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来源:尚车旅游网
24、《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从“天上”和“脚下”这两方面认识大自然中的文字,了解它的作用。 2、激起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列举几个出来。 2、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发情趣

(一)同学们,我们先通过背诵复习一首学过的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师述:大自然是一本书,当你走进,认真观察,用心体会,你会惊喜的发现,里面妙趣横生,其乐无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寻找答案。(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要想学会大自然的文字,我们首先要掌握书本上的文字。这一课的生字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 耸立 星座 铁砧(zhēn) 预兆(zhào))谁来读读。

师:你认为哪些生字词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熊,是圆口的读音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一起来读读它。还有吗? 生:座是广字头

师:很好,座和坐这两个字一定得区分清楚。

师:恩,预习的很好,期待着你在下面的学习中有更精彩的表现。“兆”是这一课的生字,我们怎么来记住它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师:兆,古代预测吉凶时烧龟甲所成的裂纹:卜兆。 事物发生前的预示或迹象。学生组词,说写法。(中间的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字词都掌握了,那意思能理解吗?谁能来说说“砧”的意思? 生: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

师:(出示图片)对,用铁做的叫做铁砧,还有石头做的叫捣衣石,木头做的就是我们家庭常用的砧板。字音、字义都掌握了,大家再一起读读这几个词语。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用笔标注出来。(时间3分钟)

师:课文都读完了。那谁来说说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生:星座、云

师:很好,你接着说

师:理解的不错,你再来说:石灰石、花岗石(板书: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很充分,阅读概括能力也很强,那你能否根据板书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本文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 师:概括的很简单,那能否借助板书来概括?

生:介绍了大自然的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

师:你的语言简练,让我们清楚文章讲了什么内容,看来通过抓住关键词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分析课文

1.星座和云是天上的文字,我们称它为天书(板书:天书),石灰石、花岗石是地上的文字我们称它为?地书(板书:地书)。

师:“天上”,“脚下”即“地下”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两个“每”说明了什么呢? 生: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 课文哪几段写了天书(2、3),同学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和大家分享。把你读懂的分享给大家。你喜欢哪一个段落?

(1)第二自然段

师:你能来读读这一段吗?你读懂了什么?

生:请大家把目光聚集到第二自然段。我读懂了在海上迷了路,没有罗盘也可以回家 师:你很善于思考,还读懂了什么呢?

生:可以根据北极星找到北方,从而找到回家的路,

师:你也一个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板书:辨别方向)

师:那谁来说说课前搜集的关于小熊星座的资料。

生:把小熊座中的七颗亮星连接起来,能构成与大熊座的北斗七星相类似的一个斗型,因此这七颗星也被称作小北斗。

师:你把小熊星座与大熊星座对比来分析,这样我们会更容易记住它。还有谁想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生:通过大熊座北斗斗口的两颗星大熊座β(天璇)和大熊座α(天枢)朝斗口方向外引一条直线,并延长至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远,即可以找到北极星。

师:你真厉害,北极星都帮我们找到了。瞧,这就是小熊星座,(出示图片),你能指到北极星吗?

生指出北极星,看来星星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 2.谁喜欢云文字呢?你来读一读,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生:它是雷雨的预兆,可以让我们避开它,避免发生危险, 师: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那什么是预兆?(课件) 生:预兆是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

师:是呀,砧状云告诉我们雷雨即将到来,概括的说认识大自然的云文字有观察气象的作用。)(板书:观察气象)

师:那大家猜猜看砧状云是什么形状。 生: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

师:你说出了砧状云的特点,我们来看看,这就是砧状云。(出示图片) 师:现在你来当飞行员把你的经验告诉其他飞行员。 生:在飞行中如果遇到砧状云,请离他远些。

师:谢谢你,我知道了砧状云要远离。你能把你的辨别的方法告诉其他飞行员吗? 生:在空中如果遇到左右有两个尖头的云山那是砧状云,告诉我们要下雷雨了。 师:你不但告诉我们要远离他,还告诉我们砧状云的形状,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师:俗话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识天气。下面有几句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

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 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 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师:这么多的云都是——大自然的文字。看来星星和云对我们帮助很大,帮我们读懂天书。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2、3自然段,找一找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懂得天上文字的作用?

生:举例子。

师:你能说说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生: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师:星座和云是天上的文字,石灰石和花岗石是地上的文字,从天上文字的学习转到地上文字的学习,如果你是作者你想怎么写?

生:天上的文字很有趣,地上的文字也应该很新奇。 师:你很会写。你打算怎么写?

生:天上的文字很奇妙,地上的文字也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

师:你们都用了一个“也”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们来看看作者是这样写的,课

件出示: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他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你来读读?

一个过渡句很自然的就把我们带到地书的学习中了。

(四)地上的文字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自学5、6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完成学习卡上的表格。

大自然的文字 石灰石 花岗石 包含的信息 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文字告诉我们 地质变化 当时这儿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地质迁移 来的。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通过表格你从石灰石这种文字中了解到什么? 生:地质在不断的变化着。

师:你们小组利用表格认识了石灰石!了解到地质在变化。(板书:地质变化) 师:石灰石的来历,让我们知道了地质的变化,花岗石的来历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板书:地质迁移)我们一起来品读这一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

❖ 课件出示: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师: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 生:作者介绍了花岗石的特点。

师:那这一句呢?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 师:谁来说说,这几句写了什么?

生:针对花岗石,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

❖ 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师:这几句又是写什么的呢?

生:回答了上面的三个问题,告诉我们花岗石是被冰搬过来的。 师:很欣赏你们的概括能力。

师:向作者这种先描述现象——再提出问题——最后解释现象的写法,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借鉴。

师:我很好奇,冰会搬东西吗? 生:不会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拟人。

师:你很会读书。那花岗石是一下子就被搬过来了吗? 生:是被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来时沿路带来的。

师:那这个“爬”为什么加引号呢? 生:因为用拟人的写作手法。 师:如果我把爬换成走,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用爬更让我们感受到冰川运动的速度非常慢。 师:看来我的问题是难不倒你们的。

师:在文中像这样的动词还有很多,找一找,再用心读读,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动词?

生:我找到了披。 师:还有补充吗?

生:搬、穿、爬、带、走。

师:大家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看来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了,更有趣了。

师:冰也活了!可是这么大的石块,冰是怎么搬来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是冰块把石块吸附在表面,运动的时候顺便带过来的。 师: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谁再来说说? 生:冰块运动时,把石块推过来的。

师:你很有想象力。老师对此进行了搜集整理。(出示课件)

(积雪演化成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别处。冰川搬运能力很大,可将粒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

师:看来只要大家认真学习,都能成为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花岗石的色彩缤纷,现在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装饰品呢。(出示图片)

师:读完了天书和地书,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 星座 )是(大自然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辨别方向 )。 ( )是(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 )是(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 )是(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小结:

古代水手们教我们读星星写成的天书,学会了看星星辨别方向;飞行员懂得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也让我们知道了看云识天气;石灰石、花岗石让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到地质的变化和迁移。

同学们,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妙无穷。在你的心目中,《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再找找大自然还有哪些文字,给大自然这本书添上精彩的几页。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伊林的作品《黑白》、《几点钟》或《十万个为什么》。

2.仿照第六自然段,用打比方或者拟人的方法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设计:

星星 天书 辨别方向 云 预兆天气 石灰石 花岗岩

地书 地质变化 地质迁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