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朱惠仙 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方法初探 115 海经・海外北经》:“杨柳之所抵,厥为泽溪。”郭璞 法论尚不曾详论;有的则在辨析中尚未大量运用或 注:“抵,触。”现代汉语中“抵(抵)触”已凝固为双音 尚未运用,如语源分析法、词义引申系统分析法。其 词 但考察它们出现的语境就会发现,二词其实有 他诸如“义素分析法”、“反义分析法”虽可显示同义 别。“触”的本义是兽用角撞击他人,亦泛指撞击,其 词的差别,但其前提是已确知该组同义词各词的涵 特点是一方主动发力作用于另一方。如《易・大 义和特点,对于要探求尚未认识的差别并不能奏效, 壮》:“羝羊触藩,赢其角。”是羊发力撞击藩篱,藩篱 且为人熟知,故此不论。 为静止受力者。《墨子・明鬼下》:“羊起而触之。” 为了表达的方便,上述每一种方法都是单独论 羊是主动施力者,另一方为承受者。《庄子・山木》: 述,但在实际运用中,考辨一组同义词的区别并非仅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是“虚船”主动去 仅借助于其中的一种,而是往往几种方法并用,如 碰撞“方舟”。“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所发出的力是 “杀”与“戮”,从词义引申系统可知“杀”为一般的 瞬间的、爆发式的,一般具有较大的冲力,如《苟子・ “使失去生命”,是通称,“戮”为“残暴地、污辱性地 议兵》:“触之者角摧。”汉・董仲舒《士不遇赋》;“努 使失去生命”,是专称,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力触藩,徒摧角矣。”“摧”即“折”。所触之力猛,故角 从语境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得知。“杀”的施动者可以 被折断。《左传・宣公二年》:“(组麂)触槐而死。” 是人,如《书・微子之命》:“成王既黜殷命,杀武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 庚。”也可以是非人,如《晋书・武帝纪》:“大雨霖, 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触能致死,能致“天 伊洛河溢,流居人四千余家,杀三百余人。”所涉及的 柱折,地维绝”,足见其力之猛。而“抵”(抵)的特点 对象可以是人,如《孟子・离娄下》:“无罪而杀士, 是用力方向相反的双方共同施力,彼此相持,是一种 则大夫可以去。”可以是物,如上举《春秋・僖公三十 状态,而不是瞬间。如《淮南子・说山训》:“熊罴之 三年》:“陨霜不杀草。”“戮”的施动者及所涉及的对 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觚触。”“攫搏”指抓取和搏 象一般均是人,如《左传・庄公二十年》:“夫司寇行 击,与之相对的“角氐触”也非一义,不是一个双音词, 戮。”施动者为人——司寇。又,《昭公四年》:“臣闻 而是两个意义有别的单音词,“觚”与“触”都是兕、牛 无瑕者可以戮人。”受动者为“人”。偶尔也有施动者 等动物相斗时的惯用招数,“觚”(抵)指双方互相施 和受动者为非人的,如《礼记・月令》:“鞠(菊)有黄 力顶拒,“触”指一方主动施力出击。此处正是对兕、 花,豺乃祭兽戮禽。”是指豺捕杀后把它们陈放着,就 牛相斗时而一方发力攻击对方,时而双方扭在一起的 象人因获罪被处死而陈尸(即遭戮刑),所以用“戮” 生动描写。《汉书・扬雄传》:“犀兕之抵触”义同此。 不用“杀”。可见,同义词只有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佛讲经文》:“路见二牛相 面进行辨析,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认识。 抵。”亦是两头牛互相用力顶拒对方。由此可见“抵” 与“触”的区别在于力的作用方式和状态不同。 [ 参 考 文 献 ] 以上探讨了三种探求同义词差别的方法,这只 [1]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合肥:黄山书社,1 992. 是众多同义词辨析方法中的一部分,有的虽然在辨 [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 析的实践中有较多的运用,如语境分析法,但作为方 版社,l 9 95. 我校新成立和组建法学院、艺术学院营五个学院 本刊讯近日,我校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法学院,原人文学院法律系建制同时撤销;由人 文学院艺术学系、艺术传播系组建艺术学院,原艺术学系、艺术传播系建制同时撤销;成立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学 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原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建制同时撤销。这样,继今年上半年成立能 源与环境学院等8个学院以来,我校新成立学院达到13个。 (嵇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