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西乐撷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绿袖子》
2。拓展欣赏《绿袖幻想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深厚情感以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视唱、分析歌曲等手段,学唱歌曲《绿袖子》. (2)利用对比聆听的方式,拓展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 3,知识与技能
(1)学习提高演唱的基本技巧,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歌唱。 2)复习巩固“弱起”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准确演唱变化音。 教学过程 1.导人
(l)教师提问引导
①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的曲谱.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它的强弱规律又是什么?
②师:这是一首以“弱起”开始的歌曲,请大家找出这个“弱起小节”在哪里,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何为“弱起小节”。
[设计意图]
利用原有知识导人新课,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知识,又为学生进一步体验三拍子的节拍韵律做好了铺垫.
(2)聆听歌曲
①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同学们先听一遍范唱录音。在听赏过程中,请大家看曲谱,找一找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别之处。(提示出现的变化音记号)
②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的旋律片段,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共同思考一下:
2.唱歌《绿袖子》 (1)学唱歌曲
①请同学们先把歌曲的旋律演唱一遍,教师的伴奏旋律要稍微突出一些,学生的演唱声音可以弱一些,这样便于学生听辨旋律的音准。
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请同学们在强拍时用一只手的手指拍击另一只手的手心,在弱拍时用一只手的手指轻击另一只手的手指。
③请同学们随教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同时用刚刚学习的三拍子的击拍方击打稳定拍。
[设计意图]
此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三拍子的韵律感,调动学生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去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使教学更富有效果.
④教师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⑤教师请学生随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以听为主,注意每个字的节奏。
⑥演唱时注意“绿\"字的节奏,演唱的时候如果有困难,教牧师可以先唱歌词,然后再唱曲谱。在唱曲谱时最好是手打稳定拍,口唱旋律,以强化附点音符的节奏感觉,同时对附点四分音符在理性和感性上都有所了解.把这个难点练习好以后,再把后面出现的几个地方提炼出来练习一下。
⑦教师伴奏,学生随琴轻声哼唱A段歌词.教师在伴奏时要教师在伴奏时要注意左手的低音要清楚而准确,以便于学生找到三拍子的韵律感觉.教师在弹伴奏时,和弦可以简单一些,旋律声部要尽量清楚,以便于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特别是出现变化音的地方,教师更要突出旋律。
[设计意图]
突出教学重点、关注细节,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上,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⑧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B段的旋律。歌曲的A段是以弱揭起小节为主,B段有什么变化吗?我们看一下歌曲的旋律除了这个不同点以外还有其他的不同吗?(A段为小调式,暗淡的色彩;B段为大调式,色彩明亮,这也是音乐中常用的创作的手
法:对比。)
(2)完整演唱歌曲
①听范唱录音,并随录音完整哼唱歌曲。在哼唱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和范唱存在的差距以及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说明他(她)在倾听歌曲的录音,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
②最后请同学们随着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注意倾听伴奏中的旋律声部,以便巩周自己的音准感觉.
3,拓展欣赏《绿袖幻想曲》
(1)教师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参见教材分析) (2)欣赏乐曲
①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下乐曲的第一主题:第一主题的旋律虽然选用了歌曲《绿袖子》的旋律,可是它又有一些变化,请仔细听辨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哪些变化?(主题中的变化音、拍号)
②让我们一起来演唱一下两段旋律的不同之处: ③两段旋律的节拍有何不同?
④请大家一起来听赏乐曲的引子部分,请分辨主奏乐器和担任背景演奏的乐器分别是什么.(长笛和竖琴)
⑤进入主题后担任背景演奏的乐器有变化吗?担任旋律主奏的是什么乐器呢?(弦乐)
⑥让我们一起来演唱一下第一主题旋律。
⑦这首乐曲是由两个主题构成的,另一个主题也是选用了一首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我们先来来看一下曲谱。先观察一下,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拍号、速度)
⑧请大家一起视唱一下第二主题的旋律(谱例见教材)。在视唱旋律时要注意它的弱起节奏、音准.
⑨可以结合音程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并结合A、B两段主的表格:
拍号 速度 情绪 主奏乐器 背景乐器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4.小结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