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9月第29卷第9期Ningxia Med J。Sep.2007,Vol 29。No.9 管理,血压均值水平有较大幅度下降,基线血压异常 区内对高血压病病例实施综合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和 者经过干预后血压水平也明显下降。可以认为,在社 降低血压异常者的血压水平。 表3主动干预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比较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键是提高高血压病 压病患者进行该模式的干预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 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全科 提高血压控制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保障社区居民 诊室采取主动干预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的健康。‘ 健康教育活动,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知晓率明显提高; 对不同个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不良生 活习惯改善明显;通过监督病人坚持服药,定期随访、 按时复查,患者按时服药率明显提高,主动要求随访 的比例也明显提高。通过干预管理,高血压病相关知 识逐步深入家庭,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 [参考文献] [1] 吕岩玉,李子贵.北京市中关村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实施 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400—403. [2]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M].人民卫生 出版社,中国高血压联盟,1999.33. [3] 赵芳,郑建忠.成都市玉林社区高血压患者契约式管理效果分 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0)897—900. 强,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说明干预下的 规范治疗和积极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总之,对高血 [收稿日期]2007—03—06 [责任编辑]杨自革 文章编号:1001—5949(2007)09—0824—02 ・经验交流・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尚硕红,马[摘要] 目的强,胡宝贤 对21例初治老年 探讨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寻求治疗的有效策略。方法AL的临床特点、化疗方案、缓解情况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率5.2%。结论21例老年AL中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 主,占57.1%;其中有19例接受化疗,完全缓解(CR)率低,为36.8%;21%的死亡与化疗治疗直接相关;2年无病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对化疗耐受性差。 [文献标识码] B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 R557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与青壮年急性白血病相 状(100%),其中轻度贫血9例,中度6例,重度6 比,其化疗疗效差,预后极差,相关死亡率高。我们 例。出血11例(52.4%),发热13例(61.9%)。(2) 对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体征:淋巴结肿大2例(9.5%),肝脏肿大1例 (4.8%),脾脏肿大4例(19%),肝脾肿大7例 1.1 一般资料: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 (33.3%),合并肺部感染7例(33.3%),泌尿系感染 60—85岁,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5例(23.8%),齿龈增生4例(19%),胸骨压痛14 按FAB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3例,其中 例(66.6%)。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6例(28.8%), M 1例,M 7例,M 4例,M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心房颤动1例(4.7%),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 病(ALL)5例,其中L.、L 各2例,L 1例。浆细胞白 (14.3%)。 血病1例,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 1.3 辅助检查:(1)WBC(0.8—157)×10 /L。(2) 1.2 临床表现:(1)21例患者均出现贫血症 凝血常规:TI'6.4—13.5秒, 8.6—15.3秒,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AP'IT22.5—41秒,FIB1.9—4.8g。(3)骨髓象:骨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9月第29卷第9期NingxiaMed J,Sep.2007,Vol 29,No.9 增生低下3例(14.3%),增生活跃5例(23.8%),增 出血而死亡占21%(4/19),其死亡与化疗治疗直接 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13例(61.9%)。原始+幼稚 相关。3例在第3疗程后未缓解而放弃化疗者,在 细胞30%一80%13例(61.9%),≥80%者8例 9—85天分别死于出血、感染及多脏器衰竭。4例 (31.1%)。(4)骨髓免疫学表型:21例中有6例骨髓 WBC>100×10’/L及CD34 细胞表达均未达缓解。 流式细胞仪检测,交叉表达2例(Ly+AML),表达 2.2毒副作用:全部接受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均有 CD 细胞1例,单纯表达髓系3例,单纯表达淋系1 WBC、Hb、Plt降低和轻重不一的消化道症状。出现 例。(5)21例中乳酸脱氢酶升高有10例(47.6%), 院内感染率为72%,以口腔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 其中1000U/L有4例。 感染、皮肤感染居多,败血症出现4例,ME方案中出 1.4诊断和疗效标准:诊断、分型和疗效标准按文 现心律失常1例。 献¨ J。早期死亡指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满1疗 2.3缓解后治疗:联合化疗缓解(CR)后以原方案 程(7天)即死亡者。 巩固治疗2—3个疗程,予强化治疗(用其他方案与 1.5 治疗 CR方案交替治疗)及维持治疗,以后第1年每月1 1.5.1化学治疗:19例接受化学治疗,化疗方案: 次强化,第2年后每2个月1次强化。 AML:(1)MAG[米托蒽醌(MTN)5—10mg/d静脉滴 3讨论 注,第1—3天;阿糖胞苷(Ara—C)100—200mg/d静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包括AML和ALL,发病年龄 脉滴注,第1—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为60岁以上,发生率为1—2.3/10万,ALL占成年人 200 ̄g/d皮下注射,第1—14天]。(2)小剂量阿糖 ALL的16%一31%,而AML则占全部AML的50% 胞苷(LD—Ara—C)皮下注射[Ara—C10—20mg/d 以上 J。随着人口年龄的老年化,其白血病的发病 皮下注射第1—21天]。(3)DA方案[柔红霉素 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加之老年人的骨 (DNR):20—40mg/d,静脉滴注第i一3天,Ara—C: 髓代偿能力及恢复能力减低,而且常合并其他脏器 100—200mg/d静脉滴注第1—7天]。(4)ME方案 病变,导致其独特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我院收治 [米托蒽醌:10mg/d静脉滴注第1—3天,依托泊苷 的21例患者中,以AML为主占57.1%,分型以M,、 (VP 6):75—100mg/d静脉滴注第1—5天]。ALL: M 居多,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者占33.3%(7/21),凝 (1)VDP[长春新碱(VCR)2mg/d,第1,8天静脉注 血常规异常者3例,无一例DIC发生。骨髓增生明 射,MTN(10mg/d)/DNR(20—40mg/d)/THP(吡柔 显活跃以上者占61.9%(13/21),免疫学表型CD 比星)(20mg/d)第1—3天静脉滴注,Pred(强的松) 细胞占16.6%(1/6);本组CR率36.8%,与文献 60 mg/d,第1—14天口服]。(2)COAP/VADP方案 报道的31%相近似,总2年无病生存率5.2%,也与 等。 其文献7%相似。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以MAG、VDP、 1.5.2辅助治疗:化疗中积极支持对症治疗,如成 ME方案缓解率为高,21%的死亡与化疗治疗直接相 分输血、层流病床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关。老年人AL起病隐匿。大多以贫血、出血等就 CSF)治疗。并发感染时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诊,并主要从血常规中提示异常。大多伴有心血管 2结果 系统、呼吸系统及肝肾疾患,治疗中合并有严重的继 2.1 治疗结果:21例中2例放弃化疗均早期死亡。 发感染、内脏出血及DIC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9例接受化疗患者中,7例达完全缓解(CR)占 其次,就诊时白细胞明显升高的患者尤其>100× 36.8%(5例行MAG治疗,1例行ME治疗,1例行 10 /L无一例达CR,其预后极差。第三,老年人AL VDP治疗),获CR持续时间4—21个月,中位时间 髓外侵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AL,这种独特 10个月。其中60—69岁4例(ALL1例,AML3例) 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是造成常规化疗疗效差, CR。1例存活1年3个月,其余2例中1例在CR后 化疗耐受力不佳,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 3月复发再次接受化疗达二次CR,于二次CR后2月 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期较慢,且化疗后骨髓抑 复发放弃化疗而死亡,1例混合细胞白血病(Ly+ 制较重,较大剂量的化疗极易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AML)行MGA方案4个疗程缓解,在第二次强化中 从而导致极高的死亡率。小剂量诱导化疗不仅不能 因心脏病变死亡。>70岁1例(M2b)CR后2年多, 有效地抑制白血病克隆,而且增加了白血病细胞的 至今无病存活,占5.2%。1例于CR后5月因严重 耐荮陛,从而降低了疗效,这也是老年AL治疗的难 肺部感染而死亡。1例ALL于CR后10个月复发。 点之一,故本组案例中我们采用化疗联合G—CSF, 4例在化疗第二疗程因骨髓抑制出现败血症及内脏 不仅降低了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毒副作用,加强了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9月第29卷第9期NingxiaMed J,Seo.2007.vol 29。No.9 疗的敏感性,而且提高了化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老年人急性白血病CR极低,化疗相 关死亡率高,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各脏器的功 能状态、白细胞数量、骨髓增生程度等做出综合评 价,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参考文献] 社.1998.168—237. [2]全国白血病化疗治疗讨论会.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J].中华血 液学杂志,1988(9):183. [3] 陈琪.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现状及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 200l6.15.6.463—465. [4] 王秀菊,尹松梅.老年人急性白血病28例临床分析[J].白血病 淋巴瘤.2006.15.6455—456. [收稿日期]2007—03—06 [责任编辑]杨自革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 文章编号:1001—5949(2007)09—0826—02 ・经验交流・ 唑来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燕,孟祥宁 [摘要]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恶性肿 瘤骨转移疼痛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输注≤30分钟,对照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 注射液90mg静脉输注I>240分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8.2%和69.5%,差异无显 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14天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Karnofsky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骨转移疼痛有效,给药时间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骨转移瘤;骨疼痛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B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 >240分钟,I4周后重复给药,连续用药2—4周期,观 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可以引起疼痛、 察2—4周期后骨痛缓解情况。 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继发性地引起神经压迫和肢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后2—4 体的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双膦 周期的骨转移痛的改善情况、KPS评分改善及毒副 酸盐类药物是治疗骨转移癌的有效药物,我科于 反应。 2006年1月一2007年1月应用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 1.3.1骨痛:按WHO疼痛程度分级(VRS)分为4 物唑来膦酸治疗癌性骨痛患者,并与国产帕米膦酸 度。疼痛缓解评价标准:显效,疼痛减轻Ⅱ级以上 二钠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者;有效,疼痛减轻I级以上者;无效,疼痛减轻,但 1资料与方法 在疗程中疗效又恢复原有程度,或者疼痛未缓解或 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资料完整的骨转移的患 加重。显效+有效=有效率。 者46例,其中男32例、女l4例,年龄30—80岁,中 I.3.2 生存质量按Kamofsky评分标准,治疗后 位年龄55岁,其中肺癌26例、乳腺癌7例、骨肉瘤2 Kamofsky评分增加2O分者为显著改善,无增加者为 例、前列腺癌4例、肾癌3例、胃肠道肿瘤2例、原发 稳定,减少l0分者为下降。 病灶不明的2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证实、x 1.3.3毒副反应:按WHO毒性分级标准评定,观察 线、CT、MRI、ECT证实,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有无发热、肌痛及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 的患者,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4个月;至少 I.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的软件包进行统 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所有人组患者分为两组。 计学的分析,镇痛疗效观察采用x 检验,KPS评分观 1.2治疗方法:唑来膦酸组,唑来膦酸4mg+生理盐 察秩和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水100ml,静脉输注≤30分钟,4周后重复给药,连续 2结果 用药2—4周期,观察2—4周期后骨痛缓解情况。帕 2.1镇痛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2,无效 米膦酸二钠组,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深圳海王药业 5例,有效率78.2%(18/2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 有限公司产品)9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输注 11例,无效7例,有效率69.5%(16/23)。两组间比 [作者单位】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21 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