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2012届毕业生论文质量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训。毕业论文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全面提高我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保障我系毕业论文质量,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大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以防止有章不循,敷衍应付,以及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倾向。按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标准,我系将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评价与奖惩相结合,以确实提高我系毕业论文质量。 一、 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
1. 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论文管理规定,拟定本单位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以保证毕业论文按时、保质完成。形成专人负责具体工作、论文领导小组监督、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模式。将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结构及不同指导方向分成小分组,每个分组的组长都由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来担任,组内形成了非常民主的学术气氛。我系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有关文件的要求针对每个环节都制订、编写了具体文件,以规范论文指导;
2. 做好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查、选题审查、中期检查,初次担任指导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及时研究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每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规定不得超过5人;
3. 成立外语系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方向答辩小组,组织全系答辩工作; 4. 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 5. 认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和评估工作。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1. 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含硕士同等学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科研背景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经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查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 明确职责和任务,掌握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正确运用研究方法,并提前做好指导准备工作;
3. 坚持教书育人,从思想上和业务上严格要求学生。对不认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并屡教不改学生,指导教师有权提交教研室和系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查; 4. 指导教师应通过在相关网站点击关键词等方式严格监控、杜绝学生论文的抄袭行为;
5. 在毕业论文期间,原则上指导教师不得随意请长假。缺勤2周以上者,应委派他人代行其职;
6. 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确定选题;编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审定学生开题报告;帮助学生了解课题的任务、目的、要求及工作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每周至少进行2次工作进程与质量的检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教研室进行中期检查;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教师评语;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资料。
各指导教师在填写任务书时应详细填写学生论文进展的时间以及各阶段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确保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指导教师按照学校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的要求对每个环节都要有跟踪表格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打分,如发现有学生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分阶段工作,应汇报论文指导委员会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参加毕业论文工作。特殊情况须经教务处批准。
2. 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工作情况,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内容。
3. 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按照相关表格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打分。
4. 毕业论文期间,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一般不准请假。必须请假者,应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否则按规定扣分。
5. 坚持科学态度,遵守学术道德,不弄虚作假,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对抄袭他人成果、请人代替完成或从网上下载他人论文者,一经发现,取消其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6. 负责将本人的毕业论文所有资料、成果整理后原件交指导老师(含电子版),由指导教师交系办存档。 四、毕业论文主要环节监控措施 1.论文开题 (1)开题准备工作
重视语法教学和写作教学;针对论文的撰写,在第七学期安排一次到二次讲座,以保证毕业论文的学术性与理论深度;第七学期的高级写作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对2010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讲评,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图书资料
积极与图书馆联系,尽快扩充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专业书籍的藏书量。 (3) 小组讨论
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协商,初步确立的论文选题提交小组讨论,对相关论文选题进行审议指导,并有责任对论文选题内容、论文布局、学术方向、写作方法、思维深度与选题细节进行研究分析,给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2. 论文的评阅与答辩 (1) 答辩委员会
必须成立答辩委员会,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组织我系答辩工作,评定毕业论文成绩,其成员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5-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必须由符合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组成。 (2) 答辩的形式
采用公开答辩和小组答辩两种形式。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小组答辩。公开答辩由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参加公开答辩的论文应是各专业答辩小组推荐出的优秀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建议采用“回避制”,即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 (3) 答辩资格审查
答辩委员会指派具有资格的教师评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原则上要求交叉评阅,指导教师不宜担任评阅教师。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定成绩,答辩委
员会确定答辩学生名单和日程。如指导教师或评语教师有一方评定成绩低于60分,由答辩委员会审核其答辩资格。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参加答辩。 ① 未完成《任务书》工作量要求二分之一者;
② 成果存在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指出而未修改者; ③ 剽窃他人成果或直接抄袭他人成果者; ④ 缺勤达到毕业论文总天数三分之一者。 (4) 答辩具体程序
根据《2011届毕业论文答辩分数、总和分数草表》,按研究方向分小组,每组由5位答辩委员组成。论文综合成绩由指导教师的论文打分(占30%)、评阅教师的论文打分(占30%)及答辩成绩(占40%,由答辩委员们的平均成绩得出)构成。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认真评阅,应客观指出学生论文的不足,并在错误的地方留有修改痕迹;评阅教师应就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及时与指导教师及学生讨论,如果需要大的修改,可要求学生重新打印。答辩问题的题目由答辩组成员就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每个答辩委员至少提问两个与论文有关的问题。在各分组答辩完后,组长们在答辩委员会的组织下对各组答辩成绩进行了平衡,体现公平的原则。本着宁缺勿滥、实事求是的原则,我系对论文成绩严把优秀关。对于一次答辩未过关的学生,给予二次答辩机会,如仍未过关,则取消答辩资格。 五、工作总结
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应总结毕业论文工作,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
2012年2月2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