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合成氨空压机汽轮机抽汽出口调节
阀旁路焊缝漏点焊接施工方案
1.
检修原因及目的
一期合成氨空压机汽轮机抽汽出口管调节阀旁通管焊缝在使用过程中止回阀后法兰焊口焊缝出现约1cm裂纹。为消除隐患,保证装置今后生产稳定运行,现通过对焊缝裂纹气割打磨焊接处理。相对旁通管道为时钟正12时,则裂纹位于9-12时位置。裂纹处于旁通管道焊接管座第二道焊口。经现场核实决定:将焊接管座焊缝裂纹处彻底打磨通透并将管座内部管道去除后进行工焊接的方法来消除裂纹的方法。该管道材质为12CrMoV,设计压力为6.3MPa。 2. 编制依据
《检修厂机修车间设备检修规程》
《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施工规范》GB50236-201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 3. 作业前的准备 3.1作业过程安排部署
a. 现场安全作业风险评估 b. 编写施工方案
c. 人员及工器具准备 d. 进入现场前的检查 e. 票证办理 f. 焊前准备 g. 焊接 h. 焊后处理 i. 焊接检验 j. 撤离现场
3.2 现场安全作业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作业风险 防范措施 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且不少于两台; 必须清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 气瓶必须采取防晒措施; 气瓶必须使用气瓶架防止倾倒; 动火作业前必须在该管道最近导淋口动火取管道内介质样分析合格; 清除现场除检修工具及检修备件材料以外的杂物; 检修工具及材料等设置固定区域放置; 打磨或气割作业必须穿戴防护眼镜 作业时严禁抛物、掷物 必须穿戴防静电劳保,且劳保完好穿戴正确; 焊接电源及焊接回路绝缘完好,无破损现象; 电源设置可靠接零; 焊接电源放置绝缘,干燥其通风良好处。 火灾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触电 3.3 应急救援措施
1. 整个作业过程必须保证安全通道畅通,且通道无检修工具、材料备件等杂物
2. 如发现初期火灾可控情况下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不可控情况下立即向上风向撤离,拨打火灾救援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3. 发现人员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开关,拨打救援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4. 现场作业发现附近其他工艺管道或设备等泄露化学品时,立即停止作业,并联系工艺人员辨明泄露化学品性质,针对泄露化学品性质采取继续施工或停止作业撤离 3.4 人员准备
工种 焊工 监护人 数量/人 作业内容 1 焊接管道焊口 2 对施工现场及整个过程进行安全监护 3.5 工具准备
工具名称 电焊机 气焊工具 数量 ZX7-400 1台 1套 工具名称 角磨机 数量 Φ125 1台 3.6 进入现场检查
1.个人劳保穿戴整齐,工作服、安全帽及劳保鞋等完好 2.个人工器具检查消除存在隐患 a.焊机电源及焊把线无破损,漏铜现象
b. 地线夹,焊把钳连接可靠,加紧能力完好 c.角磨机电源绝缘完好,试转平稳 d. 气带无破损、泄露现象,与割炬
e. 气带与割炬、减压表连接可靠,无漏气现象 f. 使用气瓶防震胶圈完好、齐全 g. 使用减压表完好,指针指示准确 3.个人防护器具齐全且有效
a.防护眼镜完好,镜面无磨损。
b.焊帽无破损,镜片无破裂、焊接飞溅覆着 c. 焊接手套无破损,绝缘良好 4.对进入现场检修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a. 检修管道输送介质为蒸汽,现工艺处理后存有少量冷凝液 b. 作业处于装置压缩厂房二楼篦子板平台,必须使用防火毯做好火星防坠落措施
c. 作业前需取管道内部介质样做动火分析
d. 该检修管道无法实现盲板隔离,其只能关闭控制阀门隔离,所以必须在动火点止回阀断开后的管口取管内介质样 4. 票证办理 4.1 票证填写规范
4.2 票证分析、审核、审批过程符合GB30871及公司相关规定和要求
4.3 动火作业分析必须取作业点设备内部及环境样,并分析合格 5. 作业前准备 5.1 施工场地布置 1. 警戒区域设置 2. 工器具规范放置
3. 保证焊机、动火点等的各种安全距离 4. 电焊机必须放置于干燥、通风处 5. 严禁在焊机上放置检修工具或材料
5.2 焊接材料准备 1. 焊条选用 R317 Φ3.2 2. 焊条经150℃烘干2h并保温 5.3 气割、破口加工
1. 对管道裂纹位置气割
a. 气瓶必须放置气瓶架且平稳、可靠并有防晒措施 b. 气割前检查气带及减压表完好并连接无漏气、破损 c. 作业前必须佩戴气割防护眼镜
d. 气割点火前先打开微量乙炔调节手轮后点火再调节火焰能量对气割管道预热,待温度达到后调节气割氧手轮进行气割作业
e. 气割过程中发生回火时立即关闭气割氧手轮,再关闭乙炔调节手轮,最后关闭调节氧手轮
f. 气割火焰采用中性焰,割嘴与管道距离2-4mm,匀速气割(管道割开时,割嘴后1cm左右未发红表明切割速度理想) g. 气割时,严禁将火焰或气割火星飞溅方向对准现场人员 h. 气割完成后及时清理残留氧化渣
i. 气割作业暂停或作业完成及时关闭气瓶阀门 j. 管道切割位置距主管焊口焊缝必须大于150mm
2. 焊口清理及破口加工使用角磨机打磨方式
a. 打磨作业开始前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或面屏并检查角磨机绝缘可靠,运转是否平稳
b. 破口角度加工V型45°-60°
c. 清理坡口边缘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 d. 打磨时严禁将打磨方向朝向现场其他人员
e. 打磨过程中如需更换磨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用专用工具拆卸
5.4 组对
1. 组对破口根部间隙控制在3-4mm 2. 组对错变量控制在2mm以内 3. 组对所使用焊条为R317 6. 焊接
6.1 工艺参数选择
焊接层次 打底层 填充层 盖面层 焊接方法 SMAW 焊材型号 焊材规格(mm) R317 Φ3.2 焊接电流(A) 100±5 115±5 100±5 6.2 焊前必须将焊口经150-200℃预热。预热采用火焰加热方式进行
6.3每层焊接完成后进行彻底清查,自检,发现缺陷及时打磨彻底后焊接
6.4 控制层间温度不低于150℃ 6.5 每层焊道厚度不超过4mm
6.6焊接过程中发现缺陷立即停止焊接将缺陷打磨干净后焊接 6.7 焊接作业中断或完成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6.8 焊接作业完成后对管内焊渣彻底清理 7. 焊后处理
7.1 每道焊缝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缝表面及周围的焊渣、飞溅等 7.2 焊缝清理干净后对焊缝肉眼自检,发现缺陷后彻底打磨后返修 7.3 焊接缺陷返修所选用的焊材和参数均与正式焊接一致 7.4 所有焊接缺陷返修后对焊缝表面彻底清理,保证焊缝表面及周围无飞溅、焊渣及咬边等表面缺陷
7.5 所有焊缝焊接完成后采用火焰加热的方式经650℃高温回火后保温缓冷 8. 焊接检验
8.1 所有焊缝焊接完成对进行100%着色探伤 8.2 经着色探伤达到Ⅰ级判定合格 9. 安全措施
9.1 工作前仔细检查焊机、电源线和焊把线的完好,如有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9.2 作业前必须办理相关作业票证,工艺处理、分析合格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方可作业,监护人员固定双监护
9.3 使用磨光机时必须正确配戴防护眼镜,并平稳操作 9.4 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9.5 作业前必须清除作业点周围易燃物,以免引起火灾
9.6 保持施工环境的清洁,作业完成后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0. 监护人职责
10.1 负责作业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10.2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10.3 发现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10.4 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0.5 严格执行分厂检修6项规定 11. 动火作业人员职责
11.1 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检查GB30871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11.2 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审批人员在动火作业前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放火安全措施
11.3 严格监控动火作业票证审批过程,并符合GB308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