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佳状态:“适度紧张”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07年第10期
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考前心理不外乎3种情况:一种是过度紧张,一种是满不在乎,还有一种是适度紧张。前两种情况都不足取,“适度紧张”才是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捷。
如何才能达到“适度紧张”状态呢?这里向考生提供几个调节考前心理状态的小窍门: 1.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目前,不少考生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症”,症结就在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安排得太单调。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每日从8小时学习时间内拿出1小时运动、娱乐或休息,尽管只学了7小时,效率却胜过8小时。在紧张的备考阶段,考生要克服心理压力,适当的体育锻炼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适当”指的是那些对抗性不强的运动,例如在复习间歇跳绳10分钟等等。此外,散散步、听听音乐、晚上看看新闻,都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2.不开夜车,调整“生物钟”。许多考生在考前都有开夜车的习惯,晚上比白天更兴奋,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能在白天进入最佳状态,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采用每天晚上有意识地比前一晚早睡几分钟的办法,逐步调整过来。
3.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复习之后,考生通过回想自己这一天的收获,比如“我今天又做对了哪道题”“我今天又发现了哪个漏洞”,对自己一点一滴的收获都给以肯定,以此来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