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总结与反馈
1. 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答:在这个模块中,首先,在模块二的学习中,我比较认真地对三个主题活动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关文章、典型案例,作了全面地阅读,重温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征,实施步骤和指导方法,评价理念和特点等,对教学前期分析环节的工作内容和作用、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阐述方式、以及如何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特征的分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在主题三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尤其是“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等现代教育理论的阅读、学习,思想收获比较大。特别通过学习一些案例,我对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问题式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比较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
2. 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在模块二的学习活动中,许多问题逐渐清晰,许多误区逐渐清除,许多做法逐渐了解。这是最大的思想收获。关于思想收获最大的是 ,在于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为了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早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中小学教育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突现和探究性学习的倡导。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束缚,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一直以来都停留在嘴上,许多老师思想上的探究、研究,不过是涉及一些问题,组织一下课堂讨论。包括我自己,对于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也非常浅薄。究竟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有哪些模式,怎样开展,学生、教师在学习中的角色等等,只是知道皮毛。
3. 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之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比较教育技术初级班的模块学习,包括平台的使用,我觉得我们中级培训的模块设计更加科学,可操作性更强。特别是相关知识的链接,非常便捷,一点就可以看到。主题活动的设计合理、有效,层次鲜明,便于一步一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展开学习。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确实有收获,可我想说的是:模块中的相关知识非常丰富,这一点非常必要。但是,由于学习时间有限,资料太多,阅读上就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了。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阅读、参考的内容?或者延长中级班的学习时间呢?能否安排更多的面授教会?课程里还有些可选案例供我们思考,不同小组都有许多精华帖子值得去看,可总感觉到时间不够,机会不多……虽然我一直很努力,很勤奋,有时甚至学习到深夜,可还是觉得要学透、学深,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