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青林:英国公学的课程特色:全面设置与重点开发 内容提要: 英国公学作为英国培养精英 数百年来,虽然公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 的摇篮与英国中等学校的楷模之所以能够长 的学术水平,牛津、剑桥大学也的确一直是 盛不衰自然与其全面而灵活的课程设置及以 公学教育的自然延伸阶段,但实际上占据公 促进科学教学为目的的课程开发分不开 本 学教育优先地位的是绅士教育和宗教教育。 文对英国公学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作了比 其学术性教育仅仅局限于培养有高深学问的 较详尽的介绍与述评,这对于我国当前的基 僧侣式人才。这直接导致战后公学在普通教 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中缺乏与文法中学的竞 关键词:英国公学;课程设置;课程 争力。【1 20世纪50年代,牛津、剑桥大学开 开发 始淡化与公学的传统关系,而更加重视考生 英国公学是英国特有的一种中等学校, 的学业水平,把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 亦即是说, 就其特点与发展过程而言具有典 作为重要的入学条件。聊文法中学的考试竞 型的英国特色,它们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这 争力给公学造成的压力迫使公学改变了单纯 一引人瞩目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从早 为了自身办学目的而施教的传统。公学开始 期培养神职人员,到近代培养基督教绅士, 意识到,只有进行学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 再到现代培养学者型绅士,公学一以贯之地 强调符合英国现代课程理念的学术水平,才 实行英才教育;从以陶冶品格的古典教育为 有出路。 主,到以注重学术的现代教育为主,公学一 20世纪60、70年代的学术改革改变了公 直为其服务对象提供着优质教育,被视为 学的课程重心,拉丁文、希腊文等古典学科 “英国中等学校的楷模”。作为其英才教育 失去了其显著地位,自然科学、数学和经济 的结果,它们为英国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 学等科目备受重视。从前的公学学生沉湎于 的精英人物,堪称英国“精英的摇篮”,并 创作拉丁文诗歌,如今则热衷于编制计算机 以其牢固的地位和威望对英国l9世纪和20世 程序。70年代以后,公学在追求高级水平的 纪的中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公学依 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大幅度地增加了各类文 旧光彩夺目,在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中的优异 化活动和旨在培养个人才能的各类校外活 率与进入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大学的升学率都 动,以确保学生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其 是其他中等学校所无法企及的。总之,公学 综合素质亦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公学的这些 经久不衰的发展历程与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努力使它们保持了大学升学的优势。如前所 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对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实 述,占英国中学生总数不足5%的公学学 践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专门就英国公 生,却分别获得牛津和剑桥大学的50%和 学的课程设置与开发作一探讨。 55%的学额。例 一、课程设置追求全面与灵活 (一)基础阶段课程设置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 众所周知,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可以看出,公学学生一般在第一、二学 虽然主要针对公立学校,但公学也抓住时机 年所学的科目相对一致,到第三学年时,学 迅速对课程作了调整,在保留自己课程特色 生开始在前两个学年的学业基础上,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普通中等教育证 证书考试的科目要求。从当今公学的课程设 书考试范围内的其他课程。每个班级约为20 g学术导师负责。基于公学的 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公学在保留古典学科 名学生,有l:的同时,更加强调现代课程的教学。第一年 教育质量,学生往往在考试中能够取得较为 为奠定基础阶段,孩子l3岁进入公学后,都 理想的成绩。凡是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 的同时,也使课程符合国家课程和普通教育 要学习英语、法语、数学、生物、化学、物 理、历史、地理、拉丁语与古典教育、宗 教、艺术、音乐、设计技术、信息技术和体 育。其中英语和数学为核心课程,自然科学 和语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语言天赋的学 生还可选学希腊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第一 年的课程囊括了全部2000年国家课程中的科 目:同时,公学传统教育中的古典学科仍占 有一席之地。 第二年的课程设置与第一年大同小异。 学生根据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的要求来学 习各科。考试科目大多与第一学年所开设的 基础科目相同,其中包括英语、数学、法 语、宗教和至少lf.]理科学科或几门理科学 科合并而成的科学学科,并在舍监、老师和 家长的帮助下另选4f-J学科。大多数普通中 等教育证书考试科目要求从第二学年开始, 两年学完;不过一些孩子只用一年时间就学 完宗教科目并参加考试,甚至一些更加聪颖 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就参加法语和数学 考试,并进入高一级的学习。 一般到第三年时,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 试范围内的其他课程。到第三年结束时,所 有学生均须修完英语、英国文学、法语、数 学、宗教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并参加普通中等 教育证书考试。除了这些核心课程外,学生 还可选修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所涵盖的其 它许多学科,如历史、地理、拉丁语、古典 教育、希腊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 语、日语、生物、化学、物理、音乐、美 术、设计技术等。 .28. 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均可获得第六学级 的奖学金。一般说来,在前三年的基础阶段 里开设的多属于广博的普通科目。 (二)第六学级课程设置 “第六学级”(the Six Form)指公学的最 高年级,或者说最后两年的学习阶段。它于 l7世纪起源于温切斯特公学,之后发展到文 法学校,并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发展到综 合中学。当时温切斯特公学根据年龄把全校 学生划分为7个年级,但在实施这一划分 时,、又省却了一个年级,而把中学学习的最 后两年(16.18岁)统称为“第六学级”。 第六学级由此得名,并逐渐成为与中学其它 年级明显不同的、独立的教育阶段。 学生 进入这一阶段必须通过选拔性考试,入学资 格是须获得普通教育证书O级水平考试的合 格成绩。第六学级课程设置注重学术性,以 升大学为目的,具有大学预科性质。实行普 通教育证书考试以后,第六学级的主要课程 是5门普通教育证书A级水平考试科目。州 进入第六学级后,学生有选择地攻读 “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课程和高级补充 水平课程,学习的特点是强调专门化和高而 深。班级称为高级水平班,每个班级有l5名 学生左右,有的班级甚至更少,与前一阶段 一样,各班有1名学术导师负责。一般来 说,学生必须选修至少3门高级水平科目和4 门高级补充水平科目。供学生选择的科目范 围很广。以哈罗公学为例,第六学级的学生 可以在以下科目中进行选择:英国文学、法 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 希腊语、历史、地理、经济学、商务学、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原青林:英国公学的课程特色:全面设置与重点开发 代历史、古典教育、政治学、宗教、数学、 生物、化学、物理、设计技术、体育、音乐 和美术等20余种。 第六学级课程的特点是,趋于分化,分 (三)公学结业考试 “公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 学的课程设置逐步与英国的现代考试制度接 轨,公学学生开始在“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为文、理两组,各有专精。以威斯敏斯特公 中与公立学校学生召开竞争。英国的现代考 学一个第六学级理科组学生第一年选修科目 试制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建立起 即每周上课时数为例:数学l2课时、物理7 来,主要包括五个类别,但目前与公学有关 课时、生物学2课时、英语4课时、法语3课 的只有三类:(1)“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时、美术l课时、神学l课时。第二年该生放 弃生物学及美术而改修数学,这样一来,每 周30课时中计有22课时是属于所专修的数理 科目。圈 公学的第六学级是高学术性的集中体 现,素有“大学预科”之称,原因在于它进 行的是纯学术知识的传授。其课程特点是专 业性强、设置面窄、强调精深治学。学生在 学习了两年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后,参加5门 自选科目的高级水平考试,如果有两门或两 门以上已获得A等成绩,就等于获得了进入 大学的通行证。而在公立中学中,学生通过 普通教育证书O级水平考试后,要进行一次 分流,除少数进入第六学级或第六学级学院 接受高级水平学术性教育外,大部分进入职 业技术训练机构或走上社会自谋生路。因 此,举凡进入第六学级的学生都有接受高等 教育的愿望,学生家长也希望高昂的学费能 够以学生进入高等学府而得以回报。在此情 况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第六学级的师生 比更高。第六学级的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 充实和提高,以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 要求。第六学级在公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 位,其高级水平考试通过率、升入“牛桥” 二校的比例都决定着公学的教育质量和学校 形象,学校的地位主要取决于第六学级的学 术水平。由于第六学级对整所学校如此重 要,它始终处于改革和调整的过程中,力求 紧跟时代的步伐。20世纪以来,第六学级先 后引入科学课程,招收异性学生。这在一定 程度上维持着公学的运转,成为其高质量教 学的集中体现。 tGCE);(2)“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 (GCSE);(3)“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 平”考试(GCEAS)。公学学生根据所选学的 课程分别参加上述三类考试。另外两类考试 是“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和“职前教育证 书”考试,它们均与公学学生无关。 “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始于1951年,实 行单科结业的方式,即通过一门课程的考 试,即可获得一份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科目 以英语、数学、历史等文理课程为主,兼有 音乐、美术、剪裁和缝纫等课程。公学学生 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参加普通教育证书O级水 平考试,参加比例远远高于公立中学。u0J考 试成绩在1974年以前只有及格与不及格之 分,此后分为A、B、C、D、E 5个等级,并 将所得等级记入所发证书之中,A、B、C 3 个等级分别相当于优、良、及格水平。公学 学生获得O级水平证书后,直接进入“第六 学级”继续修读,两年后参加普通教育证书 A级水平考试。A级水平考试科目一般为3 门,考试成绩分为A.H 8个等级,其中A-E 为合格成绩。考试科目分为理论课和实用或 技术课两部分,均为单科考试,单科及格即 分别发给单科及格证书。【lu普通教育证书A 级水平考试既是中学结业考试,又是大学入 学考试,大学入学标准一般为通过5门科目 考试且其中至少有2门为A等成绩。公学学 生基本上全部参加普通教育证书A级水平考 试(参加这种考试的学生只占英国中学生总 数的20%左右)且其考试通过率和大学升学 率均居英国中等学校之首。【l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始于1984年,采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 取单科结业的形式 每个考生一般任选5 教师同时也从事更加重要、更有影响的开发 门。成绩分为A、B、C、D、E、F、G 7个 项目。除此以外,公学教师还是一些重点学 等级,‘其中A、B、C 3个等级相当于“普通 科的带头人,他们坚持开发新的学科领域和 教育证书”O级水平的A、B、C等级,D、 E、F、G 4个等级相当于“中等教育证书” 革新现有学科的教学方法。公学中萌发出来 的新思想往往随后传入公立学校。例如,高 的第1I、IⅡ、Ⅳ、V等级。这种考试每年夏 级水平商业研究首创于马尔伯勒公学和塞文 季举行。考试强调理解能力、知识应用、口 头和实践能力。【I 为了弥补学生知识面狭窄的不足,1989 年英国的现代考试制度中又增设了“普通教 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其目的是在不 降低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高级水平考 试课程的广度。这种考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时数以及考试成绩分值等于一门“普通 教育证书”A级水平课程的一半,亦即是 说,获得两个高级补充水平普通教育证书相 当于获得1个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l 总之,公学的正式课程应当被放在一个 完整教育制度的背景下加以考察,这个教育 制度包括预备学校、公学和大学。 虽然并非 所有学生都能最终考入大学,但大学的入学 条件,尤其是“牛桥”二校的入学条件,严 重限制着公学可能进行的改革。因此,只要 “牛桥”将拉丁语知识作为入学的一个条件 (其实这一现象一直持续至20世纪70年 代),拉丁语就一定是重点公学开设的一门 课程;而只要 牛桥”仍然要求新生懂得一 门外语,法语或德语就依然是公学的必修 课。公学反过来也对来自预备学校的新生规 定了入学条件,以保证必修课的教学质量。 这一点常常凭借公学的普通入学考试予以保 证。 二、课程开发重在促进科学教学 (一)从公学科学教师协会到科学教育 协会 就课程开发而言,由于公学学生的主体 是学术方面的强者,教师的课程开发计划涉 及的基本上是针对这些优等生的课程。因此 可以想象,对拉丁语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发 很可能起源于公学内部,事实亦然,但公学 .30. 奥克斯公学,但此后便广泛传播开来。高级 水平工程科学在校长会议学校得到开发;公 学教师还在诸如“学校数学工程”(SM 等 数学课程和其他“新数学”形式的开发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英国教育作家巴里・库珀 rB.Coo1 ̄r)1983年曾经指出,独立学校凭借 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与大学教师的频繁接触 和互动,从而能够对大学领导的改革作出及 时反应。这是他们参与学校数学工程的一个 方面,学校数学工程从此被独立学校和公立 学校广泛采用。 公学对课程的最重要影响也许就在于科 学教学方面。沃尔福德指出;“到20世纪80 年代为止,公学教师已经编写了大量的中学 科学教材,他们不仅以现有的教学大纲为依 据,而且对本领域公认的有效知识进行了修 改和扩充。然而,公学在本领域产生的影响 可以通过公学教师在科学教育协会(ASE)中 发挥的作用得到印证。州州 科学教育协会是英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 学科取向的教师组织,会员多达l万7千人, 遍布英国国内20个地区和’1个国外地区。该 组织开展的活动很多,包括每个地区的定期 会议和活动,由一所大学主持的为期4天的 年会,以及一年一度的教育会议。它与英国 物理研究院、皇家化学学会、生物学研究院 和英国科学发展协会建立了密切联系。u 组织下属的多个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学教育政 策和发布科学教育声明,并在启动课程改革 和指导科学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 该组织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 立的公学科学教师协会(APSSM),其目的在 于提高自然科学在公学中的地位。这个协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原青林:英国公学的课程特色:全面设置与重点开发 曾一度在教育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并成为英国 中学科学教育的第一批有组织的压力集团之 一新课程、新考试方式和确保教职工处于本领 域教学前沿所需的新的经费需要都会引起种 种疑虑,然而公学校长对此却有充分的心理 准备和承受能力。当然,能够成为课程开发 的试点学校自然会提高一所学校的知名度, 。1919年该协会放宽了入会条件以至于涵 盖了中学所有本科学历的科学教师,科学教 师协会就此宣告成立。1946年该协会再一次 放宽入会条件,将所有中学的科学教师包括 进去。1963年该协会同1922年成立的妇女科 公学校长作为主抓教学的行政长官自然对此 兴趣盎然,不过这种兴趣还取决于校长对系 学教师协会合并,成立了科学教育协会。【l8】 从科学教育协会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 出,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学的优势在其委 员会的结构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会员中依然存 在,在科学教育协会的委员会委员中,有近 l/3来自以公学为主的独立学校,该协会的 重要会刊《中学科学博览》自1966年以后一 直由哈罗公学的毕晓普 .A.Bishoo)担 任。【l 这实际上意味着英国科学教育的改革 几乎无一例外地与科学教育协会有关,而科 学教育协会直到最近一直与公学教师有关。 例如,在纳菲尔德物理高级水平教学的58所 试点学校中,有l7所属于独立学校。 (二)课程开发归因分析与评价 公学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1)公学聘用了学术上高度胜任的本 科教师。这些教师更容易成为学科组织的积 极成员,并与同校教师、大学教师和教育家 保持着频繁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激发和提高 教师的科研兴趣,为他们提供有利的机会。 例如,有的教师利用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编辑 工作的同学出书和发表文章,由此激发起其 他教师的科研热情,终于使学校的科学研究 活动蔚然成风。(2)公学教师较之公立学校教 师有更大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较长的假 期既可以使公学教师的精力得到恢复,又可 以使他们开展其他研究项目。利用数月的集 中时间著书自然要比利用晚间、周末和零星 假期著书轻松得多。公学教师在校期间的自 主权也比公立学校教师大得多。教师个人尤 其是系主任往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享 有很大的自主权。(3)公学校长鼓励和支持教 师进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一般来说, 主任的信任,即相信他们在课程开发中的判 断能力。这是毫不含糊的。 有迹象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学 校长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承受能力似乎不及先 前那么强大。其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的自上 而下的课程开发阶段己告结束;以这种方式 开发新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的财力和愿望均 己不复存在。大规模的核心——外围模式 (core.oerioherv mode1)基本上被一种小规模的 地方性研究模式所代替。“中学科学课程评 论”(Secondary Science Curriculum Review)便 是一例,它未必与核心组织建立联系,也未 必编写和出版教科书,参与这样的课题研究 不会带来直接的声望。【2l 此外,一个重要的 限制因素是,现在的公学己不大可能具备充 分的心理准备去承担开发新课程和新考试方 式的风险。由于家长和学校之间日益明确的 关系,家长首先视自身为购买学术成就的用 户,这意味着公学校长不能像以前那样承担 任何风险。家长可能担心或抱怨学校在实验 课程中把自己儿子当作被试来对待。从近期 看,由课程开发的“副作用”和学生未能取 得在更加稳定的传统课程中可能取得的优秀 成绩所引起的担心压倒了开发新课程给公学 学生和其他学生带来的教育收益。所以就当 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这种近期 考虑不无道理;然而,从长远看,开发新课 程及新的考试方法必将给公学带来好处,因 为公学教师直接参与开发过程,这无疑使公 学学生全面受益。从表层上看,这种好处见 诸于教师对执教科目的重点问题及其正确答 案的悉知,参与编写教材的教师更有可能对 本教材作出清楚的讲解,并能(转第35页) .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PASS理论与组织策略 “首先,我自认为能理解该文的内容。然 加工过程的解释具有普适性,同时也说明我 后,提取关键项目,并按网状结构将各关键 们创设的《组织与监控》学习策略训练模式 项目组织起来。最后,在反思与检查自己的 组织过程与结果时,发现自己将《橘颂》的 诞生错误地归到“瞿塘峡”下,这时我就 想:自己为什么会将会将属于A项目下的内 符合PASS理论的实质与内涵。 参考资料: n1杜晓新.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的 构建与实践[C12005年l0月。 『2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IM].北 容归到B项目下去呢?还可以用什么策略来 避免再次出错呢?经过思考,我又按线性结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l1月版。 『3lHammn,H.J.MetaeoRnition in Leaminlz and 构将自己的组织结果概括为: “我爱三峡好 InstructionXluweracademicpublishs,2001. 风光,瞿塘崖立神女峰,巫峡野花唱橘颂, 『4lHo ̄e J.Ha ̄anaa,Metaco ̄ion in leaminR nad 西陵险滩夜迷人。”由此可见,该同学充分 Insa'ucfion——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2001. 发挥了计划系统的功能,在自我检验的过程 f51J.P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认 中,对自己的组织结果做出了恰当的评价, 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IM].杨艳云,谭 同时又选择策略进行有效的再编码,即用双 和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重编码(网状结构、线性结构)来进一步整 『61汪凌.关于注意的教学法——心理经营理念 合信息,这无疑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与保 在教学中的应用『J1.夕 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3期。 『71何先友,莫雷.国外文章标记效应研究综述 持。 『J1.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3期。 综上所述,组织策略是为达到突显文本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 结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能,组织策略的 目“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的理论与训练研究 的 执行过程是认知加工过程,PASS理论是对 资助,项目编号:01JA880047。 认知加工过程所含因素的一种分解与阐释。 以上论述,既说明了PASS理论对任何认知 (接第3l页)敏锐地发现和理解各个学习难 教育出版社,2000,1094. 点。从深层上看,课程开发的好处也是显而 『71伍振鬻.英国的公学IM].台北:五南图书 易见的,因为学术科目的引进不像购物那样 出版公司,1998,81. 把现成的商品打包带回学校即可;相反,学 『8l[9l[101『12f131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 校“课程”是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它们从 大系・英国教育I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383.385. 各个领域的各种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 n41 B.Cool ̄'.On 0中la_m矗lg ctlange in school 中发展而来。 subjects『J1.Briitsh Journal of Sociolokn/ofEdueatio ̄ l 983,4f31:207-22. 参考文献: 『151 G.Wa Id 1he c ̄nsmmtion ofa curriculum n1『21 Gordon,P.et aL Education and Policy in arefl"scieaee ni sociea/『J1.Btiti ̄Journal ofSoeiologv Eft_gland in the Tweatieth Ceaturv IM].London:The ofEducation,1985.6:155.172. WoburnPress,1991.208-210. 『16][171n8[191『20l『2l1 G一 0.Id Life ni Public 『3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IM].上海:华 Schools IM].London:MO.huea&Co.Ltd,l986.190-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33. 194. 『41『61nl1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I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40.142. 『51顾明远.世界教育大事典IM].南京:江苏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