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疫情相关作文主题与素材
新型肺炎作为2021年第一大事,紧跟时事的北京高考很有可能出相关的题目。如果放在作文题目中考察,会考察哪些方面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国家出题,我们就来看看近期国家都谈论过哪些话题吧。
一、个人良知、道义与国际道义相关话题
疫情面前,有把衡量道义的尺子(钟声)-《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5日03版)
是伸出援手抗击疫情,还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这是抉择大是大非大义的问题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中国政府和人民冲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线,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捍卫生命之歌。这也是立见是非高下的战场。一方面,国际正义力
量与中国同心协力抗击疫情,述说着患难见真情的佳话,奏响了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乐章。另一方面,个别西方国家反应过度,西方一些政客甚至不惜践踏道德红线做起落井下石、 借机渔利的大梦。
引申事例:疫情发生后,酒店、旅行社无条件退款;一些国家关闭中国航线;一女子售卖
捐赠口罩;拼命在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失职渎职有关官员。 二、媒体与舆论的作用
面对疫情,别让谣言跑在科学前面-《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8日01版)疫情面前,媒介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那就是,传播方式和路径向移动端和视频平
台转移,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和快速化。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也正因此,每个人既应该多一份责任,也要多一些定力。对未知有害怕,对疫情有恐慌,
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也不应该在“无意”中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伪科学”的“二传手”。我们理应心存谨慎,但不应传播恐慌;我们要对信息敏感,但不能未经思考就“随 手转发”。
科学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条,也需要有更多医疗和科普工作者及
时站出来,澄清谣传谬误,普及防疫知识,用事实击败讹传,用科学击碎谣言。保持科学
理性的态度,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我们就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正能量。
引申话题:如何处理网络的大量信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理性与感性 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坚定信心战疫情同舟共济筑防线-《人民日报》(2021年01月30日01版)
“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4日03版)
“共克时艰,有你有我”-(《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4日03版) 隔绝疫情,凝聚真情(今日谈)-《人民日报》(2021年01月30日01版)
引申话题:患难见真情;命运共同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役的一份子;
ps:这个话题与2021年北京高考的“韧性”有些近似,所以可能性降低一点点。 四、致敬英雄
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2日01版)
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疫情,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各地支援的医疗队紧急集结,在除夕夜向着武汉出发。这些天,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
“尽早把医院建好,让病人快点住进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上百台施工机械昼夜轰鸣、上千名工人通宵奋战。“我们正组织人员全力投入生产,让更多医护人员尽快穿上‘战袍’!”面对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紧张,各地有关企业第一时
间复工、争分夺秒生产,全力保证物资供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了攻克病魔,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按照“战时状态”推进科研攻关……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各行各业工作者挺身而出、
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
赞歌。患者救治、科研攻关、物资保障、交通管理、信息发布……疫情防控的每一条战线,
都有人在敬业值守、默默奉献。我们要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你们的身上,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们的行动,让我们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2日01版)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疲惫的面庞让人动容,一个个“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主动
请缨的医护人员红遍网络,一批批不避险、不畏难的援鄂医疗队让大家感佩……他们在危
险的地方坚守,他们向着战场“逆行”!
1月22日9时许,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收到医院发出的医疗支援号召后,立刻返回武汉,两个多小时后就出现在岗位上。“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吴小艳说。
“我的‘战友’都在这里,越是危险的时候,越是要冲在最前面!”严丽是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原本已向医院申请休假,1月22日,当全家准备外出旅行时,她却从机场回到了医院。 引申话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世间默默无闻之人,并非碌碌无为
之辈;“我们比自己以为的更容易受伤,但我们比现实的我们更容易承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