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题库完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题库完整

来源:尚车旅游网
. . . . .

学习参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题 库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编制

2004年7月

. . . . .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D、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E、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骨架链原子的空间排布

3、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

A、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 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C、肽键的键长较单键短,但较双键长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4、通过“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认为错误的概念是(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 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 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

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一章学习,告之我们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

A、氢键不仅是维系β-折叠的作用力,也是稳定β-转角结构的化学键 B、活性蛋白质均具有四级结构

C、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呈右手螺旋

学习参考

. . . . .

C、氨基酸残基侧链处螺旋的外侧 D、通过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E、螺旋每周含3.6个氨基酸残基

7、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概念错误是( )。

A、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 B、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

C、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D、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E、活性蛋白质必须具有三级或三级以上结构 8、蛋白质分子发生变性的原因是( )。

A、分子内肽键的断裂 B、酶水解部分肽链片段 C、尿素破坏分子的空间结构 D、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分子 E、蛋白质分子结晶析出

9、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所有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B、蛋白质分子中的亚基都是相同的 C、肽键的自由旋转形成肽链的不同空间构象 D、酶原的激活改变分子的一级结构

E、亚基是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才具有的组成单位。 10、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Thr 和 Met B、Cys 和 Asn C、Trp 和 Tyr D、Glu 和 Pro E、Lys 和 Ser

1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E、二硫键

12、关于蛋白质β-折叠结构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其肽平面由C、H、O、N四个原子组成。 B、它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折叠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成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学习参考

. . . . .

E、维系其稳定性的主要化学键是离子键

13、以下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正确描述,例外的是( )。

A、维系-折叠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B、每个亚基都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构象 C、Hb是由4个相同亚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D、变性蛋白质能复性是因为一级结构未遭破坏 E、模体实际为分子二级结构聚集体

14、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C、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15、“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中,错误的概念是(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 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 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 16、氨基酸单字符号中E代表( )。

A、Lys B、Asp C、Gln D、Glu E、Asn

17、在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的凝胶电泳实验中,用于排除电荷效应的物质是( ):

A、 过硫酸铵 B、 四甲基乙二胺 C、 十二烷基磺酸钠 D、 巯基乙醇 E、 聚丙烯酰胺

18、在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实验中,SDS的作用主要是( )。

A、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形状 B、沉淀蛋白质分子

C、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D、消除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异 E、影响蛋白质分子的pI

19、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C、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20、蛋白质变性的概念中错误的是( )。

A、空间构象破坏 B、肽键断裂 C、理化性质改变 D、溶解度降低 E、生物学活性丧失

21、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

A、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 B、α- 螺旋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C、蛋白质最大吸收峰是260nm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2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D、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E、分子中的共价键

2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告诉我们,以下不正确的概念是( )。

A、血红蛋白具有四级结构 B、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C、亚基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功能仅取决于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

2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以下概念正确的是( )。

A、二硫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C、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布 D、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亚基是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才具有的组成单位。 25、以下各组化合物,都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

A、Val 、Lys 、Gly B、Met 、Thr 、Arg

学习参考

. . . . .

C、Arg 、His 、Cys D、Lys、His、Arg E、Trp 、Ile 、Phe

26、蛋白质分子发生变性的原因是( )。

A、分子内肽键的断裂 B、酶水解部分肽链片段 C、尿素破坏分子的空间结构 D、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分子 E、蛋白质分子结晶析出

27、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所有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B、蛋白质分子中的亚基都是相同的 C、肽键的自由旋转形成肽链的不同空间构象 D、酶原的激活改变分子的一级结构

E、亚基是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才具有的组成单位。 28、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Thr 和 Met B、Cys 和 Asn C、Trp 和 Tyr D、Glu 和 Pro E、Lys 和 Ser

29、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E、二硫键

二、填空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 本身折叠或盘曲所形成的局部空间构象,主要有 和

结构。

2、肽链延长包括 、 、 。

3、盐浓度低时加入盐可使球蛋白的溶解度 ,称为 现象, 盐浓度高时加入盐可

使球蛋白的溶解度 ,称为 现象。 4、β-折叠是蛋白质的 级结构。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 本身折叠或盘曲所形成的局部空间构象,主要有 _ ____和____ ____结构。

学习参考

. . . . .

6、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蛋白质提纯过程中,浓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三、名词解释

1、motif 2、蛋白质变性 3、肽键 4、Domain 5、变构效应 6、模体 7、等电点 8、肽键 9、分子筛

10、Rm(relative mobility) 11、两性解离

四、问答题

1、 分离和纯化三个存在于组织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它们的性质如下:

蛋白质 分子量 pI A 20000 8.5 B 21000 5.9 C 75000 6.0

为保留它们的活性,又使它们彼此分开,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方法最适合,并说明选择这一方案的理由。

(1)丙酮沉淀后经凝胶过滤层析;(2)凝胶过滤层析后再在pH7.0进行离子交换层析;(3)先透析再在pH8.0进行等电点沉淀;(4)先硫酸铵沉淀再凝胶过滤层析。 2、写出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

3、简述DEAE纤维层析法分离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原理。 4、比较蛋白质-螺旋和DNA双螺旋的主要不同点。 5、试比较DNA双螺旋和蛋白质-螺旋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6、简要叙述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有哪些? 7、何谓“多肽化合物”?肽链在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 8、简要描述-螺旋和-折叠的结构特点。 9、何谓蛋白质的分子的一、二、三及四级结构?

10、用血红蛋白带氧功能为例解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1、沉淀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并写出其需要的条件。

学习参考

. . . . .

核酸结构与功能

一、 选择题(A型题)

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比较:( )。

A、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B、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核糖不同,碱基不同 D、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E、以上都不是

2、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

A、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变性温度的中点称为Tm D、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3、下述有关重组DNA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切割单链DNA的工具酶 B、通常可通过PCR技术获取感兴趣的目的基因

C、用-互补原理构建载体,转化后宿主菌在X-gal培养基上呈现蓝色菌落 D、依赖糖链的活性蛋白不能在原核体系中表达

E、粘性末端是指内切酶作用后两股链产生具有碱基互补的突出单链末端 4、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湿度,其结构会发生变化 B、氢键是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之一 C、多核苷酸链之间A-T配对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D、碱基对位于DNA双螺旋的内侧

E、DNA双螺旋结构分子中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5、下列关于多核苷酸链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A、链两端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B、由单核苷酸借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C、至少有20种不同的单核苷酸可被利用合成 D、单核苷酸借氢键连接成为多核苷酸链 E、(磷酸-碱基-核糖)n构成其主链 6、有关DNA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克分子数 B、变性后A260值升高

C、其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位于外侧

学习参考

. . . . .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不相同 E、GC含量愈高,Tm值也愈高

8、学习“DNA-双螺旋和蛋白质α-螺旋”结构后,发现不正确的是( )。

A、DNA-双螺旋和蛋白质α-螺旋均为右手螺旋

B、通过碱基配对稳固双螺旋的横向结构,GC间可形成两个氢键

C、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α-螺旋由一条肽链盘曲而成 D、α-螺旋的侧链指向螺旋外侧,而双螺旋的碱基则伸向内侧 E、两者都是二级结构层次的构象

9、以下有关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特点,但例外的是( A )。

A、在真核或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嘧啶碱总数与嘌呤碱总数都是相等的 B、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同源性可反映不同生物间的亲缘性

C、从同一大鼠的肝脏或肾脏中获得DNA分子,它们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 D、DNA分子中,GC含量高的片段较AT含量高的片段易解链 E、不同人种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相同 7、体内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胆固醇 B、脂酰CoA C、3-磷酸甘油酸 D、甘油二酯 E、1,6-双磷酸果糖

10、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湿度,其结构会发生变化 B、氢键是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之一 C、多核苷酸链之间A-T配对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D、碱基对位于DNA双螺旋的内侧

E、DNA双螺旋结构分子中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11、核酶是指( )。

A、特异水解核酸的酶 B、水解核糖核酸的酶 C、具有特殊结构的核糖核酸

D、具有催化活性的RNA与蛋白质复合体 E、具有特殊结构并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RNA 12、哪一种DNA的Tm值最低?( )

A、DNA中A+T含量占15% B、DNA中A+T含量占75% C、DNA中G+C含量占40% D、DNA中G+C含量占30% E、DNA中G+C含量占70%

学习参考

. . . . .

13、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呈反向平行的右手螺旋结构,其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 B、稳定双螺旋结构主要依赖碱基间堆积力

C、核小体为真核生物染色质基本组成单位,其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D、在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相对湿度,DNA双螺旋结构会发生变化 E、A-T间形成三个氢键,C-G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14、在双股DNA的Watson-Crick结构模型中( )。

A.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垂直于螺旋长轴 B.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平行于螺旋长轴

C.硷基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 D.硷基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 E、以上都不是

15、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

A、有密码环和3'-端-CCA –OH B、有密码环和5'-端-CCA –OH C、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OH D、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OH E、以上都不是

16、在同一种细胞中,下列那种情况是对的( )。

A、在其过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与DNA杂交 B、在其过剩的RNA存在下,所有DNA片段能与RNA杂交 C、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同的硷基比例 D、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临核苷酸频率 E、以上情况都不对

17、有一物质结构如下,判断其下述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一个脱氧核苷酸

B、tRNA分子中含有这样的结构单位 C、它能转为成肌酸酐 D、它脱去碘酸就是鸟苷 E、以上都不是

18、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

A、tRNA B、Mrna C、Rrna D、DNA E、hnRNA

19、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学习参考

. . . . .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T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19、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双螺旋为α-右手螺旋 B、碱基伸向螺旋的内侧

C、双螺旋由两条顺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单链盘绕而成 D、碱基堆积力是稳定螺旋的主要因素 20、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是正确的?( )

A、变性是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 C、变性后粘度增加

D、热变性DNA速冷后可复性 E、DNA分子开始变性的温度叫Tm 21、有关DNA链的描述哪条不对

A、DNA是由很多脱氧单核苷酸形成的多核苷酸 B、DNA5’端是-OH基,3’端是磷酸 C、DNA一级结构的书写为P:pACTGAC D、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E、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AMP,dGMP,dCMP,dTMP的排列 22、tRNA分子中二氢尿嘧啶和假尿嘧啶可分别用( )表示。

A、DHG和  B、DHG和 

C、DHU和  D、DHU和  E、以上都不是

2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比较,可以发现( )。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 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D、 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E、 以上都不是

24、下述为DNA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260nm紫外吸收性质常被广泛用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B、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C、DNA变性过程可出现260nm紫外吸光值增加 D、Tm值随DNA分子G-C含量增加而降低

学习参考

. . . . .

E、螺旋每周包含10对碱基

25、关于核酸分子结构与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组成

B、DNA分子构象随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湿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C、mRNA分子存在密码。而tRNA分子含有反密码 D、真核生物18S rRNA参与构成核蛋白体小亚基 E、hnRNA分子中被翻译的片段称为“内含子(intron)” 26、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G之间的氢键连接 E、DNA双螺旋结构分子中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27、关于mR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帽子结构位于5’ -末端

B、hnRNA是直接从基因组DNA转录生成的mRNA的前体 C、遗传密码是由mRNA分子上三个想邻核苷酸组成 D、外显子(exon)是指hnRNA分子内不被翻译的片段

E、哺乳动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从5’至3’端依次为:5’帽子、5’端非编码区、编

码区、3’非编码区、多聚腺苷酸

28、核酸分子中各个单核苷酸之间通过什么键连接起来?( )

A、氢键 B、共价键 C、范德华力 D、磷酸二酯键 E、离子键

29、有关DNA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克分子数 B、变性后A260值降低

C、其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位于外侧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30、下列不是核苷酸的功用的是( )。

A、重要功能化合物:ATP

B、合成核酸的原料,如dNTP、NTP C、第二信使(cAMP、cGMP) D、构成辅酶(如NAD、FAD) E、提供一碳单位

31、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学习参考

. . . . .

A、呈反向平行的右手螺旋结构,其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 B、稳定双螺旋结构主要依赖碱基间堆积力

C、核小体为真核生物染色质基本组成单位,其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D、在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相对湿度,DNA双螺旋结构会发生变化 E、A-T间形成三个氢键,C-G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32、哪一种DNA的Tm值最低?( )

A、DNA中A+T含量占15% B、DNA中A+T含量占75% C、DNA中G+C含量占40% D、DNA中G+C含量占30% E、DNA中G+C含量占70% 二、

1、核酸紫外吸收最大峰是 nm。

2、核酸结构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配 ,G配 。

3、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1) ;(2) ; (3) ; (4) 。

4、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

5、 是胸腺嘧啶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脱氧核苷酸是在 水平上进行。 6、核酸是由 、 及 组成的具有酸性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7、tRNA分子二级结构形似 ,分别有 , ,

和 几部分组成。 8、核酸的特征性紫外吸收峰是 nm

三、名词解释

1、DNA双螺旋结构

2、Tm(melting temperature) 3、分子杂交 4、核酸酶 5、hnRNA

6、发夹(hairpin)结构 7、mRNA 8、增色效应 9、核小体

四、问答题

填空题

学习参考

. . . . .

1、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结构的基本特点。 2、DNA变性与复性的概念? 3、试比较蛋白质与核酸结构的异同? 4、试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 5、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

6、写出多肽链与多核苷酸链在组成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7、试比较DNA双螺旋和蛋白质-螺旋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8、试比较多肽链与多核苷酸链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异同点。 9、按53方向写出tRNA三叶草组成部分。

10、核酸的元素组成有何特点?并用列表方法写出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 11、核酸有哪些重要理化性质?并予以简要解释。

12、双链DNA中一股链序列为 ATTAGGGCATTACAAATC,请写出其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 13、某DNA-RNA杂交链中DNA单链序列为ATTAGGGCATTACAAA,请写出其互补的RNA链的序

列。

14、何为“核苷”和“核苷酸”?写出“鸟苷”和“脱氧胸腺嘧啶核苷一磷酸”的结构式,并表明戊糖与

碱基的连接方式以及磷酸结合的位置。

15、简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DNA的三级结构特点。

16、何谓“核酸变性和复性”?解释其与解链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核酸解链的重要因素。 酶

一、 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在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是 ( ) 。

A、底物 B、酶蛋白 C、辅基或辅酶 D、金属离子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种酶的催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

A、乳酸脱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3、通过有关“酶”一章的学习,我们认为错误的概念应该是( )。

A、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反应,但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学习参考

. . . . .

B、变构酶常含多个亚基,活性中心和变构剂结合部位可在同一亚基 C、葡萄糖激酶是己糖激酶的同工酶,但它们对底物葡萄糖的Km值不同 D、存在在活性部位的重要基团才能称为必需基团 E、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可处一级结构较远位置 4、使酶表观Km值减小和Vmax降低的抑制作用归属为( )。

A、反竞争性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不可逆性抑制 E、以上都不是

5、关于酶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离纯化过程应遵循分级分离、先粗后精的原则 B、测定酶活力时合适的底物浓度应当为1 Km值

C、测定酶活力时酶量和保温时间,可以通过制作酶反应时间曲线和酶浓度曲线

来确定

D、判断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劣,一般采用两个指标衡量:回收率和比活力 E、以上都错误

6、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 B、所有酶都有绝对专一性 C、所有酶都需要辅酶或辅基

D、辅酶或辅基都是有机小分子 E、以上都不是

7、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属于( )。

A、不可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变构抑制 E、以上都不是

8、在二氢叶酸合成酶反应体系中,加入磺胺类药物后可使酶催化特性出现( )。

A、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B、表观Km增大,最大反应速度增大 C、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增大 D、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降低 E、表观Km增大,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9、当某一种酶的Km值是1/9 [S]时,试问其反应速度v应该为( )。

A、v = 0.8 Vmax B、v = 0.9 Vmax

学习参考

. . . . .

C、v = 1.0 Vmax D、v = 1.2 Vmax E、v = 2.0 Vmax

10、有关酶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论述应该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小分子RNA

B、抑制剂都是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结合,并起抑制作用的 C、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是一种快速调节 E、酶原激活过程涉及酶分子一级结构变化 11、有机磷中毒时,胆碱脂酶活性受到的抑制是(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D、可逆性 E、不可逆性

12、下图是几种抑制作用的双倒数作图,其中竞争性抑制作用的作图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13、关于别(变)构酶的理解,应该是( )。

A、 调节物分子构象的改变致酶活性变化。 B、 是一种酶化学修饰的调节方式。 C、 磷酸果糖激酶-1是一种别构酶 D、 别构酶底物动力学呈矩形双曲线。 E、 激活剂作用于活性中心导致酶活性升高。

14、有机磷中毒时,胆碱脂酶活性受到的抑制是(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D、可逆性

学习参考

. . . . .

E、不可逆性

15、关于mR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帽子结构位于5’ -末端

B、hnRNA是直接从基因组DNA转录生成的mRNA的前体 C、遗传密码是由mRNA分子上三个想邻核苷酸组成 D、外显子(exon)是指hnRNA分子内不被翻译的片段

E、哺乳动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从5’至3’端依次为:5’帽子、5’端非编码区、编码区、3’非编

码区、多聚腺苷酸

17、在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是( )。

A、底物 B、酶蛋白 C、辅基或辅酶 D、金属离子

E、辅酶中的B族维生素

二、填空

1、结合酶的特点是 才有催化活性。一种辅助因子可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组成 酶。

酶蛋白决定 ,辅助因子决定 。

2、作为核酸探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

3、当某一酶催化反应的v为Vmax的90%时,其Km应该是 。Km只

与 、 和 有关。 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是由 、 、 、 和

等维生素参与构成的。

5、Km值是指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时的 。

6、当某一酶催化反应的V为Vmax的90%时,其Km应该是 。Km只与

、 和 有关。

7、在实验“脲酶Km值简易测定法”中,加入脲酶液37℃水浴10分钟后,加入10%ZnSO4的作用

是 。

8、通过与酶活性中心结合起抑制作用的有 不可逆抑制作用 和 竞争性抑制作用 二种类型。 9、结合酶的特点是__ __才有催化活性。一种辅助因子可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组成

_ _ __酶。酶蛋白决定_ ___,辅助因子决定_ ____。

10、Km值是指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时的 。当酶促反应速度(v)是最

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其Km的 倍。 11、在脲酶Km值简易测定法中,磷酸盐缓冲液的作用主要是 ,目的

是为了保持脲酶活性,加入硫酸锌则是为了 ,其作用原理 是 。

12、Km值是指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时的 。当酶促反应速度(v)

学习参考

. . . . .

是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其Km的 倍。

三.名词解释

1、共价修饰 2、isozymes 3、变构调节 4、同工酶 5、必需基团 6、Km值 7、活性中心 8、Km 9、抗体酶 四、问答题

1、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着酶促反应的? 2、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3、简述影响酶活性的几个因素。

4、叙述酶活性调节的基本内容及生理意义。

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着酶促反应的? 6、叙述酶活性调节的基本内容及生理意义。 7、举例说明变构效应的主要机理。

8、影响酶促反应的抑制剂有哪几种?并简要解释其基本特点。 9、影响酶促反应的抑制剂有哪几种?并简要解释其基本特点。 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下列哪一些因素可导致糖酵解减弱和糖异生作用增强? ( )

A、脂肪动员减少 B、组织蛋白质分解减少 C、乙酰辅酶A浓度降低 D、ATP/ADP比值增高 E、以上都不对

2、学习“糖代谢”后,发现不正确的概念是( D )。

A、红细胞中葡萄糖在有氧情况下,仍不能进行有氧氧化分解 B、体内磷酸核糖可由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反应后生成

学习参考

. . . . .

C、糖原合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而磷酸化酶磷酸化后则活性降低 D、磷酸化酶只能分解-1,4 糖苷键,而对-1,6 糖苷键无作用 E、肝脏一般不以血糖合成糖原,而肌组织则仅以血糖合成糖原 3、以下有关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糖链结构特点,例外的是( )。

A、O-糖链以还原末端与多肽链的Asn残基相连接 B、除透明质酸外,糖胺聚糖都带有硫酸基 C、糖蛋白的N-糖链结构中均含有五糖核心区 D、糖胺聚糖都是由(糖醛酸 — 氨基己糖)n组成 E、高甘露糖型N-糖链的外围链仅由甘露糖组成 4、以下是参与糖异生过程的酶,例外的是(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磷酸己糖异构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5、体内唯一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E、生长激素

6、三羧酸循环中哪种物质不是四碳化合物( )。

A、草酰乙酸 B、苹果酸 C、延胡索酸 D、柠檬酸 E、-酮戊二酸

7、 “糖代谢”中不正确的概念是( )。

A、红细胞中葡萄糖在有氧情况下,仍不能进行有氧氧化分解 B、体内磷酸核糖可由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反应后生成 C、糖原合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而磷酸化酶磷酸化后则活性降低 D、磷酸化酶只能分解-1,4 糖苷键,而对-1,6 糖苷键无作用 E、肝脏一般不以血糖合成糖原,而肌组织则仅以血糖合成糖原 8、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有氧氧化过程在胞液和线粒体内完成 B、在糖原合成中,CDPG是葡萄糖活化形式 C、NADPH+ + H+ 产生于磷酸戊糖途径 D、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产生38分子ATP

学习参考

. . . . .

E、糖异生的重要意义是维持血糖恒定 9、催化FAD2H 生成的脱氢酶是( )。

A、脂酰CoA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甘油脱氢酶 E、苹果酸脱氢酶

10、以下不参与糖异生过程的酶应该是(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11、以下为乙酰辅酶A在体内产生途径和可能的代谢趋向,例外的是( A、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 B、由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产生 C、合成胆固醇 D、进入糖异生途径 E、脂肪酸氧化产生

12、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的合成 13、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E、 以上都不是

14、在糖酵解过程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

A、 丙酮酸激酶 B、 蛋白激酶C C、 己糖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磷酸果糖激酶-1

15、以下是参与糖异生过程的关键酶,例外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丙酮酸羧化酶 B、己糖激酶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D、果糖二磷酸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16、在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代谢中以FAD为辅酶的脱氢酶是( )。

A、琥珀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乳酸脱氢酶 E、苹果酸脱氢酶

18、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NADPH + H+生成反应的关键酶是( )。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己糖激酶

C、果糖二磷酸酶 D、丙酮酸激酶 E、磷酸甘油酸激酶

19、体内唯一利用葡萄糖生成5-磷酸核糖的代谢途径是( )。

A、糖原合成途径 B、糖异生途径

C、糖酵解 D、糖有氧氧化途径 E、磷酸戊糖途径

20、一克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被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同时可生成ATP的克分子数是( A、2 B、12 C、38 D、129 E、18

2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 )。

A、FAD B、NAD+

C、硫辛酸 D、辅酶A E、生物素

22、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学习参考

。 )

. . . . .

C、肾上腺素 D、胰高血糖素 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不参与糖异生作用的酶是( )。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果糖双磷酸酶-1 D、葡萄糖-6-磷酸酶 E、6-磷酸果糖激酶-1

24、下列哪一组是-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 )。

A、TPP, 硫辛酸, FAD, CoA, NAD B、TPP, 硫辛酸, FAD, CoA, NADP C、TPP, 硫辛酸, FMN, CoA, NAD D、TPP, 硫辛酸, FAD, CoQ, NAD E.、四氢叶酸, 硫辛酸, FAD, CoA, NAD

25、以下都以N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例外的是(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乳酸脱氢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琥珀酸脱氢酶

二、填空

1、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三个酶分别是 酶、 酶和

2、乳糖操纵子除含有三个结构基因外,其调控区包含有 、

、 ;在调节过程中起正性调节的蛋白质是 ,起负性调节的蛋白质是 。

3、合成糖原时,葡萄糖活性供体是 。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碱

基(胆碱或乙醇胺等)是 。

4、能发生糖异生作用的非糖物质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_等。 5、糖酵解途径中三个关键酶是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6、糖酵解过程催化ATP生成反应的酶是 和 。 7、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有 酶、 酶和 酶

组成。

8、磷酸戊糖的生理意义在于 , 。

学习参考

. . . . .

三.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底物循环 3、糖有氧氧化 4、尿糖 5、乳酸循环 6、糖异生

四、问答题

1、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1)代谢部位;(2)反应条件;(3)生成ATP数量;(4)

终产物;(5)主要生理意义

2、简述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 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调节机制?

4、在有葡萄糖存在时,细菌是不利用乳糖的。当葡萄糖耗尽后,细菌才利用乳糖,请用

乳糖操纵子解释其机制。

5、试述糖代谢与脂代谢,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关系. 6、简述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

7、阐明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及其所催化的反应,以及该途径的重要生理意义。 8、写出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和涉及的酶。

9、何谓“糖异生”,列出其重要的调节酶及其所催化的反应和存在的细胞部位。糖异生的重要意义何在? 10、何谓“乳酸循环”,及其与糖异生的关系。 11、列出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方式。

12写出直接以丙酮酸为底物或产物的反应及其相应催化的酶(不要求写出反应物结构式) 13、写出体内以丙酮酸为底物或产物的可能反应(包括:酶及其辅助因子,底物和产物)

简要描述6-磷酸葡萄糖的可能代谢来源和去路。 脂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 )。

A、高密度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脂蛋白 E、乳糜微粒

学习参考

. . . . .

2、血浆脂蛋白按密度排列由低到高分别是( )。

A、CM HDL LDL VLDL B、HDL LDL VLDL CM

C、VLDL CM LDL HDL D、CM VLDL LDL HDL E、

3、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

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E、草酰乙酸和琥珀酸 4、有关脂类代谢的错误叙述是( )。

A、酮体在肝内生成,在肝外组织被氧化利用 B、脂肪组织脂肪合成活跃是因为甘油激酶活性比较高 C、体内胆固醇可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D、HMG 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限速酶 E、合成脂肪酸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 5、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

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E、乙酰乙酸和琥珀酸 6、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B、运输外源性胆固醇

C、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D、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关于血浆脂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载脂蛋白参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B、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CM〈VLDL〈LDL〈HDL

C、LCAT由肝细胞合成,它催化HDL中卵磷脂与Ch生成CE和溶血卵磷脂 D、LDL主要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E、VLDL又称为前-脂蛋白

8、有关“磷脂代谢”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鞘磷脂是甘油磷脂,它由鞘氨醇、甘油三酯和磷酸胆碱所构成

学习参考

. . . . .

B、磷脂酶A2水解脑磷脂分子中2位酯键生成磷脂酸 C、磷脂酰乙醇胺也称卵磷脂 D、UDP-胆碱是胆碱的活化形式

E、脑磷脂和卵磷脂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甘油 9、血浆中催化HDL中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

A、ACAT B、磷脂酶 C、LCAT

D、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E、脂酰转移酶

10、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肉硷脂酰转移酶I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11、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有错误的是( )。

A、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

B、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C、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酮体。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肉硷脂酰转移酶I。 E、TX与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12、从肝中提取出一种类脂,分析其组成含有脂肪酸、磷酸胆碱等,但不含甘油。 这种类脂可能是

A、卵磷脂 B、脑磷脂 C、脑苷脂 D、神经鞘磷脂 E、心磷脂

13、是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 )。

A、已糖激酶

B、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C、HMG-CoA合成酶 D、HMG-CoA还原酶 E、蛋白激酶A

14、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H2O,净生成ATP数为 ( )。

A、149 B、131

学习参考

. . . . .

C、109 D、119

E、129

15、浆内进行的代谢是 ( E )

A、羧酸循环 B、化磷酸化 C、酮酸羧化 D、酰CoA的β-氧化 E、肪酸(16:0)合成

16、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17、列哪一组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 C )

A、HDL和CM B、VLDL和LDL C、HDL和VLDL D、CM和LDL E、HDL和LDL

18、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合成中胆碱和胆胺的活性供体( A、ADP-胆胺 B、UDP-胆碱 C、GDP-胆胺 D、CDP-胆碱 E、以上都不是

19、以下化合物哪一种是体内重要高能磷酸化合物。( )A、1,6-双磷酸果糖 B、磷酸二羟丙酮 C、6-磷酸葡萄糖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型丙酮酸

20、卵磷脂合成时,所需要的活性胆碱是( )。

A、UDP-胆碱 B、GDP-胆碱 C、CDP-胆碱 D、ADP-胆碱

学习参考

)。

. . . . .

E、TDP-胆碱

21、主要由以下哪一种辅助因子提供氢,合成软脂酸。( )

A、FAD B、NADP+ C、FAD2H D、NADH + H+ E、NADPH + H+

22、软脂酰CoA在ß氧化第一次循环中,以及生成的乙酰CoA彻底氧化时,产生ATP的

总量是( ) A、3 B、13 C、17 D、18 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关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由脂肪组织向肝脏转运游离脂肪酸 B. 由肠向肝脏转运吸收的食物脂肪 C. 由肝脏向肝外组织转运内源性合成的脂类 D. 由肝外组织向肝脏转运胆固醇以便降解与排泄 E、以上都不正确

24、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β氧化相应的中间物脱去辅酶A生成 B、由胞浆HMGCoA生成

C、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D、β氧化受阻时生成 E、以上都不正确

25、脂类代谢的正确叙述不应该是( )。

A、脂肪分解中,肌组织不能很好利用甘油是因为甘油激酶活性低 B、酮体是乙酰乙酸、丙酮和-羟丁酸等物质的总称 C、CTP参与磷脂的合成

D、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重要调节酶 E、CM是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26、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有错误的是( E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肉硷脂酰转移酶I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学习参考

. . . . .

27、有关“磷脂代谢”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鞘磷脂是甘油磷脂,它由鞘氨醇、甘油三酯和磷酸胆碱所构成 B、磷脂酶A2水解脑磷脂分子中2位酯键生成磷脂酸 C、磷脂酰乙醇胺也称卵磷脂 D、UDP-胆碱是胆碱的活化形式

E、脑磷脂和卵磷脂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甘油

28、硬脂酸(18)经 -氧化彻底分解可净生成的能量是( )。

A、131分子ATP B、146分子ATP C、129分子ATP D、148分子ATP E、127分子ATP 29、胆固醇( )。

A、主要含在植物性食品中 B、成人脑组织可合成 C、由胆汁酸转化而来 D、是人体一种供能的形式 E、甲状腺素可促进合成 30、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甲羟戊酸激酶 E、鲨烯环氧酶

31、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 )

A、CoA B、维生素A C、CoQ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32、下列关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合成胆固醇的前体是胆固醇酯 B、在肝细胞内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C、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则胆汁酸合成也增加 D、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均受胆汁酸的影响 E、7-α羟胆固醇是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 33、下列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例外的是( )。

A、鹅脱氧胆酸

学习参考

). . . . .

B、甘氨鹅脱氧胆酸 C、牛磺胆酸 D、胆酸 E、石胆酸

34、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结合型次级胆汁酸?( )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牛磺鹅脱氧胆酸 C、胆氧胆酸 D、甘氨胆氧胆酸 E、牛磺胆酸

35、醛固酮与皮质醇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11-羟基 B、3-羟基 C、17-α-羟基 D、20-羟基 E、A环饱和

38、雄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是( )。

A、脱氢异雄酮 B、雄烯二酮 C、雄烯三酮 D、睾丸酮 E、二氢睾酮

3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 )。

A、近曲小管保钠排钾 B、远曲小管保钠排钾 C、远曲小管保钾排钠 D、近曲小管保钾排钠 E、以上都不对

40、男子尿17-酮类固醇的最主要来源是( )。

A、皮质醇 B、醛固酮 C、孕酮 D、雄性激素 E、雌性激素

41、脂肪细胞酯化脂肪酸所需甘油( )。

A、大多数来自葡萄糖 B、由脂解作用生成 C、由糖异生作用生成

学习参考

. . . . .

D、由氨基酸转化而来

E、经甘油激酶作用生成的磷酸甘油提供

42、从肝中提取出一种类脂,分析其组成含有脂肪酸、磷酸及胆碱,但不含甘油,这种类脂

可能是( )。 A、卵磷脂 B、脑磷脂 C、脑苷脂 D、神经磷脂 E、心磷脂

43、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

A、甘油一酯 B、1,2-甘油二酯 C、磷脂酸 D、溶血磷脂酸 E、脂酰肉毒碱

44、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胆碱是( )。

A、TDP-胆碱 B、GDP-胆碱 C、ADP-胆碱 D、UDP-胆碱 E、CDP-胆碱

45、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是( )。

A、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 B、由小肠吸收入血 C、由肝外组织释放入血 D、在血浆中经酶的催化生成 E、由血浆脂蛋白释出

46、关于磷脂和糖脂错误的叙述是( )。

A、PE(磷脂酰乙醇胺)中含甘油,糖鞘脂中不含甘油 B、Ser可作为合成PC(磷脂酰胆碱)和PE的原料 C、鞘磷脂和糖鞘脂都含有神经酰胺部分 D、糖基甘油酯和甘油磷脂都含胆胺

E、鞘磷脂和磷脂酰肌醇的分子中,都有极性头和疏水尾 47、下列哪一组血浆脂蛋白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

A、HDL和CM B、VLDL和LDL C、HDL和VLDL D、CM和LDL

学习参考

. . . . .

E、HDL和LDL

48、细胞内催化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

A、LCAT B、脂酰转移酶 C、ACAT D、脂肪酸合成酶 E、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49、血浆中催化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

A、LCAT B、ACAT C、磷脂酶

D、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E、脂酰转移酶 50、酰基载体蛋白是( )。

A、载脂蛋白

B、脂肪酸多酶复合体的核心 C、含辅酶A的蛋白质

D、存在于脂肪酸多酶复合体的表面的蛋白质 E、带有酰基的载脂蛋白 B型题

A、生物素及NADPH+H+ B、NAD+ C、NADPH+H+ D、CTP E、肉毒碱

1、胆固醇合成需要( )。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需要( )。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ADH D、皮质醇 E、醛固酮

3、促进脂肪合成( )。

4、特异地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

A、催化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水解 B、催化甘油三脂水解成2-甘油-酯

学习参考

. . . . .

C、催化中链脂酸的甘油三酯水解 D、催化VLDL中甘油三酯水解 E、催化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 5、激素敏感甘油三酯脂肪酶是( )。 6、脂蛋白脂肪酶是( )。

A、apoAⅠ B、apoAⅡ C、apoB D、apoCⅡ E、apoCⅢ

7、激活LPL的是( )。 8、激活LCAT的是( )。 C型题

A、HMGCoA还原酶 B、HMGCoA合成酶 C、二者均参加 D、二者均不参加 1、胆固醇合成( )。 2、LDL合成( )。

A、雄激素 B、雌激素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1、灭活后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而随尿排出的是( 2、促进机体大多数组织蛋白质合成的是( )。

A、磷脂合成 B、胆固醇酯合成 C、与二者均有关 D、与二者均无关

3、与脂肪酸合成有关是( )。 4、与蛋氨酸合成有关是( )。

A、LCAT B、LPL

C、二者均参加 D、二者均不参加 5、参与HDL的形成是( )。

学习参考

)。 . . . . .

6、参与LDL的分解代谢是( )。 K型题

1、胆固醇在人体内可转化为( )。

A、胆汁酸 B、类固醇激素

C、1,25-(OH)2·D3 D、CO2及H2O

2、合成胆固醇的酶系存在于( )。

(1)胞液 (2)线粒体 (3)微粒体 (4)溶酶体

3、由乙酰CoA可合成( )。

(1)胆固醇 (2)酮体 (3)脂肪酸 (4)甘油

4、减少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的主要因素有( )。

(1)胆汁酸 (2)纤维素 (3)食物脂肪 (4)植物固醇

5、下列哪些类固醇激素与糖代谢关系密切?( )

(1)皮质醇 (2)睾丸酮 (3)皮质酮 (4)醛固酮

6、下列哪些类固醇激素合成时需要21-羟化酶?( )

(1)雌二醇 (2)皮质醇 (3)睾丸酮 (4)醛固酮

7、在肠道初级结合型胆汁酸转变为次级游离型胆汁酸需通过( (1)水解反应 (2)羟化反应 (3)脱羟反应

学习参考

)。

. . . . .

(4)结合反应 8、卵磷脂水解产生

(1)胆碱 (2)磷酸 (3)甘油 (4)丝氨酸

9、乳糜微粒由下列哪些化合物组成?

(1)甘油三脂 (2)胆固醇 (3)磷脂 (4)蛋白质

10、甘油三酯从头合成的中间产物包括

(1)3-磷酸甘油 (2)磷脂酸 (3)脂酰CoA (4)CDP-甘油二脂 11、参与LCAT酶促反应的物质有

(1)胆固醇 (2)卵磷脂 (3)apoAⅠ (4)apoCⅡ

12、空腹12小时后血浆胆固醇主要分布在

(1)乳糜微粒 (2)HDL (3)VLDL (4)LDL

13、禁食12小时后,正常人血浆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

(1)CM (2)LDL (3)IDL (4)VLDL 14、HDL

(1)主要在肝脏合成

(2)CM脂解时亦可形成新生HDL (3)小肠亦合成部分 (4)新生HDL呈球状

2、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H2O,净生成ATP数为 (A、49 B、131 C、109 D、119 学习参考

E )

E、129

. . . . .

5、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6、下列哪一组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 C )

A、HDL和CM B、VLDL和LDL C、HDL和VLDL D、CM和LDL E、HDL和LDL X型题

1.由乙酰CoA可合成 ( )

A、 胆固醇 B、 酮体 C、 脂肪酸 D、 甘油

2、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合成中胆碱和胆胺的活性供体( )

A、GDP-胆胺 B、CDP-胆碱 C、GDP-胆胺 D、CDP-胆胺

二、填空

1、用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 、 以及 。 2、胆固醇可转变成 和 等物质。

3脂肪细胞不能利用甘油是由于 ;通过DG途径合成的磷脂

有 、 ;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

4、血浆脂蛋白的功能分别是:CM 、VLDL LDL 和HDL 。

5、饥饿时胰岛素分泌 ,HSL活性 ,脂肪酸分解 ,糖原合成 。 6、1分子软脂酸(16C)经彻底氧化可生成 个ATP。

7、血浆脂蛋白可依据 和 两种方法加以分类,其中LDL

学习参考

. . . . .

的中文名应为 。

8、血浆脂蛋白可依据 和 两种方法加以分类。 9、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中间产物,它们分别是 、 和 。

10、脂肪酸每次β-氧化断掉一个 ,生成一个新的脂肪酰CoA。

11、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 、 、

和 四种,其中功能为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是 。 12、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有: 、 和 等。 13、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中间产物,它们分别是: 、 和 。

14、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 , 和 。

15、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其主要转化产物是 。

16、在以内 、 和 三者统称为酮体。 17、脂肪组织不能利用甘油是缺乏 酶;而却存在脂动员中起决定作用的

酶。

18、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 、 和 。 19、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中间产物,它们分别是: 、 和

20、脂肪酸每次β-氧化断掉一个 ,生成一个新的脂肪酰CoA。

21、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有: 、 和 。

三.名词解释

1、必需脂肪酸 2、酮体 3、脂动员 4、脂肪酸β-氧化

5、CM 6、LDL、

7、VLDL 8、HDL 9、载脂蛋白 10、甘油磷脂 四.问答题

学习参考

. . . . .

1.简述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2、酮体是如何生成和利用的?其有何生理意义? 3、简述脂酸-氧化的基本过程及其限速酶。

4、请计算18碳硬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 5、酮体氧化与利用涉及哪些酶?

6、写出血脂的来源与去路;并叙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功能。

7、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及影响因素,并写出其在体内哪些组织内可转变为哪些重要物质。 8、简要描述甘油磷脂的合成原料、来源和基本方式,写出甘油磷脂降解中各种磷脂酶的作

用位点。

9、简述甘油磷脂与脂肪肝的关系。

生物氧化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学习了“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一章后,我们知道( )。

A、解偶联剂不影响ADP磷酸化和氧化作用 B、解偶联剂不影响ADP磷酸化,但影响氧化作用

C、解偶联剂抑制ADP磷酸化,但不影响氧化作用 D、解偶联剂抑制ADP磷酸化和氧化作用 E、以上都不正确

2、CO与N-(氰化物)阻断呼吸链的环节在于( )

A.、NADH→CoQ B、CoQ→Cytb C、Cytaa3→O2 D、FAD→CoQ E、以上都不是

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中,解偶联物质是( )。

A、二硝基苯酚 B、一氧化碳 C、鱼藤酮 D、氰化物 E、寡霉素

4、有关呼吸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一系列有序排列的酶和辅酶构成 B、链中各组分均可传递氢或电子 C、细胞色素C不参与构成任何复合物 D、泛醌是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组分

学习参考

. . . . .

E、-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代谢物脱下的氢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 5、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体系中,加入寡霉素后出现的变化是( )。

A、不影响氧化作用,但抑制ADP磷酸化 B、抑制氧化作用,又抑制ADP磷酸化 C、影响氧化作用,但不影响ADP磷酸化 D、氧化作用,也不影响ADP磷酸化 E、以上都不是

6、下述“生物氧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的是( )。

A、指营养物在体内分解放能,并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B、P/O比值也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C、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泛醌与Cyt b之间存在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D、CN-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

E、2,4-DNP使H+不经ATP合酶回流,致质子电化学梯度破坏而起抑制作用 6、在肝细胞内,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可产生的能量是( )。

A、 2分子ATP B、12分子ATP

C、15分子ATP D、17分子ATP E、38分子ATP

7、在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A、细胞色素b  细胞色素C1 B、FAD  泛醌 C、细胞色素C  O2 D、NADH  FMN E、泛醌  细胞色素b

8、一分子软脂酸 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较硬脂酸少:

A、5 B、12 C、15 D、17 E、20

9、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10、产生FADH2的反应是( )。

学习参考

. . . . .

A、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B、 琥珀酸延胡索酸

C、 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 D、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

11、产生NADPH + H+的反应是( )。

A、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B、 琥珀酸延胡索酸

C、 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 D、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

12、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

A、己糖激酶 B、琥珀酸合成酶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 E、以上都不是

13、Q10能转递氢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

A、核醇 B、铁硫簇 C、苯醌结构 D、Heme E、异咯嗪环

14、FAD转递氢的功能部位是其分子中( )

A、核醇 B、铁硫簇 C、苯醌结构 D、Heme E、异咯嗪环

15、在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A、细胞色素b  细胞色素C1 B、FAD  泛醌 C、细胞色素C  O2 D、NADH  FMN E、泛醌  细胞色素b

16、如下有关呼吸链的正确描述,错误的是( D )。

A、为一系列有序排列的酶和辅酶构成 B、链中各组分均可传递氢或电子

学习参考

)。

. . . . .

C、细胞色素C不参与构成任何复合物 D、泛醌是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组分

E、-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代谢物脱下的氢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 17、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体系中,加入寡霉素后出现的变化是( B )。

A、不影响氧化作用,但抑制ADP磷酸化 B、影响氧化作用,但不影响ADP磷酸化

C、抑制氧化作用,又抑制ADP磷酸化 D、氧化作用,也不影响ADP磷酸化 E、以上都不是

3、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是 ( E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合成

11、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 )。

A、高密度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脂蛋白 E、乳糜微粒

12、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中,解偶联物质是( )。 A、二硝基苯酚 B、一氧化碳 C、鱼藤酮 D、氰化物 E、寡霉素

二、填空

1、线粒体内主要存在 和 两条呼吸链。 2、体内ATP生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 _ __和___________ __两种。

三.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2、呼吸链 3、生物氧化

学习参考

. . . . .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高能化合物 6、P/O比值 7、化学渗透学说 8、ATP合酶 四、问答题

1、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机理。 2、 试比较需氧脱氢酶与不需氧脱氢酶的异同点。

3、 体内重要的呼吸链有哪两条?各有哪些组分参与构成? 4、 何谓“P/O比值”?写出两条呼吸链的ATP偶联部位。 5、 试举例说明何谓“高能化合物”。

氨基酸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下列哪一项都是必需氨基酸( )。

A、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B、异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C、蛋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D、苯丙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E、精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下列有关氨基酸代谢的正确论述是( )。

A、肝脏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是缺乏L-谷氨酸脱氢酶 B、氨在血液中主要以丙氨酸及天冬酰胺形式运输 C、组氨酸代谢可产生N5-CH=NH-FH4 D、PAPS的功能是提供活性甲基

E、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是尿素合成的重要限速酶 3、以下哪一种酶的先天缺陷可导致“苯酮酸尿症”?( )。

A、酪氨酸 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C、酪氨酸羟化酶 D、精氨酸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4、下述哪一组都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

A、Leu 和 lys

学习参考

. . . . .

B、Lys 和 His

C、Phe 和 Arg D、Tyr 和 Trp E、The 和 Ser

5、有关“氨的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 B、尿素是在线粒体及胞液内形成 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是关键酶 D、氨在血中运输的形式是丙氨酸及天冬氨酸 E、高蛋白膳食是尿素合成速度加快 6、催化氨基酸活化的酶是( )。

A、能识别一组同功tRNA B、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催化氨基酸结合到tRNA D、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tRNA结合 E、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GTP反应

7、以下各组化合物,都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Val 、Lys 、Gly B、Met 、Thr 、Ser C、Asn 、Phe 、Cy D、Glu 、Leu 、Val E、Trp 、Ile 、Phe

8、有关“氨的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 B、尿素是在线粒体及胞液内形成 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是关键酶 D、氨在血中运输的形式是丙氨酸及天冬氨酸 E、高蛋白膳食是尿素合成速度加快

9、 有关氨基酸代谢中机体对氨的主要处理方式是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乳酸循环

10、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C、鸟氨酸循环

学习参考

)。

. . . . .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转氨基作用

11、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1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个是非必需氨基酸( A、赖氨酸 B、苏氨酸 C、色氨酸 D、甲硫氨酸 E、谷氨酸

13、肝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

A、合成尿素 B、扩散入血 C、合成谷氨酰胺 D、合成氨基酸 E、合成嘌呤

14、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为 C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还原脱氨基作用 C、联合脱氨基作用 D、转氨基作用 E、直接脱氨作用

15、以下哪种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 )A、谷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蛋氨酸 E、酪氨酸

16、经代谢转变生成牛磺酸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赖氨酸 E、缬氨酸

学习参考

. . . . .

17、脑组织生成的氨主要去向是( )

A、扩散入血 B、合成嘧啶 C、合成谷氨酰胺 D、合成尿素 E、以上都不是

18、下列哪种物质能生成一碳基团 ( )。

A、脯氨酸 B、色氨酸 C、谷氨酸 D、酪氨酸 E、精氨酸

19、在体内,FH4(四氢叶酸)是以下物质的载体,例外的是(A、-CHO B、-CH3 C、CO2 D、-CH=NH E、-CH2-

20、有关一碳单位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CO不属于一碳单位

B、一碳单位可来源于Glu的代谢 C、FH4是一碳单位的运载体

D、一碳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 E、不同形式一碳单位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21、人体内ALT分布,其活性最高的组织是( )。

A、心肌 B、脑 C、骨骼肌 D、肝 E、肾

9、有关一碳单位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CO不属于一碳单位

B、一碳单位可来源于Glu的代谢 C、FH4是一碳单位的运载体

D、一碳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 E、不同形式一碳单位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二、填空题

学习参考

). . . . .

1、一碳单位包括: 、 、 等,其主要生理功

能是作为 的原料。

2、联合脱氨基作用是由 和 联合完成的。 3、 和 是血液中转运氨的主要方式。

三、名词解释

1、 ALT 2、 AST

3、 联合脱氨基作用 4、 氮平衡

5、 一碳单位、 6、 蛋氨酸循环、 7、 多胺 8、 高氨血症、 9、 蛋白质营养价值 10、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四、问答题

1、 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2、何谓“氮平衡”?它可反映体内几种不同的每日蛋白质代谢状况。 3、何谓“氨基酸代谢库”?简述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4、简要叙述氨基酸的几种脱氨基作用方式(包括涉及的酶和主要反应过程)

5、何谓“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它们各有哪些氨基酸。 6、简述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以及其在血中转运的主要方式。 7、叙述尿素生成的基本过程(反应过程、酶和能量消耗)

8、指出体内 -氨基丁酸、组胺、5-羟色胺、牛磺酸和多胺生成的主要方式。

9、写出体内“一碳单位”存在的形式,运载体、源自哪些氨基酸以及其重要生理功能。 10、半胱氨酸和苯丙氨酸在体内代谢可生成哪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11、从氨基酸代谢角度简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主要原因。

12、临床上对氨中毒的病人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的浓度。 13、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处于氮的正平衡。

14、高氨血症引起昏迷是因为血中氨与脑细胞中的( a-酮戊二酸 )结合,导致Krebs循环减

弱,使脑所需的ATP减少。

15、 硬化病人不宜用( 碱性 )利尿药以免血氨升高。(填“酸性”或“碱性”) 16、 碳单位代谢需要维生素( 叶酸 )。

学习参考

. . . . .

17、 蛋氨酸的活性形式是( SAM/S-酰苷甲硫氨酸)。 18、 简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核苷酸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下列不是核苷酸的功用的有( )。

A、重要功能化合物:ATP

B、合成核酸的原料,如dNTP、NTP C、第二信使(cAMP、cGMP) D、提供一碳单位 E、以上都不是

2、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下列哪一种化合物的直接还原作用而生成?( )

A、一磷酸核糖核苷 B、二磷酸核糖核苷 C、三磷酸核糖核苷 D、核糖核苷 E、以上都不是 3、嘧啶分解将( )。

A、产生尿酸 B、过度分解可引起痛风 C、需要黄嘌呤氧化酶

D、产生氨和CO2,进一步转变成尿素 E、丙酮酸

4、在核苷酸代谢中,正确的理解应该为( )。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合成嘌呤环,后与磷酸核糖连接 B、N5, N10 -甲炔四氢叶酸参与嘧啶碱的合成 C、脱氧嘌呤核苷酸是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形成的

D、嘌呤分解的终产物是尿酸,而-氨基异丁酸是胸腺嘧啶的分解产物 E、合成中,提供嘌呤第2位碳原子的是二氧化碳 5、有关核苷酸代谢,正确的描述应该是( )。

A、嘧啶核苷酸在从头合成途径中是先合成嘧啶环,再连接5-磷酸核糖 B、嘌呤核苷酸分解过程中嘌呤环是不被打开的

C、甲基蝶呤治疗白血病是因为其抑制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D、从头合成途径中,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在5-磷酸核糖的基础上形成嘌呤环 E、机体在应急状态下合成核苷酸的途径称补救途径 6、以下为核苷酸代谢的基本特点,例外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成脱氧核苷酸 B、-丙氨酸不是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C、尿酸是嘌呤在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D、尿嘧啶核苷酸是在形成的嘧啶环上结合磷酸核糖完成的 E、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成环的 7、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5-磷酸核糖结合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C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D、胞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氨基已丁酸 E、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形成是在核苷三磷酸的水平上 8、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

A、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T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中产物 D、胞嘧啶代谢产生苯丙氨酸

E、痛风症主要是由嘧啶代谢异常引起的

9、氨甲蝶呤和氨基喋呤抑制核苷酸合成中的哪个反应?( )

A、谷氨酰胺中酸胺氮的转移 B、向新生成的环状结构中加入CO2 C、ATP中磷酸键能量的传递 D、天冬氨酸上氮的提供 E、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

10、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

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尿苷酸 E、肌酸

11、下列哪种组织主要以补救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 )

A、骨骼肌 B、心肌 C、肾 D、骨髓细胞 E、肝脏

12、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 )。

A、tRNA B、mRNA

学习参考

. . . . .

C、rRNA D、DNA E、hnRNA

4、 有关氨基酸代谢中机体对氨的主要处理方式是 ( C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乳酸循环

7、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 D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C、鸟氨酸循环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转氨基作用

8、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D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19、以下为核苷酸代谢的基本特点,例外的是(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成脱氧核苷酸 B、-丙氨酸不是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C、尿酸是嘌呤在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D、尿嘧啶核苷酸是在形成的嘧啶环上结合磷酸核糖完成的 E、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成环的 (B) 9、 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A、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T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中产物 D、胞嘧啶代谢产生苯丙氨酸

E、痛风症主要是由嘧啶代谢异常引起的 20、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学习参考

. . . . .

C、酮体利用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的合成 二、填空

1、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

2、 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脱氧核苷酸是在 水平上还原生成;不同嘧啶碱分解的共有终产物是 和 。

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 、 、 及 等简

单物质.。

4、在合成中,嘌呤核苷酸的转变是在 水平上进行的,而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是在

水平上进行的。

5、不同嘧啶碱分解的共有终产物是 和 。

6、抗肿瘤药物5-FU是属于 类抗代谢物,可干扰肿瘤细胞中的核

酸合成。

三、名词解释

1、从头合成途径 2、补救合成途径

四、问答题

1、 简述一碳单位与核苷酸代谢的关系。

2、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特点。(提示:碱基环各原子来源、合成和

分解代谢基本方式、分解代谢的分解终产物) 3、体内脱氧核苷酸是如何生成的?

物质代谢及其代谢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有关“代谢调节”概念不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E )。

A、胰岛素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降低肝内糖异生 B、酶蛋白的磷酸化而致活性的改变称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C、乙酰CoA羧化酶为变构酶,又可接受共价修饰调节

学习参考

. . . . .

D、2,6-双磷酸果糖通过共价修饰实现其对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调节 E、代谢调节是通过关键酶活性改变来实现 2、有关体内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B、高等动物具有整体水平调节

C、酶促化学修饰最常见的反应是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D、酶变构调节具有放大作用 E、限速酶大多数是催化单向反应的酶

3、有关体内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错误的是( D )

A、 单细胞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B、 高等动物具有整体水平调节

C、 酶促化学修饰最常见的反应是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D、 酶变构调节具有放大作用 E、 关键酶大多数是变构酶 DNA生物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利福平抑制结核菌的机制是( )。

A、抑制细胞DNA聚合酶 B、抑制细菌DNA聚合酶 C、抑制细胞RNA聚合酶 D、抑制细菌RNA聚合酶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有关DNA聚合酶催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四种d NTP为其底物合成DNA B、两条链均以3ˊ-向5ˊ-端方向合成

C、催化DNA合成中,其中一条链是以不连续方式进行 D、必须以RNA为引物

E、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均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 3、比较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可以发现错误的是( )。

A、在真核和原核生物,复制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 B、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以四中dNTP为底物 C、复制过程以DNA为摸板,而逆转录则以RNA为摸板 D、逆转录的产物是RNA,而复制的产物是DNA E、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复制都以多起点开始 4、合成DNA的原料是 ( )。

学习参考

. . . . .

A. dAMP dGMP dCMP dTMP B. dATP dGTP dCTP dTTP C. dADP dGDP dCDP dTDP D. ATP GTP CTP UTP

5、基因点突变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是( )。

A、DNA降解 B、DNA复制的停顿 C、转录过程的终止 D、RNA降解

E、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改变

6、下述有关重组DNA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切割单链DNA的工具酶 B、通常可通过PCR技术获取感兴趣的目的基因

C、用-互补原理构建载体,转化后宿主菌在X-gal培养基上呈现蓝色菌落 D、依赖糖链的活性蛋白不能在原核体系中表达

E、粘性末端是指内切酶作用后两股链产生具有碱基互补的突出单链末端 7、中心法则阐明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 )

A、蛋白质-RNA-DNA B、RNA-DNA-蛋白质 C、RNA-蛋白质-DNA D、DNA-RNA-蛋白质

8、将在14 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的大肠杆菌,转入含15NH4Cl的培养基中生长三代后,其各种状况的DNA分子比例应该是(LL代表两条轻链14N-DNA,HH代表两条重链15N-DNA,LH代表轻链、重链DNA) ( )

A、3LH/1HH B、6HH/2LH C、15LL/1LH D、7HH/1LH 9、合成DNA的原料是 ( )

A、dAMP dGMP dCMP dTMP B、dATP dGTP dCTP dTTP C、dADP dGDP dCDP dTDP D、ATP GTP CTP UTP

10、“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告诉我们,不正确的是(B)。

A、原核表达系统没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B、质粒是存在在细菌体内的DNA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单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D、活性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学习参考

. . . . .

E、细胞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称为不均一核RNA(hnRNA) 11、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 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E. 阻遏物

12、关于DNA复制叙述,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

A、为半保留复制 B、为不对称复制 C、为半不连续复制

D、新链合成的方向均为5’ 3’方向 E、需要引物参与

13、DNA复制的场所主要在( )。

A、 核蛋白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内质网 E、 胞液

14、以下哪些酶的作用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

A、RNA酶 B、Taq酶 C逆转录酶 D、T4嗜菌体RNA聚合酶 15、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

A、DNA-pol I 活性最强, 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 B、DNA-pol II活性最强,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

C、DNA-pol I II 并具5’  3’和 3’  5’核酸外切酶作用 D、DNA-pol III 催化填补空隙的DNA聚合酶反应

E、DNA-pol II活性最强,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具3’  5’核酸外切酶作用 16、由于DNA聚合酶没有催化两个游离dNTP聚合的能力,所以( )。

A、DNA复制需要引物 B、前导链的合成需要引物 C、DNA损伤修复时需要引物 D、逆转录合成需要引物

E、用PCR方法扩增某基因DNA无需引物 17、DNA损伤修复的方式中没有以下哪一项( )。

A、 切除修复 B、 光修复 C、 重组修复 D、 SOS修复 E、 紧急修复

18、有关端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线性DNA分子两端

B、是3’末端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庞大端粒结构 C、富含GC碱基重复序列

D、在端粒酶作用下,端粒DNA水解短缩

F、 端粒在维持染色体稳定和DNA复制完整性上具有重要意义 19、下列哪一个酶类没有参与DNA复制?B

A 拓扑异构酶 B 转肽酶 C 解链酶 D RNA聚合酶 E DNA连接酶

20、DNA聚合酶的催化特征是( )。 一、 催化过程不需要引物的参与

B、不具有核酸外切酶功能 C、从5ˊ-向3ˊ-端方向合成多核甘酸链 D、仅以DNA的一股链为模板 一、 以四种NMP为原料合成多核苷酸链

一、 填空

1、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主要有 、 、 和 等。

2、真核生物DNA序列类型包括: 、 和 三种类型。 3、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

和 。

4、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 和 。 5、DNA复制以 为模板,引物是 ,基本原料是 。 6、 、 和 在DNA复制中共同起解

开、理顺DNA链,维持DNA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单链状态作用。

三.名词解释

一、 DNA双螺旋结构 一、 半保留复制

一、 问答题

一、 复制和转录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 2、 试述碱裂解法制备小量质粒DNA的基本原理。

第十一章 学习参考

. . . . .

一、 选择

15、 Trna的反密码子是5‘ IGC 3’ ,对应的密码子从5‘到3‘是( )。

A、 UCG B、 CCG C、 ACG D、 CGG E、 GCA

14、 终止密码子是( )。

A、AUG AGU AUU B、UAG UGA UAA C、GAU GUA GAA D、CAG CGA CAA

8、以下关于逆转录说法正确的是( )。

A、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种方式

A、 反应体系中需要有引物酶催化RNA引物生成 B、 需ATP供能

D、需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和连接酶 E、以RNA为模板 9、转录的模板链是( )。

A、 编码链 B、 前导链 C、 DNA的两条链 D、基因组DNA中的一条链 E.、基因DNA中的一条链

19、转录因子的本质是: ( )

A. 一段DNA序列; B. 一段RNA序列; C. 一个蛋白质分子 D. 氨基酸分子; E. 以上都错

20、RNA电泳转移后与探针杂交叫作:( )

A. Southern blot B. Northern blot C. Western blot D. 斑点杂交 E. 原位杂交

7、酵母tRNA为单链结构分子,以5'-开始依次描述其二级结构组成应该是(A、CCA-OH  T 环  反密码环  DHU环 B、DHU环  反密码环  T 环  CCA-OH C、CCA-OH 反密码环  T 环  DHU环 D、DHU环  CCA-OH  T 环  反密码环

学习参考

)。

. . . . .

E、T 环  反密码环  DHU环  CCA-OH 8、关于mR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nRNA是直接从基因组DNA转录生成的mRNA的前体 B、真核生物mRNA分子中帽子结构位于5’ -末端 C、遗传密码是由mRNA分子上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 D、外显子(exon)是指hnRNA分子内不被翻译的片段 E、帽子结构与mRNA稳定性有关

24.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Ⅱ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 ) A. mRNA B. 18SrRNA C. 28SrRNA D. tRNA

25.RNA作为转录产物,其5´端常见的起始核苷酸是 ( ) A. A或G B. C或U C. pppG或pppA D. pppC或pppU

26.与mRNA上ACG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 ( ) A. UGC B. TGC C. GCA D. CGU

21、有一mRNA片段为3-GUAAACUUGGCC-5,推断其基因片段序列应该是( D A、3-CAUUUGAACCGG -5 B、3- CATTTGAACCGG-5 C、3- GGCCAAGTTTAC-5 D、3- GGCCAACUUUAC-5 E、以上都不是

18、由RNA聚合酶 I 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

A、45S-rRNA B、hnRNA C、snRNA D、tRNA E、5S-rRNA

12、 tRNA转录后加工修饰形成稀有碱基,其中没有( )。

A、 胸嘧啶 B、 次黄嘌呤 C、 7-甲基鸟嘌呤 D、二氢尿嘧啶 E、假尿苷

13、真核细胞mRNA前体由哪种酶催化生成( )。

学习参考

). . . . .

A、RNA-pol I B、RNA-pol II C、RNA-pol I I I D、RNA-pol Mt E、核心酶+δ因子

20、 基本转录因子中,直接识别、结合TATA盒的是( )。

A、TF II A B、TF II B C、TF II D D、TF II E E、TF II F

11、 关于mRNA上三联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每种氨基酸一般有2-4个密码 B、具有通用性 C、有4个密码不代表氨基酸 D、必须是连续的 12、关于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mRNA是直接模板 B、 rRNA上有反密码

C、 一种tRNA可运输多种氨基酸 D、 核蛋白体沿mRNA3’

-5‘

方向移动

1、以下有关“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错误的是( )。

A、质粒(plasmid)为环状双链DNA分子 B、cDNA是指反转录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 C、DNA被酶切开后,两条链切口错开的末端称粘性末端 D、真核表达系统不具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切割单链DNA

3、在Asp-tRNA分子中的反密码是GUC,其对应的遗传密码应该为( A、CAG B、GTC C、GAC D、CUG E、CTG

7、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

A、45S-RNA B、5S-rRNA C、tRNA D、hnRNA E、snRNA

学习参考

). . . . .

二、填空

1、不对称转录有两方面含义:(1) ;(2) 。

7、遗传密码的几个重要特点是 、 、 和 。 三.名词解释 6. 不对称转录 2、转录 4、反密码子

3、mRNA 第十二章 一、选择

17、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催化肽链形成的是( )。

A、 氨基酰-tRNA转移酶 B、 转肽酶 C、 氨基酸转移酶 D、 羧基肽酶 E、 氨基肽酶

5、哪一种酶是翻译延长需要的 ( ) A. 氨基酰-tRNA转移酶 B. 磷酸化酶 C. 氨基酸合酶 D. 转肽酶

8、有关“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氨基酸必须经活化才能参与蛋白质合成 B、N端至C端是肽链合成时的延伸方向

C、在原核细胞中,一条mRNA可同时进行数条肽链的合成 D、参与合成的氨基酸都只有1个密码 E、蛋白质合成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CTP 12、核蛋白体上蛋白质合成的正确叙述是( )。

A、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位点称A位 B、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位点称P位 C、给出肽基酰-tRNA位点称A位 D、排出卸载tRNA的位点是P位 E、以上都不对

12、核蛋白体上A位点的作用是( )。

A、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并进行校正 B、含有转肽酶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

学习参考

. . . . .

C、水解肽酰tRNA、释放多肽链 D、合成多肽链的起始点 E、卸载tRNA

6 下列哪种方法能精确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

(A)凝胶过滤 (B)SDS-PAGE (C)Mass (D)NMR

二、填空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 , 和 。

四、问答题

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各种RNA起什么作用?

2、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如何开展的(从策略与技术的方面叙述)? 3、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4、何谓“遗传密码”,有哪些重要特点?并简要解释之。

第十三章 一、选择

17、关于原核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B. 表达量较高,且能正确折叠 C. 易形成包函体 D. 缺乏磷酸化 E. 缺乏糖基化

1、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例外的是:( )

A. 基因组庞大;

B. 体细胞是双倍体(diploid),人是23对染色体; C. 重复序列多,重复次数可达几百万以上;

D. 结构基因大多是不连续的断裂基因(split gene),分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 E. 基因重叠。

2、有关细菌基因组特点,例外的是:( )

A. 细菌基因染色组通常由一条环状DNA组成。 B. 结构基因往往串联排列在一起组成操纵子(operon) C. 结构基因序列是连续的,没有内含子(intron)成分; D. 非编码的DNA很少; E. 结构基因多为多拷贝;

28.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 ( ) A. 基因活化 B. 转录起始 C. 转录后加工

学习参考

. . . . .

D. 翻译起始

1、原核细胞operon的正确涵义,应该是 ( )。 A、 结构基因

B、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C、 Promoter +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D、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 阻遏基因 E、 Structural gene + Promoter

4、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调控元件有( )。

A、 TATA B、 AUG C、 增强子 D、 锌指

6、有关“基因表达调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真核基因是多顺反子 B、反式作用因子是调节真核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C、操纵子调控为转录水平的调控

D、在乳糖操纵子调控中,乳糖是诱导转录的 E、在操纵子结构中,调节基因位于操纵子的上游 11、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

A. 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 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E.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2、以下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不确切的是( )。

A、genome是指生物个体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DNA B、真核基因调节蛋白又称transcription factors C、基因表达严格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

D、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是通过operon机制实现 E、mRNA指导肽链氨基酸序列合成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3 最为经济的表达系统是:( ) (A)酵母表达系统 (B)昆虫表达系统 (C)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D)哺乳动物表达系统 二、填空

7.顺式作用元件包括: 、 、 。

4、原核基因表达转录调节特点有 、 、 。 6、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 、 和

等。 三.名词解释 1、 基因

学习参考

. . . . .

4、变构调节 3

操纵子

5、管家基因 四、问答题

1、 原核生物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异同点?

2、 重组体在真核细胞表达时必须的元件及遗传选择标记有哪些?

2、试述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表达成具有生物活性产物可能的主要过程。 2、简述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 1、比较原核及真核DNA聚合酶异同。 1、简要解释基因突变和DNA修复的几种方法。

第十四章 一、选择

12、下列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

A. 人工合成DNA B. 从mRNA合成cDNA 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

D. 从细菌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 E.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哪一项不符合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过程? ( ) A、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染色体整合了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的pol、gag和env基因结构。 B、 以逆转录病毒为目的基因载体,其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常限于分裂旺盛的细胞。

C、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在染色体整合psi 逆转录前病毒DNA载体后,不能产生野生型逆转录病毒。 D、 逆转录前病毒组建的DNA载体常含大肠杆菌Ori和Ampr基因,有利于在大肠杆菌内复制。 E、 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靶细胞内大量复制,形成更多的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周围细胞以

扩大治疗效果。

7、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

A. 不同来源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 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8、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是指:( )

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 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C. 把DNA重组体导人原核细胞 D. 把外源DNA导人宿主细胞 E. 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9、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A. 载体的序列分析 B. 限制酶的切割

C. 重组体的筛选 D. 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 E. DNA重组体的形成与转化

—学习参考

. . . . .

1 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生物工程的范畴以内? ( B )

(A)发酵工程 (B)转录工程 (C)抗体工程 (D)细胞工程 二、填空

1、基因工程中用作载体的克隆质粒必须具有 、 和

等结构。

3、重组体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时必需的元件有 、 、

、 、 。

1. 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 、 、 和 。 三.名词解释 1 bioengineering 2 同源重组 4 转基因动物 四、问答题

3、 在基因工程中,对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有哪些? 2、 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3、 简述原核表达体系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传递 一、选择

18、关于Ras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Ras 蛋白与GDP结合没有活性; B. Ras蛋白不能与GTP结合 C. Ras蛋白是分子开关; D. Ras蛋白是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 E. Ras蛋白有内源性GTP酶活性

25、以下信息分子,哪一组化合物均为胞内信使?( )

A、Ca2+、 NO、 Cer、 cGMP B、底物酶、IP3、DAG、Cer C、DAG、 胰岛素、 IP3、 Ca2+ D、Cer、 甲状腺激素、IP3、 cAMP E、IP3、 NO、 DAG、Ca2+ 30.绝大部分膜受体的化学性质为 ( )

A. 糖脂 B. 磷脂 C. 脂蛋白 D. 糖蛋白

4、有关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的叙述,例外的是:( ) A. 染色质浓缩边缘化 B. 膜泡状突起,但完整性依旧

学习参考

. . . . .

C. DNA电泳呈阶梯状条带 D. 胞质肿胀与溶解,细胞器瓦解 E. 质膜上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

5、有关细胞凋亡的蛋白水解酶Caspases的叙述,错误是:( )

A. 属于ICE(IL-1β converting enzyme)家族,与ced-3具有序列和结构同源性; B. 没有酶原形式存在;

C. 与凋亡相关的caspases可分成两类:上游起始性caspase-2,8,10 和下游执行性caspase-3,6,7; D. 有级联放大效应;

E. 细胞内存在两条激活Caspases的途径:质膜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 6、BCL-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家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家族

B. 抑制细胞凋亡的成员如:Bcl-2, Bcl-xL C. 促进细胞凋亡的成员如:Bax,Bak, Bcl-xS, Bad

D. 分子结构特点是:肽链的C末端有疏水域,定位在膜上如线粒体外膜; E. 以上都对。

6、以下为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物质,例外的是( )。

A、钙离子 B、甘油二酯 C、三磷酸肌醇 D、腺苷一磷酸 E、神经酰胺(Cer)

4 下列哪些因素不是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必需的因素:( )

(A) 葡萄糖 (B) 维生素 (C) CO2 (D) 光 5 关于干细胞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胚胎干细胞具有形成一个完整动物的能力;

(B) 造血干细胞不但具有形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还能分化成肝细胞、神经细胞等的潜能; (C) 只有癌干细胞具有肿瘤形成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1、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不包括( )。

A、DNA  DNA B、DNA  RNA C、RNA 蛋白质 D、RNA DNA E、蛋白质 RNA 二、 填空

10、PIP2在磷脂酶C的作用下水解成 和 ,这两者都是第二信使。 三、

学习参考

. . . . .

2. 细胞周期的控制点包括: 、 和 。 3. 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指: 。

4. 配体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特点有: 、 、 等。 5、细胞基质(ECM)主要组成: 、 和 。 三.名词解释 2、细胞周期

第十六章 一、选择

5、以下有关凝血因子的特点,例外的是( )。

A、因子IX和II是依赖Vit K的凝血因子 B、因子III为组织因子

C、所有的凝血因子都具有蛋白水解酶的催化活性 D、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都是在肝脏内合成 E、因子VII不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

14、在红细胞中调节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的重要物质是( )。

A、3-磷酸甘油酸 B、2,3-二磷酸甘油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 E、2-磷酸甘油酸 二、填充题

5、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 、 和 。

四、问答题

1、简述凝血因子的基本特点? 1、 简述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的组成.

第十七章 一、选择

13、以下各组胆汁酸中全部为初级胆汁酸的是( )

A、牛磺胆酸、甘氨胆酸、鹅脱氧胆酸 B、石胆酸、胆酸、鹅脱氧胆酸

C、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 D、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胆酸 学习参考

. . . . .

E、牛磺脱氧胆酸、石胆酸、胆酸

14、有关胆红素与黄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血性黄疸时,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B、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游离与结合胆红素都增高 C、阻塞性黄疸时,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D、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显升高 E、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显升高 24、胆固醇是何种化合物前体:( )

A、CoA B、NAD+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E、血红素

10、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A. 肾 B. 肝 C. 胃肠 D. 肺 二、填空

1、由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称为 ,其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的胆汁酸称为 ;前者包括 、 及其与 的结合产物。

2、在以内 、 和 三者统称为酮体。

3、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 、 和 ,其作用是参与 。

4、受体有膜受体与胞内受体两类,前者又分为 、 和 。

5、癌基因激活方式一般有 、 、 和 等四类。

三.名词解释 1、 胆汁酸肠肝循环 四、问答题

3、简述肝脏影响血糖水平的生化机制? 4、简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第十八章 维生素 选择

11、下列哪一组维生素都参与构成-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 )。

A、叶酸、Vit PP、Vit B2 B、硫辛酸、维生素B6、Vit B2 C、吡哆醛、尼可酰胺、Vit C D、核黄素、Vit B12、Vit A E.、Vit B1、 Vit PP、 泛酸

20.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维生素有: ( ) 学习参考

. . . . .

A. VitB1, B2, B6, PP, B12 B. VitB1, B2, PP, 硫辛酸,泛酸 C. VitB1, B2, PP, 生物素,泛酸 D. VitB1, B2, PP, 硫辛酸,生物素 四.问答题

1、为什么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从生化代谢角度简述)

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一、选择

29.病毒癌基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主要存在于RNA病毒基因中 B. 在体外能引起细胞转化

C. 感染宿主细胞能随机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 D. 感染宿主细胞能引起恶性转化

3、指出对于“细胞癌基因”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俗称“看家基因”,具种属间的保守性。 B、 是V–onc的原型,又称原癌基因。

C、 C-onc与V-onc的基因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V-onc对病毒生存无关紧要,而C-onc则对细胞生

长、分化至关重要。

D、 某些具有信号转导等作用的SH2调节蛋白是C-onc产物。 E、 一种C-onc可以有几种激活方式。

3、有关病毒基因组的基本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

A. 遗传物质:DNA 或 RNA; B. 基因组很小,但相差较大; C. 基因重叠;

D. 编码效率高、非编码区小; E. 以上都是;

18、以下有关原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基因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B、 原癌基因表达产物是细胞生长增值信号转导的重要物质 C、 原癌基因有多种

D、 正常细胞内的原癌基因是不表达的 E、 原癌基因活化并变异,可导致细胞癌变 19、关于P53基因的叙述,不正确( )。

A、是基因组的保护神 B、是一种抑癌基因

C、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530 kD D、能抑制肿瘤形成

学习参考

. . . . .

E、能诱导细胞凋亡

8、有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B、抑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成分 C、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癌变

D、Rb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 E、原癌癌基因仅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二、填空

4. 原癌基因通常分为四大类,即 , , 和 。

4、细胞癌基因激活主要方式有 、 、 和 等。 8、癌基因的活化机制(或激活方式): 、 、 和 。 四、问答题

5、为什么p53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保护神

第二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二、填空

4、 目前基因治疗主要方法(策略)有: 、 、

和 等。 四、问答题

5、目前在基因治疗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致基因失活(或沉默),并简述其基本原理。

第二十二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选择

14、关于PCR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

A. 对mRNA的扩增 B. 是对rRNA的扩增 C. 是对蛋白质序列的扩增 D. 是对tRNA的扩增 E. 是对DNA的扩增

5、关于PCR引物的设计,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两引物间不应互补配对 B. 引物内部不应形成发卡结构 C. 引物的3’端必须与模板DNA互补配对

D. 引物的5’端必须与模板DNA互补配对 E. 引物的长度应在16-30bp 16、进行定点突变可用哪种PCR实现?( )

A. 定量PCR B. RT-PCR C. 反向PCR D. 不对称PCR E. 重组PCR 10 以下哪种芯片不属于生物芯片?( )

(A)DNA芯片 (B) 蛋白芯片 (C) 细胞芯片 (D) 硅芯片

学习参考

. . . . .

8 将鼠源性单抗的CDR移植到人单抗的骨架区,形成:( ) (A) 人-鼠嵌合抗体 (B) 人改型抗体 (C) BsAb (D) 抗原化抗体 9 以下不属于天然支架材料的是:( )

(A) 胶原 (B) 壳聚糖 (C) 糖胺聚糖 (D) PLA 二、填空

1、PCR反应体系内常包含 酶和 离子等。 三.名词解释 5、分子杂交 4、 分子筛 3、DNA指纹技术 4、增强子 5、分子杂交 6、质粒 7、cDNA文库

8、致癌的两次打击学说 9、动物药厂 10、克隆羊: 11、盐析 5、生物转化 6、ribozyme 7、基因载体 5 干细胞 6 分子育种 7 酶工程 8 ScFV 9 组织工程支架 10 生物芯片 11引发体 12锌指结构 13、 plasmid 14、 the central dogma 四、问答题

构建cDNA文库的步骤及筛选目的基因的方法 4、简述PCR的基本原理。

3、如何构建cDNA文库?其与基因组文库有何区别? 、简述细胞凋亡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2、点印迹与Southern印迹相比,有何优缺点? 1 组建理想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0分)

学习参考

. . . . .

2 细胞培养中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最大程度的杜绝污染?(10分) 5 噬菌体展示技术和核糖体展示技术各有何主要特点?(10分) 6 简述组织工程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10分) 7 简述DNA芯片的基本原理?

8、影响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若希望提高转化效率,应该怎样做?请分别予以说明。 9、PCR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这一技术常应用在哪些方面

原始题库(1996~2004)

绪论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参考

. . . . .

一、单项选择题

16、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 B、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

C、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D、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5、蛋白质分子发生变性的原因是( )。

A、分子内肽键的断裂 B、酶水解部分肽链片段 C、尿素破坏分子的空间结构 D、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分子 E、蛋白质分子结晶析出

16、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所有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B、蛋白质分子中的亚基都是相同的 C、肽键的自由旋转形成肽链的不同空间构象 D、酶原的激活改变分子的一级结构

E、亚基是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才具有的组成单位。 17、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Thr 和 Met B、Cys 和 Asn C、Trp 和 Tyr D、Glu 和 Pro E、Lys 和 Ser

18、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E、二硫键

14、关于蛋白质β折叠的概念,正确的是 A、肽平面由C、H、O、N四个原子组成。 B、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折叠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成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11、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_

学习参考

. . . . .

A. 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 呈右手螺旋 C. 氨基酸残基侧链在螺旋外侧 D. 通过二硫键维持稳定 16、以下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正确描述,例外的是( )。

A、维系-折叠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B、每个亚基都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构象 C、Hb是由4个相同亚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D、变性蛋白质能复性是因为一级结构未遭破坏

E、模体实际为分子二级结构聚集体

24、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C、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10、关于蛋白质β折叠的概念,正确的是:

A、肽平面由C、H、O、N四个原子组成。 B、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折叠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成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11、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 呈右手螺旋 C. 氨基酸残基侧链在螺旋外侧 D. 通过二硫键维持稳定 13、“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中,错误的概念是(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 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 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 2、氨基酸单字符号中E代表 ( D )

A Lgs B Asp C Gln D Glu E Asn

9、在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的凝胶电泳实验中,用于排除电荷效应的物质是(A、 过硫酸铵 B、 四甲基乙二胺 C、 十二烷基磺酸钠 D、 巯基乙醇 E、 聚丙烯酰胺

学习参考

。 ):

) . . . . .

25、在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实验中,SDS的作用主要是( )。

A、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形状 B、沉淀蛋白质分子

C、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D、消除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异 E、影响蛋白质分子的pI

24、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C、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1.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中错误的是 B A 空间构象破坏 B 肽键断裂 C 理化性质改变 D 溶解度降低 E 生物学活性丧失

3、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C

A、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 B、α- 螺旋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C、蛋白质最大吸收峰是260nm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 A. 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 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 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D. 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E. 分子中的共价键

1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告诉我们,以下不正确的概念是( A、血红蛋白具有四级结构 B、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C、亚基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功能仅取决于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

1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以下概念正确的是( )。

A、二硫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多肽链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0个氨基酸残基 C、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布

学习参考

)。

. . . . .

D、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亚基是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才具有的组成单位。

1、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_

C. 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 呈右手螺旋 C. 氨基酸残基侧链在螺旋外侧 D. 通过二硫键维持稳定 20、关于蛋白质β折叠的概念,正确的是:

A、肽平面由C、H、O、N四个原子组成。 B、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折叠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成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二、多项选择题

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E.

三、填空题

7.盐浓度低时加入盐可使球蛋白的溶解度 ,称为 现象, 盐浓度高时加入盐可使球蛋白的溶解度 ,称为 现象。 4、β-折叠是蛋白质的 二 级结构。 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 本身折叠或盘曲所形成的局部空间构象,主要有__ _____和____ ____结构。

7、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 蛋白质提纯过程中,浓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四、名词解释 Domain

1、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和变构效应 2、模体 7、等电点

1、 肽单元——构成肽键的6个原子所处的同一平面称为肽单元 (1) isoelectric point

The pH at which one of proteins has no net charge and is electrically neutral, is called the isolelctric point

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学习参考

. . . . .

(pI ).

1. 蛋白质变性 6、肽键

1、 结构域和变构效应 分子筛和Rm(relative mobility)

五、问答题

2、 分离和纯化三个存在于组织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它们的性质如下:

蛋白质 分子量 pI A 20000 8.5 B 21000 5.9 C 75000 6.0

为保留它们的活性,又使它们彼此分开,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方法最适合,并说明选择这一方案的理由。

(1) 丙酮沉淀后经凝胶过滤层析 (2)凝胶过滤层析后再在pH7.0进行离子交换层析(3)先透析再在

pH8.0进行等电点沉淀 (4)先硫酸铵沉淀再凝胶过滤层析 4、蛋白质α-螺旋的结构特点?

1、简述DEAE纤维层析法分离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原理。 4、比较蛋白质-螺旋和DNA双螺旋的主要不同点。 1、试比较DNA双螺旋和蛋白质-螺旋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六、判断题 1. 2. 3. 4. 5.

只要测定出食物的含氮量,就可以估算出蛋白质的含量。(A) 组氨酸属于极性中性氨基酸。( C ) 肽键不可以旋转。( A )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一级结构受到破坏,溶解度上升。( C ) 折叠的肽链间借S-S相连。( C )

各种蛋白质中平均含氮为(16%)。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73

15、哪一种DNA的Tm值最低?( )

A、DNA中A+T含量占15% B、DNA中A+T含量占75% C、DNA中G+C含量占40% D、DNA中G+C含量占30% E、DNA中G+C含量占70%

学习参考

. . . . .

10、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呈反向平行的右手螺旋结构,其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 B、稳定双螺旋结构主要依赖碱基间堆积力

C、核小体为真核生物染色质基本组成单位,其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D、在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相对湿度,DNA双螺旋结构会发生变化 E、A-T间形成三个氢键,C-G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15.在双股DNA的Watson-Crick结构模型中: A.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垂直于螺旋长轴 B.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平行于螺旋长轴

C.硷基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 D.硷基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 16.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密码环 B.5'-端有-C-C-A

C.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D.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

17.在同一种细胞中,下列那种情况是对的:

A.在其过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与DNA杂交 B.在其过剩的RNA存在下,所有DNA片段能与RNA杂交 C.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同的硷基比例 D.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临核苷酸频率 7、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A. 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 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 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2.有一物质结构如下判断下述说法哪个正确:

A.它是一个脱氧核苷酸

B.tRNA分子中含有这样的结构单位 C.它能转为成肌酸酐 D.它脱去碘酸就是鸟苷

8.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

A.tRNA B.mRNA C.rRNA D.DNA E.hnRNA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学习参考

D. DNA变性 . . . . .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T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4、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DNA双螺旋为α-右手螺旋 B、碱基伸向螺旋的内侧

C、双螺旋由两条顺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单链盘绕而成 D、碱基堆积力是稳定螺旋的主要因素

2.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 A.变性是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 C.变性后粘度增加

D.热变性DNA速冷后可复性 E.DNA分子开始变性的温度叫Tm

1.有关DNA链的描述哪条不对

A.DNA是由很多脱氧单核苷酸形成的多核苷酸 B.DNA5’端是-OH基,3’端是磷酸 C.DNA一级结构的书写为P:pACTGAC D.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E.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AMP,dGMP,dCMP,dTMP的排列 2.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A.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D.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10、tRNA分子中二氢尿嘧啶和假尿嘧啶可分别用 表示。

A、DHG和  B、DHG和  C、DHU和  D、DHU和  1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比较_______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 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D. 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13、下述为DNA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260nm紫外吸收性质常被广泛用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B、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C、DNA变性过程可出现260nm紫外吸光值增加 D、Tm值随DNA分子G-C含量增加而降低 E、螺旋每周包含10对碱基

24、关于核酸分子结构与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组成

B、DNA分子构象随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湿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C、mRNA分子存在密码。而tRNA分子含有反密码 D、真核生物18S rRNA参与构成核蛋白体小亚基 E、hnRNA分子中被翻译的片段称为“内含子(intron)” 3、有关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的正确的叙述是( )。

A、有密码环和3'-端-C-C-A-OH B、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OH C、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OH D、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OH E、有密码环和5'-端-C-C-A-OH

8、tRNA分子中二氢尿嘧啶和假尿嘧啶可分别用( )表示。

A、DHG和  B、DHU和  C、DHG和  D、DHU和  E、DHG和 

6、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G之间的氢键连接 E、DNA双螺旋结构分子中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8、关于mR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帽子结构位于5’ -末端

B、hnRNA是直接从基因组DNA转录生成的mRNA的前体 C、遗传密码是由mRNA分子上三个想邻核苷酸组成 D、外显子(exon)是指hnRNA分子内不被翻译的片段

E、哺乳动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从5’至3’端依次为:5’帽子、5’端非编码区、编 码区、3’非编码区、多聚腺苷酸 1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比较:

A. 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B.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 核糖不同,碱基不同 D. 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3、核酸分子中各个单核苷酸之间通过什么键连接起来? A 氢键 B 共价键 C 范德华力 D 磷酸二酯键 E 离子键

4、下列哪一个酶类没有参与DNA复制?B

学习参考

. . . . .

A 拓扑异构酶 B 转肽酶 C 解链酶 D RNA聚合酶 E DNA连接酶

20、有关DNA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克分子数 B、变性后A260值降低

C、其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位于外侧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1、tRNA 结构特征是 ( C ) A 有密码环

B 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 C 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D 5’端是游离羟基 E 3’端有多聚A

6、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G之间的氢键连接 E、DNA双螺旋结构分子中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15.在双股DNA的Watson-Crick结构模型中: A.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垂直于螺旋长轴 B.硷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平行于螺旋长轴

C.硷基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 D.硷基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 16.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密码环 B.5'-端有-C-C-A

C.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D.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 17.在同一种细胞中,下列那种情况是对的:

A.在其过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与DNA杂交 B.在其过剩的RNA存在下,所有DNA片段能与RNA杂交 C.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同的硷基比例 D.一个细胞中的RNA与DNA有相临核苷酸频率 2.有一物质结构如下判断下述说法哪个正确:

学习参考

). . . . .

A.它是一个脱氧核苷酸

B.tRNA分子中含有这样的结构单位 C.它能转为成肌酸酐 D.它脱去碘酸就是鸟苷

2、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C

A、DNA双螺旋为α-右手螺旋 B、碱基伸向螺旋的内侧

C、双螺旋由两条顺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单链盘绕而成 D、碱基堆积力是稳定螺旋的主要因素 E、有大沟和小沟

4、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m)不同,以下关于Tm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中GC对比例愈高,Tm愈高 B、DNA中AT对比例愈高,Tm愈高 C、核酸愈纯,Tm范围愈大 D、核酸分子愈小,Tm范围愈大 E、Tm较高的核酸常常是RNA

6、有关DNA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克分子数 B、变性后A260值降低

C、其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位于外侧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2、tRNA分子中“Ψ”表示( )。

A、假胸苷 B、假胞苷 C、假鸟苷 D、假腺苷 E、假尿苷

17、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双螺旋为α-右手螺旋 B、碱基伸向螺旋的外侧

C、双螺旋由两条顺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单链盘绕而成 D、两个碱基之间沿轴的距离,即螺距是34nm E、碱基堆积力是稳定螺旋的主要因素

18、下述是DNA的重要理化性质,例外的是( )。

A、变性DNA的粘滞度降低

B、DNA分子为无分枝的多聚脱氧核苷酸

学习参考

)。

) . . . . .

C、分子中的碱基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吸收 D、DNA变性时,A260值是下降的

E、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是可以复性的 7、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A. 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 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 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D. 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1.有关DNA链的描述哪条不对

A.DNA是由很多脱氧单核苷酸形成的多核苷酸 B.DNA5’端是-OH基,3’端是磷酸 C.DNA一级结构的书写为P:pACTGAC D.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E.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AMP,dGMP,dCMP,dTMP的排列 2.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A.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D.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T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2.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

A.变性是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 C.变性后粘度增加

D.热变性DNA速冷后可复性 E.DNA分子开始变性的温度叫Tm 二、多项选择题

7、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 )

A. 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 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 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 ) A. 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 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 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 D. 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 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学习参考

D. DNA变性 . . . . .

9、下列不是核苷酸的功用的有: ( ) A. B. C. D. E.

三、填空题

3、核酸紫外吸收最大峰是 260 nm。

5、核酸结构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配 T ,G配 C 。

1、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1) ;(2) ; (3) ; (4) 。

6、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

4、 是胸腺嘧啶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脱氧核苷酸是在 水平上进行。

3、核酸是由 、 及 组成的具有酸性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3、tRNA分子二级结构形似 ,分别有 , ,

和 几部分组成。 8、核酸的特征性紫外吸收峰是 nm

四、名词解释 5、 DNA双螺旋结构 2、Tm(melting temperature) 3、分子杂交 4、核酶

8、Tm 与 Km 4、核酶 与 核酸酶 4、核酶 6、核酸分子杂交

6.hnRNA 6.分子杂交 8.发夹(hairpin)结构

3、mRNA 3.核蛋白体循环 1.Tm值 4、核酶

重要功能化合物:ATP

合成核酸的原料,如dNTP、NTP 第二信使(cAMP、cGMP) 构成辅酶(如NAD、FAD) 提供一碳单位

学习参考

. . . . .

端粒

2、Tm(melting temperature) 6.分子杂交 8.发夹(hairpin)结构 五、问答题

1、简述DNA双螺旋模式要点? 5、DNA变性与复性的概念? 1、 试比较蛋白质与核酸结构的异同? 4.试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 1.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

3、写出多肽链与多核苷酸链在组成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二)、简述DNA双螺旋模式要点。 1.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 六、判断题 6. 各个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酯键相连的。( C ) 7. 细胞中含量最高的RNA是(rRNA)

8. DNA双螺旋结构中,螺旋一圈有(10)个碱基对,螺距为( 3.4nm )。

第三章 酶 一、单项选择题

7、在二氢叶酸合成酶反应体系中,加入磺胺类药物后可使酶催化特性出现( A、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B、表观Km增大,最大反应速度增大 C、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增大 D、表观Km不变,最大反应速度降低 E、表观Km增大,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18、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属于_________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竞争性抑制

C. 竞争性抑制 D. 变构抑制

1、当某一种酶的Km值是1/9 [S]时,试问其反应速度v应该为( )。

A、v = 0.8 Vmax B、v = 0.9 Vmax C、v = 1.0 Vmax D、v = 1.2 Vmax E、v = 2.0 Vmax

17、有关酶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论述应该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小分子RNA

B、抑制剂都是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结合,并起抑制作用的 学习参考

。 ). . . . .

C、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是一种快速调节

E、酶原激活过程涉及酶分子一级结构变化

7、有机磷中毒时,胆碱脂酶活性受到的抑制是(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D、可逆性 E、不可逆性

13、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 B. 所有酶都有绝对专一性 C. 所有酶都需要辅酶或辅基 D. 以上都不是 18、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属于

A. 不可逆抑制 B. 竞争性抑制

C. 非竞争性抑制 D. 变构抑制

13、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

A.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 B. 所有酶都有绝对专一性C. 所有酶都需要辅酶或辅基 D. 以上都不是

7、下图是几种抑制作用的双倒数作图,其中竞争性抑制作用的作图是(

A、 A B、 B C、 C D、 D E、 E

5、关于别(变)构酶的理解,应该是( )。 A、 调节物分子构象的改变致酶活性变化。 B、 是一种酶化学修饰的调节方式。 C、 磷酸果糖激酶-1是一种别构酶 D、 别构酶底物动力学呈矩形双曲线。 E、 激活剂作用于活性中心导致酶活性升高。 7、有机磷中毒时,胆碱脂酶活性受到的抑制是(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D、可逆性 E、不可逆性

8、关于mR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帽子结构位于5’ -末端

学习参考

)。

. . . . .

B、hnRNA是直接从基因组DNA转录生成的mRNA的前体 C、遗传密码是由mRNA分子上三个想邻核苷酸组成 D、外显子(exon)是指hnRNA分子内不被翻译的片段

E、哺乳动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从5’至3’端依次为:5’帽子、5’端非编码区、编 码区、3’非编码区、多聚腺苷酸

3、在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是: ( ) A. B. C. D. E.

底物 酶蛋白 辅基或辅酶 金属离子

辅酶中的B族维生素

3、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

A.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 B. 所有酶都有绝对专一性 C. 所有酶都需要辅酶或辅基 D. 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7、当某一酶催化反应的V为Vmax的90%时,其Km应该是 。Km只与 、 和 有关。

1、在实验“脲酶Km值简易测定法”中,加入脲酶液37℃水浴10分钟后,加入10%ZnSO4的作用是 。

3、通过与酶活性中心结合起抑制作用的有 不可逆抑制作用 和 竞争性抑制作用 二种类型。 2、

结合酶的特点是__ __才有催化活性。一种辅助因子可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组成_ _ __酶。酶蛋白决定_ ___,辅助因子决定_ ____。

6、Km值是指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时的 。当酶促反应速度(v)是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其Km的 倍。

5、在脲酶Km值简易测定法中,磷酸盐缓冲液的作用主要是 ,目的

是为了保持脲酶活性,加入硫酸锌则是为了 ,其作用原理是 。

11、Km值是指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时的 。当酶促反应速度(v) 是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其Km的 倍。 四、名词解释

2、 共价修饰调节——在酶活性的调节中,通过另一酶催化发生在酶蛋白肽链上某一基团的共价修饰或去

共价修饰来改变酶活性的调节方式。

3、 isozymes——The isozymes are active formes of an enzyme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amino acid sequences and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s. 4、 变构酶 5、 同工酶 学习参考

. . . . .

3、同工酶 2、必需基团 6、 Km值

3、同工酶和核酶 3、同工酶和活性中心 2、Km

1、酶活性中心 7、 五、问答题

1、叙述酶活性调节的基本内容及生理意义(10分)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着酶促反应的? 1、 叙述酶活性调节的基本内容及生理意义(10分) 3、举例说明变构效应的主要机理。

(一)影响酶促反应的抑制剂有哪几种?并简要解释其基本特点。(专科:15分)

第二篇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第四章 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4、 “糖代谢”中不正确的概念是( )。

A、红细胞中葡萄糖在有氧情况下,仍不能进行有氧氧化分解

B、体内磷酸核糖可由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反应后生成 C、糖原合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而磷酸化酶磷酸化后则活性降低 D、磷酸化酶只能分解-1,4 糖苷键,而对-1,6 糖苷键无作用 E、肝脏一般不以血糖合成糖原,而肌组织则仅以血糖合成糖原

7、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有氧氧化过程在胞液和线粒体内完成 B、在糖原合成中,CDPG是葡萄糖活化形式 C、NADPH+ + H+ 产生于磷酸戊糖途径 D、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产生38分子ATP E、糖异生的重要意义是维持血糖恒定

8、催化FAD2H 生成的脱氢酶是( )。

A、脂酰CoA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甘油脱氢酶 E、苹果酸脱氢酶

学习参考

. . . . .

21、以下不参与糖异生过程的酶应该是(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19、以下为乙酰辅酶A在体内产生途径和可能的代谢趋向,例外的是( )。 A、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 B、由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产生 C、合成胆固醇 D、进入糖异生途径

E、脂肪酸氧化产生 A、已糖激酶

B、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C、6-磷酸果糖激酶-1

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E、蛋白激酶A

28、是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 29、是催化高能磷酸化合物形成反应( )。 14、乙酰CoA可以进行下列代谢,例外的是

A.生成胆固醇 B. 生成甘油 C.生成脂肪酸 D. 进入三羧酸循环 17、体内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17、体内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_________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A、TSH活性降低 B、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高 C、乙酰CoA羧化酶活性升高 D、糖原合成减少 E、LCAT活性增高 10、 在机体饥饿时,( )。 11、 在机体饱食后,( )。 11、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学习参考

. . . . .

E、脂肪酸(16:0)的合成 10、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E、 以上都不是

3、在糖酵解过程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

A、 丙酮酸激酶 B、 蛋白激酶C C、 己糖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磷酸果糖激酶-1

7、学习了“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一章后,我们知道( )。

A、解偶联剂不影响ADP磷酸化和氧化作用 B、解偶联剂不影响ADP磷酸化,但影响氧化作用

C、解偶联剂抑制ADP磷酸化,但不影响氧化作用 D、解偶联剂抑制ADP磷酸化和氧化作用 E、以上都不正确

19、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 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E、丙酮酸和乙酰乙酸

1、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三个酶分别是 酶、 酶和 酶

4、三羧酸循环中哪种物质不是四碳化合物:

A.草酰乙酸 B.苹果酸 C.延胡索酸 D.柠檬酸

二、多项选择题

8、下列哪一些因素可导致糖酵解减弱和糖异生作用增强? ( ) A. B. C. D. E.

脂肪动员减少 组织蛋白质分解减少 乙酰辅酶A浓度降低 ATP/ADP比值降低 ATP/ADP比值增高

学习参考

. . . . .

三、填空题

1、糖酵解过程催化ATP生成反应的酶是 磷酸甘油酸激酶 和 丙酮酸激酶 。 2、能发生糖异生作用的非糖物质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

8、糖酵解途径中三个关键酶是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和 ________________。

7、当某一酶催化反应的V为Vmax的90%时,其Km应该是 。Km只与 、 和 有关。

9、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有 酶、 酶 和 酶组成。

2、磷酸戊糖的生理意义在于 , 。 2、能发生糖异生作用的非糖物质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

6、糖酵解途径中三个关键酶是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和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6、 糖酵解 7、 糖的有氧氧化

五、问答题

4、写出直接以丙酮酸为底物或产物的反应及其相应催化的酶(不要求写出反应物结构式) 1、简述糖有氧氧化途径的生理意义。

8、写出体内以丙酮酸为底物或产物的可能反应(包括:酶及其辅助因子,底物和产物) 6

简要描述6-磷酸葡萄糖的可能代谢来源和去路。

1、Question and answer

How dose NADH formed during glycolysis travel into the mitochondria, where it is oxidized to ATP through the action of electron transport and ATP Synthase?

NADH formed through glycolysis is not directly oxidized in the mitochondria, due to a lack of membrane transport. Instead, (1) the malate - asparate shuttle allows reducing equivalents ( or NADH) to be transported across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s malate, which is converted to NADH and oxaloacetate. And (2) the -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allows reducing equivalents ( or NADH) to be transported across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s -glycerophosphate, which is converted to FADH2 and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or DHAP ).

1.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2. 写出涉及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名称。 2、写出涉及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名称。 (一)、简述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

学习参考

. . . . .

1、 糖的有氧氧化可分哪几个阶段?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关键酶有哪些? 六、判断题

2、 磷酸型的磷酸化酶激酶有活性。( A )

3、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的作用酶——柠檬酸合成酶是循环的限速酶。( C ) 4、 ( 2,6-双磷酸果糖 )是6-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激活剂。

5、 1,6-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1别构( 激活 ) 剂。(填“激活”或“抑制”)

+

6、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酶有 ( TPP )、辅酶A、(NAD)、FAD和(硫辛酸)。 7、 活性葡萄糖是( UDPG )。

8、 肝可以补充血糖是因为肝内有(葡萄糖-6-磷酸酶 ),该酶可以将G-6-P 转变为(G)。 9、 Krebs循环的限速酶是( -酮戊二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

10、三羧酸循环唯一可以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是( 琥珀酰CoA )转变为( 琥珀酸 )。

第五章 脂类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1、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 )。

A、高密度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脂蛋白 E、乳糜微粒

26、血浆脂蛋白按密度排列由低到高分别是:

A、CM HDL LDL VLDL B、HDL LDL VLDL CM C、VLDL CM LDL HDL D、CM VLDL LDL HDL

5、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

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9、有关脂类代谢的错误叙述是( )。

A、酮体在肝内生成,在肝外组织被氧化利用 B、脂肪组织脂肪合成活跃是因为甘油激酶活性比较高 C、体内胆固醇可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D、HMG 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限速酶 E、合成脂肪酸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

1、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 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α学习参考

. . . . .

E、乙酰乙酸和琥珀酸

23、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B、运输外源性胆固醇 C、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D、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25、下列关于血浆脂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载脂蛋白参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B、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CM〈VLDL〈LDL〈HDL

C、LCAT由肝细胞合成,它催化HDL中卵磷脂与Ch生成CE和溶血卵磷脂 D、LDL主要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E、VLDL又称为前-脂蛋白 4、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B、运输外源性胆固醇 C、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D、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7、血浆脂蛋白按密度排列由低到高分别是:

A、CM HDL LDL VLDL B、HDL LDL VLDL CM C、VLDL CM LDL HDL D、CM VLDL LDL HDL 10、有关“磷脂代谢”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鞘磷脂是甘油磷脂,它由鞘氨醇、甘油三酯和磷酸胆碱所构成 B、磷脂酶A2水解脑磷脂分子中2位酯键生成磷脂酸 C、磷脂酰乙醇胺也称卵磷脂 D、UDP-胆碱是胆碱的活化形式

E、脑磷脂和卵磷脂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甘油 12、血浆中催化HDL中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 A.ACAT B.磷脂酶 C.LCAT

D.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E.脂酰转移酶

17、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肉硷脂酰转移酶I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8、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有错误的是( )。

A、 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

B、 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学习参考

. . . . .

C、 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酮体。 D、 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肉硷脂酰转移酶I。 E、 TX与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33、从肝中提取出一种类脂,分析其组成含有脂肪酸、磷酸胆碱等,但不含甘油。 这种类脂可能是

A、卵磷脂 B、脑磷脂 C、脑苷脂 D、神经鞘磷脂 E、心磷脂 A、已糖激酶

B、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C、HMG-CoA合成酶 D、HMG-CoA还原酶 E、蛋白激酶A

28、是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

29、胆固醇代谢 ( )。1、以下哪一组化合物都是酮体?(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β一羟丁酸C、丙酮酸和琥珀酸 D、β一羟丁酸和琥珀酸 E、乙酰乙酸和琥珀酸

2、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H2O,净生成ATP数为 ( E )A.149

B.131

C.109

D.119 E.129

3、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是 ( E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合成

5、请指出下列有关脂类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 A、肝外生成的酮体被运至肝脏氧化产能 B、饥饿时,脑组织的主要能源是利用酮体 C、VLDL是体内运输内源性TG的脂蛋白 D、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E、磷脂酸是磷脂的最简单形式

6、下列哪一组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 C ) A、HDL和CM B、VLDL和LDL C、HDL和VLDL D、CM和LDL E、HDL和LDL

学习参考

) . . . . .

1.由乙酰CoA可合成 ( A B C ) A、 胆固醇 B、 酮体 C、 脂肪酸 D、 甘油

2、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合成中胆碱和胆胺的活性供体(B D) A、 GDP-胆胺 A、 B、 C、

CDP-胆碱 GDP-胆胺 CDP-胆胺

1、以下化合物哪一种是体内重要高能磷酸化合物。( )

A、1,6-双磷酸果糖 B、磷酸二羟丙酮 C、6-磷酸葡萄糖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型丙酮酸

4、以下“钙磷代谢”概念,正确的应该是( )。

A、血磷是指血浆中有机磷酸盐所含的磷 B、血钙中只有Ca2+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C、25-(OH)2-D3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和磷 D、碱性食物可增强钙盐溶解,促进钙的吸收 E、PTH有升高血钙和血磷的作用

5、卵磷脂合成时,所需要的活性胆碱是( )。

A、UDP-胆碱 B、GDP-胆碱 C、CDP-胆碱 D、ADP-胆碱 E、TDP-胆碱

8、主要由以下哪一种辅助因子提供氢,合成软脂酸。( )

A、FAD B、NADP+ C、FAD2H D、NADH + H+ E、NADPH + H+ 14、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B、运输外源性胆固醇 C、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D、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学习参考

. . . . .

16、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A、96 B、120 C、129 D、131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 、 、

和 四种,其中功能为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是 。 8、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有: 、 和 等。 3、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中间产物,它们分别是: 、 和 。

9、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 , 和 。

7、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其主要转化产物是 。

2、在以内 、 和 三者统称为酮体。2、脂肪组织不能利用甘油是缺乏 甘油激酶 酶;而却存在脂动员中起决定作用的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酶。

8、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 、 和 。 5、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中间产物,它们分别是: 、 和 。

9、脂肪酸每次β-氧化断掉一个 ,生成一个新的脂肪酰CoA。

8、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有: 、 和 。 四、名词解释

2. 脂肪动员 4、脂肪酸β-氧化

3、HMG-CoA合成酶 与HMG-CoA还原酶

五、问答题

3. 简述脂肪酸氧化分解的过程。

4、酮体是如何生成和利用的?其有何生理意义?

4.

(四)、简述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

六、判断题 9.

FA活化部位是在细胞的( 胞液 ),其活化形式是(脂酰CoA)。

10. FA氧化的限速酶是( 肉碱脂酰转移酶1 )。 学习参考

. . . . .

11. HMGCoA在( HMGCoA裂解)酶的作用下转为酮体。

12. 软脂酸合成中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的作用是将乙酰CoA从( 线粒体 )运到(胞液)。

+

13. 软脂酸合成所需的H是由( NADPH )提供的。 14. FA合成酶系中ACP,即(酰基载体蛋白)。 15. PG分为( 3 )类、( 9)型。

16. (神经鞘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脂。

17. 胆固醇合成过程中内质网上的( HMGCoA 还原)酶催化HMGCoA 反应。 18. ( 胆汁酸盐 )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胆囊中形成结石。

19. 测定尿中的17-酮类固醇有助于了解(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20. 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是( HDL )。

21. LPL催化(VLDL)中的TG水解,而TSH催化( 脂肪细胞 )中的TG水解。

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HDL )、(LDL)、(VLDL)和CM;分别相当于电泳分离的(a –脂蛋白)、( b –脂蛋白)、(前b –脂蛋白)和CM。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单项选择题

12、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中,解偶联物质是( )。

A、二硝基苯酚 B、一氧化碳 C、鱼藤酮 D、氰化物 E、寡霉素

1、有关呼吸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一系列有序排列的酶和辅酶构成 B、链中各组分均可传递氢或电子 C、细胞色素C不参与构成任何复合物 D、泛醌是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组分

E、-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代谢物脱下的氢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 6、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体系中,加入寡霉素后出现的变化是( )。

A、不影响氧化作用,但抑制ADP磷酸化 B、抑制氧化作用,又抑制ADP磷酸化 C、影响氧化作用,但不影响ADP磷酸化 D、氧化作用,也不影响ADP磷酸化 E、以上都不是

19、一分子硬脂酰CoA彻底氧化比一分子软脂酰CoA彻底氧化多生成ATP为 A.16 B.17 C.18

25、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D.19 E.20

学习参考

. . . . .

A、96 B、120 C、129 D、131

19、CO与CN-(氰化物)阻断呼吸链的环节在于_________

A、NADH→CoQ B. CoQ→Cyt b C、Cyt aa3→O2 D. 以上都不是

2、下述“生物氧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正确的是( )。

A、指营养物在体内分解放能,并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B、P/O比值也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C、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泛醌与Cyt b之间存在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D、CN-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

E、2,4-DNP使H+不经ATP合酶回流,致质子电化学梯度破坏而起抑制作用

6、在肝细胞内,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可产生的能量是( )。

A、 2分子ATP B、12分子ATP C、15分子ATP D、17分子ATP E、38分子ATP

15、在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A、细胞色素b  细胞色素C1 B、FAD  泛醌 C、细胞色素C  O2 D、NADH  FMN

E、泛醌  细胞色素b

21、一分子软脂酸 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较硬脂酸少:

A、5 B、12 C、15 D、17 E、20 23、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A、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B、 琥珀酸延胡索酸

C、 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 D、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 30、产生FADH2的反应是( )。 31、产生NADPH + H+的反应是( )。

6、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A、96 B、120 C、129 D、131 19、CO与CN(氰化物)阻断呼吸链的环节在于

学习参考

. . . . .

A.

NADH→CoQ B. CoQ→Cyt b

C. Cyt aa3→O2 D. 以上都不是

18、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

A、 己糖激酶 B、 琥珀酸合成酶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A、核醇 B、铁硫簇 C、苯醌结构 D、Heme E、异咯嗪环

12、Q10能转递氢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 13、FAD转递氢的功能部位是其分子中( ) A、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B、 琥珀酸延胡索酸

C、 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 D、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 30、产生FADH2的反应是( )。 31、产生NADPH + H+的反应是( )。

21、一分子软脂酸 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较硬脂酸少:

A、5 B、12 C、15 D、17 E、20 15、在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A、细胞色素b  细胞色素C1 B、FAD  泛醌 C、细胞色素C  O2 D、NADH  FMN E、泛醌  细胞色素b

4、CO与CN-(氰化物)阻断呼吸链的环节在于 A

A、Cyt aa3→O2 B、 CoQ→Cyt b C、NADH→CoQ D、 Cyt c→Cyt aa3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哪些酶的辅酶不中含有AMP? 学习参考

(. . . . .

A. B. C. D. E.

乳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丙酮酸羧化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9、CO与CN-(氰化物)阻断呼吸链的环节在于_________

B.

NADH→CoQ B. CoQ→Cyt b

C. Cyt aa3→O2 D. 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体内ATP生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 _ __和___________ __两种。

2、 和 是血液中转运氨的主要方式。

四、名词解释 1、呼吸链 6、生物氧化

8、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有序排列的具有传递氢或电子的酶 9、 氧化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 1、ATP

4、生物氧化和生物转化 3、氧化呼吸链 5、糖异生作用

五、问答题

1、 简要解释变构酶的调节机理。

代谢物或效应剂与酶调节亚基结合致酶蛋白构象改变,如解聚与聚合,导致酶活性的变化。

2、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1)、代谢部位;(2)、反应条件;(3)、ATP生成;(4)、产生ATP数量;(5)、终产物;(6)、主要生理意义 22. 判断题

23. 辅酶Q在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是(将e传递给复合体3)。

+

( NADPH )可维持GSH于还原状态。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27、下列哪一项都是必需氨基酸: A、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B、异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学习参考

. . . . .

C、蛋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D、苯丙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 4、下列有关氨基酸代谢的正确论述是( )

A、肝脏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是缺乏L-谷氨酸脱氢酶 B、氨在血液中主要以丙氨酸及天冬酰胺形式运输 C、组氨酸代谢可产生N5-CH=NH-FH4 D、PAPS的功能是提供活性甲基

E、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是尿素合成的重要限速酶

5、以下哪一种酶的先天缺陷可导致“苯酮酸尿症”?( )。

A、酪氨酸 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C、酪氨酸羟化酶 D、精氨酸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12、下述哪一组都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

A、Leu 和 lys B、Lys 和 His C、Phe 和 Arg D、Tyr 和 Trp E、The 和 Ser

16、有关“氨的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 B、尿素是在线粒体及胞液内形成 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是关键酶 D、氨在血中运输的形式是丙氨酸及天冬氨酸

E、高蛋白膳食是尿素合成速度加快 7.氨基酸活化酶: A.能识别一组同功tRNA B.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催化氨基酸结合到tRNA D.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tRNA结合 E.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GTP反应

16、以下各组化合物,都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

A、Val 、Lys 、Gly B、Met 、Thr 、Ser C、Asn 、Phe 、Cy D、Glu 、Leu 、Val E、Trp 、Ile 、Phe

9、下列哪一项都是必需氨基酸:

A、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B、异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C、蛋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D、苯丙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16、有关“氨的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 B、尿素是在线粒体及胞液内形成 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是关键酶 D、氨在血中运输的形式是丙氨酸及天冬氨酸

E、高蛋白膳食是尿素合成速度加快4、 有关氨基酸代谢中机体对氨的主要处理方式是 ( C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乳酸循环

7、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 D )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C、鸟氨酸循环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转氨基作用

8、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D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5、下列氨基酸中哪一个是非必需氨基酸 E A 赖氨酸 B 苏氨酸 C 色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谷氨酸 7、肝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A

A.合成尿素 B.扩散入血 C.合成谷氨酰胺

D.合成氨基酸 E.合成嘌呤

8、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为 C

A 氧化脱氨 B 还原脱氨 C 联合脱氨 D.转氨 E. 直接脱氨 1、以下哪种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 )

A、谷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蛋氨酸 E、酪氨酸 3、经代谢转变生成牛磺酸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赖氨酸 E、缬氨酸 19、下列哪一项都是必需氨基酸: 学习参考

. . . . .

A、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B、异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C、蛋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D、苯丙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7.氨基酸活化酶: A.能识别一组同功tRNA B.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催化氨基酸结合到tRNA D.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tRNA结合 E.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GTP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3、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用是作为合成嘌呤及嘧啶的原料

2、联合脱氨基作用是由 和 联合作用完成的。 四、名词解释 4、ALT 5、AST

3. 联合脱氨基作用 5、氮平衡 、氮平衡

4、氧化磷酸化和联合脱氨基作用

五、问答题

5. 简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三)、简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2、简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3、简要描述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2. 简述蛋氨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概途径。 (二)简述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专科:15分)

六、判断题

24. 临床上对氨中毒的病人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的浓度。( C ) 25.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处于氮的正平衡。( A ) 26. 氨的代谢产物是( 尿素 ),代谢过程的限速酶是( 氨基甲酰转移酶 1)。

27. 高氨血症引起昏迷是因为血中氨与脑细胞中的( a-酮戊二酸 )结合,导致Krebs循环减弱,使脑所需的

ATP减少。

28. 肝硬化病人不宜用( 碱性 )利尿药以免血氨升高。(填“酸性”或“碱性”) 29. 一碳单位代谢需要维生素( 叶酸 )。

学习参考

. . . . .

30. 蛋氨酸的活性形式是( SAM/S-酰苷甲硫氨酸)。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9、在核苷酸代谢中,正确的理解应该为( )。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合成嘌呤环,后与磷酸核糖连接 B、N5, N10 -甲炔四氢叶酸参与嘧啶碱的合成 C、脱氧嘌呤核苷酸是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形成的

D、嘌呤分解的终产物是尿酸,而-氨基异丁酸是胸腺嘧啶的分解产物

E、合成中,提供嘌呤第2位碳原子的是二氧化碳 9、有关一碳单位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CO不属于一碳单位

B、一碳单位可来源于Glu的代谢 C、FH4是一碳单位的运载体

D、一碳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 E、不同形式一碳单位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19、以下为核苷酸代谢的基本特点,例外的是(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成脱氧核苷酸 B、-丙氨酸不是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C、尿酸是嘌呤在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D、尿嘧啶核苷酸是在形成的嘧啶环上结合磷酸核糖完成的 E、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成环的

34、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5-磷酸核糖结合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C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D、胞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氨基已丁酸 E、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形成是在核苷三磷酸的水平上 (B) 9、 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A、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T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中产物 D、胞嘧啶代谢产生苯丙氨酸

E、痛风症主要是由嘧啶代谢异常引起的

6、氨甲蝶呤和氨基喋呤抑制核苷酸合成中的哪个反应 E A.谷氨酰胺中酸胺氮的转移 B.向新生成的环状结构中加入CO2 C.ATP中磷酸键能量的传递

学习参考

. . . . .

D.天冬氨酸上氮的提供 E.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

9、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

A. 尿素 B.尿酸 C.肌酐 D.尿苷酸 E.肌酸 11、下列哪种组织主要以补救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

A、骨骼肌 B、心肌 C、肾 D、骨髓细胞 E、肝脏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比较:_______

A. 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B.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 核糖不同,碱基不同 D. 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8.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

A.tRNA B.mRNA C.rRNA D.DNA E.hnRNA 二、多项选择题

4、下列关于多核苷酸链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 B. C. D. E.

三、填空题

4、在合成中,嘌呤核苷酸的转变是在 核苷一磷酸 水平上进行的,而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是在 核苷二磷酸 水平上进行的。

10、PIP2在磷脂酶C的作用下水解成 和 ,这两者都是第二信使。

5、嘌呤与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脱氧核苷酸是在 水平上还原生 成;不同嘧啶碱分解的共有终产物是 和 。

1、抗肿瘤药物5-FU是属于 类抗代谢物,可干扰肿瘤细胞中的核酸合成。 9、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 4、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

四、名词解释

1、将下列英文缩写译成中文(每小题0.5分,共3分): (1)PKC (2)GOT 学习参考

链两端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由单核苷酸借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至少有20钟不同的单核苷酸可被利用合成 单核苷酸借氢键连接而成 嘌呤碱和嘧啶碱是重复单位

. . . . .

(2)NPN (4)CRE (5)FMN (6)TPK

五、问答题

1、 简述一碳单位与核苷酸代谢的关系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1、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的合成

20、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酮体利用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的合成

7、 下列有关物质代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ST在肝脏组织中含量最高 B、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C、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的共同代谢途径 D、甘油磷脂由甘油、脂酸、鞘脂等物质组成 14、体内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胆固醇 B、脂酰CoA C、3-磷酸甘油酸 D、甘油二酯 E、1,6-双磷酸果糖

4、以下都以N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例外的是(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乳酸脱氢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琥珀酸脱氢酶

22、有关体内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B、高等动物具有整体水平调节

学习参考

. . . . .

C、酶促化学修饰最常见的反应是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D、酶变构调节具有放大作用

E、限速酶大多数是催化单向反应的酶 34、下列有关核苷酸代谢中的正确概念是:( )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5-磷酸核糖结合 B、天冬氨酸是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 C、5-FU具有抗肿瘤作用,是CMP合成酶的直接抑制剂 D、胞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氨基已丁酸 E、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形成是在核苷三磷酸的水平上 8、下列有关物质代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ST在肝脏组织中含量最高 B、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C、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的共同代谢途径 D、尿素是肝、小肠和脑组织处理氨的主要形式 11、有关“代谢调节”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降低肝内糖异生 B、酶蛋白的磷酸化而致活性的改变称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C、乙酰CoA羧化酶为变构酶,又可接受共价修饰调节

D、2,6-双磷酸果糖通过共价修饰实现其对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调节 E、代谢调节是通过关键酶活性改变来实现 22、有关体内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B、高等动物具有整体水平调节

C、酶促化学修饰最常见的反应是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D、酶变构调节具有放大作用

E、限速酶大多数是催化单向反应的酶 23、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 )

A、ATP B、NADP C、FAD D、PAPS E、GMP

19、以下为乙酰辅酶A在体内产生途径和可能的代谢趋向,例外的是( )。 A、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 B、由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产生 C、合成胆固醇 D、进入糖异生途径 E、脂肪酸氧化产生

1、有关体内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错误的是( D ) A、 单细胞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B、 高等动物具有整体水平调节

学习参考

. . . . .

C、 酶促化学修饰最常见的反应是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D、 酶变构调节具有放大作用 E、 关键酶大多数是变构酶

5、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为: ( ) A. B. C. D. E.

葡萄糖 磷酸肌酸 CH3CO~SCoA CTP ATP

9、体内一碳基团转运的运载体( )。

A、S-腺苷蛋氨酸 B、维生素B12 C、叶酸 D、四氢叶酸 E、生物素

7、体内唯一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_________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8、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属于_________

A. 不可逆抑制 B. 竞争性抑制

C. 非竞争性抑制 D. 变构抑制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3、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用是作为合成嘌呤及嘧啶的原料

5、机体对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 和 。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2、 举例说明细胞内酶隔离分布对调节的重要性。

如:肝线粒体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与胞液内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是催化相同反应和生成同样的中间代谢物氨基甲酰磷酸,但同样的中间物在肝线粒体中生成尿素,而胞液合成嘧啶核苷酸,这因为分布在不同亚细胞部位,致使各自代谢互相不干扰。 饥饿情况下肝脏中的物质代谢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3、叙述人胰岛素-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表达生成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可能过程

学习参考

. . . . .

3、 饥饿时体内哪些代谢途径可能增强或减弱?严重时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1、简述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

3、叙述人胰岛素-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表达生成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可能过程(15分)

六、判断题

31. 肝肾细胞含有(甘油激)酶能利用甘油合成3-磷酸甘油,后者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后可以与(糖)代谢相

连。

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一、单项选择题

14、以下有关复制和转录过程论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上两股链都可作为模板,被复制或转录 B、真核生物DNA复制为单起始点进行

C、拓扑异构酶能水解3,5-磷酸二酯键,但不能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DNA复制中,引物又被称为Klenow片段

E、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是专一转录hnRNA基因的

3.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A.催化四种单核苷酸的聚合 B.需要DNA做引物 C.DNA聚合酶有种属特异性

D.产物DNA的性质取决于模板,与DNA聚合酶来源无关 E.沿着3’-5’方向合成

4.自然界中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大多数生物DNA的复制方式: A.环式 B.D-环式 C.半保留 D.全保留 E.散布式

15、以下有关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特点,但例外的是( )。

A、DNA分子中,GC含量高的片段较AT含量高的片段易解链 B、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同源性可反映不同生物间的亲缘性

C、从同一大鼠的肝脏或肾脏中获得DNA分子,它们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 D、在真核或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嘧啶碱总数与嘌呤碱总数都是相等的 E、不同人种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相同

A、DNA pol  B、DNA pol  C、DNA pol  D、DNA pol  E、DNA pol 

学习参考

. . . . .

26、是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催化领头链延长的酶

27、是真核生物线粒体DNA复制的酶 3.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具有5′→3′聚合活性 E.聚合反应需要引物

10.与pCAGCT互补的DNA序列是: A.pAGCTG B.pGTCGA C.pGUCGA D.pAGCUG E.pTCGAC

14.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E.高度重复序列

2、有关DNA聚合酶催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四种d NTP为其底物合成DNA B、两条链均以3ˊ-向5ˊ-端方向合成

C、催化DNA合成中,其中一条链是以不连续方式进行 D、必须以RNA为引物

E、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均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 13、DNA聚合酶的催化特征是( )。

A、催化过程不需要引物的参与 B、不具有核酸外切酶功能 C、从5ˊ-向3ˊ-端方向合成多核甘酸链 D、仅以DNA的一股链为模板 E、以四种NMP为原料合成多核苷酸链

15.DNA的半保留复制需要

A.核心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B.模板DNA和四种NTP C.引物和RNA聚合酶 D.DNA引物和连接酶 E.冈崎片段和终止因子 A、DNA pol  B、DNA pol  C、DNA pol  D、DNA pol  E、DNA pol 

26、是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催化领头链延长的酶

27、是真核生物线粒体DNA复制的酶10、基因点突变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是( 学习参考

)。. . . . .

A、DNA降解 B、DNA复制的停顿 C、转录过程的终止 D、RNA降解 E、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改变 14.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E.高度重复序列 15.DNA的半保留复制需要

A.核心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B.模板DNA和四种NTP C.引物和RNA聚合酶 D.DNA引物和连接酶 E.冈崎片段和终止因子 10.与pCAGCT互补的DNA序列是:

A.pAGCTG B.pGTCGA C.pGUCGA D.pAGCUG E.pTCGAC

13、有关反转录的正确叙述: ( )

A.反转录反应不需要引物 B.反转录后的产物是cDNA C.反转录的模板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 D.合成链的方向是3′→5′ E.反转录反应的底物是4种NTP。 有关反转录的正确叙述: ( ) A.反转录反应不需要引物 B.反转录后的产物是cDNA

C.反转录的模板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 D.合成链的方向是3′→5′ E.反转录反应的底物是4种NTP。 3.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A.催化四种单核苷酸的聚合 B.需要DNA做引物 C.DNA聚合酶有种属特异性

D.产物DNA的性质取决于模板,与DNA聚合酶来源无关 E.沿着3’-5’方向合成

4.自然界中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大多数生物DNA的复制方式: A.环式 B.D-环式 C.半保留 D.全保留 E.散布式

3.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具有5′→3′聚合活性 E.聚合反应需要引物

学习参考

. . . . .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9、 、 、 和 是DNA损伤后的主要修复方式。

1、DNA损伤的修复方式有 、 、 、 。

1、DNA双链中,可作为模板转录生成RNA的一股链称为 ,其对应的另一股链称为 。

8、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主要有 、 、 和 等。

四、名词解释 7、CDK

4. DNA复制 1、DNA复制 2.冈崎片段

2、 exon和冈崎片段 2、中心法则 2.冈崎片段

2.DNA拓扑异构酶

五、问答题

4.简述复制过程的六个要点.(11分) 2.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 5、简要解释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2.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 4、比较真核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

2、写出(或列表比较)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特点。 2.比较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特点。

4.简述复制过程的六个要点.(11分)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一、单项选择题

3.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是指:

A.在mRNA分子的起始码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学习参考

. . . . .

C.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 D.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

8.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它位于第一个结构基因处 B.它和RNA聚合酶结合 C.它编码阻遏蛋白 D.它和反密码子结合

18、有一基因片段为3- GGCCAAGTTTAC-5 ,推断其mRNA片段序列应该是()。

A、3-CAUUUGAACCGG -5 B、3- CATTTGAACCGG-5 C、3-GUAAACUUGGCC-5 D、3- GGCCAACUUUAC-5 E、以上都不是

5.真核细胞mRNA的加互修饰不包括:

A.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B.在mRNA的3’末端加polyA尾巴 C.经过较多的甲基化过程 D.在mRNA的5’末端形成帽子结构 E.mRNA由核内不均一RNA转变而来

10、某基因片段编码链序列为 -GCATTACTAG-,其相应的转录产物的序列应该是( A、- CUAGUAAUGC - B、- CTAGTAATGC - C、- CGTAATGATC - D、- GCAUUACUAG - E、- GCATTACTAG -

2、找出与TGAGCATAAATGGG完全互补的RNA链一级结构。( ) A、ACTCGTATTTACCC B、 CCCATTTATGCTCA C、ACUCGUAUUUACCC D、 CCCAUUUAUGCUCA E、AGACTAGCAATTAC

14、与mRNA上ACG密码子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 )。 A、UGC B、TGC C、GCA

D、CGU E、CGT 18、AATAA是( )。 A、启动子序列

B、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元件 C、真核生物的反式作用因子

D、真核生物转录后3`-末端加poly(A)的修饰点

E、含有线粒体起始密码序列

15.以mRNA为模板,催化cDNA合成的酶是: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Klenow片段 D.反转录酶 E.DNA酶

7、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 A、45S-RNA

学习参考

)。

. . . . .

B、5S-rRNA

C、tRNA D、hnRNA E、snRNA

3、RNA聚合酶在转录中的催化特征是 A、从3ˊ-向5ˊ-端方向合成多核甘酸链 B、也能催化DNA的合成 C、以DNA的一股链为模板 D、必须以RNA为引物

29、有一mRNA片段为3-GUAAACUUGGCC-5,推断其基因片段序列应该是

A、3-CAUUUGAACCGG -5 B、3- CATTTGAACCGG-5 C、3- GGCCAAGATTAC-5 D、以上都不是

4.有关反转录的正确叙述: A.反转录反应不需要引物 B.反转录后的产物是cDNA

C.反转录的板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 D.合成链的方向是3′→5′

E.反转录反应的底物是4种NTP。

13.真核细胞中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 A.在mRNA3′末端另polyA尾 B.mRNA的前体是核内hnRNA

C.在mRNA5′端形成7甲基尿苷酸帽子结构 D.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E.不同RNA片断之间的拼接2、找出与TGAGCATAAATGGG完全互补的RNA链一级结构。(A、ACTCGTATTTACCC B、 CCCATTTATGCTCA C、ACUCGUAUUUACCC D、 CCCAUUUAUGCUCA E、AGACTAGCAATTAC

5、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C A 是不对称转录

B 在多基因的DNA双链分子中,各基因的模板链并不都在同一条链上。 C 需要引物酶 D 原料是NTP

E 能转录的DNA链称为反意义链。

18.与mRNA的GCU密码子对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

学习参考

) . . . . .

A.CGA B.IGC C.CIG D.CGI

3.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是指:

A.在mRNA分子的起始码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C.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 D.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

4.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13.真核细胞中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 A.在mRNA3′末端另polyA尾 B.mRNA的前体是核内hnRNA

C.在mRNA5′端形成7甲基尿苷酸帽子结构 D.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E.不同RNA片断之间的拼接

16、RNA聚合酶在转录中的催化特征是( )。

A、从3ˊ-向5ˊ-端方向合成多核甘酸链 B、以四种NMP为原料合成多核苷酸链 C、也能催化DNA的合成 D、以DNA的一股链为模板 E、必须以RNA为引物

11、 关于mRNA上三联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每种氨基酸一般有2-4个密码 B、具有通用性 C、有4个密码不代表氨基酸 D、必须是连续的 5.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

A.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B.在mRNA的3’末端加polyA尾巴 C.经过较多的甲基化过程 D.在mRNA的5’末端形成帽子结构 E.mRNA由核内不均一RNA转变而来

8.下面哪些因素可防止DNA上的一个点突变表现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A.DNA的修复作用 B.密码的简并性

C.校正tRNA的作用 D.核糖体对mRNA的校正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哪项不正确?

A.有20种,对应于20种氨基酸 B.可使酶识别tRNA和氨基酸 C.有α及/或β亚基 D.疏基酶 E.借次级键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 学习参考

. . . . .

10.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 B.基因转录; 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mRNA的半衰期; E.翻译速度; 15.以mRNA为模板,催化cDNA合成的酶是: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Klenow片段 D.反转录酶 E.DNA酶 4.有关反转录的正确叙述: A.反转录反应不需要引物 B.反转录后的产物是cDNA

C.反转录的板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 D.合成链的方向是3′→5′

E.反转录反应的底物是4种NTP。 二、多项选择题

16.基因有两条链,与mRNA序列相同(T代替U)的链叫做___________ A. 有义链 B. 反义链 C. 重链 D. cDNA链 E. 轻链

6、以下有关“复制和转录”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DNA聚合酶以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底物 B、真核细胞的复制为单起点,而原核细胞为多起点 C、原核细胞的复制过程主要依赖DNA聚合酶Ⅲ D、RNA聚合酶催化过程不需要引物

E、在真核和原核生物,复制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

三、填空题

2、氨基酸与tRNA分子中的 部位结合,其结合反应由 酶催化。

20.与5'-AAUCCGAUCG-3'互补的DNA序列是:

1、DNA双链中,可作为模板转录生成RNA的一股链称为 ,其对应的另一股链称为 。

2、转录因子通常包含的3个结构域是 、 和 。 4、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 和 两大类;而真

核生物的转录终止是与 相关的。

四、名词解释

2、不对称转录

学习参考

. . . . .

4、核酶 5、转录

1、不对称转录 与 逆转录

4.密码的简并性 4.外显子 6.hnRNA 五、问答题

6.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三种RNA各有何功能? 7. 简述真核细胞内mRNA转录后是如何加工的?

、简述真核生物tRNA基因转录后的加工。

4.试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 9、列出真核和原核mRNA的主要区别。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一、单项选择题

28、有关“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参与合成的氨基酸都只有1个密码 B、N端至C端是肽链合成时的延伸方向

C、蛋白质生物合成步骤分为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阶段 D、氨基酸必须经活化才能参与蛋白质合成

21、 关于mRNA上三联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每种氨基酸一般有2-4个密码 B、具有通用性 C、有3个密码不代表氨基酸 D、必须是连续的 22、关于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哪一项是正确的:

A、mRNA是直接模板 B、一种tRNA可运输多种氨基酸 C、r R NA上有反密码 D、核蛋白体沿mRNA3-5方向移动

18.与mRNA的GCU密码子对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 A.CGA B.IGC C.CIG D.CGI 30、体内一碳基团转运的运载体 A、S-腺苷蛋氨酸 B、维生素B12 C、叶酸 D、四氢叶酸

4.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学习参考

. . .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5.在研究蛋白合成中,可利用嘌呤霉素,这是因为它: A.使大小亚基解聚 B.使肽链提前释放 C.抑制氨基酰-tRNA合成酶活性 D.防止多核糖体形成 6.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信号由:

A.tRNA识别 B.RF识别 C.EF识别 D.IF(或elF)识别 7.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141142143144145145

CAGCUCUAACGGUAGAACAGC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A.141 B.142 C.143 D.144

12.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 A.甲硫氨酸 B.S-腺苷蛋氨酸 C.苯丙氨酸 D.丙氨酸 E.以上都不是,而是TAG

19、有关“遗传密码与反密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密码或反密码均由3个相邻核苷酸组成 B、密码存在于mRNA分子上,而tRNA分子含有反密码 C、密码与反密码间必须严格遵循A-U、G-C碱基配对规律 D、一种氨基酸可有2-6个遗传密码

E、无论原核或真核生物AUG都是起始密码

5.有关蛋白质合成,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基本原料是20种氨基酸

B.直接模板是mRNA

C.合成的方向是从羧基端到氨基础 D.是一个多因子参加的耗能过程 E.是多聚核蛋白体循环

12、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在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子可有多个核蛋白体同时进行合成 B、肽链合成的方向是由C端至N端 C、合成过程需要有GTP参与

D、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只有20种

E、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6、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参与合成的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

B、肽链合成的方向是由C端至N端

学习参考

. . . . .

C、合成中,20种氨基酸都有其相应的密码 D、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9.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

C.转录后的产物都需要进行加工修饰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E.都需要GTP

14.当mRNA被翻译合成蛋白质时,以下L-氨基酸能直接参入到新合成的多肽链中: A.腺苷蛋氨酸 B.羟脯氨酸 C.鸟氨酸 D.天门冬酰胺

1、 关于mRNA上三联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每种氨基酸一般有2-4个密码 B、具有通用性 C、有4个密码不代表氨基酸 D、必须是连续的 2、关于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哪一项是正确的:

A、mRNA是直接模板 B、rRNA上有反密码

C、一种tRNA可运输多种氨基酸 D、核蛋白体沿mRNA3-5方向移动

3、有一mRNA片段为3-GUAAACUUGGCC-5,推断其基因片段序列是

A、3-CAUUUGAACCGG -5 B、3- CATTTGAACCGG-5 C、3- GGCCAAGATTAC-5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甲硫氨酸; D.S-腺苷蛋氨酸 E.以上均不是,而是TAG 7.翻译的起始不需要:

A.Met-tRNA B.mRNA模板 C.核蛋白体 D.起始因子 E.dGTP

3、在Asp-tRNA分子中的反密码是GUC,其对应的遗传密码应该为( )。 A、CAG B、GTC

C、GAC D、CUG E、CTG

8.下面哪些因素可防止DNA上的一个点突变表现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学习参考

. . . . .

A.DNA的修复作用 B.密码的简并性

C.校正tRNA的作用 D.核糖体对mRNA的校正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哪项不正确?

A.有20种,对应于20种氨基酸 B.可使酶识别tRNA和氨基酸 C.有α及/或β亚基 D.疏基酶

E.借次级键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14、与mRNA上ACG密码子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 )。 A、UGC B、TGC C、GCA D、CGU E、CGT

12、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在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子可有多个核蛋白体同时进行合成 B、肽链合成的方向是由C端至N端 C、合成过程需要有GTP参与

D、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只有20种 E、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3、有关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的正确的叙述是( )。

A、有密码环和3'-端-C-C-A-OH B、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OH C、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OH D、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OH E、有密码环和5'-端-C-C-A-OH

14.当mRNA被翻译合成蛋白质时,以下L-氨基酸能直接参入到新合成的多肽链中: A.腺苷蛋氨酸 B.羟脯氨酸 C.鸟氨酸 D.天门冬酰胺 5.在研究蛋白合成中,可利用嘌呤霉素,这是因为它: A.使大小亚基解聚 B.使肽链提前释放 C.抑制氨基酰-tRNA合成酶活性 D.防止多核糖体形成 6.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信号由:

A.tRNA识别 B.RF识别 C.EF识别 D.IF(或elF)识别 7.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141142143144145145

CAGCUCUAACGGUAGAACAGC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A.141 B.142 C.143 D.144

8.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它位于第一个结构基因处 B.它和RNA聚合酶结合

学习参考

. . . . .

C.它编码阻遏蛋白 D.它和反密码子结合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12.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 A.甲硫氨酸 B.S-腺苷蛋氨酸 C.苯丙氨酸 D.丙氨酸 E.以上都不是,而是TAG

20、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参与合成的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 B、肽链合成的方向是由C端至N端 C、合成过程需要能量

D、合成中,20种氨基酸都有其相应的密码 E、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12、关于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哪一项是正确的:

A、mRNA是直接模板 B、rRNA上有反密码

C、一种tRNA可运输多种氨基酸 D、核蛋白体沿mRNA3-5方向移动

6.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甲硫氨酸; D.S-腺苷蛋氨酸 E.以上均不是,而是TAG 7.翻译的起始不需要:

A.Met-tRNA B.mRNA模板 C.核蛋白体 D.起始因子 E.dGTP

5.有关蛋白质合成,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基本原料是20种氨基酸 B.直接模板是mRNA

C.合成的方向是从羧基端到氨基础 D.是一个多因子参加的耗能过程 E.是多聚核蛋白体循环

6.在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结合的是: A.操纵基因 B.调节基因 C.启动基因 D.结构基因 E.终止基因

9.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 学习参考

. . . . .

C.转录后的产物都需要进行加工修饰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E.都需要GTP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4、遗传密码是指 分子内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其特点是 、 、 和 。 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 和 。

10、氨基酸与tRNA分子中的 部位结合,其结合反应由 酶催化。

10、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通用性。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 和 。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 和 。

3、参与构成原核细胞核糖体的rRNA是 、 和 。

四、名词解释

5. 翻译 4、中心法则 8、反密码子

3.核蛋白体循环 4.密码的简并性 五、问答题

3.简述原核和真核细胞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 1、阐述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方式。

3.简述原核和真核细胞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

(三)何谓“遗传密码”,有哪些重要特点?并简要解释之。(专科:10分)

六、判断题

32. 遗传密码的起始密码是( AUG )。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有关“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错误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

A、质粒(plasmid)为环状双链DNA分子 B、cDNA是指反转录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 C、DNA被酶切开后,两条链切口错开的末端称粘性末端 D、真核表达系统不具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切割单链DNA

20、有关“DNA重组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表达系统不具备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单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C、含外源基因的质粒载体被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称“转化” D、粘性末端是指DNA被酶切开后,两条链切口错位的末端

E、质粒(plasmid)是共价闭合环形DNA,并能自主复制

22、下列关于质粒DNA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依赖基因组DNA进行复制 B、常携带抗药基因 C、小分子环状DNA D、含有多克隆位点 E、插入外源DNA不影响其复制

5、通过自动获得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获取新的遗传表型,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A、conjugation B、transduction C、transformation D、transposition

E、gene-recombination

10、基因点突变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是( )。

A、DNA降解 B、DNA复制的停顿 C、转录过程的终止 D、RNA降解

E、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改变 1、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A. 不同来源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 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是指:

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 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C. 把DNA重组体导人原核细胞 D. 把外源DNA导人宿主细胞 E. 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3、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 载体的序列分析 B. 限制酶的切割

C. 重组体的筛选 D. 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 E. DNA重组体的形成与转化

学习参考

。 ) . . . . .

6、下列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A. 人工合成DNA B. 从mRNA合成cDNA 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 D. 从细菌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 E.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11.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酶的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切割位点不一定是交错的

C.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的DNA分子 D.只能切割含有识别序列的双链DNA分子 E.酶的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2、错误理解“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基因工程也称重组DNA技术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单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C、质粒是存在在细菌细胞中的DNA

D、DNA被酶切开后,两条链切口错开的末端称粘性末端

13.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transfection)是指:

A.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把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 C.把DNA重组体导入原核细胞 D.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E.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14.基因工程操作应用的许多载体质粒都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是为了便于: A.外源基因插入质粒 B.宿主菌的生物繁殖

C.质粒的转化 D.带有目的基因的宿主菌的筛选 E.目的基因的表达

18.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C.切割原核生物D分子

D.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 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19.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A.不同来源的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不同来原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0.对基因工程载体的描述,下列哪个不正确: A.都可以转入宿主细胞

B.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学习参考

. . . . .

C.都可以连接进目的基因 D.都是环状双链DNA分子 E.都有筛选标志

3、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过程称( )。

A、转导 B、转录 C、转化 D、转染 E、转座 5、“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告诉我们,不正确的是( )。

A、原核表达系统没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单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C、质粒是存在在细菌体内的DNA D、活性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E、细胞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称为不均一核RNA(hnRNA)

19.以下那一个编码真核生物蛋白质的核酸序列能直接放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A.mRNA B.cDNA C.基因组基因 D.病毒基因

6.在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结合的是: A.操纵基因 B.调节基因 C.启动基因 D.结构基因 E.终止基因

18、以下是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大多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串联,构成操纵子 B、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都是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 C、所有真核转录因子均包含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 D、乳糖衍生物诱导Lac阻遏蛋白结合操纵序列 E、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13、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 )。

A、基因的活化 B、转录的起始

C、转录后加工 D、翻译的起始

E、翻译后加工

17、色氨酸操纵子(元)调节过程涉及( )。

A、转录激活调节 B、转录延长调节 C、转录水平调节

D、翻译水平调节 E、转录和翻译调节 1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需要:

A.增强子 B.转录子 C.衰减子 D.顺反子 E.调节子 10.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 B.基因转录; 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mRNA的半衰期; E.翻译速度;

学习参考

. . . . .

4、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 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E. 阻遏物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8、“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告诉我们,不正确的是 A、原核表达系统没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B、质粒是存在在细菌体内的DNA D、活性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E、细胞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称为不均一核RNA(hnRNA)

9、有关“基因表达调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真核基因是多顺反子 B、反式作用因子是调节真核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C、操纵子调控为转录水平的调控

D、在乳糖操纵子调控中,乳糖是诱导转录的

1、不正确描述“操纵子”概念的是

A、色氨酸操纵子调控中,色氨酸促进转录 B、操纵子的控制区由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构成 C、因操纵子调控为转录水平的调控 D、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由基因操纵子控制

5、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 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 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E.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17、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调控元件有( )。 A、 TATA B、 AUG C、 增强子 D、 锌指

6、指出对于“细胞癌基因”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俗称“看家基因”,具种属间的保守性。 B、 是V–onc的原型,又称原癌基因。

C、 C-onc与V-onc的基因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V-onc对病毒 生存无关紧要,而C-onc则对细胞生长、分化至关重要。 D、 某些具有信号转导等作用的SH2调节蛋白是C-onc产物。

学习参考

. . . . .

E、 一种C-onc可以有几种激活方式。 17、色氨酸操纵子(元)调节过程涉及( )。

A、转录激活调节 B、转录延长调节 C、转录水平调节 D、翻译水平调节 E、转录和翻译调节 18、AATAA是( )。 A、启动子序列

B、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元件 C、真核生物的反式作用因子

D、真核生物转录后3`-末端加poly(A)的修饰点 E、含有线粒体起始密码序列

13、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 )。

A、基因的活化 B、转录的起始

C、转录后加工 D、翻译的起始 E、翻译后加工

1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需要:

A.增强子 B.转录子 C.衰减子 D.顺反子 E.调节子

14、不正确描述“操纵子”概念的是( )。

A、 调节基因位于操纵子的上游

B、 操纵子的控制区由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构成 C、 基因操纵子调控为转录水平的调控 D、 色氨酸操纵子调控中,色氨酸促进转录 E、 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由基因操纵子控制 4、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 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E. 阻遏物

5、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 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 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E.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二、多项选择题

4、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 )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 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E. 阻遏物 5、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 )

A. 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 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学习参考

. . . . .

E.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10、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 )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E.高度重复序列 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 )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 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E. 阻遏物

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 ) A. 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 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E.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目前已知能够直接启动细胞凋亡途径的细胞因子是: ( ) A、TNF超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B、IFN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C、IL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D、TGF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E、CSF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 )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E.高度重复序列

三、填空题

5、大肠杆菌的启动子序列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信息。 4、通常把遗传信息从 通过 传递到 称为基因表达。

四、名词解释 2、增强子

1.启动子4.外显子

1.衰减子 5.启动子 2、增强子

学习参考

. . . . .

5、内含子

5、顺式作用元件 与 反式作用因子

5、基因组和管家基因 7、外显子 3、顺反子

1.启动子 3.基因表达

1.衰减子 3.基因表达 6.分子克隆 反式作用因子 五、问答题

[1]. 真核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异同点。

[2]. 重组体在真核细胞表达时必须的元件及遗传选择标记有哪些? [3]. 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 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11分)

3、简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差异。

1.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10、比较(或列表写出)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异同点

1.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简述人胰岛β-细胞基因组上胰岛素基因表达生成胰岛素的可能过程。 1.操纵子中的诱导剂和辅阻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有何不同?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原核细胞operon的正确涵义,应该是( )。 A、 结构基因

B、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C、 Promoter +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D、 结构基因 + 操纵基因 + 阻遏基因 E、 Structural gene + Promoter

5、通过自动获得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获取新的遗传表型,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 A、conjugation B、transduction C、transformation D、transposition E、gene-recombination

19.以下那一个编码真核生物蛋白质的核酸序列能直接放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学习参考

)。 . . . . .

A.mRNA B.cDNA C.基因组基因 D.病毒基因 18.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C.切割原核生物D分子

D.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 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19.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A.不同来源的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不同来原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0.对基因工程载体的描述,下列哪个不正确: A.都可以转入宿主细胞

B.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C.都可以连接进目的基因 D.都是环状双链DNA分子 E.都有筛选标志

15、错误理解“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基因工程也称重组DNA技术 B、质粒是存在在细菌细胞中的DNA

C、DNA被酶切开后,两条链切口错开的末端称粘性末端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单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E、原核表达系统没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 1、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A. 不同来源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 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是指:

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 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C. 把DNA重组体导人原核细胞 D. 把外源DNA导人宿主细胞 E. 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3、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 载体的序列分析 B. 限制酶的切割

C. 重组体的筛选 D. 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

学习参考

. . . . .

E. DNA重组体的形成与转化

6、下列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A. 人工合成DNA B. 从mRNA合成cDNA 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 D. 从细菌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 E.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11.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酶的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切割位点不一定是交错的

C.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的DNA分子 D.只能切割含有识别序列的双链DNA分子 E.酶的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13.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transfection)是指:

A.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把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 C.把DNA重组体导入原核细胞 D.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E.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14.基因工程操作应用的许多载体质粒都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是为了便于: A.外源基因插入质粒 B.宿主菌的生物繁殖

C.质粒的转化 D.带有目的基因的宿主菌的筛选 E.目的基因的表达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 ) A. 不同来源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 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是指: ( ) 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 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C. 把DNA重组体导人原核细胞 D. 把外源DNA导人宿主细胞 E. 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3、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 A. 载体的序列分析 B. 限制酶的切割

C. 重组体的筛选 D. 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 E. DNA重组体的形成与转化

6、下列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 )

A. 人工合成DNA B. 从mRNA合成cDNA 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 组DNA中直接分离 E.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14、下列名词与基因工程含义有较大差异的是: ( )

A、遗传工程 B、DNA工程 C、抗体工程 D、DNA重组技术 E、分子克隆技术 15、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 )

学习参考

D. 从细菌基因 . . . . .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E.循环周期的次数

18、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 )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C.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D.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 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基因重组就是DNA分子之间的: A. 共价连接 B. 氢键连接 C. 离子键连接 D. 盐键 E. 范得华力

下列名词与基因工程含义有较大差异的是: ( A、遗传工程 B、DNA工程 C、抗体工程 D、DNA重组技术 E、分子克隆技术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转染是指: ( 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B. 把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C. 把DNA重组体导人原核细胞 D. 把外源DNA导人宿主细胞

E. 把重组的噬菌体或病毒导入宿主细胞

下列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 A. 人工合成DNA B. 从mRNA合成cDNA

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 D. 从细菌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 E.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A. 载体的序列分析 B. 限制酶的切割

C. 重组体的筛选 D. 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 E. DNA重组体的形成与转化

学习参考

) ) ) ) . . . . .

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 ) A. 不同来源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 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不符合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过程是 ( )

A、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染色体整合了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的pol、gag和env基因结构。 B、 以逆转录病毒为目的基因载体,其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常限于分裂旺盛的细胞。

C、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在染色体整合psi-逆转录前病毒DNA载体后,不能产生野生型逆转录病毒。 D、 逆转录前病毒组建的DNA载体常含大肠杆菌Ori和AmpR基因,有利于在大肠杆菌内复制。 E、 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靶细胞内大量复制,形成更多的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周围细胞以扩大治疗效果。

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 )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E.循环周期的次数

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 )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C.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D.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 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三、填空题

9、基因工程所需的“目的基因”通过以下四种渠道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1) ;(2) ; (3) ; (4) 。

2、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指: 。

3、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 ;(3) 。

6、DNA克隆是指纯化繁殖 的过程,也称 克隆。

4、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 ,一般认为发展细菌的感受态实在 。 5、人工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在温度为 时吸附DNA, 时吸入DNA。

学习参考

. . . . .

1、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1) ;(2) ; (3) ; (4) 。

2、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指: 。

2、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指: 。

1、克隆基因的主要目的有四:(1) ;(2) ; (3) ; (4) 。

2、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指: 。

1、基因工程中用作载体的克隆质粒必须具有 、 和 等结构。

四、名词解释 1、粘性末端 粘性末端 4、质粒 5.粘性末端 6.DNA重组体 2.启动子 5.分子克隆 1.质粒 粘性末端 4、质粒 5、cDNA文库

5.粘性末端 6.DNA重组体

6.分子克隆 5.分子克隆 7.基因组文库

1.质粒 转导 五、问答题

1、 点印迹与Southern印迹相比,有何优缺点? 2、 如何构建cDNA文库?其与基因组文库有何区别? 2、何谓“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有哪些途径? 3、

学习参考

. . . . .

2.已知T淋巴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多肽因子X-2,这个多肽因子N端6个氨基酸的序列已被测定清楚,如想克隆到因子X-2完整的编码基因,请叙述两种最简捷的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12分)

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11分)

1.操纵子中的诱导剂和辅阻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有何不同?

(四)简述原核表达体系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仅本科必答4、在基因工程中,对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有哪些?

1、研究基因及其功能的策略。(5分)

5、结合自己的工作说明基因工程在医学方面的应用。(6分) 1、研究基因及其功能的策略。

2、结合自己的工作说明基因工程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4]. 已知T淋巴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多肽因子X-2,这个多肽因子N端6个氨基酸的序列已被测定清

楚,如想克隆到因子X-2完整的编码基因,请叙述两种最简捷的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5]. 在基因工程中,对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有哪些?

2.已知T淋巴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多肽因子X-2,这个多肽因子N端6个氨基酸的序列已被测定清楚,如想克隆到因子X-2完整的编码基因,请叙述两种最简捷的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12分)

4、试述碱裂解法制备小量质粒DNA的基本原理。 第四篇 专题篇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 一、单项选择题

6、以下为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物质,例外的是( )。

A、钙离子 B、甘油二酯 C、三磷酸肌醇 D、腺苷一磷酸 E、神经酰胺(Cer)

4、以下有关“细胞信息传递”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旁分泌信号作用与靶细胞通常需要经过血液循环 B、单个跨膜-螺旋受体本身都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IP3是在PI-PLC的水解作用下生成PIP2 D、DAG也是一种细胞内信息物质

E、膜受体的信号转导作用都需要G-蛋白的介导 9.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是:

A.PKC B.PLC C.CKⅡ D.PKG E.PKA

学习参考

. . . . .

10.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cAMP B.DAG C.PLC D.IP3 E.Ca2+ 11.下列哪种因素可使质膜Ca2+通道活性改变: A.PKA B.PKC C.IP3 D.DA E.PKT 12.霍乱毒素的作用是:

A.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 B.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

C.G-蛋白的抑制剂 D.使G-蛋白α亚基ADP核糖基化 E.使G蛋白α亚基磷酸化 13.胰岛素与膜受体结合

A.可改变质膜Ca离子通道活性B.可使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化 C.可使受体的Na离子通道开放D.可激活PLC,促使DAG/IP3的生成 E.通过激活G-蛋白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17.下列哪个不是第二信使

A.cAMP B.cGMP C.IP3 D.DG E.PKC

18.哪一种癌基因的产物是信号转导蛋白: A.Ha-ras B.N-myc C.V-sis D.c-myb E.C-src

19.生物膜流动性的最好证据来自

A.冰冻蚀刻实验 B.细胞融合实验 C.脂类的流动性 D.液态镶嵌结构模型 E.X-线衍射分析

20.细胞膜的主动运输作用与被动运输作用不同,这是因为: A.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运输蛋白 B.主要依赖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 C.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 D.在磷酸酯键形成时,需要能量

E.与胞饮作用有关 9、下列为某些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相应关系,错误的是( A、维生素B1——TPP B、维生素PP——NAD和NADP C、维生素B6 —— FMN和 FAD D、泛酸——HS-CoA E.、叶酸——THFA

4、以下有关“细胞信息传递”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旁分泌信号作用与靶细胞通常需要经过血液循环 B、单个跨膜-螺旋受体本身都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IP3是在PI-PLC的水解作用下生成PIP2 D、DAG也是一种细胞内信息物质

E、膜受体的信号转导作用都需要G-蛋白的介导

学习参考

)。 . . . . .

9.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是:

A.PKC B.PLC C.CKⅡ D.PKG E.PKA 10.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cAMP B.DAG C.PLC D.IP3 E.Ca2+ 11.下列哪种因素可使质膜Ca2+通道活性改变: A.PKA B.PKC C.IP3 D.DA E.PKT 12.霍乱毒素的作用是:

A.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 B.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

C.G-蛋白的抑制剂 D.使G-蛋白α亚基ADP核糖基化 E.使G蛋白α亚基磷酸化 13.胰岛素与膜受体结合

A.可改变质膜Ca离子通道活性B.可使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化 C.可使受体的Na离子通道开放D.可激活PLC,促使DAG/IP3的生成 E.通过激活G-蛋白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17.下列哪个不是第二信使

A.cAMP B.cGMP C.IP3 D.DG E.PKC 19.生物膜流动性的最好证据来自

A.冰冻蚀刻实验 B.细胞融合实验 C.脂类的流动性 D.液态镶嵌结构模型 E.X-线衍射分析

20.细胞膜的主动运输作用与被动运输作用不同,这是因为: A.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运输蛋白 B.主要依赖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 C.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 D.在磷酸酯键形成时,需要能量 E.与胞饮作用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4、以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息传递途径有 和 。

4、受体有膜受体与胞内受体两类,前者又分为 、 和 。 5、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主要有: , , , , 等。 4、以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息传递途径有 和 。

3、PIP2在磷脂酶C的作用下水解成 和 ,

学习参考

. . . . .

这两者都是第二信使。 四、名词解释

(4)cGMP (3)、PKC

1、将下列英文缩写译成中文(每小题0.5分,共3分): (1)PKC (2)GOT ALT (2)NPN (4)CRE (5)FMN LDL (6)TPK

7.信号转导 5.G-蛋白

7、CAP 与 ACP

3.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 4.钙调蛋白 4.信号肽 10、PKA 与 GK 7.G蛋白 8.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7.信号转导 5.G-蛋白

3.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 4.钙调蛋白

4.信号肽 7.G蛋白 8.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五、问答题

1、跨膜信息传递途径有哪几条? 2.何谓G-蛋白循环?有何意义?

3.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那些物质?它们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哪些物质?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有何作用?

2.何谓G-蛋白循环?有何意义?

3.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那些物质?它们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哪些物质?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有何作用?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学习参考

. . . . .

14、在红细胞中调节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的重要物质是( )。

A、3-磷酸甘油酸 B、2,3-二磷酸甘油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 E、2-磷酸甘油酸

11、以下有关血液凝固机理的正确描述,例外的是( )。

A、因子VII不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

B、因子IX和X是一类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C、所有的凝血因子都具有蛋白水解酶的催化活性 D、除因子IV,其余因子都是蛋白质 E、因子III是唯一不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

32、有关凝血因子的特点是( )。

A、所有的凝血因子都具有蛋白水解酶的催化活性 B、因子III为组织因子

C、除因子IV外,其余都是蛋白质

D、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都是在肝脏内合成

E、因子IX和XII的合成后加工需要Vit K参与32、有关凝血因子的特点是( A、所有的凝血因子都具有蛋白水解酶的催化活性 B、因子III为组织因子

C、除因子IV外,其余都是蛋白质

D、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都是在肝脏内合成 E、因子IX和XII的合成后加工需要Vit K参与

13、组织间液及血浆渗透压增加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A、增加 B、减少 C、不影响 D、以上都不对 1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缺乏:

A. 磷酸吡哆醛 B. 蛋氨酸 C. FH4 D. 维生素B12

17、血浆脂蛋白按密度排列由低到高分别是:

A、CM HDL LDL VLDL B、HDL LDL VLDL CM C、VLDL CM LDL HDL D、CM VLDL LDL HDL 18、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分别是:

A、Ca2+、Na+ B、Mg2+、K+ C、K+、Na+ D、Mg2+、Ca2+

二、多项选择题 学习参考

。 ). . . . .

三、填空题

8、铁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是 ,而其贮存形式为 。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20、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结合型次级胆汁酸( )。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牛磺鹅脱氧胆酸 C.胆氧胆酸 D.甘氨脱氧胆酸

E.牛磺胆酸

15、有关胆汁酸代谢的正确叙述,例外的是( )

A、牛磺鹅脱氧胆酸是一种初级胆汁酸

B、排入肠道的胆汁酸中有95%以上通过门静脉重吸收 C、胆固醇7-羟化酶是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 D、胆汁酸是一种作用较强的乳化剂

E、石胆酸是在肝内由胆固醇直接转变生成的

23、下列哪种不是肝在脂类代谢中的特有作用?( )

A、酮体的生成 B、LDL的生成 C、VLDL的生成 D、胆汁酸的生成 E、LCAT的合成

33、从肝中提取出一种类脂,分析其组成含有脂肪酸、磷酸胆碱等,但不含甘油。 这种类脂可能是

A、卵磷脂 B、脑磷脂 C、脑苷脂 D、神经鞘磷脂 E、心磷脂 20、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 肾 B. 肝 C. 胃肠 D. 肺 2、人体内ALT分布,其活性最高的组织是( )。

A、心肌 B、脑 C、骨骼肌 D、肝 E、肾

20、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A. 肾 B. 肝 C. 胃肠 D. 肺 2、下列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学习参考

. . . . .

A、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水溶性较大 C、 易透过生物膜 D、 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E、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10、体液组成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

A、各部分体液呈电中性

B、细胞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 C、细胞内液的主要阴离子是Pro- 和HPO42- D、细胞内、外渗透压相当 E、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Na+ 10、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A. 肾 B. 肝 C. 胃肠 D. 肺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由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称为 ,其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的胆汁酸称为 ;前者包括 、 及其与 的结合产物。

4、尿素是 在肝脏代谢生成的产物。

5、鹅脱氧胆酸是 级胆汁酸,是由 组织合成的。

四、名词解释

137

2、结合胆红素和黄疸

1、鹅脱氧胆酸是 初 级胆汁酸,是由 肝脏 合成的。

2、生物转化中的第一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 和 水解 反应。

3、初级胆汁酸是在肝内合成的,例如: ;而 是一种次级胆汁酸。 4、黄疸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3、在肝内合成的初级结合型胆汁酸,例如: ;而 是一种次级游离型胆汁酸。

1、药物及毒物代谢解毒的主要器官是肝 。大部分经代谢后水溶性 增加 ,毒性 降低 , 易于排出。 2、初级胆汁酸是由肝 细胞 生成,包括胆酸 和鹅脱氧胆酸 。

四、名词解释 2、生物转化 3、次级胆汁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学习参考

. . . . .

五、问答题

2、 简述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特点 2、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 3、胆汁酸肠肝循环的意义?

2、试比较两种不同的胆红素。

2、 饥饿情况下肝脏中各物质代谢可能发生哪些变化?(10分)

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一、单项选择题

35、以下有关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糖链结构特点,例外的是( )。 A、高甘露糖型N-糖链的外围链仅由甘露糖组成 B、除透明质酸外,糖胺聚糖都带有硫酸基 C、糖蛋白的N-糖链结构中均含有五糖核心区 D、糖胺聚糖都是由(糖醛酸 — 氨基己糖)n组成 E、O-糖链以还原末端与多肽链的Asn残基相连接

9、下列为某些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相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维生素B1——TPP B、维生素PP——NAD和NADP C、维生素B6 —— FMN和 FAD D、泛酸——HS-CoA E.、叶酸——THFA

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缺乏:

A. 磷酸吡哆醛 B. 蛋氨酸 C. FH4 D. 维生素B12

15、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人暗适应时间的延长甚至夜盲症?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6

C. 维生素B12 D. 维生素D 16、维生素B1又称为

A. 抗赖皮病维生素 B. 抗脚气病维生素 C. 抗佝偻病维生素 D. 抗坏血酸维生素 2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

A、一碳单位代谢障碍 B、蛋氨酸 C、磷酸吡哆醛 D、维生素B2

5、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人暗适应时间的延长甚至夜盲症 A. 维生素B6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B12 D. 维生素D

19、下列哪些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时需要维生素K参与?( )

A、 因子VII B、 凝血酶原

学习参考

. . . . .

C、 因子IX D、 因子X

2、在合成途径中,提供嘌呤环第8位碳原子的是( )。 A、 N5, N10 = CH – FH4 B、 N10 – CHO – FH4 C、 N5, N10 – 甲烯四氢叶酸 D、 N5 — 甲基四氢叶酸 E、 N5 — CH3 – FH4

3、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 )。

A、促进肾小管对Ca2+和P的排泄 B、促进胃、肠道对Na+和K+的吸收 C、促进肠道对Ca2+和P的吸收 D、降低血中钙磷的浓度 E、利于溶骨作用

10、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维生素有: ( ) B. C. D. E. F.

VitB1, B2, B6, PP,B12 VitB1, B2, B6, B12, 泛酸 VitB1, B2, PP, 硫辛酸,泛酸 VitB1, B2, PP, 生物素,泛酸 VitB1, B2, PP, 硫辛酸,生物素

5、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人暗适应时间的延长甚至夜盲症? _________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6 C. 维生素B12 D. 维生素D 6、维生素B1又称为_________?

B. 抗赖皮病维生素 B. 抗脚气病维生素 C. 抗佝偻病维生素 D. 抗坏血酸维生素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7、铁在体内的贮存形式为 和 ,而其运输形式是 。

5、参与构成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的维生素有: 、 、 、 和 等。

5、参与构成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的维生素有: 、 、 、 和 等。

学习参考

. . . . .

3、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 、 和 ,其作用是参与 。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5、简述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六、判断题

33. 糖醛酸代谢可生成维生素(C).

第十九章 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 一、单项选择题

A、硫酸基 B、半乳糖基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4、( )是透明质酸的结构成分。 15、硫酸角质素分子中可含有( )。 16、符合胶原分子结构描述的是( )。

A、 由三股左手螺旋的肽链组成。 B、 是一种糖蛋白。

C、 缺乏色氨酸,为营养不完全蛋白质。 D、 分子组成中甘氨酸占1/2。

35、以下有关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糖链结构特点,例外的是( A、高甘露糖型N-糖链的外围链仅由甘露糖组成 B、除透明质酸外,糖胺聚糖都带有硫酸基 C、糖蛋白的N-糖链结构中均含有五糖核心区 D、糖胺聚糖都是由(糖醛酸 — 氨基己糖)n组成 E、O-糖链以还原末端与多肽链的Asn残基相连接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一、单项选择题

18.哪一种癌基因的产物是信号转导蛋白: A.Ha-ras B.N-myc C.V-sis D.c-myb E.C-src

学习参考

)。 . . . . .

3、有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中p53基因常呈现低表达 B、抑癌基因的异常抑制可导致细胞癌变 C、细胞癌基因又可称为原癌基因

D、癌基因表达产物对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E、癌基因仅存在于癌肿细胞中

8、有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B、抑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成分 C、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癌变

D、Rb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 E、原癌癌基因仅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二、多项选择题

9、原癌基因可以编码除下列哪一个以外的蛋白质: ( )

A、生长因子 B、生长因子受体 C、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D、 抗体 E、核内转录因子 11、指出对于“细胞癌基因”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俗称“看家基因”,具种属间的保守性。 B、 是V–onc的原型,又称原癌基因。

C、 C-onc与V-onc的基因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V-onc对病毒生存无关紧要,而C-onc则对细胞生长、分化至关重要。

D、 某些具有信号转导等作用的SH2调节蛋白是C-onc产物。 E、 一种C-onc可以有几种激活方式。

17、目前已知能够直接启动细胞凋亡途径的细胞因子是: ( )

A、TNF超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B、IFN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C、IL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D、TGF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E、CSF家族中的某些成员

原癌基因可以编码除下列哪一个以外的蛋白质: ( ) A、 生长因子 B、 生长因子受体 C、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D、抗体 E、核内转录因子

指出对于“细胞癌基因”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俗称“看家基因”,具种属间的保守性。 B、 是V–onc的原型,又称原癌基因。

C、 C-onc与V-onc的基因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V-onc对病毒生存无关紧要,而C-onc则对细胞生长、分化至关重要。

D、 某些具有信号转导等作用的SH2调节蛋白是C-onc产物。

学习参考

. . . . .

E、 一种C-onc可以有几种激活方式。

三、填空题

4、细胞癌变是与分子的信号转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4、细胞癌变是与分子的信号转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2、肿瘤的发生与细胞抑癌基因的 有关,心肌肥厚与细胞癌基因的 有关。

3、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 、 、 和 等。

2、肿瘤的发生与细胞抑癌基因的 有关,心肌肥厚与细胞癌基因的 有关。

3、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 、 、 和 等。

5、癌基因激活方式一般有 、 、 和 等四类。

四、名词解释 6、凋亡

1、 细胞癌基因: 1、癌基因

五、问答题

[6]. 简述癌基因的分类及意义。 1.简述癌基因的分类及意义(12分) 11、P53基因编码的产物有哪些功能?

1.简述癌基因的分类及意义(12分)

3、简述p53基因。突变的p53蛋白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

第二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一、单项选择题

25、错误认识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概念的是( )。

A、核酸杂交技术是基因诊断的常用方法 B、逆转录病毒是常用的外源基因导入体内的载体 C、基因诊断指采用DNA重组技术的一种诊断方法 D、特定反义核酸技术阻断变异基因表达称为“基因失活” E、将正常基因原位替换致病基因的方法称为“基因修复” 20、10、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无答案 A、通常选单基因缺陷疾病

学习参考

. . . . .

B、限于生殖细胞 C、以ex vivo方法为主 D、有随机整合的潜在危险

E、必须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有效后才能进行人体治疗 12.目前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为:

A.重组的逆转病毒 B.质粒 C.M13噬菌体 D.N噬菌体 E.脂质体

4、哪一项不符合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过程?( )

A、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染色体整合了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的pol、gag和env基因结构。 B、 以逆转录病毒为目的基因载体,其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常限于分裂旺盛的细胞。

C、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在染色体整合psi 逆转录前病毒DNA载体后,不能产生野生型逆转录病毒。 D、 逆转录前病毒组建的DNA载体常含大肠杆菌Ori和Ampr基因,有利于在大肠杆菌内复制。 E、 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靶细胞内大量复制,形成更多的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周围细胞以

扩大治疗效果。

20、10、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无答案 A、通常选单基因缺陷疾病 B、限于生殖细胞 C、以ex vivo方法为主 D、有随机整合的潜在危险

E、必须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有效后才能进行人体治疗 12.目前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为:

A.重组的逆转病毒 B.质粒 C.M13噬菌体 D.N噬菌体 E.脂质体

二、多项选择题

8、目前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为: ( )

A.重组的逆转病毒 B.质粒 C.M13噬菌体 D.N噬菌体 E.脂质体 12、不符合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过程是 ( )

A、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染色体整合了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的pol、gag和env基因结构。 B、 以逆转录病毒为目的基因载体,其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常限于分裂旺盛的细胞。

C、 包装细胞(辅助细胞)在染色体整合psi-逆转录前病毒DNA载体后,不能产生野生型逆转录病毒。 D、 逆转录前病毒组建的DNA载体常含大肠杆菌Ori和AmpR基因,有利于在大肠杆菌内复制。 E、 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靶细胞内大量复制,形成更多的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周围细胞以扩大治疗效果。

19、目前在基因治疗的策略中运用不到的是: ( )

A、基因置换 B、基因敲除 C、基因补偿 D、基因治疗 E、免疫基因治疗 20、人源化抗体是指: ( )

A、CDR的人源化 B、V区的人源化 C、C区的人源化 D、CDR、C区人源化 E、V、C区的人源化

—学习参考

. . . . .

目前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为: ( ) A.重组的逆转病毒 B.质粒 C.M13噬菌体 D.N噬菌体 E.脂质体

人源化抗体是指: ( ) A、CDR的人源化 B、V区的人源化 C、C区的人源化 D、CDR、C区人源化 E、V、C区的人源化

目前在基因治疗的策略中运用不到的是: ( ) A、 基因置换 B、基因敲除 C、基因补偿 D、基因治疗 E、免疫基因治疗

三、填空题

6、基因诊断的主要对象,即适用范围涉及:(1) ;(2) ;(3) ;(4) 。

四、名词解释 8、gene therapy 5、gene therapy

8、基因诊断

五、问答题

第二十二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6.下列有关PCR的描述哪个不正确:

A.1985年首次报道 B.由Kary.B.Mulllis创建 C.可以称作无细胞克隆技术

学习参考

. . . . .

D.该技术创立人获1991年诺贝尔奖 E.PCR是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的重复 16.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E.循环周期的次数

17.RNA电泳转移后与探针杂交叫作: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斑点杂交 E.原位杂交

16.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E.循环周期的次数

17.RNA电泳转移后与探针杂交叫作: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斑点杂交 E.原位杂交

16.下列有关PCR的描述哪个不正确: A.1985年首次报道 B.由Kary.B.Mulllis创建 C.可以称作无细胞克隆技术 D.该技术创立人获1991年诺贝尔奖 E.PCR是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的重复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2、72-1型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选用的原则是 。 3、蛋白电泳点样前须将蛋白质样品中加入少量的葡聚糖G25,其作用是 。 6、SDS-PAGE中灌完分离胶后需加入一层去离子水,进行水封,它的目的是 和 。

3、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 ;(3) 。

3、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 ;(3) 。

3、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 ;(3) 。

12、PCR反应体系内常包含 酶和 离子等。

学习参考

. . . . .

四、名词解释 3、分子杂交

(2)、PCR

3、分子杂交 5、cDNA文库 8.PCR 2.分子杂交 7.基因组文库

8.PCR

4、 9、PC 与 PCR

5、 6、Southern blotting 与 Western blotting 2、基因组文库 与 cDNA文库 1、基因组文库

五、问答题

3、 简述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4、 PCR反应体系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 5、 碱裂解法抽提DNA的原理。

6、 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7、 点印迹与Southern印迹相比,有何优缺点?(5分) 8、 如何构建cDNA文库?其与基因组文库有何区别?(5分) 9、 点印迹与Southern印迹相比,有何优缺点? 10、如何构建cDNA文库?其与基因组文库有何区别? 11、点印迹与Southern印迹相比,有何优缺点? 12、如何构建cDNA文库?其与基因组文库有何区别?

3.PCR和细胞内DNA复制两者有哪些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举出5个。

3.PCR和细胞内DNA复制两者有哪些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举出5个。

第二十三章 基因组学与医学 一、单项选择题

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国家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目前为止的进展情况如何? A. 仅完成23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B. 仅测定了7,10合22号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

C. 测定了人基因组3X109碱基的全序列,但只是一部\"天书\无法知道它的全部意义 D. 测定了人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他们代表的遗传信息,已经了解大部分基因的功能 E. 只得到了部分核酸序列,但对基因功能的研究用其他的办法已得到了许多信息

学习参考

. . . . .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6、TPP

95本科分子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20.与5'-AAUCCGAUCG-3'互补的DNA序列是: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何者属于细菌

A. 支原体 B. 放线菌 C. 原虫 D. 兰绿藻 E. HGV

2. 推翻生命“自然发生学说”的学者为 A. L.Pasteur B. R.Koch C. J.Lister D. A.Fleming E. E.Buchner 3. 革兰阴性菌外膜的组成成分

A. 肽聚糖+磷壁酸+蛋白质 B. 内毒素+蛋白+磷脂 C. 蛋白+内毒素+肽聚糖 D. 磷脂+蛋白+磷壁酸 E. 蛋白+内毒素+肽聚糖

4. 侧中间体的功能

A. 与细菌分裂有关 B. 与细菌运动有关 C. 抵抗吞噬 D. 氧化呼吸 E. 抗原表位 5. 细菌不能合成下列特殊产物

A. 维生素 B.抗生素 C. 细菌素D. 热原E. 黄曲霉素

6. 高压蒸汽灭菌损伤时应达到下述指标 A. T 121.5℃, P 1.05kg/cm2 , t 30min B.

T 121.5℃, P 15p/inch2 , t 5min

C. T 100℃, P 15p/inch2 , t 30min D. T 100℃, P 1.0kg/cm2 , t 30min E. T 115.5℃, P 1.05kg/cm2 , t 30min 7. 局限性转导传递的遗传物质为 A. C.

细菌DNA B.噬菌体DNA

细菌DNA+噬菌体DNA D. 质粒DNA

E. 细菌DNA+质粒DNA 8.白喉杆菌外毒素作用机理为

A. 阻断DNA合成 B. 阻断mRNA转录

学习参考

. . . . .

C. 阻断蛋白质合成 D. 降解核蛋白体 F. 降解DNA+RNA

9. STD包括 A.

AIDS+乙肝+单纯疮疹+淋病+梅毒+尖锐湿疣

B. AIDS+肝炎+淋病+梅毒+脑膜炎+乳杆菌感染 C. AIDS+淋病+梅毒+麻风+大肠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

D. AIDS+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细菌性 阴道炎+滴虫感染

E. AIDS+淋病+梅毒+滴虫感染+霉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尿路感染 10. 经血传播的肝炎病毒

A. HAV+HBV+HEV B. HAV+HBV+HGV

C. HBV+HCV+HDV D. HBV+HCV+HEV

E. HCV+HEV+HGV

多选题

16、不是TCR多样性的形成主要因素有: ( )

A、连接的多样性 B、组合的多样性 C、体细胞突变 D、体细胞重排 E、胚系基因 四、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八章 脂类代谢Ⅱ—胆固醇代谢 A型题: 1。胆固醇

A。主要含在植物性食品中 B。成人脑组织可合成

Peptidoglycan Opportunist Bacteriocin Prophage Transformation BCG Widal test

Waterhouse-Friderichsen’s Syndrome HIV Chlamydia

学习参考

. . . . .

C。由胆汁酸转化而来 D。是人体一种供能的形式 E。甲状腺素可促进合成 2。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甲羟戊酸激酶 E。鲨烯环氧酶

3。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 A。CoA B。维生素A C。CoQ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4。下列关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合成胆固醇的前体是胆固醇酯 B。在肝细胞内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C。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则胆汁酸合成也增加 D。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均受胆汁酸的影响 E。7-α羟胆固醇是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 5。下列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例外的是: A。鹅脱氧胆酸 B。甘氨鹅脱氧胆酸 C。牛磺胆酸 D。胆酸 E。石胆酸

6。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结合型次级胆汁酸: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牛磺鹅脱氧胆酸 C。胆氧胆酸 D。甘氨胆氧胆酸 E。牛磺胆酸

7。醛固酮与皮质醇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11-羟基 B。3-羟基 C。17-α-羟基 D。20-羟基

学习参考

. . . . .

E。A环饱和

8。雄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是 A。脱氢异雄酮 B。雄烯二酮 C。雄烯三酮 D。睾丸酮 E。二氢睾酮

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 A。近曲小管保钠排钾 B。远曲小管保钠排钾 C。远曲小管保钾排钠 D。近曲小管保钾排钠 E。以上都不对

10。男子尿17-酮类固醇的最主要来源是 A。皮质醇 B。醛固酮 C。孕酮 D。雄性激素 E。雌性激素 B型题

A。生物素及NADPH+H+ B。NAD+ C。NADPH+H+ D。CTP E。肉毒碱 11。胆固醇合成需要

12。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需要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ADH D。皮质醇 E。醛固酮 13。促进脂肪合成

14。特异地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C型题

A。HMGCoA还原酶

学习参考

. . . . .

B。HMGCoA合成酶 C。二者均参加 D。二者均不参加 15。胆固醇合成 16。LDL合成

A。雄激素 B。雌激素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17。灭活后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而随尿排出 18。促进机体大多数组织蛋白质合成 K型题

19。胆固醇在人体内可转化为 (1)胆汁酸 (2)类固醇激素

(3)1,25-(OH)2·D3 (4)CO2及H2O

20。合成胆固醇的酶系存在于 (1)胞液 (2)线粒体 (3)微粒体 (4)溶酶体

21。由乙酰CoA可合成 (1)胆固醇 (2)酮体 (3)脂肪酸 (4)甘油

22。减少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的主要因素有 (1)胆汁酸 (2)纤维素 (3)食物脂肪 (4)植物固醇

23。下列哪些类固醇激素与糖代谢关系密切? (1)皮质醇 (2)睾丸酮 (3)皮质酮

学习参考

. . . . .

(4)醛固酮

24。下列哪些类固醇激素合成时需要21-羟化酶? (1)雌二醇 (2)皮质醇 (3)睾丸酮 (4)醛固酮

25。在肠道初级结合型胆汁酸转变为次级游离型胆汁酸需通过 (1)水解反应 (2)羟化反应 (3)脱羟反应 (4)结合反应

第九章 脂类代谢Ⅲ—脂肪、磷脂及血浆脂蛋白代谢 A型题

1。脂肪细胞酯化脂肪酸所需甘油 A。大多数来自葡萄糖 B。由脂解作用生成 C。由糖异生作用生成 D。由氨基酸转化而来

E。经甘油激酶作用生成的磷酸甘油提供

2。从肝中提取出一种类脂,分析其组成含有脂肪酸、磷酸及胆碱,但不含甘油。 这种类脂可能是 A。卵磷脂 B。脑磷脂 C。脑苷脂 D。神经磷脂 E。心磷脂

3。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A。甘油一酯 B。1,2-甘油二酯 C。磷脂酸 D。溶血磷脂酸 E。脂酰肉毒碱 4。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胆碱是 A。TDP-胆碱 B。GDP-胆碱 C。ADP-胆碱

学习参考

. . . . .

D。UDP-胆碱 E。CDP-胆碱 5。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是 A。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 B。由小肠吸收入血 C。由肝外组织释放入血 D。在血浆中经酶的催化生成 E。由血浆脂蛋白释出 6。关于磷脂和糖脂错误的叙述是

A。PE(磷脂酰乙醇胺)中含甘油,糖鞘脂中不含甘油 B。Ser可作为合成PC(磷脂酰胆碱)和PE的原料 C。鞘磷脂和糖鞘脂都含有神经酰胺部分 D。糖基甘油酯和甘油磷脂都含胆胺

E。鞘磷脂和磷脂酰肌醇的分子中,都有极性头和疏水尾 7。下列哪一组血浆脂蛋白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A。HDL和CM B。VLDL和LDL C。HDL和VLDL D。CM和LDL E。HDL和LDL

8。细胞内催化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A。LCAT B。脂酰转移酶 C。ACAT D。脂肪酸合成酶 E。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9。血浆中催化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A。LCAT B。ACAT C。磷脂酶

D。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E。脂酰转移酶 10。酰基载体蛋白是 A。载脂蛋白

B。脂肪酸多酶复合体的核心 C。含辅酶A的蛋白质

D。存在于脂肪酸多酶复合体的表面的蛋白质 E。带有酰基的载脂蛋白

学习参考

. . . . .

B型题

A。催化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水解 B。催化甘油三脂水解成2-甘油-酯 C。催化中链脂酸的甘油三酯水解 D。催化VLDL中甘油三酯水解 E。催化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 11。激素敏感甘油三酯脂肪酶 12。脂蛋白脂肪酶 A. apoAⅠ B. apoAⅡ C. apoB D. apoCⅡ E. apoCⅢ 13。激活LPL的是 14。激活LCAT的是 C型题

A。磷脂合成 C。与二者均有关 B。胆固醇酯合成 D。与二者均无关 15。脂肪酸 16。蛋氨酸

A。LCAT C。二者均参加 B。LPL D。二者均不参加 17。HDL的形成 18。LDL的分解代谢 K型题

19。卵磷脂水解产生 (1)胆碱 (2)磷酸 (3)甘油 (4)丝氨酸

20。乳糜微粒由下列哪些化合物组成? (1)甘油三脂 (2)胆固醇 (3)磷脂 (4)蛋白质

学习参考

. . . . .

21。甘油三酯从头合成的中间产物包括 (1)3-磷酸甘油 (2)磷脂酸 (3)脂酰CoA (4)CDP-甘油二脂

22。参与LCAT酶促反应的物质有 (1)胆固醇 (2)卵磷脂 (3)apoAⅠ (4)apoCⅡ

23。空腹12小时后血浆胆固醇主要分布在 (1)乳糜微粒 (2)HDL (3)VLDL (4)LDL

24。禁食12小时后,正常人血浆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 (1)CM (2)LDL (3)IDL (4)VLDL 25。HDL

(1)主要在肝脏合成

(2)CM脂解时亦可形成新生HDL (3)小肠亦合成部分 (4)新生HDL呈球状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Ⅰ—氨基酸代谢 1。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Phe和Tyr是芳香族氨基酸 B。Ala和Arg是脂肪族氨基酸 C。Val和Leu是支链氨基酸 D。Arg和Lys是碱性氨基酸 E。Pro和Ile是杂环氨基酸

2。下面各组中,哪一组都是营养必需氨基酸 A。(K、F、T、Y) B。(M、F、T、V) C。(V、K、I、G) D。(C、M、W、T)

学习参考

. . . . .

E。(Y、H、V、K) 3。脑中氨的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扩散入血 C。合成谷氨酰胺 D。合成氨基酸 E。合成嘌呤

4。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C。鸟氨酸循环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转氨基作用

5。肾小管中排出的氨主要来自 A。血中游离氨 B。谷氨酰胺分解 C。氨基酸氧化脱氨 D。联合脱氨基作用 E。嘌呤核苷酸循环

6。在尿素合成中,下面哪一步需要ATP A。精氨酸→鸟氨酸+尿素

B。草酰乙酸+谷氨酸→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 C。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E。以上情况都不是

7。下面哪一种氨基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A。亮氨酸 B。赖氨酸 C。精氨酸 D。苯丙氨酸 E。谷氨酸

8。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尿素 B。氨基酸 C。肽类

D。氨基酸、胺类、尿酸 E。肌酐、肌酸

9。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

学习参考

. . . . .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天门冬酰胺 D。天门冬氨酸 E。氨基甲酰磷酸

10。下面哪种一分子氨基酸能先后提供两个一碳单位 A。甘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丝氨酸 E。蛋氨酸 11。甲基的直接 供体 A。N10-甲基四氢叶酸 B。蛋氨酸 C。S-腺苷蛋氨酸 D。胆碱 E。肾上腺素

12。谷胱甘肽的主要功能是 A。参与氧化反应 B。脱羧基反应

C。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D。参与甲基化反应 E。参与转巯基反应

13。鸟氨酸循环中需要N-乙酰谷氨酸作为激活剂的酶是 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D。精氨酸酶

E。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14。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 A。ATP B。NADP+ C。PAPS D。FAD E。GMP

15。下列哪一组氨基酸完全是支链氨基酸 A。Leu,Ile,Thr B. Leu,Val,Glu

学习参考

. . . . .

C. Ile,Val,Asp D. Ile,Leu,Val E. Val,Asp,Lys B型题 A. Ile B. Pro C. Tyr D. His E. leu

16。属于营养半必需氨基酸 17。属于单纯生酮的氨基酸 A。组氨酸 B。鸟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 E。半胱氨酸 18。牛磺酸来自 19。腐胺来自 20。γ-氨基丁酸来自 C型题

A。氨基酸转氨基作用 B。氨基酸脱羧基作用 C。二者都需要 D。二者都不需要 21。维生素B6 22。生物素

A。GSH B。磷酸肌酸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23。储存能量 24。甘氨酸参与其合成 K型题

25。转氨基作用的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学习参考

. . . . .

(1)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2)转氨酶均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

(3)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过程中重要反应 (4)转氨基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26。GABA和PAPS在体内的代谢情况是 (1)前者生成时需Glu,后者生成时需ATP

(2)前者的生成与维生素B有关,后者的生成与类固醇素有关 (3)前者的生成与维生素B6有关,后者的生成与Cys有关 (4)生成前者时需ATP,生成后者需GTP 27。参与腺苷蛋氨酸循环作用的维生素有 (1)生物素 (2)维生素B12 (3)核黄素 (4)四氢叶酸

28。甘氨酸合成为下列哪些物质所需要 (1)GSH (2)胶原 (3)鸟嘌呤 (4)血红素

29。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时,线粒体外提供的氨是 (1)游离氨 (2)谷氨酰胺 (3)谷氨酸 (4)天门冬氨酸

30。不同氨基酸提供一碳单位的形式为 (1)甘氨酸提供甲酰基

(2)组氨酸提供亚氨甲基和甲酰基 (3)蛋氨酸提供甲基

(4)丝氨酸提供亚甲基和甲酰基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Ⅱ—核苷酸代谢 A型题

1。嘌呤环上的C4和C5来源于 A。甘氨酸 B。丙氨酸 C。乙酸 D。天门冬氨酸 E。谷氨酰胺

学习参考

. . . . .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腺嘌呤的C6来源于 A。N10-甲酰FH4 B。N5-甲基FH4 C。N5,N10-甲烯FH4 D。SAM E。以上都不是

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鸟嘌呤的C2来源于 A。天门冬氨酸 B。天门冬酰胺

C。N5,N10-甲炔四氢叶酸 D。N10-甲酰四氢叶酸 E。N5-甲基四氢叶酸

4。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时,CO2中的碳原子进入嘧啶的哪个部位? A。C2 B。C4 C。C5 D。C6 E。没有进入

5。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 A。谷氨酰胺和氨 B。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 C。谷氨酰胺和谷氨酸 D。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 E。天门冬酰胺和氨基甲酰磷酸 6。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 A。N10-CHO·FH4 B。N5,N10=CH-FH4 C。N5,N10-CH2-FH4 D。N5-CHO·FH4

7。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尿酸 C。肌酸 D。肌酐 E。尿苷酸

8。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共同需要的物质是 A。延胡索酸 B。甲酸

学习参考

. . . . .

C。谷氨酰胺 D。核糖-1-磷酸 E。天门冬酰胺

9。核糖核苷酸转变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发生在 A。核苷一磷酸水平 B。核苷二磷酸水平 C。核苷三磷酸水平

D。核苷一磷酸或二磷酸水平均可 E。核苷一磷酸或三磷酸水平均可

10。在体内能分解为β-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 A。CMP B。AMP C。TMP D。UMP E。IMP B型题

A。C4、C5。N7 B。N3、N9 C。C2、C8 D。N1 E。C6

11。天门冬氨酸提供嘌呤 12。CO2提供嘌呤

A。dUMP B。dUDP C。ATP D。GTP E。UTP

13.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14。CT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C型题 A。AMP B。GMP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学习参考

. . . . .

15。由次黄嘌呤核苷酸、GTP和天门冬氨酸合成的 16。由次黄嘌呤核苷酸、NAD+和谷氨酰胺合成

A。IMP从头合成 B。UMP从头合成 C。二者都需要 D。二者都不需要 17。PRPP 18。谷氨酸 K型题

19。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1)磷酸核糖 (2)CO2

(3)N10-CHO·FH4 (4)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 20。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 (1)甘氨酸 (2)谷氨酰胺 (3)天门冬氨酸 (4)谷氨酸

21。PRPP是下列哪些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代谢物? (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3)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4)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22。尿酸是下列哪些化合物分解的终产物? (1)AMP (2)UMP (3)IMP (4)TMP

23。下列关于嘌呤补救合成途径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是由小肠中嘌呤吸收增加引发的 (2)是指可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酸 (3)导致尿酸排泄量增多

(4)生理意义之一在于可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 24。6-巯基嘌呤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是由于 (1)抑制IMP生成AMP

学习参考

. . . . .

(2)抑制IMP生成GMP

(3)6-巯基嘌呤的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所以有抑制作用 (4)抑制补救合成途径

25。胞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下列物质? (1)磷酸核糖 (2)N10-CHO·FH4 (3)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 (4)甘氨酸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Ⅲ—血红素代谢 A型题

1。下列酶中哪一种是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 A。卟胆原脱氨酶 B。尿卟啉原同合成酶

C。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D。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 E。铁螫合酶

2。下列哪种物质是血红素合成所需的原料? A。谷氨酸 B。甘氨酸 C。天门冬氨酸 D。丙氨酸 E。半胱氨酸

3。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含血红素? 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铜兰蛋白 D。细胞色素C E。过氧化氢酶

4。血红素加氧酶催化血红素铁卟啉环上哪个键断裂? A。α-甲炔基桥 B。β-甲炔基桥 C。γ-甲炔基桥 D。δ-甲炔基桥 E。以上都不是

5。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 A。γ-球蛋白 B。β-球蛋白

学习参考

. . . . .

C。γ1-球蛋白 D。γ2-球蛋白 E。白蛋白

6。下列哪一种物质不与胆红素竟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 A。磺胺类 B。脂肪类 C。胆汁类 D。NH 4 + E。水杨酸

7。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B。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C。水溶性大 D。不易通过生物膜 E。随正常人尿液排出

8。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 A。未结合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间接反应胆红素 D。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E。以上都不是

9。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不是胆色素? A。胆绿素 B。胆红素 C。血红素 D。尿胆素原 E。类胆素原

10。下列哪种情况尿中胆素原排泄量减少? A。肝功能轻度损伤 B。肠道阻塞 C。溶血 D。碱中毒 E。胆道阻塞 B型题

A。硫酸胆红素 B。胆红素—白蛋白 C。胆红素—Y蛋白

学习参考

. . . . .

D。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E。胆素原族

11。胆红素在血内运输形式 12。胆红素自肝脏排出主要形式 13。肠道回吸收的胆色素 C型题

A。范登堡试验呈直接反应阳性 B。范登堡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14。未结合胆红素 15。结合胆红素 16。胆红素—白蛋白 17。胆素原类

A。甘氨酸 B。琥珀酰CoA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18。参与血红素合成 19。参与谷胱甘肽的合成 20。参与肌酸的合成 K型题

21。调节血红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有 (1)血红素 (2)醛固酮 (3)雄性激素 (4)肾素

22。下列对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1)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 (2)胆红素有亲脂、疏水性质

(3)重氮化反应后使每分子胆红素生成二分子紫红素偶氮化合物 (4)胆红素在血浆中可与白蛋白结合 23。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为

(1)胆红素丙酸侧链的羧基可参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 (2)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不易通过生物膜

学习参考

. . . . .

(3)不易在尿中出现

(4)不加酒精就能与重氮试剂呈阳性反应 24。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增加的原因 (1)缺乏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2)胆道阻塞 (3)血型不合的输血 (4)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退 25。胆素原族化合物是包括 (1)中胆素原 (2)粪胆素原 (3)尿胆素原 (4)粪胆素

第十三章 代谢调节 A型题

1、别构效应物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A、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 B、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 C、酶的-SH基

D、活性中心以外特殊部位 E、活性中心以外任何部位

2、关于别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别构酶都有一个调节亚基,一个催化亚基

B、别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S形而不是双曲线形 C、别构激活和酶被离子,激动剂激活的机制相同 D、别构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相同 E、别构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相同

3、关于酶的化学修饰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以活性,无活性二种形式存在 B、二种形式之间的转变由酶催化 C、二种形式之间的转变伴有共价变化

D、别构调节是快速调节,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 E、有级联放大效应

4、关于关键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键酶常位于代谢途径的第一个反应

学习参考

. . . . .

B、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最高,所以才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决定作用 C、如一代谢物有几条代谢途径,则在分叉点的第一个反应常是关键酶所在 D、关键酶常是变构酶 E、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

5、肽类激素诱导cAMP生成的过程是 A、激素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激素直接抑制磷酸二酯酶 C、激素受体复合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D、激素受体复合体使鸟苷酸调节蛋白(G蛋白)结合GTP而活化,后者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6、可使细胞胞液中cAMP浓度低的物质是 A、cAMP磷酸二酯酶 B、茶碱 C、腺苷酸环化酶 D、咖啡因 E、以上都不是

7、cAMP的作用通过 A、葡萄糖激酶 B、脂酸硫激酶 C、蛋白激酶 D、磷酸化酶激酶 E、氧化磷酸化

8、当肝细胞内ATP供应充分时,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丙酮酸激酶被抑制 B、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被抑制 C、果糖二磷酸酶被抑制 D、糖异生增强

E、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CoA减少

9、cAMP对依赖cAMP蛋白激酶的作用方式是 A、cAMP与蛋白激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B、cAMP与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基结合而增强其活性 C、cAMP使蛋白激酶磷酸化而激活 D、cAMP使蛋白激酶去磷酸而激活

E、cAMP与蛋白激酶的调节亚基结合后,催化亚基游离而发挥作用

学习参考

. . . . .

10、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反应是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肪酸合成 E、脂肪酸β-氧化 B型题 A、肝糖原 B、肌糖原 C、甘油 D、乳酸 E、氨基酸

11、过夜空腹时,血糖来自

12、饥饿2-3天,糖异生主要原料是

A、细胞膜受体 B、细胞内受体 C、核蛋白体 D。细胞核 E、以上都不是

13、甲状腺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通过 14、维生素D对代谢的调节作用通过 C型题

A、变构调节 C、二者都是 B、化学修饰调节 D、二者都不是 15、对代谢的调节非常迅速 16、调节后酶的含量增加 17、有放大交应

A、类固醇激素 C、二者都是 B、肽类激素 D、二者都不是 18、仅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19、直接引起生物学效应 20、通过第二信使

学习参考

. . . . .

K型题

21、关于别构调节正确的是 ①别构效应物常与底物相似 ②酶的别构部位与底物结合部位不同 ③别构效应物可引起多聚酶的变性 ④极大多数,甚至所有别构酶都是多聚体

①22、别构效应物引起酶变构的方式 ①使酶的亚基互相聚合 ②使酶的亚基解聚

③一个亚基与变构剂结合后可以改变第二个亚基与变构剂结合的能力,表现为协同效应 ④酶的亚基与变构剂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

23、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 ①酶蛋白有可逆的共价变化 ②化学修饰最常见的是共价磷酸化 ③化学修饰有放大作用

④酶的化学修饰与酶的变构无关

24、在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是 ①相对活性较低

②不仅决定速率,有时还决定方向 ③催化非平衡反应 ④都受激素调节

25、激素受体的特点 ①有高度特异性 ②不可逆的共价结合 ③有高度亲和力

④激素和受体结合的量与激素的生物效应无关

第十四章 无机物代谢 A型题

1、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维生素D3

B、24,25-二羟维生素D3 C、25-羟维生素D3

学习参考

. . . . .

D、1,25-二羟维生素D3 E、1,24,25-三羟维生素D3

2、血浆〔HCO3-〕增加时

A、结合钙浓度降低,离子钙浓度升高 B、结合钙浓度升高,离子钙浓度降低 C、结合钙与离子钙浓度皆降低 D、结合钙与离子钙浓度皆升高 E、结合钙与离子钙浓度皆不变

3、下列影响肠道钙吸收的因素中,其中阻碍钙吸收的是 A、维生素D3 B、草酸 C、乳酸 D、氨基酸 E、柠檬酸

4、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非扩散钙包括柠檬酸钙 B、可扩散钙即为游离钙

C、非扩散钙即为血浆蛋白结合钙 D、结合钙均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E、以上都不对

5、PTH的生理作用是 A、使血钙、血磷均升高 B、使血钙、血磷均降低 C、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D、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E、以上都不是

6、PTH对尿中钙磷排泄的影响是 A、使尿钙降低,尿磷增加 B、使尿钙增加,尿磷降低 C、使尿钙、尿磷均增加 D、使尿钙、尿磷均降低 E、以上都不对

学习参考

. . . . .

7、促进骨盐溶解的主要激素是 A、甲状旁腺素 B、降钙素 C、雌激素 D、维生素D E、甲状腺素

8、1,25-(OH)2D3的生理作用 A、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使血钙、血磷均升高 D、使血钙、血磷均降低 E、以上都不是

9、铁代谢的特点是 A、极易吸收,极易排泄 B、易吸收而不易排泄

C、吸收量为摄入量的较少部分,但易排泄 D、吸收后大部分变成储存铁不参加代谢 E、吸收量为摄入量的较少部分,且不是易排泄

10、铁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靠 A、白蛋白 B、γ-球蛋白 C、粘蛋白 D、运铁蛋白 E、以上都不是 B型题 A、钙结合蛋白 B、钙调蛋白 C、碳酸氢钙 D、柠檬酸钙 E、非扩散钙

11、钙离子发挥生物学效应需要 12、钙离子吸收需要 A、胃酸

学习参考

. . . . .

B、植酸 C、草酸 D、磷酸盐 E、鞣酸

13、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14、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是 C型题

A、25-OH·D3-1-2-羟化酶 C、二者都是 B、25-OH·D3-24-羟化酶 D、二者都不是 15、PTH抑制其活性

16、1,25-(OH)2·D3抑制其活性 K型题

19、影响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 ①肠道内pH值 ②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 ③食物中钙、磷比例 ④血浆钙、磷浓度

20、PTH对钙磷代谢的直接调节作用是 ①抑制25-OH·D3-12羟化酶活性 ②促进骨盐溶解

③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④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21、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为 ①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②促进肾脏排钙保磷 ③促进肾脏保钙排磷 ④抑制骨盐溶解

22、下面关于铁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胃酸促进铁的吸收 ②运铁蛋白是铁的运输形式 ③铁蛋白是铁的贮存形式 ④铁极易排泄

学习参考

. . . . .

第十五章 复制 A型题

1、DNA复制的某些特点为

A、半保留复制,双向复制,存在有意义链和反意义链 B、半保留复制,双向复制,存在领头链和随从链 C、全保留复制,单向复制,存在领头链和随从链 D、不对称复制,单向复制,存在领头链和随从链 E、不对称复制,双向复制,存在有意义链和反意义链

2、在DNA复制期间,顺序为5’-TpApGpAp-3’的核苷酸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 A、5’-ApTpCpTp-3’ B、5’-UpCpUpAp-3’ C、5’-GpCpGpAP-3’ D、5’-TpGpTpAp-3’ E、5’-TpCpTpAp-3’

3、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 A、DAN指导的RNA聚合酶 B、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拓朴异构酶 E、连接酶

4、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具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C、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D、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E、具有3’→5’核酸内切酶活性

5、下列关于DNA聚合酶Ⅲ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链上 B、需要四种不同的5’--三磷酸脱氧核苷 C、可以双链DNA为模板 D、焦磷酸是反应产物

E、不是原核细胞内起复制作用最主要的酶

6、原核细胞复制时最主要的DNA聚合酶是

学习参考

. . . . .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Ⅲ D、DNA聚合酶α E、DNA聚合酶β

7、DNA连接酶的作用是 A、使DNA形式超螺旋结构

B、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端连接 C、合成RNA引物 D、将双螺旋解链 E、去除引物,填补空缺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DNA复制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DNA聚合酶α,β,γ参与 B、RNA引物较小 C、冈崎片段较小 D、仅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E、片段连接时,由ATP供给能量

9、下列关于反转录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功能上称之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底物是四种dNTP C、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D、需要一个有3’-OH的引物 E、催化链的延长,其方向为3’→5’

10、紫外线照射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其切除修复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参加 A、核酸内切酶 B、解链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E、核酸外切酶 B型题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 C、R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

学习参考

. . . . .

D、RNA聚合酶 E、反转录酶

11、以四种NTP为底物 12、以RNA为模板

A、dAMP、dGMP、dCMP、dTMP 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AMP、GMP、CMP、UMP E、ATP、GTP、CTP、UTP 13、合成DNA的原料是 14、合成RNA的原料是 C型题

A、DNA聚合酶 C、二者都是 B、RNA聚合酶 D、二者都不是 15、催化生成与DNA模板互补的多核苷酸链 16、需要RNA引物才能催化引发多核苷酸链的合成 17、催化向新生成的多核酸5’-端羟基连续加入核苷酸 18、直接产物有焦磷酸 K型题

19、下列关于DNA聚合酶作用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①酶Ⅰ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 ②酶Ⅰ具有核酸外切酶的作用 ③酶Ⅱ也具有核酸外切酶的作用 ④酶Ⅲ是DNA复制的主要酶

20、DNA复制的特点是 ①半保留复制 ②半不连续

③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等速进行 ④复制的方向是沿模板链的5’→3’方向

21、需要DNA连接酶参与反应的为 ①DNA复制 ②DNA损伤修复 ③DNA的体外重组

学习参考

. . . . .

④RNA的转录

22、下面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说法是正确的 ①亲代DNA双链中碱基A-T,G-C配对 ②亲代DNA双链拆开,可作为二条模板链

③以四种dNTP为原料,在模板链指导下合成复制链

④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亲代保留下来的,另一条是新合成的

23、关于 DNA聚合酶Ⅰ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①具有5’→3’外切酶的活性 ②是DNA复制过程中最主要的酶 ③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 ④具有5’→3’内切酶的活性

24、DNA聚合酶Ⅰ具有 ①3’→5’聚合酶活性 ②5’→3’聚合酶活性 ③5’→3’内切酶活性 ④5’→3’外切酶活性

25、下列所有描述的过程不需要DNA连接酶参与作用的是 ①DNA复制 ②制备重组DNA ③DNA修复 ④DNA片断和修饰

26、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能识别DNA特定的碱基顺序,并在特定的位点切断DNA ②切割点附近碱基顺序一般呈回纹结构 ③是重组DNA的重要工具酶 ④它能专一降解甲基化修饰的DNA

27、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①分离纯化载体和目的基因,使之进行转化,在菌体内将两者重组,最后筛选 ②先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菌株,然后扩增,表达出所需的蛋白质 ③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开重组体,然后将目的基因转化,最后筛选 ④把载体和目的其因接合成重组体,然后将重组体进行转化,最后筛选

学习参考

. . . . .

28、下列关于DNA克隆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在相同的特定互补位置上切割质粒和供体DNA分子 ②载体DNA和供体DNA一起退火,并连接形成重组DNA ③除质粒外,λ噬菌体可作为重组DNA的载体 ④重组DNA分子宿主细胞时需与其结合

第十六章 转录 A型题

1、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mRNA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E、5’-CAGCUGACU-3’

2、大肠杆菌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基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 A、ααβσ B、ααββ’ C、αββ’σ D、ααβ’σ E、ααββ’σ

3、识别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点的是 A、ρ因子 B、核心酶

C、RNA聚合酶的β亚基单位 D、RNA聚合酶的σ因子 E、R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

4、下列关于启动基因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RNA聚合酶最初与DNA结合的那段DNA顺序 B、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那段DNA顺序 C、mRNA开始被翻译的那段DNA顺序 D、阻抑蛋白结合的DNA部位 E、调节基因结合的部位

5、大肠杆菌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成分中与转录全过程有关的是 A、α-亚基单位

学习参考

. . . . .

B、β-亚基单位 C、β’-亚基单位 D、σ因子 E、以上都不是

6、ρ因子的功能

A、结合阻遏物于启动区域 B、增加RNA合成速率

C、释放结合在启动子上的RNA聚合酶 D、允许特定的启动过程 E、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

7、下列关于RNA分子中“帽子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存在于rRNA5’-末端 B、存在于tRNA5’-末端 C、仅存在于真核细胞的mRNA D、是由多聚A组成 E、以上都不对

8、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两者都以DNA作模板

B、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5’→3’ C、两个过程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 D、两个过程均需RNA为引物 E、两个过程的反应产物均有焦磷酸

9、真核细胞中经RNA聚合酶Ⅲ催化转录的产物是 A、mRNA B、HnRNA C、18SrRNA D、5。8SrRNA E、5SrRNA及tRNA

10、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理是

A、阻遏物封闭操纵区,乳糖存在时,使阻遏物变构成激活蛋白, 促进转录 B、辅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后,封闭操纵区 C、辅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后,开放操纵区

D、阻遏物封闭操纵区,乳糖存在时,使阻遏物变构,开放操纵区

学习参考

. . . . .

E、阻遏物封闭启动子,乳糖存在时,使阻遏物变构,启动子开放 B型题

A、18S,28S及5SrRNA B、18S,28及5。8SrRNA C、18S,28S,及5SrRNA D、tRNA及5SrRNA E、mRNA

11、RNA聚合酶Ⅰ催化生成的产物为 12、RNA聚合酶Ⅱ催化生成的产物为 13、RNA聚合酶Ⅲ催化 生成的产物为 A、复制 B、转录 C、反转录 D、翻译 E、基因表达

14、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16、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C型题*

A、DNA聚合酶 C、二者都是 B、RNA聚合酶 D、二者都不是

17、需要DNA为模板和RNA引物才能催化引发多核苷酸的合成 18、催化向新生成的多核苷酸5’-端羟基连续加入核苷酸

A、tRNA C、二者都是 B、mRNA D、二者都不是 19、转录DNA上的信息 20、能与DNA形成双螺旋 K型题

21、下列真核细胞内转录后mRNA的加工方式包括 ①合成5’-端的帽子结构 ②在3’-端加上多聚A尾巴 ③去除插入顺序,拼接编码区

④多聚A尾巴上再加上CCA-OH的3’-末端

学习参考

. . . . .

2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①全酶是由5个亚基(ααββ’σ)组成 ②核心酶中的β基是酶与DNA模板结合的主要成分 ③核心酶的组成是ααββ’ ④σ亚基功能是与转录全过程有关

23、tRNA成熟过程包括

①加多聚腺苷酸(polyA)于3’-末端 ②在核酸酸作用下切去部分多核苷酸链 ③5’-末端加上帽子结构 ④修饰形成某些稀有碱基

24、关于真核细胞的mRNA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①是由HnRNA转变而成 ②3’末端有多聚A尾 ③5’末端有帽子结构 ④是在胞浆内合成的

25、关于复制和转录的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都以DNA作模板

②DNA复制过程中有冈崎片段存在 ③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

④DNA复制是半保留的,而RNA转录是不对称的

26、从带有遗传信息的mRNA样品中制备DNA重组体,要利用 ①质粒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③NA连接酶 ④反转录酶

第十七章 翻译 A型题

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 A、相应tRNA的专一性 B、相应rRNA的专一性

C、相应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D、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学习参考

. . . . .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B、密码阅读有方向性,5’端起始,3’端终止 C、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组以上的密码 D、一组密码只能代表一种氨基酸

E、密码第3位(即3’端)碱基在决定掺入氨基酸的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

3、原核细胞中氨基酸掺入多肽链,首先需要进行的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酰-tRNA与核糖结合 B、核糖体30S亚基与50S亚基结合 C、mRNA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

D、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氨基酰-tRNA E、起始因子参与作用

4、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是 A、存在于细胞核内

B、只对氨基酸的识别有专一性 C、只对tRNA的识别有专一性 D、对氨基酸,tRNA的识别都有专一性 E、催化反应需要GTP

5、与mRNA中密码5’ACG3’相应对应的tRNA反密码是 A、5’UGC3’ B、5’TGC3’ C、5’CGU3’ D、5’GCT3’ E、5’CGT3’

6、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指的是 A、密码中有许多稀有碱基 B、大多数氨基酸有一组以上的密码 C、一组密码可代表一种以上氨基酸 D、大多数氨基酸只有一组密码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学习参考

. . . . .

A、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 B、氨基酸的羧基端被活化

C、体内所有的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 D、需要GTP参加

E、活化的氨基酸被搬到核糖体上

8、下列哪一项描述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A、起始阶段消耗GTP

B、 起始因子有IF1、IF2、IF3三种 C、延长阶段也消耗GTP

D、IF2促进蛋氨酰-t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E、核糖体大亚基有“给位”和“受位”

9、下列哪一 项叙述不适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 A、蛋氨酰-tRNA参与起始过程 B、起始因子(eIF)有9-10种 C、起始 阶段消耗ATP D、起始阶段不消耗GTP

E、起始复合由大亚基,小亚基,mRNA与蛋氨酰-tRNA组成

10、核糖体循环的三个步骤 A、进位→转肽→转位 B、活化→延伸→终止 C、起始→延伸→终止 D、活化→翻译→加工修饰 E、移位→转肽→进位 B型题

A、mRNA D、核糖体小亚基 B、tRNA E、以上都不是 C、核糖体大亚基 11、具有转肽酶活性 12、能与mRNA结合 13、是染色体组成成分

A、氯霉素 D、嘌吟霉素 B、放线菌酮 E、四环素族 C、链霉素

学习参考

. . . . .

14、其结构与氨基酰-tRNA相似,从而终止肽链延长 15、抑制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的转肽酶活性 16、能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结合,阻断肽键的形成 C型题

A、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C、二者都是 B、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D、二者都不是 17、mRNA为单顺反子

18、核糖体大亚基具有转肽酶活性

19、核糖体小亚基先与蛋氨酰-tRNA结合,再与mRNA结合 20、延长因子有Tu、Ts和G三种

A、ATP C、二者都是 B、GTP D、二者都不是 21、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始阶段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22、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K型题

23、蛋白质生物合成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①氨基酸必需活化

②以ATP和GTP为能量来源

③多肽链的合成是从氨基酸向羧基端延伸

④每延长一个氨基酸都经过进位→转肽→脱落→移位过程

24、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氨基酸随机地结合到tRNA上 ②mRNA沿着核糖体不断移动

③多肽链的合成是从羧基端向氨基端延伸 ④合成中的多肽链最初是连接在tRNA上

25、代表终止密码的是

①UAA ③UGA ②UAC ④UGC

26、tRNA反密码中除含有A、U、G、C碱基外,常含有I,它可与密码中哪些碱基配对 ①U ③ A ②C ④G

学习参考

. . . . .

27、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氨基酸的活化和运输

②合成的多肽链在线粒体膜上加工,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③活化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缩合 ④氨基酰-tRNA穿过核膜抵达核质

28、当mRNA翻译时,下列哪些氨基酸可掺入多肽链 ①天门冬酰胺 ③ 酪氨酸 ②羟脯氨酸 ④ 同型半胱氨酸

29、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联体密码3’-端核苷酸对氨基酸的特异性最低 ②起始部位的AUG同时是起始密码和蛋氨酸密码 ③大多数氨基酸有一组以上的密码 ④所有密码都决定着特定的氨基酸

30、下列关于原核和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

①mRNA起始部位的AUG密码,以真核生物代表蛋氨酸,以原核生物则代表甲酰蛋氨酸 ②原核这完整核糖体为70S,而真核这完整核糖体则为80S

③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起始阶段所需能量来自于GTP而真核生物来自于ATP 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利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填空题 一、蛋白质化学

1.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__

2..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______

3.对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一级结构分析时,有______个以上的自由α-氨基和α-羧基 4.蛋白质的α-螺旋是由主链骨架的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氢键维持稳定的。 5.α-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______个氨基酸。

6.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______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______破坏。

8.有一多肽Glu-His-Arg-Val-Lys-Asp,在pH=11时,在电场中泳向______极。

9.有一氨基酸混合溶液(pI:Val=5.96,Arg=10.76,Lys=9.74,Asp=2.77)在pH6用阳离子交换剂层析时,第一个被洗脱下来的氨基酸是______ 二、核酸化学

1.核酸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主要连接键是______

2.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______,它在核酸中占______%。 3.tRNA分子中结合氨基酸的是______端C__C__A。

学习参考

. . . . .

4.在DNA的双螺旋模型中,(A+G)/(C+T)的比值为______ 5.核酸变性后可发生______效应。

6.DNA的热变性的特征是熔解温度因______碱基对的含量而异。

7.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核酸位在双螺旋______侧,碱基位于______侧。 8.核酸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在______nm。

9.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在______处理下可结合成DNA双链。 三.酶

1.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______。

2.同工酶是指同一种属在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______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3.乳酸脱氢酶是由______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______种同工酶。 4.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______〔S〕。 5.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

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______。

6.向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酶的浓度时,1/〔S〕对1/〔V〕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______。 7.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效应是Km值______,Vmax---。. 8.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是Vmax______,Km______。 9.测定酶活性时要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其目的是______。 10.酶的比活力是指______。

四.糖代谢

1.磷酸果糖激酶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______。 2.1克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______克分子ATP。 3.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是______。 4.合成糖元时,葡萄糖的供体是______。 5.糖元合成酶的变构调节物是______。

6.血糖浓度低时脑组织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组织不能,因为脑组织细胞的______激酶的Km______,而肝组织的______激酶的Km______。

7.骨骼肌是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正常情况骨骼肌利用速度最快的能源是______。 8.糖异生途径中的所谓“能障”是指______酶反应和______酶反应。 9.从氨基酸转变成糖的过程是______作用。

10.糖有氧分解时,每分子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净生成ATP分子数是______。 11.磷酸戊糖通路的生理意义主要是生成______和______。 12.糖异生途径的最主要d 生理意义是______。

13.糖异生途径的不可逆反应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乳动物肝脏中2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消耗______分子ATP。

15.一克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CO2及H2O可产生______克分子ATP。

五.脂类代谢

学习参考

. . . . .

1.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______。

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需要的氢是______提供的。 3.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所需要的甘油主要来自______。 4.肉毒碱的功能是参与______反应。 5.食物中最主要的必需脂肪酸是______。

6.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是在______中经______酶催化生成的。 7.脂蛋白脂肪酶(LPL)主要催化______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8.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______。 9.合成卵磷脂时所需要的活性胆碱是______。 10.乙酰COA缩化酶的变构抑制剂是______。

11.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克分子数是______。 12.由乙酰CoA合成1分子油酸(18:1Δ9)需要______分子NADPH+H+。 13.由乙酰CoA在胞浆内合成一分子硬脂酸需要______分子NADPH+H+。 14.彻底氧化1分子硬脂酰CoA(18:0〕共要消耗______分子O2。 15.内源性胆固醇主要由血浆脂蛋白中的______运输。 16.内源性甘油三脂主要由血浆脂蛋白中的______运输。 17.合成一分子胆固醇需要______分子乙酰CoA。

18.肝内乙酰CoA生成乙酰乙酸时,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是______。

19.酮体是______在______组织中代谢的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情况下产生增多,从______中排泄。

六.氨基酸代谢

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2.哺乳类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在____组织中经______循环生成____后再由______排出。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腺苷蛋氨酸的的重要作用是______。 5.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______。 6.血液中非蛋白氮中主要成分是______

7.各种食物的蛋白质含氮量相当接近,约为______。

8.天冬氨酸分解为CO2,H2O和NH3时可净生成ATP的摩尔数为______。 9.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______。

10.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______。 11.体内活性硫酸基是______。 12.谷胱甘肽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13.白化病患者缺乏______酶

14.人体内黑色素来自______(氨基酸)。

15.一碳单位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提供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参考

. . . . .

七。生物氧化

1.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P/O比值是指_______。

3.线粒体外NADH经苹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后氧化磷酸化,能得到的最大P/O比值约为____。 4、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________。

5、CO影响氧化磷酸化机理在于________________。

6。加单氧酶(又名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特点______________。

八、核酸代谢

1、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________。 2、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________。

3。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时CO2中的碳原子进入嘧啶环的第几____位碳原子。 4、胸腺嘧啶的甲基提供者是______________。

5、嘌呤核苷酸合成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共同需要的物质是______。 6、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将合成的互补结构是______。

7、5-FU的抗癌作用机理是抑制________酶的活性,从而抑制______的生物合成。 8、合成DNA的原料是______。

9、紫外线(UV)辐射对DNA的损伤主要使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嘧啶碱基之间形成二聚体,其中最易形成二聚体是____,它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酶协同作用加以修复。 10、镰状红细胞贫血是异型血红蛋白纯合基因的临床表现,其与β-链变异有关的突变是______。 11、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组成是________。 12、ρ-因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

13、将DNA核苷酸顺序的信息转变为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包括________。 14、需要以RNA为引物的是________、

九、蛋白质生物合成

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与______。 2、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个数是______。 3、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

5’IGC

3’,它可识别的密码是______。

4、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能终止多肽链延长的密码子有______个。

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大多数氨基酸有______以上的密码,而色氨酸和蛋氨酸各有______个密码子。 6、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编号如下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A CGG UAG AAU AGC…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后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残基数目是______。若在第141号密码子末端和第142号密码子开始之间插入一个鸟嘌呤核苷酸,经翻译后生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为______。 7.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是对______和______的识别具有专一性。

学习参考

. . . . .

8.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蛋白体沿mRNA______方向作相对移动。 9.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每生成一个肽键消耗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______。 10.根据操纵子学说,对基因活性起调节作用的物质______。 11.操纵子调节系统属于______水平的调节。

12.形成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的原因是血红蛋白______链基因中的______改变成为______。

十、物质代谢调节

1.变构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______。

2.变构调节中,变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______形。 3.人体代谢的细胞水平调节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4.酶分子结构改变的调节包括______和______。

5.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是引起酶分子______键的变化,其调节效率常较变构调节为______。 6.磷酸果糖激酶是通过________方式调节其活性的。

十一、血液

1.必须达到饱和硫酸铵盐时才能析出的血浆蛋白是______。 2.血浆清蛋白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环境的pH值应为____。 3.血液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是______。 4.凝血因子中唯一不是蛋白质的因子是______。 5.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代谢。 6.催化血浆Fe2+氧化为Fe3+酶是______。 7.正常血红蛋白的亚基组成是______。

8.2,3-DPG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是由于2,3-DPG与HB的两条β链形成______键。 9.蚕豆病患者缺乏______酶。

10.需要维生素K参与作用的凝血因子是______,主要在______组织中参与凝血因子的______作用。

十二、水与电解质平衡

1.人体含水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到成年趋于恒定。按体重计,随年龄改变最明显的是细胞__液和___液。

2.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___,阴离子是___。 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___,阴离子是___。 4.饱食后,血浆钾离子浓度会___。 5.正常情况下每日最低尿量不少于___。 6.血容量减少可使ADH分泌___。 7.正常人血钾浓度(mmol/L)为___。 8.体液分布最多的部位在___。

9.醛固酮分泌减少时可导致尿液pH___。 10.严重腹泻病人常引起血钾___。

学习参考

. . . . .

11.血浆[Ca2+]___,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手足抽搐。

十三、酸碱平衡

1.物质代谢中产生大量的酸,其中量最多的是___。 2.血浆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___。 3.红细胞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___和___。 4.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最主要作用是___。

5.血浆CO2结合力下降表示血浆___含量下降,其它缓冲对的碱基发生___。 6.酸中毒时肾脏分泌的铵盐主要来自___。 7.维持酸碱平衡时起重要作用的酶是___。 8.判断代谢性酸中毒较好的指标是___。

十四、维生素

1.多种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均可转变成维生素A,其中转化率最高的是___,转化部位是在___. 2、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的物质是___。 3、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___。 4、维生素K的缺乏可引起凝血时间___。

5、维生素B1治疗消化不良的依据是可以抑制___酶的活性。 6、磷酸吡哆醛参与____作用,它与酶蛋白结合是通过___。 7、与红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的维生素是___和___。

8、可构成黄酶的辅酶成分并参与体内生物氧 化的维生素是___。 9、维生素pp以___和___形式构成脱氢酶辅酶的成分参与生物氧化体系。 10、α_酮酸氧 化脱酸的辅酶是___。它含有维生素___。

十五、肝脏生化

1、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___。

2、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甲基供体是___,乙酰基的供体是___,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是___,硫酸的活性供体是___。

3、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___结合而运输。 4、血中___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 5、苯 巴比妥治疗婴儿先天性黄疸的机理主要是___ 6、血红素加氧酶系催化血红素原卟啉环上___键断裂。

7、结合胆红素是胆红素与___结合,它在___组织生成后排至肠道,在___作用下脱去___被逐步还原为___ 8、胆汁酸是___代谢的产物,初级胆汁酸在___组织生成,包括___、___。次组成胆汁酸在___生成,主要包括___、___。 十六、钙磷代谢

1、血浆[HCO3-]增加时,结合钙浓度___,离子钙浓度___。 2、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尿磷___,血磷___。

学习参考

. . . . .

3、1,25-(OH)2-D3的生理作用是血钙___,血磷___。 4、引起手足搐搦的原因是血浆中离子钙浓度___。 5、正常成人血浆钙磷浓度积为___mmol/L(mg/dl)。 6、成骨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___。 7、影响肠道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___。

8、PTH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___的重吸收,促进对___的重吸收。 9、促进骨盐溶解的最主要激素是___。 10、调节1,25-(OH)2-D3合成的关键酶是___。 十七。结缔组织

1、各种氨基多糖的基本结构除___外均为二糖单位的聚合物。

2、原胶原肽链结构的特点为___,含有很多在其它蛋白质中很少见到的___、___。 3、体内胶原分解加强时,测定尿中___可作为胶原分解的指标。

胞色素在呼吸链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P/O比值是指_______。

3.线粒体外NADH经苹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后氧化磷酸化,能得到的最大P/O比值约为____。 4、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________。

5、CO影响氧化磷酸化机理在于________________。

6。加单氧酶(又名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特点______________。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一个序列如下的八肽,问(1)用胰蛋白酶水解时能生成几个肽段?各肽的组成如何? (2)用胰糜蛋白酶的水解时生成几个肽段? 各肽的组成如何? 谷-组-酪-脯-色-赖-丝-异亮

2、 列举五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定量法,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3、有一七肽,其结构是组-色-谷-精-异-苯-酪,请写出这些氨基酸残基的三字符和单字符,并在下列肽链骨架上填上残基侧链的结构。

4、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分析需经过哪些步骤?每一步所用的方法是什么? 5、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有何特点?

6、Hb与O2结合的别构效应和Bohr效应,试解释之。 7、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8、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中含有106个蛋白质分子,假设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0,并且所有分子都处于α-螺旋构象,计算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链的总长度。 9、下列蛋白质混合物在什么pH时电泳、分离效果最好?

①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②肌红蛋白和胰凝乳蛋白在原 pI4.9 pI6.8 pI7.0 pI9.5 ③卵清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脲酶 pI4.6 pI4.9 pI5.0

10、维系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键有哪些?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参考

. . . . .

1、噬菌体M13DNA的碱基组成是:A 23%;T 36%;20%;G 21%。试问当在83-85℃加热时,其OD260值有何变化?

2、有一双链DNA分子,其分子量为3×107,问此(1)DNA分子的长度是多少cm? (2)此DNA分子含多少螺旋?

3、写出嘌呤(或嘧啶)与核糖之间的连接方式、核苷与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核酸分子中核苷酸间的连接方式。

4、什么是DNA的变性和复性 ?二者可以什么效应来监测?

5、以下二个分子先变性再复性,变性是在同一温度下发生的,问哪一个DNA分子复性到原来的DNA结构可能性更大?

①ATATATATAT ②TAGCCGATGC TATATATATA ATCGGCTACG 6、何为核酸杂交 ?例举其中一个用途。 7、试述mRNA的结构特征。 8、试述tRNA的结构特征。 9、试述rRNAr的结构特征。

10、试对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和DNA的双螺旋结构进行比较。 11、什么是左旋DNA(ZDNA)? 12、何为Tm? 有何意义? 第三章 酶

1、何为酶的活性中心?

2、试述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复合物后,催化反应的机理。 3、解释酶的比活性。

5、解释酶的别构效应和共价修饰。

6、在米氏方程 中,(1)当S=2Km,(2)当S=1/10Km,(3)当S=1/2Km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之几? 7、什么叫黄素酶?

8、直接以维生素形式作为酶的辅酶的维生素有哪几种 ?它们在酶促催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9、何为酶原激活 ?其作用机制如何? 10、何为同工酶 ?并举一例。

11、尼克酰胺辅酶有哪两种? 它们在酶催化过程中如何完成 递氢的作用? 12、酶的竟争性抑制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1、构成生物膜的脂类有哪几大类 ?它们有生物膜中的结构定位方式如何?

2、甘油磷脂的通式如何 ?参与生物膜构成的甘油磷脂有哪几种 ?它们的缩写符号什么

3、构成鞘糖脂的单糖有哪几种?(缩写符号)糖脂的结构通式是什么 ?与神经鞘磷脂的结构比较两者有何异同?

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解释膜脂类分子相转变温度? 哪些因 素可影响相转变温度?

学习参考

. . . . .

6、什么是促进扩散? 7、什么是主动转运? 8、什么是次级主动转运? 9、试述膜动转运基本过程? 10、试述视紫红质的结构特点。 第五章 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

1、何为高能磷酸键? 生物体内高能磷酸键有几种形式 ?各举一例。 2、试述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脱羧反应。 3、试述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反应。

4、何为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有哪些物质参与组成。 5、化学渗透学说如何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 6、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有哪些?作用在什么部 位?

7、α-酮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由哪几种酶组成?参于反应的辅酶有哪几种? 它们分别由何各种维生素参于组成?

8、一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可产生CO2和H2O各几分子? 9、一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可产生几分子ATP? 10、何为P/O值 ?测定P/O有何意义? 11、计算下列反应中过程中P/O的理论值 (1)异柠檬酸---琥珀酸

(2)存在二硝基酚(DNP〕的情况下:α-酮二酸--琥珀酸 (3)琥珀酸--草酰乙酸 第六章 糖代谢

1、一分子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二分子乳酸,氧化还原程度有无变化 ?为什么? 2、试述丙氨酸异生为糖的过程。

3、癌细胞中哪些分解代谢占优势? 癌细胞中哪种乳酸脱氢同工酶居多?

4、丙酮酸脱氢酶系由哪几种酶组成 ?有哪些辅酶参与反应 ?这些辅酶和哪些维生素有关? 5、2、6-二磷酸果糖是如何生成的? 对糖酵解途径如何以挥调节作用? 又如何失去调节作用? 6、写出糖原合成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和无活性形式, 这些形式又受哪些酶调控?

7、第一位14C标记的葡萄糖经过三步酶促反应后即可有CO2放出,写出此三步反应过程 及此代谢途径的名称。

8、体内NADPH H+要由什么途径提供? NADPH、H+有何生理功能? 9、胰岛素为何能降低血糖?

10、什么是蛋白多糖 ?其结构特点如何? 11、试述糖蛋白分子中糖链与蛋白质连接的方式。

12、试对糖蛋白中N-糖苷键和O-糖苷键组成和结构进行比较。 第七章 脂肪酸代谢

1、 何谓脂动员? 其所需的关键酶有何特点?

2、油酸彻底氧化时如不计算活化或转移所需的ATP能生成多少ATP?

学习参考

. . . . .

3、如果利用14CO2羧化乙酰CoA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则所合成的软脂酸,哪个碳将被标记? 4、乙酰乙酰CoA如何转变成乙酰乙酸 ? 乙酰乙酸如何转变为乙酰乙酰CoA? 5、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有哪些 ?它们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6、写出甘油转变成丙酮酸的总平衡式 。除糖酵解途径的酶参与外,还需要哪些酶? 7、试比较脂肪酸β-氧化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之间的异同。 8、简述真核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的结构特点。 9、代谢物如何调节脂肪酸的合成? 10、激素如何调节脂肪酸的合成? 第八章 脂类代谢Ⅱ-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体内胆固醇衍生物有哪些脂肪酸的合成?它们与胆固醇比较在结构上有何主要特点? 3、每合成一分子胆固醇需要多少分子原料和ATP? 4、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和限速酶是什么? 5、HMGCoA限速酶的结构特征如何? 6、激素如何调节胆固醇的合成?

7、胆汁酸分哪几种? 什么是初级和次级胆汁酸?

8、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限速 酶是什么? 此酶促反应需什么物质参加? 9、胆汁酸有何生理功能 ?与胆汁酸分子结构有何关系? 10、乙酰CoA在体内的去路有哪些? 第九章 脂肪、磷脂及血浆脂蛋白代谢

1、试 述甘油三脂的合成过程,其与甘油磷脂合成中共同的中间产物是什么? 2、甘油磷脂有哪几种? 它们的共同结构特征是什么? 3、试述合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合成基本过程。 4、合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原料及辅因子有哪些? 5、试述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及心磷脂合成的基本过程。 6、何谓磷脂交换蛋白?有何功能?

7、试述使甘油磷脂降解的各种磷脂酶的作用。 8、简述神经鞘磷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 9、血浆脂蛋白的基本结构如何?

10、简述血浆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两者在性质、组成、及功能上的特点。 11、简述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两者在性质、组成、及功能上的特点。 12、试述LCAT的催化作用及意义。 13、试述LPL的催化作用及意义。

第十章含氮化合物代谢Ⅰ --氨基酸代谢

一、食物中富含丙氨酸,但缺少天门冬氨酸,是否会出现缺乏天门冬氨酸的表现?为什么? 二、为什么动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学习参考

. . . . .

三、谷氨酸在体内可参与哪些生化反应?生成何种物质?

四、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方式?嘌呤核苷酸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五、写出尿素生成的中间步骤。

六、每生成一分子尿素需要消耗多少分子ATP?试说明之。

七、用箭头表示体内一碳单位的来源,运载形式,相互转变及生理功用。 八、简述蛋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并说明此循环的生理意义。

九、给动物注射15NH4H14CO3 溶液后,在天门冬氨酸的分子中出现 15N及 14C,试说明其原因。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Ⅱ--核苷酸代谢 一、写出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 二、写出嘧啶碱合成的元素来源。 三、简述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四、简要说明脱氧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五、写出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六、嘧啶核苷酸之间如何相互转变的?

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试举一例说明。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Ⅲ--血红素代谢

一、写出血红素合成的原料。血红素生物合成分为哪几个步骤? 二、简述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

三、简述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与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四、比较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的不同点。 五、血红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是怎样实现的?

六、临床应用可见光照射治疗婴儿高胆红素雪症,其道理何在? 第十三章 代谢调节

一、简要说明体内代谢调节在哪几个水平上进行的。 二、何为酶的别构调节?别构酶调节的意义? 三、何为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化学修饰调节的意义? 四、何为蛋白激酶?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五、根据激素受体的存在部位,将激素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六、写出膜受体--cAMP作用模式。 七、写出膜受体--磷脂酰肌醇代谢模式。 八、写出G调节蛋白的作用。

九、细胞内受体作用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第十四章无机物代谢

一、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如何影响钙磷代谢的? 二、试述肠道钙吸收机制。 三、试述转铁蛋白的功能。

基因信息的传递

学习参考

. . . . .

一、试述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第十五章 复制

一、何为半保留复制?如何证明?

二、目前所知,参加DNA复制的酶类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何作用? 三、简述DNA复制过程。 四、什么叫突变?分为哪几种?

五、DNA损伤修复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六、简述反向转录过程。 七、简述癌基因的功能。

八、简述M13噬菌体--双脱氧核苷酸测定DNA碱基序列的原理。 第十六章转录

一、简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二、简述转录过程。

三、mRNA转录后如何进行加工的? 四、简述操纵子的构成。 五、简述操纵子的调控方式。 第十七章翻译

一、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二、反密码与密码碱基配对时的摆动现象是怎样的? 三、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四、翻译后加工有哪几种方式。 五、简述干扰素抗病毒机理。 第十八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一、叙述基因重组的几种形式。 二、简述基因工程的步骤。

三、基因工程中对载体的要求是什么?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四、叙述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 多选题 第一章-第七章 A型题

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A型题

1.有五组氨基酸(每组3个),其中缩写符号为\"Gly、Glu、Asp\"的是: A.甘、谷胺、天 B.谷、甘、天 C.谷胺、甘、丙 D.甘、天、丙 E.甘、丝、天 2.研究胰岛素时发现: A.它对血糖浓度无影响

B.分子中含2个-S-S-键

学习参考

. . . . .

C.含有两条多肽链,所以有两个N端两个C端 D.它对脂肪代谢无影响 E.以上说法全错

3.下列氨基酸的侧链是亲水的,但例外的是 A.Phe

B.Lys

C.Thr

D.Ser E.Arg 4.Hb的特点是

A.只要结合一分子氧便不能再发生变构效应 B.它仅仅是一种三级结构的色蛋白

C.当CO2浓度升高时,它与O2结合的能力下降 D.血液流经肺外组织时,因pH低不利于O2的释放 E.同肌红蛋白比较,Hb容易与O2结合 5.关于免疫球蛋白,现在已经知道 A.电泳时出现在α-球蛋白带中 B.仅少数免疫球蛋白含轻链与重链

C.轻链和重链之间有-S-S-键,但重链之间无-S-S-键 D.在Fab片段中有完整的轻链和重链 E.以上都不对

6.用盐析沉淀法得到的蛋白质 A.不能通过透析将盐与蛋白质分开

B.常用的中性盐是Na2SO4和NaCl,不能用(NH4)2SO4 C.得到的蛋白往往是变性的

D.盐析不能破坏溶液中蛋白质稳定性 E.盐析有分段沉淀现象

7.有五组氨基酸,含碳原子最多的一组是 A.Arg、Ala、Lys C.Ser、Cys、Phe E.Gly、Asn、Trp

8.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pH8.6)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各类蛋白质移动的次序为: A.向正极泳动最快的是α1-球蛋白,最慢的是γ-球蛋白 B.向负极泳动最快的是α1-球蛋白,最慢的是γ-球蛋白 C.向正极泳动最快的是白蛋白,最慢的是α2-球蛋白 D.向负极泳动最快的是白蛋白,最慢的是γ-球蛋白 E.以上都不对

9.下列是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但例外的是 A.一条直链的多肽常有一个N端一个C端 B.亚基是四级结构中的概念 C.二硫键既可在链内,也可在链间

B.Leu、Thr、Val D.Asp、Gln、His

学习参考

. . . . .

D.肽键不能自由转动

E.肽键平面仅涉及一个氨基酸残基 10.比较蛋白质与核酸可以发现

A.α-螺旋是空间结构的一种,而双螺旋不是 B.上述两种螺旋中都有氢键

C.双螺旋的一圈含10个嘌呤10个嘧啶,α-螺旋每圈只含10个残基 D.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也可由亚基组成 E.Pro是亚氨基酸,只能用羧基参与肽键形成 11.下列每组两个氨基酸的pI都大于7.0的是 A.Thr、Trp B.Arg、His C.Lys、Cys D.Phe、Srg E.Leu、Val

12.纤维状蛋白质的代表是胶原蛋白,现已清楚 A.体内胶原蛋白的含量仅次于肌红蛋白 B.跟腱中胶原蛋白的百分含量最多,骨组织最少 C.在胶原蛋白中Gly约占20%

D.胶原蛋白中含特殊的羟赖氨酸,但不含羟脯氨酸 E.以上各条说法都不能完全适合胶原蛋白 13.下面各项符合Bohr(波尔)效应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O2与Hb的亲和力升高 B.肌红蛋白同样可产生Bohr效应 C.pH降低时Hb的氧饱和曲线左移 D.Bohr效应使体内Hb运O2能力下降 E.用Hb的变构现象可以解释Bohr效应的机理 14.研究蛋白质有多种技术,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

A.离子交换层析与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有关,也与洗脱液的pH有关 B.电泳分离蛋白质时,只与支持物有关而与溶液pH无关 C.通常在室温下用丙酮沉淀蛋白质

D.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时,小分子蛋白质先被洗脱出来,之后是大分子蛋白质 E.用Edman降解法测定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使用的主要试剂是\"二硝基氟苯\" B型题

A.His B.Asn C.Trp D.Pro E.以上都不是 15.含有吲哚环的是 16.含有咪唑基的是 17.不含氨基(-NH2)的是

学习参考

. . . . .

18.支链氨基酸为

A.2,4-二硝基氟苯 B.盐酸胍 C.β-巯基乙醇 D.生物碱试剂 E.Na2SO4

19.主要用于破坏蛋白质中的非共价键 20.使蛋白质中的-S-S-转变成-SH 21.使蛋白质沉淀,但通常不变性 C型题

A.蛋白质中的肽键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2.结构上涉及两个残基 23.结构上靠氢键维持 A.β-片层结构 B.α-螺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错

B.蛋白质中的酰胺平面

24.长轴与氢键几乎平行 25.长轴与氢键接近垂直 26.主要靠-S-S-维持其构象 K型题

27.关于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正确叙述是 ①比一般的C-N单键短 ②有部分双键性质 ③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④与肽键相连的H、O原子呈反式构象 28.在胰岛素分子中 ①共含4个-S-S-键 ②B链含31个残基 ③有3个链间-S-S-键 ④有一个键内-S-S-键

29.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正确项目是 ①肽链经180度回折可形成β-转角

②α-螺旋中第一个肽键的NH与第四个肽键的CO形成氢键 ③在β-片层结构中,肽链可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 ④无规卷曲不算二级结构 30.在分类上属于纤维状蛋白的是 ①肌红蛋白

学习参考

. . . . .

②角蛋白 ③IgG ④胶原蛋白

31.γ-球蛋白的特点是 ①轻链、重链上都有可变区 ②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 ③根据重链的特性把Ig分为5种

④两条重链长度相同,但两条轻链长度不同 32.在血红蛋白分子中 ①每个分子含一个血红素 ②因此每个分子中含一个Fe2+

③成人血红蛋白的各个亚基中含有大量的β-片层结构 ④Hb亚基肽链的三级结构与肌红蛋白相似

33.使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①Cys ②Glu ③Pro ④Phe

34.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 ①Hb ②胰岛素 ③LDH ④肌红蛋白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A型题

35.与DNA片段\"3'TACAAG5'\"可以互补的寡核苷酸链是 A.3'ATGTTC5' B.5'CTTGTA3' C.3'AUGUUC5' D.3'CTTCTA5' E.以上都不是互补链

36.在完整的DNA双螺旋中碱基是互补的,从数学关系上考虑最不适合的是 A.T+A=G+C D.A+G=T+C

B.G=C

C.T=A

E.2A/(A+T)=1

37.符合遗传密码特点的是

A.Met的密码处于模板5'端起始处时兼有起始作用 B.通常在64个密码子中有2个终止密码子

C.5'侧前两个碱基相同的密码子一定代表相同氨基酸 D.终止密码和无意义密码是两种不同的涵义 E.以上都不是遗传密码的特点 38.在DNA双螺旋结构中,

学习参考

. . . . .

A.一些碱基在螺旋内,一些碱基在螺旋外 B.磷酸基团位于螺旋的内部 C.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2.0nm D.B型结构DNA旋转一周含10个碱基对 E.以上都不符合双螺旋结构特点

39.下列是DNA与RNA相同之处,但例外的是 A.它们都含磷酸二酯键 B.两者都有碱基配对

C.两者所含的嘧啶碱是相同的 D.两种核酸都含有戊糖 E.加热时两种核酸都有增色效应

40.用加热的办法处理DNA溶液时可以出现 A.Tm值与(G+C)%成正比关系

B.温度增高,O.D260增加始终是正比关系 C.加热时O.D260增加是由于戊糖暴露的结果 D.Tm是指当两条链完全解开时的溶液温度 E.Tm值是DNA开始解链时的温度 41.研究核酸杂交特性告诉我们

A.杂交仅仅限于DNA与DNA之间的互补结合 B.杂交指:本来是双链而分开的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C.用杂交法不能研究缺失突变体DNA D.RNA与DNA之间不能杂交 E.可上各项对杂交的描述都不确切 42.真核生物mRNA有许多特点,其中包括

A.它是从前身杂化核RNA(hnRNA)经剪接加工转变来的 B.在它的5'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

C.通常,这段多聚腺苷酸是从DNA基因转录来的 D.原核生物mRNA有帽子结构,真核生物无此结构 E.原核生物mRNA也普遍有多聚腺苷酸,但比真核的短 43.以下是关于tRNA的正确描述,但例外的是 A.它们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类核酸 B.一般都含有双氢尿嘧啶 C.在它们分子中都含有Ψ

D.在tRNA分子中含有假尿苷,但不含次黄苷 E.tRNA分子内含双螺旋结构

44.下列几种DNA分子中碱基组成比例不同,其Tm值较高的是 A.A-T占15% B.G-C占25% C.C-G占40% D.A-T占80% E.G-C占35%

学习参考

. . . . .

45.比较各种RNA发现 A.mRNA寿命最长

B.rRNA不仅稳定,而且种类也最多 C.tRNA仅仅有一种功能:转运氨基酸 D.mRNA不仅种类最多,含量也最高 E.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单位中有18S-rRNA

46.以下是关于核酸空间结构的正确描述,但例外的是 A.双螺旋结构中含有深沟和浅沟 B.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形

C.双螺旋全是右手螺旋,不可能有左手螺旋 D.双螺旋是DNA的二级结构 E.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状的 47.对DNA和RNA都适合的选项是 A.它们含有相同的戊糖,仅碱基不同 B.通常,它们都含有ψ C.两者含的嘌呤碱往往相同

D.它们含有相同的碱基,但戊糖不同 E.以上都不是两者的共同点

48.在核酸研究和医疗诊断上,探针技术有重要的作用 A.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变性DNA进行复性 B.探针只能用放射性同位素加以标记

C.被测DNA片段与探针之间不一定有互补关系

D.通常,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可以和双链DNA直接结合 E.探针技术可用于产前诊断 49.假尿苷的特点是

A.其碱基与正常的尿嘧啶不同

B.一般的尿苷是C1与N1相连,假尿苷是C1'与C5相连 C.假尿苷中的戊糖不是核糖 D.它在tRNA的3'末端区出现得最多 E.假尿苷不属于稀有核苷 B型题

A.腺嘌呤 B.核糖

C.脱氧核糖

D.5-磷酸核糖 E.以上都不是 50.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的是 51.分子中不含羟基的是

52.与磷酸戊糖代谢途径联系紧密的是 53.与糖酵解直接相连的是

学习参考

. . . . .

C型题

A.胸腺嘧啶核苷 B.Ψ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4.tRNA分子中的稀有成份 55.碱基和戊糖是C-C相连的 56.分子中含有-CH3 A.tRNA

B.DNA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7.加热变性后在260nm处吸光度增加 58.水解后产生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 K型题

59.DNA变性后的特性改变有 ①氢键被破坏

②对260nm的光吸收度增加 ③从A-T对多的地方先解链 ④可出现增色效应

60.比较\"腺嘌呤+尿嘧啶\"和\"鸟嘌呤+胞嘧啶\",在这两组化合物中 ①氮原子数相等 ②氨基数相等 ③碳原子数目不等 ④氧原子数相等

61.转运核糖核酸的特点是 ①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状 ②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成分 ③分子中有多个双链区 ④生物体含有多种tRNA

62.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稳定因素是 ①磷酸基团上的电荷 ②碱基对间的氢键

③碱基和磷酸基团间的相互作用 ④碱基间的范氏力

63.在tRNA分子中可以含有 ①次黄嘌呤核苷酸 ②胸腺嘧啶核苷酸 ③假尿嘧啶核苷酸 ④二氢尿嘧啶核苷

学习参考

. . . . .

64.通常,在RNA和DNA分子中共同含有的碱基是 ①胞嘧啶、腺嘌呤 ②鸟嘌呤、腺嘌呤 ③胞嘧啶、鸟嘌呤 ④尿嘧啶、腺嘌呤

65.在解链温度时,DNA双螺旋发生的变化是 ①双螺旋的假想轴消失 ②对260nm的光吸收能力增加 ③DNA双股构象破坏 ④氢键遭到破坏

66.Chargaff(查加夫)原则及其推论可以包括 ①{[A]+[T]}/{[C]+[G]}=1 ②∑[6-氨基碱基]=∑[6-酮基碱基] ③[A]=[T]=[G]=[C] ④∑[嘌呤]=∑[嘧啶] 三.酶(包括维生素) A型题

67.以下不适合LDH的叙述是

A.LDH1和LDH2的分子中都含有氨基酸和非氨基酸部分 B.LDH有5种同工酶,可用电泳法将它们分开 C.心肌中H4活性最高

D.LDH5催化的反应与丙酮酸有关,而LDH1则无关 E.LDH属于氧化还原酶 68.磺胺类药物的作用原理在于 A.是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B.它仅仅影响细菌FH4合成 D.因该药物结构与Glu结构相似 E.能竞争性地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69.下列是关于酶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酶是细胞产生的,本质为蛋白质的生物催化剂 B.辅酶通常是活性中心的成分 D.必需基团都在活性中心内 D.蛋白酶不等于酶蛋白

E.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都在活性中心内

70.在pH8.6条件下电泳,移向正极最快的\"一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H和M为亚基) A.LDH2和H4 B.LDH2和H3M C.LDH1和H4

学习参考

. . . . .

D.LDH3和H2M2 E.LDH4和H3M

71.一种酶的纯竞争性抑制剂表现的动力学特性是 A.Vmax↓,Km不变 B.Vmax不变,Km↑ C.Vmax↑,Km↑ D.Vmax↓,Km↓ E.Vmax↑, Km不变

72.维生素是重要的营养素,现在已知 A.VA的活性形式是11-顺视黄醛 B.VB6是指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C.VC和VE都是水溶性的 D.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 E.NAD+、NADP+、HSCoA中含Vpp

73.一个符合米-曼氏(Michaelis-Menten)方程的酶,当v=0.999Vmax时,[S]应为 A.100Km B.1000Km C.999Km D.9999Km E.888Km 74.对于肠激酶和肌酸激酶来说 A.催化的反应性质相同 B.催化反应中都需ATP D.它们都可激活胰蛋白酶原 D.在分类上可把它们看作同一大类 E.催化不同性质的反应 75.维生素和辅酶的对应关系是 A.NAD+含B2 B.磷酸吡哆醛含B6 C.辅酶A含Vpp E.仅FMN含B1

76.B族维生素包括许多成员,其生理功能或性质有 A.除B12外,其余的成员都与辅酶有关 B.它们和VA一样,一般不溶于水 C.抗癞皮病维生素不是B族成员 D.缺乏B1可影响糖代谢

E.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就是B族的泛酸 77.Km值的概念是

A.在一般情况下代表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B.是达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浓度 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 D.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D.FAD含B12

学习参考

. . . . .

E.是与底物性质无关的特征性常数 78.在酶作用的专一性中发现 A.专一性只与酶有关,与底物无关

B.L-型氨基酸氧化酶也能催化D-型氨基酸氧化脱氨 C.各种酶的专一性程度都是相同的

D.L-型乳酸脱氢酶可以使丙酮酸→D-型乳酸

E.一种酶从繁多的化合物中选定它所催化的化合物,这就是专一性的表现 79.以下是对酶的分类与命名的正确表述,但例外的是 A.酶分六大类,氧化酶与还原酶属不同的两大类 B.转移酶和异构酶属于不同的两大类

C.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是异构酶催化的 D.酶的习惯命名法有时可冠以酶的来源 E.1-P-G→6-P-G是由转移酶催化的 80.与酶原和酶原激活不符的选项是 A.胰蛋白酶可以使胰蛋白酶原激活

B.胰蛋白酶原被切去6个多肽碎片后转变成胰蛋白酶 C.胰蛋白酶可以使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酶原激活

D.酶原激活的意义之一在于: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E.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时,可以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B型题

A.对氨基苯甲酸 B.丙二酸 C.二异丙基氟磷酸 D.碘乙酸 E.以上都不是

81.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82.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83.合成叶酸的原料之一是 C型题 A.Km

B.Vmax

D.两者都不是

C.两者都是

84.可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的是

85.是反应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86.与双倒数作图而得到的直线的斜率有关的是 87.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中一定减小的是 K型题

88.酶加速化学反应及其作用原理有 ①向体系提供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学习参考

. . . . .

②增加了底物间的趋近效应 ③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 ④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89.酶的活性中心有下列一些特性 ①活性中心存在于所有的酶中 ②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基) ③结合基团存在于活性中心之内 ④必需基团都在活性中心内 90.符合同工酶的叙述是

①是同一种属体内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②是催化同种化学反应而酶的一级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③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体、催化相同反应、但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④是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的一组酶

91.HOOC-CH2-COOH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可能的情况是 ①Vmax不变

②Vmax不变,Km↑

③Km↑ ④Vmax不变,Km↓

92.一个符合米-曼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的酶,出现下列情况时,[S]与Km的关系是 ①呈现一级反应(v正比于[S])时,[S]>>Km ②呈现零级反应时,[S]<<Km ③v=Vmax/2时,[S]>Km ④v=Vmax/4时,Km=3[S] 93.Km值是指

①是达到Vmax时所必需的底物浓度的一半 ②达到50%Vmax时的[S] ③反应速度为Vmax/2时的酶浓度 ④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94.符合酶的抑制剂特点的是 ①竞争性抑制作用是可逆抑制

②草酰乙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是可逆性抑制 ③磺胺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可逆性抑制 ④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也是可逆抑制

95.能构成一碳单位转移辅酶成分的维生素有 ①抗坏血酸 ②钴胺素 ③泛酸 ④叶酸

四.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参考

. . . . .

A型题

96.能与视蛋白构成视紫红质的是 A.全反型视黄醛 B.11-顺视黄醇 C.全反型视黄醇 D.11-顺视黄醛 E.以上都不是

97.下列关于生物膜传运作用是真实的,但例外的是 A.物质的单纯扩散即是易化扩散 B.易化扩散不要消耗能量 C.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D.促进扩散和单纯扩散都不耗能 E.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98.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特点是 A.膜磷脂中鞘磷脂往往含量最多 B.生物膜中的鞘磷脂主要是神经鞘磷脂 C.神经鞘磷脂是甘油磷脂中的一种 D.鞘糖脂(或糖鞘脂)也是鞘磷脂中的一种 E.以上各点都错

99.生物膜中蛋白质的功能和特征是

A.红细胞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构成细胞骨架结构 B.外在蛋白又称整合蛋白

C.外在蛋白主要通过离子键等非共价键与内在蛋白或脂双层脂类的亲水基团结合 D.从膜中分离内在蛋白是容易的 E.微丝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膜蛋白 100.Na+、K+-ATP酶的特点和作用是 A.它是一种跨膜性的蛋白质 B.该酶主要有5种不同的亚基成分 C.该酶唯一的作用是转运K+、Na+ D.它是完全亲水性的蛋白质 E.转运Na+、K+时不需要能量 101.在脂双层结构中

A.固醇分子安插在磷脂分子中间,与磷脂的烃链相互作用 B.高于相变温度时,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增加 C.高于相变温度时,固醇使脂双层分子的有序性降低

D.低于相变温度时,固醇可增加脂双层中脂类分子的晶态形成 E.两层分子之间含水50%左右 102.研究生物膜中的糖类发现 A.它们有一部分是以糖原的形式存在 B.生物膜中的鞘磷脂含有寡糖基

学习参考

. . . . .

C.唾液酸也可以是生物膜的成分,但它不显酸性 D.膜中含的糖包括单糖、双糖或寡糖

E.生物膜中的N-乙酰神经氨酸和唾液酸也都不显酸性 103.相变温度与生物膜结构及其特性的关系是 A.脂类的烃链愈长相变温度愈低 B.不饱和烃链可升高相变温度 C.低于相变温度时,膜处于液晶状态 D.不同的磷脂对相变温度的影响是相同的 E.变换相变温度可增加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B型题

A.亲水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在分子内分布不一 B.疏水区以β-片层结构形式嵌入脂双层内部 C.亲水区包埋在膜的内部 D.分离时不必加表面活性剂 E.很容易观察到翻转扩散 104.外在蛋白 105.内在蛋白 106.血型蛋白A C型题 A.O-糖苷键 C.两者皆有

B.N-糖苷键 D.两者皆无

107.在生物膜的糖脂分子中,糖基连接是 108.在生物膜的糖蛋白分子中,糖基连接是 109.糖与Asn残基相连的属于 110.糖Thr残基相连的属于 K型题

111.动物性生物膜中含有鞘糖脂,后者分子中的糖基可以是 ①单糖基 ②双糖基 ③寡糖基 ④半乳糖基

112.脂类分子在膜中可以扩散流动,其特点是 ①在膜双层之间的翻转扩散速度缓慢

②膜两侧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布不对称与翻转扩散慢有关 ③横向扩散速度相当快

学习参考

. . . . .

④不容易观察到翻转扩散 113.膜的结构模型主要内容有

①脂双层的双重作用是:作为内在蛋白的介质和通透性的屏障 ②界面脂可以维持蛋白质的构象和功能

③糖类借共价键结合在脂类极性头或蛋白质侧链上 ④通常,蛋白质可从膜的一侧表面翻转到另一侧表面 114.膜动转运是生物膜转运作用的一种 ①它主要运输小分子物质 ②转运物质时膜的结构不变 ③多肽激素不能经过膜动转运 ④这种转运有胞吞过程

115.比较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干重%)表明 ①神经髓鞘含脂类最多 ②肝细胞膜含脂类少于蛋白质 ③心细胞线粒体内膜含蛋白质最多 ④神经髓鞘含蛋白质最少 116.组成动物生物膜的脂类可以是 ①磷脂酰胆碱 ②神经鞘磷脂 ③磷脂酰乙醇胺 ④磷脂酸

117.对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正确描述是 ①几乎全具有顺式构型

②此种构型增加了烃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此种构型使膜趋向于流动

④因此使双分子层的排列更加有序、整齐

五.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A型题

118.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被辅酶(基)接受,这些辅酶(基)是 A.4NAD+ B.3NAD++FAD C.2NAD++2FAD D.NAD++3FAD E.4FAD

119.目前认为,在电子传递链中能使ADP+Pi→ATP的部位是 a.Q→b

B.FAD→b C.aa3→O2

D.C→aa3 E.FAD→Q

120.在下列各种酶催化的反应中与ATP有直接关系的是 A.肠激酶 B.LDH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顺乌头酸酶 E.核苷单磷酸激酶

学习参考

. . . . .

121.下列每组内的两种物质都含有铁卟啉的是 A.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B.Hb和铁硫蛋白

C.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色素b D.LDH1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E.肌红蛋白和琥珀酸脱氢酶

122.下列酶催化的反应中不需要ATP的是 A.柠檬酸裂解酶 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C.己糖激酶 D.柠檬酸合成酶 E.磷酸果糖激酶

123.下列每组内的两种阻断剂都能使之成立的是 A.CO阻断Q→b,CN-阻断aa3→O2 B.NaCN和CO都阻断C→aa3 C.鱼藤酮和CO阻断部位相同 D.阿密妥与鱼藤酮阻断的部位不同 E.CN-阻断aa3→O2,抗霉素A阻断b→c1 124.下列是呼吸链中的部分排列顺序,但例外的是 A.c→aa3 B.Q→b D.b→c1

E.c→c1

C.FAD→Q

125.P/O比值的涵义是

A.每消耗一克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B.每消耗一克原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C.每消耗一克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分子数 D.每消耗一克分子氧所生成的ATP的克分子数 E.以上都不对

126.胞液中1分子NADH+H+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其P/O比值为 A.0 B.1 C.2 D.3 E.4

127.下面是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有关内容,但例外的是 A.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间隔交替排列 B.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C.递电子体同时也传递质子 D.递氢体也能同时递电子 E.递氢体具有质子泵的作用

128.仅仅根据底物磷酸化和还原型辅酶经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在三羧酸循环的下列过程中产生NTP(核苷三磷酸)最多的是

学习参考

. . . . .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琥珀酸→苹果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29.下列各项符合三羧酸循环特点的是 A.循环一周可生成2FAD·H2

B.乙酰CoA经此循环生成草酰乙酸,所以乙酰CoA可进行糖异生 C.延胡索酸→苹果酸可被丙二酸抑制 D.循环一周可使2ADP→2ATP E.以上都不对

130.在下列反应中CO2可作为底物或产物,但例外的是 A.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B.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C.柠檬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 D.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

E.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

131.在线粒体内,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成H2O、CO2时,生成ATP数为 A.12 B.15 C.18 D.22 E.以上全错 B型题

A.琥珀酸 B.β-羟丁酸 C.FAD

D.抗坏血酸

E.NAD+

132.经呼吸链氧化其P/O比值为3 133.经呼吸链氧化其P/O比值为2 134.经呼吸链氧化其P/O比值为1 C型题 A.NAD+增加 C.两者皆能

B.ADP减低 D.两者皆不能

135.使三羧酸循环加快 136.使三羧酸循环减慢

137.使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138.使氧化磷酸化加快 K型题

139.属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内容是

学习参考

. . . . .

①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面被泵到膜外

②当H+顺浓度差回流至膜内时,可使ADP+Pi→ATP ③内膜内外的电化学梯度的形成就有能量的储存 ④电子可被排到内膜的外侧 140.细胞色素类有以下特性

①它们都可与CN-结合而失去传电子作用 ②细胞色素是每次传递2个电子的递体 ③它们都含有铁卟啉,但aa3除外 ④aa3可把电子传给氧分子

141.在呼吸链中每次能传递一个电子的递体是 ①CoQ ②铁硫蛋白

③黄素蛋白中的FAD ④细胞色素c1

142.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 ①每循环一周可生成12个ATP

②生成的琥珀酸单酰CoA是合成血红素的原料 ③它是三大营养的代谢共同通路 ④是直接生成ATP的主要地点

143.下列每组含两种维生素,在三羧酸循环中都需要的是 ①泛酸、叶酸 ②B1、B6 ③B2、生物素 ④泛酸、B1

144.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①磷酸肌酸 ②ATP

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④乙酰CoA

145.三羧酸循环与糖酵解相同之处在于 ①两者都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②都需要FAD

③都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 ④都有消耗ATP的反应

14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相同点是 ①两者皆含有4种酶

②都含有磷酸吡哆醛、FMN等辅酶 ③经该酶催化都可生成产物乙酰CoA

学习参考

. . . . .

④两个酶催化的反应都有CO2生成

六,糖代谢 A型题

147.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辅酶分别是 A.NADP+和FAD

B.NADP+和FMN

C.NAD+和NADP+ D.FAD和NAD+ E.以上都不对

148.下面是关于血糖来源与去路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可来自食物中的淀粉 B.可用于合成肌糖原 C.可从甘油转变而来 D.可来自Ala E.可直接来自肌糖原

149.下面是关于LDH的正确描述,但例外的是 A.催化的反应中有乳酸和丙酮酸 B.含有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C.分子中仅含氨基酸

D.在糖酵解的最后一步起作用 E.该酶都是四级结构的蛋白质 150.在糖原酵解的途径中

A.磷酸化酶催化糖原从非还原端发生反应 B.有4个酶催化的反应与ATP、ADP有直接关系 C.烯醇化酶和LDH的辅酶都含Vpp D.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1-P-G→6-P-G

E.烯醇式丙酮酸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可自动互变 151.在葡萄糖进入无氧酵解途径中 A.最后一步反应是乳酸→丙酮酸 B.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C.从糖原中进入代谢途径的每一葡萄糖单位可净生成2个ATP D.反应全过程中有氧化反应发生 152.比较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表明

A.前者在肌肉中进行,后者也主要在肌肉中进行 B.后者是前者的逆过程,故两者酶相同 C.前者生成的终产物不能经后者生成葡萄糖 D.催化两者关键反应的酶相同 E.以上都不对

153.在糖酵解中,哪一组代谢物反应时都能使ADP加磷酸生成ATP

学习参考

. . . . .

A.3-磷酸甘油醛和1,6-二磷酸果糖 B.2-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1,6-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

154.下列哪一组中的两种物质都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后的产物 A.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酸 B.3-磷酸甘油酸和2-磷酸甘油酸 C.丙酮酸和1,3-二磷酸甘油酸 D.2-磷酸甘油酸和丙酮酸 E.以上都不是

155.下列是参与糖酵解反应的酶,但例外的是 A.磷酸丙糖异构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化酶 D.磷酸己糖异构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56.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特点是 A.合成在还原端、分解在非还原端 B.合成与分解都是从还原端进行的 C.合成在非还原端、分解在还原端 D.合成与分解都在非还原端

E.两者从还原端还是非还原端进行,无严格要求 157.UDPG是葡萄糖的活性形式,它在体内可参加 A.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 B.糖异生和糖醛酸途径 C.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异生作用 D.多元醇的生成和糖原分解 E.以上都不完全正确

158.以下是关于葡萄糖醛酸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活化的葡萄糖醛酸的代号可为GlcUA B.在体内它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C.同样也可促进一些毒物的代谢和排出 D.经过糖醛酸途径可生成维生素C E.合成蛋白多糖需要葡萄糖醛酸 159.下列不符合胰岛素特点的选项是 A.是体内促进糖原与脂肪合成的激素 B.它由前体胰岛素原转变而来

学习参考

. . . . .

C.血糖升高时可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岛素能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的活性 E.它可促进肝内的糖异生作用

160.糖和蛋白质结合组成蛋白多糖(用P代替)和糖蛋白(G代替) A.P含蛋白质较多 B.G包含硫酸软骨素类 C.透明质酸是G的一种

D.体内最多的糖蛋白是硫酸软骨素 E.以上说法都不对 B型题 A.α-磷酸甘油 B.乙酰CoA C.山梨醇 D.丙酮酸 E.Gly

161.是葡萄糖的还原产物 162.能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163.在体内可直接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 A.Cyt·b B.Cyt·c1 C.Cyt·c D.Cyt·aa3 E.Cyt·P450

164.细胞色素氧化酶是

165.在呼吸链中与CoQ直接相接 166.参与羟化酶的作用

167.通常不在线粒体内中发挥作用的是 C型题

A.1,3-二磷酸甘油酸 B.2,3-二磷酸甘油酸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68.在体内可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169.在红细胞内可产生 170.含有高能磷酸键 A.加单氧酶

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两者均有

学习参考

. . . . .

D.两者均无

171.发挥作用时需要NADPH 172.反应产物中有H2O 173.反应需要O2参加 K型题

174.胰岛素降血糖的原因在于 ①有利于葡萄糖进入肌肉组织细胞 ②加速葡萄糖在肌肉组织中生成糖原 ③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合成蛋白质 ④使脂动员下降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 175.下列关于谷胱甘肽的正确描述是 ①名称中的\"胱\"字代表胱氨酸

②由G-S-S-G→2GSH需要FMNH2的供氢 ③G-S-S-G可以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

④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脱氢酶时GSH含量降低 176.加单氧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是 ①分子中含有细胞色素P450 ②该酶发挥作用时需NADPH ③发挥作用时可使底物羟化 ④加单氧酶主要在微粒体外起作用

177.糖原合成酶(前者)和磷酸化酶(后者)对糖原合成与分解有重要的作用 ①细胞内cAMP增多时,前者活性升高,后者活性下降 ②蛋白激酶A间接影响前者,直接影响后者 ③糖原合成酶a是磷酸化型的 ④磷酸化酶a是被磷酸化的有活性的酶 178.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底物水平磷酸化:糖酵解有,有氧氧化无

②酵解可以从葡萄糖和糖原开始,有氧氧化必须从葡萄糖开始 ③酵解在胞液中进行,有氧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

④有氧氧化可抑制酵解,酵解对有氧氧化一般无抑制作用 179.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正确描述是 ①反应中有CO2生成 ②该途径与糖醛酸途径相联系 ③生成NADPH可参与胆固醇合成

④反应中有C2、C3、C4、C5、C6、C7中间物生成 180.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时 ①多糖链是由单糖逐个加上去的

学习参考

. . . . .

②分子中的硫酸基团来自PAPS

③PAPS的中文名称的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④所有的单糖都以UDP衍生物形式参与合成反应的 181.葡萄糖在体内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其中 ①经过糖醛酸途径可生成山梨醇 ②局部山梨醇浓度升高可使渗透压降低 ③在体内任何组织中,山梨醇不能继续代谢 ④山梨醇增多可引起白内障 七.脂肪酸代谢 A型题

182.下面每组中的两种物质,都属于酮体的是 A.丙酮和乙酰乙酸 B.丙酮酸和乙酰乙酸 C.丙酮酸和β-羟丁酸 D.β-羟丁酸和琥珀酸 E.丙酮酸和琥珀酸

183.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H2O,净生成ATP数为 A.149 D.119

B.139 E.109

C.129

184.产生酮体的主要器官是 A.脑 B.肠 C.骨骼肌 D.肝 E.心肌

185.脂肪酰CoA进入β-氧化时涉及三种辅酶,它们含的维生素是 A.B1、B2、Vpp D.B6、B12、泛酸 E.B2、泛酸、生物素

186.下面有一种酶不参加酮体代谢,它是 A.硫激酶 B.转硫酶 C.硫解酶 D.HMG·CoA还原酶

E.HMG·CoA合成酶

B.泛酸、B2、Vpp

C.B2、叶酸、Vpp

187.以组为单位,都是必需脂肪酸的为

A.18:1Δ9,18:2Δ9,12,18:3Δ9,12,15

B.18:2Δ9,12,18:3Δ9,12,15,20:4Δ5,8,11,14 C.油酸,18:2Δ9,12,18:3Δ9,12,15 D.油酸,花生四烯酸 E.亚油酸,油酸,花生四烯酸

188.一分子硬脂酰CoA彻底氧化比一分子软脂酰CoA彻底氧化多生成ATP为 A.16 B.17 C.18 D.19

学习参考

. . . . .

E.20

189.人体合成软脂酸和胆固醇的主要相似之处是 A.在线粒体内进行并需要NADPH B.在微粒体内进行,需要NADPH C.在胞液内进行,不需要ATP D.都需要ATP,乙酰基载体蛋白(ACP) E.以上都不确切

190.有三种酶:①HMG·CoA裂解酶,②HMG·CoA还原酶,③HMG·CoA合成酶 A.它们催化的反应都与乙酰CoA直接有关 B.仅②和③需要乙酰CoA C.酮体生成时需要①和② D.①和③参与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E.以上都不正确

191.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是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 D.脂酰CoA的β-氧化 E.脂肪酸(16:0)合成

192.以下是α-磷酸甘油在体内代谢的来源与去路,但例外的是 A.可由甘油转变而来 B.可从磷酸二羟丙酮转变而来 C.可参与脂肪的合成 D.可直接生成3-磷酸甘油醛 E.可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醇

193.下列酶催化的反应需要消耗ATP的是 A.脂酰CoA合成酶 B.柠檬酸合成酶 C.肠激酶

D.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E.琥珀酰CoA转硫酶

194.不饱和脂肪酸有下列作用,但例外的是 A.20:4Δ5,8,11,14可生成血栓素A2 B.可以经过氧化而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 C.参与生物膜中磷脂的组成而使相变温度升高 D.廿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衍生成白三烯 E.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195.以下不需要硫解酶的变化是

学习参考

. . . . .

A.从乙酰CoA合成软脂酸 B.脂酰CoA的β-氧化 C.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 D.从乙酰CoA生成酮体 E.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胆固醇 B型题

A.激素敏感脂肪酶 B.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C.乙酰CoA羧化酶 D.甘油激酶 E.以上都不是

196.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197.决定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限速酶是 198.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酶是 A.FMN·H2 B.CTP C.肉毒碱 D.GTP E.生物素

199.软脂酸合成需要

200.脂酰CoA进入线粒体需要 C型题

A.乙酰CoA参加 B.丙二酸单酰CoA参加 C.两者均参加 D.两者均不参加 201.合成软脂酸时 202.合成酮体时 203.酮体氧化利用时

204.在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中 K型题

205.合成脂肪酸需要的物质是 ①NADPH ②乙酰CoA ③ATP ④生物素

学习参考

. . . . .

206.真核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的特征是 ①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 ②有酰基载体蛋白的部位 ③属于多功能酶

④分子中仅有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巯基 207.酮体的生理意义在于

①是肝脏输出能源物质的一种形式 ②在肝内可被氧化利用 ③酮体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

④肌肉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 208.体内有五种脂肪酶,其中 ①胰脂酶主要参与脂动员 ②肝脂酶也主要参与脂动员 ③组织脂肪酶参与脂蛋白的分解代谢

④激素敏感脂肪酶以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为底物

209.对脂肪酸碳原子的编码分Δ体系和ω体系,下列符合亚麻酸的是 ①18:2Δ5,8 ②18:2ω3,6 ③18:3Δ6,9,12 ④18:3ω3,6,9

210.转硫酶催化的反应中含有: ①丙二酰CoA ②乙酰CoA ③丙酮酸 ④琥珀酰CoA

211.胰岛素对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包括: ①抑制脂动员 ②使酮体合成降低

③诱导乙酰CoA羧化酶的生成 ④诱导脂肪酸合成酶的生成 答案

BCACEEEEEB BEEACADEBC ECDBADEDAC ADDBEAADCE EADAECCEBA

ADECBACBED BACEBDDEAB BAACACBCBA ADCECDABCA ADEDAAACBA EEADEEBBCE ADEEBCCCEC BBADABBBAD CADEBDEECA EEDAEDEAEE

CEADAEECCA ACAEDADDAE DACDBDBBEE EDACACEAEC CAACEABDDDE

学习参考

. . . . .

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