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有一次来到一所学校,依据学校提供的花名册,选中了一批学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班级。面对这些被自己挑选来的学生,罗森塔尔对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讲:“你们都是我专门挑选出来的,你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很快你们就能成为杰出的人。”听了他的话,被挑选的学生个个精神振奋,信心十足,非常用功,任课老师也干劲十足。师生们都被罗森塔尔的这句话所鼓舞着。
大约过了八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他发现,这些被他挑选出来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明显地高于其他班级的学生,他的实验成功了。“这些学生真是一些才华超人的天才吗?”有人问。此时,罗森塔尔说出了真话,“我当初挑选出的这些学生,只是在花名册上随便勾划出来的,他们与其他同学相比,智力水平并没什么区别。”
那为什么这些学生的成绩会显著提高呢?很显然,是罗森塔尔信心十足的话语深深影响了这些学生,罗森塔尔所带给师生的自信心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古到今,有远大志向并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缺乏自信心的懦弱之辈。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心理素质,没有自信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自信心是人的十分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励一个人下决心去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那么,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自信心呢? 一、不因孩子偶尔的不佳表现而对孩子失去信心与耐心。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做事难以持久,他们往往难以按照家长所精心规划的“路线”去发展,去成长,但孩子不是家长的“设计图纸”。当孩子的发展事与愿违,这个时候的家长要做的不是埋怨与责骂,而是要增强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的未来要始终满怀
信心。试想想,看到家长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孩子又怎么有信心搞好学习,做自己的事呢?有些家长一旦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别的孩子时,总不能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开始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怪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聪明。这种对孩子的信心动摇,会让孩子潜意识里真觉得自己是“笨孩子”,在这种不利情绪影响下,孩子真的只会越来越笨。如果此时家长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不如意,不丧失信心,正确运用期望效应,鼓励孩子勤奋、拼搏,帮助孩子细心地去寻找原因,帮助他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相信原本的“笨小孩”终会变成了
有用之材。古今中外,不是有许多幼年时智力平平者,长大之后竟成为杰出的人才的事例吗?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笨小孩”,相信他们长大后不会有如此大的作为。
二、积极挖掘孩子的潜能,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擅长与不擅长的地方,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再加以及时地引导与发扬光大,使孩子体味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增强其自信。在大人的这种充分信任和精心培养下,孩子的这些长处和潜力终将会让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有用之材。
三、采取循序惭进的原则,让孩子在学习中从易到难,一步步地前进,不要急于求成,以免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