

师:是的,圆明园里的文物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无奇不有、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据清政府统计,圆明园内的文物共有150万件之多。同一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规模能跟它相比。它是当之无愧的——

生:最大/最珍贵。 师:你可以怎样读? 生:自豪/骄傲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你的自豪,你的骄傲。

四、仿写练笔,升华情感

师:这么令人骄傲,这么令人自豪的圆明园太值得记录了。现在请你拿起笔,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对比手法写四种建筑的不同风格,并在最后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写老师分好类的,也可以写你自己了解的。

圆明园里,有______的_____,也有_____的_______;有______的______,也有______的______。置身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正大光明殿 大雄宝殿 小:长春仙馆 映水兰香 动:远山天北 西峰秀色 静:四宜书屋 汇芳书院 仿照:曲院风荷 江南屏乡 诗情画意:山高水长 别有洞天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碧桐书院、杏花春馆、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四宜书屋、方壶胜境、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

生写并请两人交流。

师:你写出了诗情画意/向往/„„

师:然而,令人悲痛的是一把大火把这这一切都化为了虚无。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吗?(写圆明园辉煌多写毁灭少?)

生:让我们感受文化被掠夺和毁灭的痛惜。

师:说得真好,作者花这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就是与后文的毁灭形成对比,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受文化被掠夺和毁灭的痛惜,更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师:一首《天净沙·追忆》,让我们结束这节课。

天净沙·追忆

月明星灿繁华,建筑文物奇佳,如梦似幻若假。冠绝天下,圆明园却天涯。师:这节课会结束,然而课文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结束。

课后作业:

1.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2.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思考:圆明园真正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3.练习背诵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2.组成——主次

举世闻名 3.建筑——风格 详略 多

对比 4.文物—— 最大 最珍贵 ?

强盗行径 5.毁灭 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