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性自杀(Egoistics suicide):为了个人兴趣而自杀。在一个高度扩张个人主义的社会里,使得社会结构水平降低,社会关系不够紧密。这个社会只想到对他们自己好的规范和价值,并且导致认为个体比群体社会还要重要。他们会常被鼓励要自己做决定以及接受结果(尤其是藉著宗教),这意味着剩下的人将他视为可接受的,并且,如果有个人自杀了,也会被归因于是由于不快乐或失望而产生的。结论是,这种社会其整合程度低,并且这种方式可能会有个很高的成绩在社会中──即导致一个很大的自杀成果。 即是因为自杀者与社会集体意识过于脱节,造成孤立而后厌世。诸如艺术家的自杀。 利他性自杀(Altruistics suicides):与上述相反,反而是因为个人比较不被重视,而产生的自杀结果。在这样的社会体系里,比较不重视个人意愿以及个人。因此,他们会因为小小的理由就足以自杀。但是有个例外:当个体被期望代表社会杀他们自己时,他也会自杀。自杀炸弹客就是这种少数自杀类型的例子。 简言之:自杀者与集体意识充满,忘却自身生存之意志。诸如为国牺牲者、为理念牺牲者。 失范性自杀,或译“异常性自杀”(Anomic suicide):将个人的需要及兴趣为优先,并且是相当自私的社会底下的自杀型态。这通常与社会变迁有关,因为当这些人无法再享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时,就可能会引起“自杀”。 语意类似:在过去惯于某种生活规范与习惯时,突然因丧失规范与认同下,造成认知错乱造成的自杀状况,诸如突然经济恐慌的自杀者。 宿命性自杀(Fatalistic suicide):常发生在过度压迫的社会,并且导致人们会有想要死亡的欲念。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自杀理由,但是对于监狱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当他们受到虐待时,这些狱中人会选择想要死亡,也不会继续被刑求。
此分析,从该书认为自杀大程度都与集体意识有关,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自杀率(rare of suicide)的变化与社会因素及社会整合度有高度的关系。
[编辑] 自杀四种模型 该书主要阐述自杀的四种类型,如下图:[2]
社会事实 程度 自杀类型 整合[3] 低 利己性自杀 高 利他性自杀 规制[4] 低 失范性自杀 高 宿命性自杀
[编辑] 争议 但是该书也存在缺陷,因为涂尔干的年代无法确切调查自杀的统计数字、且有些人的自杀并不是出于社会层面,无法讨论个人为什么自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