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成我市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全员 培训工作,结合我市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文件精神,围绕全市 教育改革开展大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基础教育教师师德水平和业 务素质提升为核心,以深入推进教师培训互联网+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教 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开展,为促进我 市基础教育事业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20XX-202XX年确保全市基础教育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30学时公需课 和60学时专业课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 实学识、有仁爰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XX年7月到202X年12月,三年内分年度完成全市基础教育教师每人每年

90学时继续教育任务。

(二)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基本形成。

(三)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团队建设机制制度,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培训团队。

(一)从(四)教师常态化校本研修机制基本建立,教师信息化和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三、主要任务(-)继续教育全员性培训

1 .培训对象和内容

20XX-20XX年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要求全市基础教育教师全部参加。基 础教育教师继

续教育将强化教师核心素养和教育理念的培养,把提高教师教 育教学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训主要内容,以理念引领和典型教学案例 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的教学技能培训。

在教育系统中工作的非教育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继续 教育,并到达相应专业继续教育的考核标准。

2 .培训规划.组织与实施

市教育局负责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划,负责各县(市、区)培训 协调、提供培训教师资源、课程选择。

市教育局负责全市高中、初中继续教育培训工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中,高中由市教育局统筹设计,统一组织实施。初中由市教育局出规划、定 方案,各县(市、区)负责组织

实施。 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继续教育培训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育行政

部门负责本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划、

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3 .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内容,学时及要求市教育局将根据《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

程标准》,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符合我市中小学教师需求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供各县培训选课。

20XX-20XX年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标准一览表

课程学时标准 学习内容及考核标准 按照本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每年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教师 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上报名学习。 全员参加校本级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必修内容(10学时) 内容:观看20XX-20XX年\"最美教师”的视频、学习践行社会主 义核师德培训10学 时(必修课) 心价值观、强化师德教育、践行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和提升依 法施教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考核标准:学校至少组织3次以上相关内容的学习,教师有3次学 习笔记、心得体会、师德承诺书、师德考核等过程性资料。考核资料于 每年11月20日前报教育局师训科。 公需课培训30 学时(必修课) 教育理论学习;研读教材和课标;观课、评课、议课;\"二字一 话\"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修 活动;教科研校本研修16学时 能力培训;学校于每年11月20日前报校本研修过程性资 料和考核结果。 选修内容(6学时): (必修课) 由学校自己规定,学校报校本研修过程性资料和考核结果。

由市、县师训部门根据学科教师培训需求情况,安排不少于24学时的培训。主要内容:深度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学科教师核心素

养培 训;学生核心素养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培训;根据调研需 求所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力Ho

学科知识、技 能培训24学时(必 修课)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

~~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以考代训I,以赛促训I。依据测试结果,成绩 合格记10学时。

10学时(必修课)

其他纳入学时 1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授权,高等院

校、教研、电教、教科

登记的培训

研及培训机构依据业务职能举办的培训;.教师参加的高学历教育。

(选修课)

(二)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

1.2018-2020年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选拔推荐\"国培计划\"\"省 培计划\"参训

教师。按照要求推荐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名师。

2.2018-2020年计划选拔、培训、认定市级名师X名,市级骨干X名。 3.2018-2020年计划选拔、培训、认定市级骨干班主任XX名。 4.2018-2020年计划选拔、培训、认定县级名师各县XX名。 5 .各级教师梯队建设由同级教育部门完成。

(三)教师培训团队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团队建设的机制和制度,到20XX年,市级按照 1:300,县级按照1:30比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师培 训团队。

1 .市教育局分年度遴选优秀的省级名师、省级骨干、市级名师组建市教 师培

训团队。

2 .按照规划开展提升培训团队能力和水平的专项培训,使之逐步成为教 师培

训讲师团成员。

3 .团队成员承当教育局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同时为各县提供培训资 源,

实行动态管理。

4

.县级按照比例遴选本地名师,组建本地培训团队。

!1! )校本研修常态化体系建设

L市教育局下发20XX-20XX年校本研修整体规划,指导各地完成每年 16学

时的校本研修。

2.转变校本研修方式,充分利用“国培计划”为教师建立的网络研修社 区,通

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的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指导 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

3、培训基地

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优质中小学校将作为2018-2020年各 地各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4、继续教育考核与学时登记

(一)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负责全市高中、初中及市直属小学、幼儿园 的培

训计划报备、管理、审核及登记;各县(市、区)教体局及人社部门负 责本地小学、幼儿园的培训计划报备、管理、审核及登记。各县(市、区) 教体局在每年3月15日前向市教育局和同级人社局报本年度培训计划、模 式、人数及课程安排。

每年12月5日前在三门峡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和河南省教师 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审核,记录学时,培训完成后报送本年度培训总结。

本年度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学时申报在本年8月15日之前完成。

(二)学时登记程序

1 .各县(市、区)教体局师训科负责向市教育局师训科申报本地初中、 高中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2 .各县(市、区)教体局师训科负责本地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 训,

并向同级人社部门申请学时登记。

3

.市直属各学校直接向市教育局师训科申报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申报学时请按照《20XX-2020年中小学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标准一览表》 逐项提供学时证明资料和公需课学时证明,并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做好2018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附件3表格 要求,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报市教育局师训科和同级人社部门。

5、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市、县两级要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 财政预算,按全体在编教职工工资总额的L5%—2.5%足额安排。幼儿园、 小学、初中、

普通高中要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 费。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培训经费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 教师所在单位承当,从专项培训经费或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主要用于支付 承当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产生的专家讲课费、课程资源费、食宿费、往返交通 费和管理费等费用。

(二)规范继续教育学习机制。

一是严格按照《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实施方法》规定,依托省中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平台和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平台逐人建立教师培 训信息档案,在系统内对教师的培训进行学时核算和登记,通过政策导向, 引导教师从被动培训走向自主研修。二是充分发挥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 育登记电子证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注册和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的刚性约 束。

七、其他要求

(-)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单位要做好对教师2018-2020年继续教 育政策宣传,确保继续教育学习登记政策宣传到位。

(二)强化服务意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部门要抱着对教师负责 的态度和高度的服务意识做好培训工作,在组织教师参加全员性培训工程的 时候,要处理好参训教师工学矛盾,要求教师全员参与。

(三)提升精细管理。

1 .每位教师的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成绩合格,请按照时间要求到本地师训 科审

核培训过程性资料,确保每位教师不漏登。

2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专项计划按照结业证上的学时给予登记 (需提

供过程性资料)。

3 .凡到教育局统一备案的各类外出培训I ,由师训科负责统一登记。未经 备案

或授权的针对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层的培训I ,均不纳入学时登记。

4 .教育局机关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人员,均按继续教育培训要求执 行。

非教育类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相应专业继续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