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中特历年真题

毛中特历年真题

来源:尚车旅游网
毛中特历年真题之第四章

(2011-07-07 07:27:18)

转载 标签: 分类: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横

向真题)

考研 政治 真题 毛中特 教育

1.(多)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想有【 】

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E.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是【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力量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C.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D.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 2000年文科)

(1997年文科) 】 (

3.(多)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4.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5.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 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 (6.(多)50具体形式有【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

(2004年)

2008年)

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 】 2001 (年文、理科) 】 】 年代,

C.经销代销 D.租凭承包

E.公私合营 (1997年理科)

7.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2002年理科)

9.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9. (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B.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C. 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E.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0. (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的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 B. 二次革命论

】 2003年) 】 ” 2004年)

(“毕其功于一役

C.“无间断革命”

D.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009年)

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3.(多) 20世纪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 我国实现饿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4.(多)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2001年理科) 】

(2002年理科)

(2009年)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

( 】 再一举过渡,改变为”,这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2010年)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BCD 11 B 2 B 12 C 3 ABE 13 ABD 4 C 14 ABD 5 D 6 ABCE 7 D 8 B 9 DE 10 ABC 毛中特历年真题之第九章

(2011-07-12 07:22:44)

转载 标签: 分类: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横

向真题)

考研 政治 真题 毛中特 教育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1996年文科) 2.(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E.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3.(多)A.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B.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劾C.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D.对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工作监督E.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民主B.加强法制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年理科)

(1997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主要是指【 】 (1999年文科)

E.维护安定团结 (1999年文科)

5.(多)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的【 】 A.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B.历史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政体是多党合作制度 D.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E.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8. (多)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

A 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B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年理科)

】 2000年文、理科) 】

”的方针 2000年文科)

(1999

( (D 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 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2000年文科) 9.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 A 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 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 国家结构的特点 D 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E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多)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题的涵义是【 】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2000年文科) (2001年理科)

”。这一理论命E.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2001年理科)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2002年文、理科)

13.(多)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5.(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A.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2003

2002 】

(年文科) 年) 】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2003年)

16.(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18.(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 吸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2006年)

2005 】

2006年)

(年)

( 】

(19.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 】 A 参政权、议政权 B 自由权、平等权 C 生存权、发展权

D 选举权、被选举权20.(多)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B 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C 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法进行D 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2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22.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犯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A 依法执政

2007年)

(2007年) 】

(2008年)

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 】

( 】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 (2008年)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 A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 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C 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24.(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城市居民委员会C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 妇女联合会 25. (多)1954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200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2008

(年)

】 (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0年)

26.(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2010年)

27.(多)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名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争取一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意义有【 】 A.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B.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C.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D.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11年) 【参考答案】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ACE 11 ABCDE 21 B

2 ACD 12 A 22 C 3 ACE 13 BE 23 ABC 4 ABCDE 14 A 24 ABC 5 ABE 15 BCDE 25 ABCD 6 C 16 ABCD 26 BCD 7 8 C ABCD 17 18 D ACD 27 ABCD 9 ABE 19 C 10 B 20 ACD 毛中特历年真题之第十章

(2011-07-13 10:57:59)

转载 标签: 分类: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横

向真题)

考研 政治 真题 毛中特 教育

1.(多)A.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E.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2.(多)敢于胜利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C.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发扬D.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E.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年文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

(1999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1997

江泽民同志精辟阐述了”的“九八抗洪精神”。这种精神是【 】

年文科)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999年理科)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5.(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6.(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2002年理科)

2001

(年理科) 】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2004年)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8.(多)A B C D 9.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2007年)

200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是指【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 D.调动社会力量 (2010年) 【参考答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ABD

2 3 ABCDE A 4 C 5 ABCD 6 7 ABCDE C 8 ABCD 9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