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表
年级 主持人 四年级 时间 课题、课时 第 五 周四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
精选版doc
人了。 .
精选版doc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
精选版doc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
精选版doc
落实课内辅导措施、做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到学生发现规律概括规律和运用规律。 布置作业: p38/7 参与备课成员: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